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患者,男,50岁,收缩压为160mmHg,舒张压为90mmHg,血脂偏高,劳累后感到心前区疼痛,休息后可缓解,心电图检查不正常,诊断为冠心病收入心内科 护士需重新测量血压,要驱净袖带内气体,使汞柱降至“0”点,其目的是

A.避免连续加压使肢体循环受阻

B.避免连续加压使肢体循环加快

C.避免加压过度给患者造成不适感

D.避免袖带长时间接触肢体造成不适


参考答案和解析
10~20mmHg
更多 “患者,男,50岁,收缩压为160mmHg,舒张压为90mmHg,血脂偏高,劳累后感到心前区疼痛,休息后可缓解,心电图检查不正常,诊断为冠心病收入心内科 护士需重新测量血压,要驱净袖带内气体,使汞柱降至“0”点,其目的是A.避免连续加压使肢体循环受阻B.避免连续加压使肢体循环加快C.避免加压过度给患者造成不适感D.避免袖带长时间接触肢体造成不适” 相关考题
考题 王女士,63岁,诊断为心房纤维颤动。护士为其测血压。动脉搏动微弱而不易辨清,需重复测量。下述做法错误的是()提示:单项选择题!A. 测量值先读收缩压,后读舒张压B. 使汞柱降到“0”点C. 连续加压直到听清为止D. 稍等片刻后重测E. 将袖带内气体驱尽

考题 李女士,65岁,诊断为心房纤维颤动。护士为其测量血压时.动脉搏动微弱而不易辨清,需重复测量。下述做法错误的是A.将袖带内气体驱尽B.使汞柱降到“0”点C.稍等片刻后重测D.连续加压直到听清为止E.测量值先读收缩压,后读舒张压

考题 陈先生,66 岁,护士为其测血压,为与第一次测量辨别,需重复测量,下述何项做法错误( )。A.将袖带内气体驱尽B.使汞柱降至0 点C.稍等片刻后重测D.连续加压直到听清为止E.测量值先读收缩压,后读舒张压

考题 李先生,男50岁,收缩压为21.3kPa(160mmHg),舒张压为12.0kPa(90mmHg),血脂偏高,劳累后感到心前区疼痛,休息后可缓解,心电图检查不正常,诊断为冠心病收入心内科,病人左上肢在输液,护士为其测量右侧上肢血压,右上肢血压通常比左上肢高() A.1kPa(7.5mmHg)B. 1.3~2.6kPa(10~20mmHg)C. 2.7~ 4.0kPa(20~30mmHg)D. 2.7~ 5.3kPa(20~40mmHg)E. 4.0~ 5.0kPa(30~40mmHg)

考题 陈女士,66岁,诊断为心房纤维颤动。护士为其测血压。动脉搏动微弱而不易辨清,需重复测量。下述做法错误的是() A.将袖带内气体驱尽B.使汞柱降到“0”点C.稍等片刻后重测D.连续加压直到听清为止E.测量值先读收缩压,后读舒张压

考题 患者,男性,50岁,高血压病史5年,劳累后感到心前区疼痛,以冠心病收入院,护士需重复测量血压,要驱净袖带内气体,使汞柱降至“0”点,其目的是A.避免连续加压使肢体循环受阻B.避免连续加压使肢体循环加快C.避免加压过度给患者造成不适感D.避免袖带长时间接触肢体造成不适E.避免输气球冲压过度造成气球损坏

考题 患者,女性,55岁,血压升高1年。患者血脂偏高,劳累后感心前区疼痛,休息可缓解。查体:血压160/90mmHg,心电图示T波倒置。诊断冠心病。为患者测量血压时,血压计袖带下缘距肘窝的距离应该是A.1cmB.2cmC.2~3cmD.3.5~4cmE.4.5cm

考题 患者,女性,55岁,血压升高1年。患者血脂偏高,劳累后感心前区疼痛,休息可缓解。查体:血压160/100mrrd{g,心电图示T波倒置。诊断冠心病。为患者测量血压时,血压计袖带下缘距肘窝的距离应该是A.1cmB.2cmC.2~3cmD.3.5~4cmE.4.5cm

考题 护士需重复测量血压,要驱净袖带内气体,使汞柱降至“0”点,其目的是A.避免连续加压使肢体循环受阻B.避免连续加压使肢体循环加快C.避免加压过度给病人造成不适感D.避免袖带长时间接触肢体造成不适E.避免输气球冲压过度造成气球损坏

考题 男性,50岁,收缩压为21.3kPa(160mmHg),舒张压在12.0kPa(90mmHg),血脂偏高,劳累后感到心前区疼痛,休息后可缓解,心电图检查不正常,诊断为冠心病收入心内科。有关患者病情描述哪项不正确A.患者血压为高血压B.患者血压为临界高血压C.患者脉压增大D.患者多有动脉硬化E.心前区疼痛为心肌缺血所致

考题 患者,男性,61岁。诊断为冠心病。患者自觉劳累后心前区疼痛,休息后可缓解。查体:血压160/90mmHg(21.3k/12.0kPa),血脂偏高,心电图检查异常。护士对该患者病情的描述应除外A.患者血压为高血压B.患者血压为临界高血压C.心电图可能有ST段改变D.患者应低盐、低脂饮食E.心前区疼痛为心肌缺血所致

