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患者,男,50岁。收缩压为160mmHg,舒张压为90mmHg,血脂偏高,劳累后感到心前区疼痛,休息后可缓解,心电图检查不正常,诊断为冠心病收人心内科。
在其用药护理中,错误的是

A.从小剂量开始
B.可联合数种药物
C.尽量将血压降至正常水平
D.不得自行增减药物
E.降压不宜过低过快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更多 “患者,男,50岁。收缩压为160mmHg,舒张压为90mmHg,血脂偏高,劳累后感到心前区疼痛,休息后可缓解,心电图检查不正常,诊断为冠心病收人心内科。 在其用药护理中,错误的是A.从小剂量开始 B.可联合数种药物 C.尽量将血压降至正常水平 D.不得自行增减药物 E.降压不宜过低过快” 相关考题
考题 患者,女性,55岁,血压升高1年。患者血脂偏高,劳累后感心前区疼痛,休息可缓解。查体:血压160/100mmHg,心电图示T波倒置。诊断冠心病。患者对血压持续升高有些紧张,护士对其的健康指导,不正确的内容是A、嘱患者注意休息B、避免情绪激动C、嘱患者避免剧烈运动D、注意安慰患者E、选择低脂、高盐饮食有关患者病情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患者为高血压B、患者为1级高血压C、患者有心绞痛D、患者可能有冠状动脉狭窄E、心前区疼痛为心肌缺血所致

考题 李先生,男50岁,收缩压为21.3kPa(160mmHg),舒张压为12.0kPa(90mmHg),血脂偏高,劳累后感到心前区疼痛,休息后可缓解,心电图检查不正常,诊断为冠心病收入心内科,病人左上肢在输液,护士为其测量右侧上肢血压,右上肢血压通常比左上肢高() A.1kPa(7.5mmHg)B. 1.3~2.6kPa(10~20mmHg)C. 2.7~ 4.0kPa(20~30mmHg)D. 2.7~ 5.3kPa(20~40mmHg)E. 4.0~ 5.0kPa(30~40mmHg)

考题 患者,女性,55岁,血压升高1年。患者血脂偏高,劳累后感心前区疼痛,休息可缓解。查体:血压160/90mmHg,心电图示T波倒置。诊断冠心病。为患者测量血压时,血压计袖带下缘距肘窝的距离应该是A.1cmB.2cmC.2~3cmD.3.5~4cmE.4.5cm

考题 患者,女性,55岁,血压升高1年。患者血脂偏高,劳累后感心前区疼痛,休息可缓解。查体:血压160/100mrrd{g,心电图示T波倒置。诊断冠心病。为患者测量血压时,血压计袖带下缘距肘窝的距离应该是A.1cmB.2cmC.2~3cmD.3.5~4cmE.4.5cm

考题 男性,50岁,收缩压为21.3kPa(160mmHg),舒张压在12.0kPa(90mmHg),血脂偏高,劳累后感到心前区疼痛,休息后可缓解,心电图检查不正常,诊断为冠心病收入心内科。有关患者病情描述哪项不正确A.患者血压为高血压B.患者血压为临界高血压C.患者脉压增大D.患者多有动脉硬化E.心前区疼痛为心肌缺血所致

考题 患者,男性,61岁。诊断为冠心病。患者自觉劳累后心前区疼痛,休息后可缓解。查体:血压160/90mmHg(21.3k/12.0kPa),血脂偏高,心电图检查异常。护士对该患者病情的描述应除外A.患者血压为高血压B.患者血压为临界高血压C.心电图可能有ST段改变D.患者应低盐、低脂饮食E.心前区疼痛为心肌缺血所致

考题 患者,女性,48岁,收缩压160mmHg(21.3kPa),舒张压100mmHg(13.3kPa),血脂偏高,劳累后感到心前区疼痛,休息后可缓解,心电图检查T波低平。关于该病人的病情描述错误的是A、高血压B、临界高血压C、脉压增大D、可能有动脉硬化E、心前区疼痛为心肌缺血所致因为病人左上肢正在输液,护士为其测量了右侧上肢血压,右上肢血压通常比左上肢高A、5~10mmHg(0.7~1.3kPa)B、10~20mmHg(1.3~2.6kPa)C、20~30mmHg(2.6~4.0kPa)D、30~40mmHg(4.0~5.3kPa)E、40~50mmHg(5.3~6.7kPa)血压计袖带下缘距肘横纹的距离是A、1~2cmB、2~3cmC、3~4cmD、4~5cmE、5~6cm护士在对病人进行健康指导的内容错误的是A、注意休息B、注意情绪稳定C、低盐饮食D、注意生活规律E、可少量饮酒

