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在测定已知熔点样品时,在距离熔点 15~20℃时,以每分钟 1~2℃的度加热,当接近熔点时,每分钟约上升 0.2~0.3℃,直到测出熔程


参考答案和解析
A
更多 “在测定已知熔点样品时,在距离熔点 15~20℃时,以每分钟 1~2℃的度加热,当接近熔点时,每分钟约上升 0.2~0.3℃,直到测出熔程” 相关考题
考题 物质中混有杂质时通常导致()A、熔点上升B、熔点下降C、熔矩变窄D、熔矩变宽

考题 已知W熔点3380℃,Fe熔点1538℃,Cu熔点1083℃,说明钨在1000℃、铁在800℃,铜在600℃时处于什么加工状态?

考题 测定熔点时,对于熔融同时分解的供试品,其升温速度应为每分钟()℃。

考题 控制加热速度是熔点测定准确与否的关键操作。开始时加热速度可(),待升温至熔点以下10~15℃时,应调节火焰使每分钟上升()。

考题 控制加热速度是熔点测定准确与否的关键操作。开始时加热速度可(),待升温至熔点以下10-15℃时,应调节火焰使每分钟上升()。

考题 计算题:已知W熔点3380℃,Fe熔点1538℃,Cu熔点1083℃,说明钨在1000℃、铁在800℃,铜在600℃时处于什么加工状态?

考题 在浇铸轴瓦挂锡时,加热温度到较锡熔点低()℃时,应停止加热。A、5~10B、10~15C、15~20D、20~30

考题 当铝板被加热到接近熔点时,将变成鲜红色。

考题 在使用毛细管法测定高聚物的熔点时,当试验温度到达比预期的熔点低多少时,把升温速度调整到2±0.5℃()。A、50℃B、20℃C、10℃D、5℃

考题 测得A、B两种样品的熔点相同,将它们研细,并以等量混合 (1)测得混合物的熔点有下降现象且熔程增宽; (2)测得混合物的熔点与纯A、纯B的熔点均相同。 试分析以上情况各说明什么?

考题 在测定熔点时,用水洗熔点管。这种操作是否可以?为什么?

考题 由于丙纶熔点比涤纶约低100度,因此在纺丝时的熔体温度也应相差100度。

考题 测定熔点时,如果样品不纯(含杂质),其熔点为什么会降低?

考题 熔点测定关键之一是加热速度,当热浴温度达到距熔点15℃时,应()

考题 测定熔点时,如遇样品研磨得不细或装管不紧密,会使熔点偏()

考题 问答题在熔点测定时,接近熔点时升温的速度为什么不能太快?

考题 问答题测定熔点时,遇到下列情况将产生什么结果? (1)熔点管壁太厚; (2)熔点管不洁净; (3)试料研的不细或装得不实; (4)加热太快; (5)第一次熔点测定后,热浴液不冷却立即做第二次。

考题 填空题熔点测定关键之一是加热速度,加热太快,则热浴体温度大于热量转移到待测样品中的转移能力,而导致测得的熔点偏高,熔距()。当热浴温度达到距熔点10-15℃时,加热要(),使温度每分钟上升()

考题 判断题测定有机物熔点的实验中,在低于被测物质熔点10-20℃时,加热速度控制在每分钟升高5℃为宜。A 对B 错

考题 判断题在低于被测物质熔点10-20℃时,加热速度控制在每分钟升高5℃为宜。A 对B 错

考题 单选题测定熔点时,使熔点偏高的因素是()。A 试样有杂质;B 试样不干燥;C 熔点管太厚;D 温度上升太慢。

考题 问答题测得A、B两种样品的熔点相同,将它们研细,并以等量混合(1)测得混合物的熔点有下降现象且熔程增宽;(2)测得混合物的熔点与纯A、纯B的熔点均相同。试分析以上情况各说明什么?

考题 填空题提勒管法测定熔点时,温度计的水银球部分应放在()位置:熔点测定关键之一是加热速度,当热浴温度达到距熔点15℃时,应(),使温度每分钟上升()。当接近熔点时,加热要(),使温度每分钟上升()

考题 判断题由于丙纶熔点比涤纶约低100度,因此在纺丝时的熔体温度也应相差100度。A 对B 错

考题 填空题熔点是指固液两态在1个大气压下达成 平衡时的温度,熔程是指样品从初熔至全熔的温度范围,通常纯的有机化合物都有固定熔点,若混有杂质则熔点(),熔程()

考题 填空题测定熔点时,可根据被测物的熔点范围选择导热液:被测物熔点250℃时,可选用();还可用()(可加热到300℃)或()(可加热到350℃)。

考题 单选题化合物中含有杂质时,会使其熔点(),熔程()。A 上升,变窄B 上升,变宽C 下降,变窄D 下降,变宽

考题 填空题在测定熔点时样品的熔点低于()以下,可采用浓硫酸为加热液体,但当高温时,浓硫酸将分解,这时可采用热稳定性优良的()为浴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