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顾炎武指责李贽“无忌惮而敢于叛圣人”,黄宗羲谴责李贽“非名教之所能羁绊”,王夫之以“循礼”“秉礼”为“君子之道”,以“尊其尊、卑其卑、位其位”为理想政治局面,并强烈主张严君子、小人之辨。明清时期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专制主义还未进入崩溃阶段
- B、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
- C、传统儒家思想在批判中继承
- D、李贽挑战理学权威
参考答案
更多 “顾炎武指责李贽“无忌惮而敢于叛圣人”,黄宗羲谴责李贽“非名教之所能羁绊”,王夫之以“循礼”“秉礼”为“君子之道”,以“尊其尊、卑其卑、位其位”为理想政治局面,并强烈主张严君子、小人之辨。明清时期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专制主义还未进入崩溃阶段B、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C、传统儒家思想在批判中继承D、李贽挑战理学权威” 相关考题
考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
材料二
理学之名,自宋人始有之。……今之所谓理学,……不取之“五经”而但资(宋明)之语录,……又曰:“《论语》,圣人之语录也。”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不谓不知本矣。
——顾炎武《亭林文集•与施愚山书》
材料三
李贽还同样以不留情面的态度解剖自己,指责自己缺乏诚信:“志在温饱,而自谓伯夷叔齐;质本齐人,而自谓饱道饶德。”……如果李贽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了言行的一致,那么唯一合理的解释是他在追求个性与行动的自由,而不是叛离他衷心皈依的儒家宗旨。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请回答:
顾炎武以儒学作为社会教化的资源。依据材料二,指出顾炎武对儒学进行了怎样的取舍?并说明其理由。
考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
——李贽
材料二
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黄宗羲
材料三
人之有私,固情之所不能免……世之君子必曰,“有公而无私”,此后代之美言,非先王之圣训。——顾炎武
请回答:
据材料归纳李贽、黄宗羲、顾炎武三位思想家对人性认识的共同点。
考题
单选题戴震主张“理存于欲”“人生而有欲、有情、有知,三者,血气心知之自然也”。与戴震主张相似的思想家是()A
李贽B
黄宗羲C
顾炎武D
王夫之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