考题 患者女,66岁。诊断为心房颤动。护士为其测血压,动脉搏动微弱而不易辨清,需重复测量。下述做法错误的是 A、将袖带内气体驱尽B、使汞柱降到“0”点C、稍等片刻后重测D、连续加压直到听清为止E、测量值先读收缩压,后读舒张压

考题 (80~83题共用题干)男性,50岁,收缩压21.6kPa(162mmHg),舒张压12.8kPa(96mmHg),血脂偏高,劳累后感到心前区疼痛,休息后可缓解,心电图检查T波低平80.有关病人病情描述不正确的是A.病人血压为高血压B.病人血压为临界高血压C.病人脉压增大D.病人多有动脉硬化E.心前区疼痛为心肌缺血所致

考题 患者,男,50岁。收缩压为160mmHg,舒张压为90mmHg,血脂偏高,劳累后感到心前区疼痛,休息后可缓解,心电图检查不正常,诊断为冠心病收人心内科。 在其用药护理中,错误的是A.从小剂量开始 B.可联合数种药物 C.尽量将血压降至正常水平 D.不得自行增减药物 E.降压不宜过低过快

考题 患者,男,50岁。收缩压为160mmHg,舒张压为90mmHg,血脂偏高,劳累后感到心前区疼痛,休息后可缓解,心电图检查不正常,诊断为冠心病收人心内科。 患者对自己的高血压有些紧张,护士在指导患者参与护理时,不正确的是A.嘱咐患者注意休息 B.避免情绪激动 C.低盐饮食 D.注意安慰患者 E.减少烟、酒

考题 患者,男,50岁。收缩压为160mmHg,舒张压为90mmHg,血脂偏高,劳累后感到心前区疼痛,休息后可缓解,心电图检查不正常,诊断为冠心病收人心内科。 有关患者病情描述,不正确的是A.患者血压为高血压 B.患者血压为临界高血压 C.患者脉压增大 D.患者多有动脉硬化 E.心前区疼痛为心肌缺血所致

考题 共用题干 患者,女性,48岁,收缩压158mmHg,舒张压100mmHg,血脂偏高,劳累后感到心前区疼痛,休息后可缓解,心电图检查T波低平。关于该患者的病情描述错误的是A:高血压B:正常高值C:脉压增大D:可能有动脉硬化E:心前区疼痛为心肌缺血所致

考题 共用题干 患者,女性,48岁,收缩压158mmHg,舒张压100mmHg,血脂偏高,劳累后感到心前区疼痛,休息后可缓解,心电图检查T波低平。血压计袖带下缘距肘横纹的距离是A:1~2cmB:2~3cmC:3~4cmD:4~5cmE:5~6cm

考题 患者,女性,65岁。血压160/95mmHg,血脂偏高,劳累后感到心前区疼痛,休息后可缓解;心电图示T波低平。下列病情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患者有高血脂B、患者血压为临界高血压C、患者脉压增大D、患者可能有动脉硬化E、心前区疼痛为心肌缺血所致

考题 陈先生,66岁,护士为其量血压,为与第一次测量辨别,需重新测量,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将袖带内气体驱尽B、使汞柱降至0点C、稍等片刻后重测D、连续加压直到听清为止

考题 陈先生,66岁,护士为其测血压,为与第一次测量辨别,需重复测量,下述做法错误的是()。A、将袖带内气体驱尽B、使汞柱降至0点C、稍等片刻后重测D、连续加压直到听清为止E、测量值先读收缩压,后读舒张压

考题 患者,女性,45岁,因胃部不适住院,护士为其做生命体征测量,在测量血压过程中,发现血压的搏动音听不清时,应重新测量,错误的方法是()A、将袖带内气体驱尽B、使汞柱降至“0”点C、稍等片刻再测第2次D、一般连测2~3次E、取其最高值

考题 患者,男,65岁,诊断为脑栓塞,右侧肢体偏瘫。在测量血压过程中,发现血压的搏动音听不清时应重新测量,以下方法错误的是()。A、将袖带内气体驱尽B、使水银柱降至“0”点C、稍等片刻后,再重新测量D、一般需连续测量2~3次E、取读数的最高值作为血压值

考题 单选题陈先生,66岁,护士为其量血压,为与第一次测量辨别,需重新测量,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 将袖带内气体驱尽B 使汞柱降至0点C 稍等片刻后重测D 连续加压直到听清为止

考题 单选题陈先生,66岁,护士为其测血压,为与第一次测量辨别,需重复测量,下述做法错误的是()。A 将袖带内气体驱尽B 使汞柱降至0点C 稍等片刻后重测D 连续加压直到听清为止E 测量值先读收缩压,后读舒张压

考题 单选题陈先生,66岁,护士为其测血压,为与第1次测量辨别,需重复测量。下述哪项做法错误()A 将袖带内气体驱尽B 使汞柱降至0点C 稍等片刻后重测D 连续加压直到听清为止E 测量值先读收缩压,后读舒张压

考题 单选题患者,女性,66岁,诊断为心房纤维颤动。护士为其测血压,动脉搏动微弱而不易辨清,需重复测量。下述做法错误的是()A 将袖带内气体驱尽B 使汞柱降到“0”点C 稍等片刻后重测D 连续加压直到听清为止E 测量值先读收缩压,后读舒张压

考题 单选题患者,女性,65岁。血压160/95mmHg,血脂偏高,劳累后感到心前区疼痛,休息后可缓解;心电图示T波低平。下列病情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患者有高血脂B 患者血压为临界高血压C 患者脉压增大D 患者可能有动脉硬化E 心前区疼痛为心肌缺血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