考题 男性,50岁,收缩压21.6kPa(162mmHg),舒张压12.8kPa(96mmHg),血脂偏高,劳累后感到心前区疼痛,休息后可缓解,心电图检查T波低平。有关患者病情描述不正确的是A、患者血压为高血压B、患者血压为临界高血压C、患者脉压增大D、患者多有动脉硬化E、心前区疼痛为心肌缺血所致患者左上肢正在输液,护士为其测量右侧上肢血压,右上肢血压通常比左上肢高A、1kPa(7.5mmHg)B、1.3~2.6kPa(10~20mmHg)C、2.8~3.1kPa(21~23mmHg)D、3.2~4.0kPa(24~30mmHg)E、4.1~5.0kPa(31~40mmHg)血压计袖带下缘距肘横纹的距离是A、0.5~1cmB、1.5cmC、2~3cmD、4~5cmE、6cm患者对自己的血压情况有些紧张,护士在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时错误的是A、嘱患者注意休息B、避免情绪激动C、低盐饮食D、安慰患者E、可少量饮酒

考题 (80~83题共用题干)男性,50岁,收缩压21.6kPa(162mmHg),舒张压12.8kPa(96mmHg),血脂偏高,劳累后感到心前区疼痛,休息后可缓解,心电图检查T波低平80.有关病人病情描述不正确的是A.病人血压为高血压B.病人血压为临界高血压C.病人脉压增大D.病人多有动脉硬化E.心前区疼痛为心肌缺血所致

考题 患者,男,50岁。收缩压为160mmHg,舒张压为90mmHg,血脂偏高,劳累后感到心前区疼痛,休息后可缓解,心电图检查不正常,诊断为冠心病收人心内科。 患者对自己的高血压有些紧张,护士在指导患者参与护理时,不正确的是A.嘱咐患者注意休息 B.避免情绪激动 C.低盐饮食 D.注意安慰患者 E.减少烟、酒

考题 共用题干 患者,女性,48岁,收缩压158mmHg,舒张压100mmHg,血脂偏高,劳累后感到心前区疼痛,休息后可缓解,心电图检查T波低平。因为患者左上肢正在输液,护士为其测量了右侧上肢血压,右上肢血压通常比左上肢高A:5~10mmHg(0.7~1.3kPa)B:10~20mmHg(1.3~2.6kPa)C:20~30mmHg(2.6~4.0kPa)D:30~40mmHg(4.0~5.3kPa)E:40~50mmHg(5.3~6.7kPa)

考题 患者,男,50岁。收缩压为160mmHg,舒张压为90mmHg,血脂偏高,劳累后感到心前区疼痛,休息后可缓解,心电图检查不正常,诊断为冠心病收人心内科。 有关患者病情描述,不正确的是A.患者血压为高血压 B.患者血压为临界高血压 C.患者脉压增大 D.患者多有动脉硬化 E.心前区疼痛为心肌缺血所致

考题 患者男,60岁。心绞痛史5年,未规律用药。2小时前劳累时出现心前区压榨性疼痛,伴濒死感,舌下含化硝酸甘油,疼痛未缓解,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给予吸氧,重症监护,绝对卧床休息等措施,3小时后病情稳定。确定该护理诊断的主要依据是 A.有濒死感 B.心肌缺血缺氧 C.未规律用药 D.绝对卧床休息 E.心前区压榨性疼痛

考题 共用题干 患者,女性,48岁,收缩压158mmHg,舒张压100mmHg,血脂偏高,劳累后感到心前区疼痛,休息后可缓解,心电图检查T波低平。关于该患者的病情描述错误的是A:高血压B:正常高值C:脉压增大D:可能有动脉硬化E:心前区疼痛为心肌缺血所致

考题 共用题干 患者,女性,48岁,收缩压158mmHg,舒张压100mmHg,血脂偏高,劳累后感到心前区疼痛,休息后可缓解,心电图检查T波低平。血压计袖带下缘距肘横纹的距离是A:1~2cmB:2~3cmC:3~4cmD:4~5cmE:5~6cm

考题 患者男,61岁。吸烟30余年,原发性高血压10余年,伴血脂异常和糖耐量异常2年。近3个月来常于劳累后出现胸区疼痛,持续3~5分钟,休息后可缓解。初步诊断为冠心病,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该患者存在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不包括( )。A.吸烟 B.糖耐量异常 C.血脂异常 D.年龄 E.运动

