考题
在等精度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观测结果的算术平均值随着观测次数的无限增加而趋向于该量的真值。()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考题
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个未知量进行n次观测,将这些观测值取算术平均值,作为该量的最可靠的数值,称为()。
A.“最或是值”B.“最大值”C.“极小值”D.“最小值”
考题
在不等精度观测下,对某量进行多次观测取其( )作为观测结果。A.55°B.60°C.65°D.70°
考题
在相同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几次观测,其算术平均值中误差是观测值中误差的( )。A.1/√nB.√nC.n
考题
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同一进行多次观测,观测的次数愈多,则()。
A.观测值与算术平均值的精度愈高B.算术平均值的精度不变C.观测值的精度不变算术平均值的精度愈高D.观测值的精度愈高
考题
对某一量进行n次观测,则根据公式,求得的结果为下列中的哪种误差?
A.算术平均值中误差
B.观测值误差
C.算术平均值真误差
D. 一次观测中误差
考题
对某一量进行n次观测,则根据公式M=±求得的结果为( )。A.算术平均值中误差
B.观测值中误差
C.算术平均值真误差
D.一次观测中误差
考题
对某量做了N次等精度观测,则该量的算术平均值精度为观测值精度的()A、N倍;B、N1/2倍;C、N﹣1/2倍;D、N/2倍;
考题
在相同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多次观测,则其算术平均值称为最或是值(或最可靠值)。()
考题
在不等精度观测下,对某量进行多次观测取其()作为观测结果。A、55°B、60°C、65°D、70°
考题
当对一个观测量进行同精度多次观测后,则观测值的算术平均值就是观测量的最或然值。
考题
在测量中,通常可以以算术平均值作为未知量的最或然值,那么通过增加观测次数就可以提高观测值的精度。
考题
在等精度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观测结果的算术平均值随着观测次数的无限增加而趋向于该量的真值。
考题
在不等精度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多次观测,取其()作为观测结果。A、加权平均值B、算术平均值C、最大观测值D、最小观测值
考题
对某量进行9次等精度观测,已知观测值中误差为±0.3mm,则该观测值的算术平均值的精度为()。A、±0.1mmB、±0.3mmC、±0.6mmD、±0.27mm
考题
对某目标进行n次等精度观测,某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是观测值中误差的1/n倍。
考题
为了提高观测精度,三角高程测量一般应进行对向观测,取两次观测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考题
对某量进行n次观测,若观测值的中误差为m,则该量的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为()A、√n×mB、m/nC、m/√n
考题
对某量进行多次等精度观测,取其加权平均数作为观测结果。
考题
对某一量进行观测后得到一组观测值,则该量的最或是值为这组观测值的()。A、最大值B、最小值C、算术平均值D、中间值
考题
单选题对某量做了N次等精度观测,则该量的算术平均值精度为观测值精度的()A
N倍;B
N1/2倍;C
N﹣1/2倍;D
N/2倍;
考题
单选题对某一量进行观测后得到一组观测值,则该量的最或是值为这组观测值的()。A
最大值B
最小值C
算术平均值D
中间值
考题
判断题在测量中,通常可以以算术平均值作为未知量的最或然值,那么通过增加观测次数就可以提高观测值的精度。A
对B
错
考题
单选题对某量进行9次等精度观测,已知观测值中误差为±0.3mm,则该观测值的算术平均值的精度为()。A
±0.1mmB
±0.3mmC
±0.6mmD
±0.27mm
考题
单选题在不等精度观测下,对某量进行多次观测取其()作为观测结果。A
55°B
60°C
65°D
70°
考题
单选题对某一量进行观测后得到一组观测,则该量的最或是值为这组观测值的()A
最大值B
算术平均值C
最小值D
任意一个值均可
考题
判断题对某量进行多次等精度观测,取其加权平均数作为观测结果。A
对B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