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量子数的符号用n表示,当n=4时,角量子数可取()4个数值。


参考答案

更多 “主量子数的符号用n表示,当n=4时,角量子数可取()4个数值。” 相关考题
考题 下列关于量子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子自旋量子数是1/2,在某个轨道中有两个电子,所以,总自旋量子数是1或者0B磁量子数m=0的轨道都是球形轨道C当角量子数是5时,可能有的简并轨道数是10D当主量子数n=5时,就开始出现g亚层。

考题 当主量子数n=2时,角量子数l只能取1。()

考题 以下关于主量子数n描述正确的是()A.n可以取分数值B.n可以取负值C.n决定电子层数D.n不能反映电子的能量高低

考题 对于多电子原子来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哪一个? A.主量子数(n)决定原子轨道的能量 B.主量子数(n)和角量子数(l)决定原子轨道的能量 C.n值越大,电子离核的平均距离越近 D.角量子数(l)决定主量子数(n)的取值

考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的自旋量子数mS=±1/2是从薛定谔方程中解出来的 B.磁量子数m = 0的轨道都是球形对称的轨道 C.角量子数l的可能取值是从0到n的正整数 D.多电子原子中,电子的能量决定于主量子数n和角量子数l。

考题 多电子原子中,在主量子数为n,角量子数为l的分层上,原子轨道数为()A、2l+1B、n-1C、n-l+1D、2l-1

考题 薛定谔方程的三个参数分别是主量子数n、角量子数l、磁量子数m。

考题 主量子数n=1,则角量子数l可以取值是:()A、-1B、1C、0D、2

考题 角量子数l的取值范围只能小于主量子数n的数值。

考题 当主量子数n=2的时候,电子运动的光谱符号是()。A、lB、kC、mD、n

考题 由于钻穿效应,会出现主量子数n值大的可能比主量子数n值小的能量低的现象。

考题 主量子数n=1对应的光谱符号是K。

考题 对于多电子原子来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哪一个?()A、主量子数(n)决定原子轨道的能量B、主量子数(n)和角量子数(ι)决定原子轨道的能量C、n值越大,电子离核的平均距离越近D、角量子数(ι)决定主量子数(n)的取值

考题 关于下列对四个量子数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的自旋量子数是½,在某一个轨道中有两个电子,所以总自旋量子数是1或是0;B、磁量子数m=0的轨道都是球形的轨道;C、角量子数l的可能取值是从0到n的正整数;D、多电子原子中,电子的能量决定于主量子数n和角量子数l.

考题 对于多电子原子来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主量子数n决定原子轨道的能量;B、主量子数n是决定原子轨道能量的主要因素;C、主量子数n值愈大,轨道能量正值愈大;D、主量子数n决定角量子数l的取值范围;E、主量子数n决定原子轨道的形状

考题 以下关于主量子数n描述正确的是()A、n可以取分数值B、n可以取负值C、n决定电子层数D、n不能反映电子的能量高低

考题 主量子数的符号用n表示,当n=3时,角量子数可取()3个数值。

考题 由量子力学可知,在一维无限深方势阱中的粒子可以有若干能态.粒子处于不同能级处,相邻能级之间的间隔()A、随主量子数n的增大而增大B、随主量子数n的增大而减小C、与主量子数n2成正比D、保持不变

考题 3p符号表示主量子数n=()、角动量量子数l=()的原子轨道,其轨道形状为(),原子轨道数为(), 由于这些轨道的能量(),因而将它们称为()轨道。电子在这些轨道上的排布首先根据()规则分占各个轨道,且()量子数相同,而后再成对。

考题 判断题薛定谔方程的三个参数分别是主量子数n、角量子数l、磁量子数m。A 对B 错

考题 判断题角量子数l的取值范围只能小于主量子数n的数值。A 对B 错

考题 判断题由于钻穿效应,会出现主量子数n值大的可能比主量子数n值小的能量低的现象。A 对B 错

考题 判断题主量子数n=1对应的光谱符号是K。A 对B 错

考题 单选题对于多电子原子来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哪一个?()A 主量子数(n)决定原子轨道的能量B 主量子数(n)和角量子数(ι)决定原子轨道的能量C n值越大,电子离核的平均距离越近D 角量子数(ι)决定主量子数(n)的取值

考题 单选题当主量子数n=2的时候,电子运动的光谱符号是()。A lB kC mD n

考题 填空题主量子数n=4的量子态中,角量子数l的可能取值为0,1,2和()

考题 单选题对于多电子原子来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哪一个?()A 主量子数(n)决定原子轨道的能量B 主量子数(n)和角量子数(l)决定原子轨道的能量C n值越大,电子离核的平均距离越近D 角量子数(l)决定主量子数(n)的取值

考题 单选题主量子数n=1,则角量子数l可以取值是:()A -1B 1C 0D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