考题 患者,女性,55岁,血压升高1年。患者血脂偏高,劳累后感心前区疼痛,休息可缓解。查体:血压160/100mmHg,心电图示T波倒置。诊断冠心病。有关患者病情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患者为高血压 B.患者为1级高血压 C.患者有心绞痛 D.患者可能有冠状动脉狭窄 E.心前区疼痛为心肌缺血所致

考题 患者,女性,55岁,血压升高1年。患者血脂偏高,劳累后感心前区疼痛,休息可缓解。查体:血压160/100mmHg,心电图示T波倒置。诊断冠心病。患者对血压持续升高有些紧张,护士对其的健康指导,不正确的内容是 A.嘱患者注意休息 B.避免情绪激动 C.嘱患者避免剧烈运动 D.注意安慰患者 E.选择低脂、高盐饮食

考题 患者女,60岁,主因“间断心前区疼痛1天”就诊。1天前因劳累后出现心前区疼痛,自服硝酸甘油后可缓解,既往冠心病史5年。查体:患者意识清楚,精神不振,心前区间断疼痛,刺痛固定不移,痛有定处,夜间痛发频繁,言语流利,无发热,舌紫黯有瘀斑,脉涩。四肢肌力Ⅴ级,肌张力正常,四肢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征(-)。首选检查为()A、心脏超声B、动态心电图监测C、心电图D、冠状动脉造影E、踏车运动试验F、胸部CT

考题 患者,女性,65岁。血压160/95mmHg,血脂偏高,劳累后感到心前区疼痛,休息后可缓解;心电图示T波低平。下列病情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患者有高血脂B、患者血压为临界高血压C、患者脉压增大D、患者可能有动脉硬化E、心前区疼痛为心肌缺血所致

考题 病历摘要:男,62岁,劳累性心前区疼痛,胸闷、气促半年。休息后缓解,服用硝酸甘油,复方丹参片后有缓解,无下肢水肿,无夜间端坐呼吸 为明确诊断最有诊断价值的检查是:()A、心电图B、运动实验心电图C、24小时动态心电图D、超声心动图E、胸部正侧位片F、胸部CTG、冠状动脉造影检查H、心脏同位素扫描检查

考题 反复胸骨后烧灼样疼痛伴反酸,考虑诊断为反流性食管炎,下列哪项临床表现最支持这个诊断()。A、服用抑制胃酸分泌药物后疼痛缓解B、疼痛与劳累无关C、疼痛可自行缓解D、心电图检查正常

考题 患者女,60岁,主因“间断心前区疼痛1天”就诊。1天前因劳累后出现心前区疼痛,自服硝酸甘油后可缓解,既往冠心病史5年。查体:患者意识清楚,精神不振,心前区间断疼痛,刺痛固定不移,痛有定处,夜间痛发频繁,言语流利,无发热,舌紫黯有瘀斑,脉涩。四肢肌力Ⅴ级,肌张力正常,四肢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征(-)。提示心电图:前壁心肌缺血,下壁ST段弓背抬高。患者6小时前曾出现剧烈胸痛,30分钟后症状消失。为明确诊断应立即进行的检查项目是()A、动态心电图监测B、冠状动脉造影C、血液心肌酶检查D、心脏超声E、胸部CTF、踏车运动试验

考题 单选题病历摘要:男,62岁,劳累性心前区疼痛,胸闷、气促半年。休息后缓解,服用硝酸甘油,复方丹参片后有缓解,无下肢水肿,无夜间端坐呼吸 为明确诊断最有诊断价值的检查是:()A 心电图B 运动实验心电图C 24小时动态心电图D 超声心动图E 胸部正侧位片F 胸部CTG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H 心脏同位素扫描检查

考题 单选题高血压诊断标准中“临界高血压”标准为()A 收缩压≥160mmHg,舒张压≥95mmHgB 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5mmHgC 收缩压>140mmHg,<160mmhg,舒张压>90mmHg,<95mmHgD 收缩压≥160mmHg,舒张压>90mmHgE 收缩压>145mmHg,舒张压>95mmHg

考题 单选题反复胸骨后烧灼样疼痛伴反酸,考虑诊断为反流性食管炎,下列哪项临床表现最支持这个诊断()。A 服用抑制胃酸分泌药物后疼痛缓解B 疼痛与劳累无关C 疼痛可自行缓解D 心电图检查正常

考题 单选题患者,女性,65岁。血压160/95mmHg,血脂偏高,劳累后感到心前区疼痛,休息后可缓解;心电图示T波低平。下列病情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患者有高血脂B 患者血压为临界高血压C 患者脉压增大D 患者可能有动脉硬化E 心前区疼痛为心肌缺血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