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寡人之于国也》)

王无罪岁:


参考答案

更多 “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寡人之于国也》)王无罪岁: ” 相关考题
考题 阅读《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的一段话,回答文后 46~48 问题。狗赢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第 46 题 孟子用这段话来说明什么道理?

考题 三、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26.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斯:

考题 (一)阅读《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以下3小题。“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日:‘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日:‘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实行王道应持有的正确态度是什么?

考题 阅读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说的一段话,然后回答 27~29 小题。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日:“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日:“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第 27 题 一孟子用这段话来说明什么道理?(4分)

考题 阅读下面的课文,然后回答 21~23 小题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日:“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日:“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第 21 题 孟子的这段话说明了什么道理?(4分)

考题 《寡人之于国也》紧接“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之后的一句是()。 A.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B.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C.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D.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考题 阅读《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解释画横线字的含义。 检: 涂: 发: (2)孟子的这段话说明了什么道理 (3)分析这段话的论证方法。 (4)找出这段话中的比喻句,说明其本体和喻体。

考题 下列孟子《寡人之于国也》的文句中,最能体现其文主旨的是( )A.寡人之民不加多 B.五十步笑百步 C.申之以孝悌之义 D.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考题 下列选项中,名词活用为动词的一项是()A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B亟请于武公,公弗许C将袭郑,夫人将启之D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