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下列哪项不属于环磷酰胺的作用特点
A.烷化剂是问世最早的细胞毒性药物,环磷酰胺是最早应用的烷化剂
B.抗瘤谱较广,对恶性淋巴瘤效果显著
C.环磷酰胺引起出血性膀胱炎,用药时应监护膀胱毒性
D.美司钠静脉注射可防止其膀胱毒性发生,常规用于环磷酰胺的治疗过程
E.美司钠常用剂量为环磷酰胺的20%,应在第一次注射后的第4及第8小时重复给药
B.抗瘤谱较广,对恶性淋巴瘤效果显著
C.环磷酰胺引起出血性膀胱炎,用药时应监护膀胱毒性
D.美司钠静脉注射可防止其膀胱毒性发生,常规用于环磷酰胺的治疗过程
E.美司钠常用剂量为环磷酰胺的20%,应在第一次注射后的第4及第8小时重复给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考查抗肿瘤药环磷酰胺的作用特点。烷化剂有环磷酰胺、司莫司汀、塞替派、白消安等,为问世最早的细胞毒性药物,氮芥是最早应用的烷化剂,环磷酰胺抗瘤谱较广,对恶性淋巴瘤疗效显著。环磷酰胺可引起出血性膀胱炎,用药时应监护膀胱毒性;美司钠静脉注射可防止其膀胱毒性,常用剂量为环磷酰胺的20%,应在第一次注射后的第4及第8小时重复给药。
更多 “下列哪项不属于环磷酰胺的作用特点A.烷化剂是问世最早的细胞毒性药物,环磷酰胺是最早应用的烷化剂 B.抗瘤谱较广,对恶性淋巴瘤效果显著 C.环磷酰胺引起出血性膀胱炎,用药时应监护膀胱毒性 D.美司钠静脉注射可防止其膀胱毒性发生,常规用于环磷酰胺的治疗过程 E.美司钠常用剂量为环磷酰胺的20%,应在第一次注射后的第4及第8小时重复给药” 相关考题
考题
关于环磷酰胺叙述错误的是A、环磷酰胺是在氮芥的氮原子上连有一个吸电子的环状磷酰胺内酯B、在肿瘤组织中能被磷酰胺酶催化裂解成活性的去甲氮芥而发挥作用C、磷酰基吸电子基团的存在,使毒性增强D、环磷酰胺在体外肿瘤细胞无效,只有进入体内后,经过活化才能发挥作用E、异环磷酰胺的抗瘤谱与环磷酰胺不完全相同,其主要毒性为骨髓抑制、出血性膀胱炎、尿道出血等,须和尿道保护剂美司纳一起使用,以降低毒性
考题
患儿,5岁,因面色苍白伴间断发热半月就诊,临床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拟定的化疗方案中包括环磷酰胺,以下对环磷酰胺描述正确的是:A、环磷酰胺的主要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B、环磷酰胺的代谢产物对尿路有刺激性,应用时应鼓励患者多饮水C、大剂量用药时可以给与尿路保护剂美司钠D、维生素B6与其合用可以减轻胃肠道刺激
考题
关于美司钠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只有在高剂量使用异环磷酰胺时,才需配合使用本药B.本品禁用于对巯醇化合物过敏者C. 成人常用量为异环磷酰胺、环磷酰胺、曲磷胺剂量的20%D.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慎用。E.本药可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
考题
李某,45岁,被确诊为乳腺癌,并已转移至周围淋巴结,医生建议先行手术治疗,然后再化学治疗,医生建议她服用氟尿嘧啶和环磷酰胺。为此,她去咨询药师。
同时服用氟尿嘧啶和环磷酰胺两种药物,李某担心效果如何,是否会带来大的不良反应。药师的合理解释为A.氟尿嘧啶和环磷酰胺均是抗代谢物,作用增强,不良反应减小
B.氟尿嘧啶和环磷酰胺均是烷化剂类抗肿瘤药物,作用增强,不良反应减小
C.氟尿嘧啶为抗代谢物,环磷酰胺为烷化剂,二者作用机制不同,均是广谱抗肿瘤药物,作用增强,不会引起大的不良反应
D.氟尿嘧啶为烷化剂,环磷酰胺为抗代谢物,二者作用机制不同,均是广谱抗肿瘤药物,作用增强,不会引起大的不良反应
E.氟尿嘧啶为抗代谢物,环磷酰胺为烷化剂,二者作用机制不同,临床上不能合用,建议医生修改处方
考题
患者女性,62岁,体表面积1.6m2。诊断:宫颈癌。治疗:异环磷酰胺12g,溶解于0.9%氯化钠溶液500ml,静脉滴注;美司钠0.4克,溶解于0.9%氯化钠溶液10ml,静脉注射。对该处方的药物用法用量评价正确的是()A、该处方药物合理B、异环磷酰胺剂量不足C、异环磷酰胺剂量偏大D、美司钠剂量不足E、美司钠剂量偏大
考题
单选题烷化剂中易发生出血性膀胱炎的药物是()A
环磷酰胺B
塞替派C
马利兰D
卡莫司汀E
氮芥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