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某10岁学生屈光度数为双眼-2.25D,处理方法是( )
A、 配戴框架眼镜
B、 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
C、 配戴硬性角膜接触镜
D、 配戴角膜塑形镜
E、 行角膜屈光手术
参考答案
更多 “ 某10岁学生屈光度数为双眼-2.25D,处理方法是( ) A、 配戴框架眼镜B、 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C、 配戴硬性角膜接触镜D、 配戴角膜塑形镜E、 行角膜屈光手术 ” 相关考题
考题
英语课上,张老师发现学生刘某玩手机,最恰当的处理方法应该是()。A、悄悄走到学生身边,示意学生认真听讲,课后再处理B、立刻没收学生手机,赶出教室C、让学生到教室后面罚站D、当众大声呵斥,训诫学生,以儆效尤
考题
患者男,32岁,主诉视近阅读容易疲劳,查体结果如下:双眼屈光度均为-2.00D,交替遮盖示视远隐斜度为-6△,视近隐斜度为-16△。则该患者应诊断为哪种双眼视觉功能异常A、集合不足B、散开不足C、集合过度D、散开过度E、以上均不是
考题
被测双眼在配戴远用眼镜和近用附加光度+1.25D的条件下,负相对调节为+2.75D,正相对调节为-2.25D,老视的精调附加光度为()。
A.1.75DB.1.50DC.2.75DD.2.00D
考题
被测双眼在配戴远用眼镜和近用附加光度+2.25D的条件下,负相对调节为+1.75D,正相对调节为-2.25D,老视的精调附加光度为()。A、1.25DB、1.50DC、1.75DD、2.00D
考题
某高中学生龋均为3,说明()A、每个学生都有3个龋齿B、每个学生龋齿和已充填牙数之和都为3C、每个学生龋齿,已充填的牙齿及拔掉的牙齿之和都为3D、平均每个学生龋齿,已充填的牙齿和丢失的牙数之和为3E、平均每个学生龋齿,已充填的牙齿和因龋丢失的牙数之和为3
考题
某试验将A因子的4水平控制为副处理(主要因子),B因子的3水平控制为主处理(次要因子),重复2次。该试验的主处理数为(),主区数为(),副处理数为(),副区数为()。若FA显著,则A因子水平间多重比较时用机误b。
考题
逆规散光为()A、垂直子午线的屈光度大于水平子午线的屈光度B、是屈光参差的一种C、垂直子午线的屈光度小于水平子午线的屈光度D、是不规则散光的一种E、垂直子午线的屈光度等于水平子午线的屈光度
考题
下列关于人工晶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用于计算人工晶体屈光度的常数对于每个晶状体的设计都是特定的B、眼轴长度和角膜曲率测量结果直接影响人工晶体屈光度的计算C、选择人工晶体屈光度,应结合患者的视力状态、工作与生活需求和愿望而综合考虑D、选择人工晶体屈光度,应避免屈光参差过大,维持双眼单视
考题
某32岁男性患者主诉视近阅读容易疲劳,阅读容易出现"复视"现象。查体结果如下:双眼屈光度均为-2.00D,交替遮盖示视远隐斜度为-2△,视近隐斜度为-4△,调节幅度为7D,则该患者的可能诊断为()A、调节不足B、集合不足C、散开过度D、融像性聚散障碍E、调节过度
考题
某32岁男性患者主诉视近阅读容易疲劳,查体结果如下:双眼屈光度均为-2.00D,交替遮盖示视远隐斜度为-6△,视近隐斜度为-16△。则该患者应诊断为哪种双眼视觉功能异常()A、集合不足B、散开不足C、集合过度D、散开过度E、以上均不是
考题
单选题逆规散光为()A
垂直子午线的屈光度大于水平子午线的屈光度B
是屈光参差的一种C
垂直子午线的屈光度小于水平子午线的屈光度D
是不规则散光的一种E
垂直子午线的屈光度等于水平子午线的屈光度
考题
填空题某试验将A因子的4水平控制为副处理(主要因子),B因子的3水平控制为主处理(次要因子),重复2次。该试验的主处理数为(),主区数为(),副处理数为(),副区数为()。若FA显著,则A因子水平间多重比较时用机误b。
考题
单选题下列关于人工晶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用于计算人工晶体屈光度的常数对于每个晶状体的设计都是特定的B
眼轴长度和角膜曲率测量结果直接影响人工晶体屈光度的计算C
选择人工晶体屈光度,应结合患者的视力状态、工作与生活需求和愿望而综合考虑D
选择人工晶体屈光度,应避免屈光参差过大,维持双眼单视
考题
单选题某患儿屈光检查右眼为-2.25D,左眼-5.50D,矫正视力1.0。应诊断为()。A
远视眼B
近视眼C
屈光参差D
散光E
正视眼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