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20世纪70年代,不丹国王根据“政策应该关注幸福,并应以实现幸福为目标”的思想,提出国民幸福指数这个概念。实现幸福应该具备的要素不包括下列哪一方面?()
A
预期收入是高的
B
预期的寿命是长的
C
预期的物价是高的
D
预期的文化是发展的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预期收入是高的,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从而提高幸福指数;预期的寿命是长的,有利于社会和谐从而提高幸福指数;预期的物价是高的,不利于经济稳定和居民的生活,不利于提高幸福指数:预期的文化是发展的,有利于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从而提高幸福指数。故本题答案选C。
更多 “单选题20世纪70年代,不丹国王根据“政策应该关注幸福,并应以实现幸福为目标”的思想,提出国民幸福指数这个概念。实现幸福应该具备的要素不包括下列哪一方面?()A 预期收入是高的B 预期的寿命是长的C 预期的物价是高的D 预期的文化是发展的” 相关考题
考题
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幸福”可谓是其中一大热词。提升居民幸福指数,走民生导向发展之路,让百姓共享更多发展成果,已成为共识。某校高二(8)班学生围绕“共享幸福”这个主题开展探究活动。 【细说幸福】 两会期间,《今日说法》栏目以“小撒探会”的节目形式,让形形色色的人填写一个幸福公式:“2011+=幸福”。公式在网上公布后,引起广大网民的踊跃跟贴。 网民A:2011+物价稳定=我的幸福; 网民B:2011+顺利就业=我的幸福; 网民C://2011+公平教育=我的幸福; 网民D://2011+养老无忧=我的幸福; 网民E://2011+餐桌安全=我的幸福; 请运用《经济生活》中“宏观调控”知识,就如何实现网民心中的“我的幸福”提几点具体建议。
考题
幸福指数,是衡量人们对自身生存和发展善的感受和体现,即人们的幸福感的一种指数。2011年3月,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期间,“幸福”成为其中一大热词。提升居民幸福指数,走民生导向发展之路,让百姓共享更多发展成果,已成为共识。各地代表根据提出增进人民“幸福感”的具体做法,如:北京代表提出“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广东代表提出“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建设幸福广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分析各地代表根据提出增进人民“幸福感”的理由。
考题
多选题对于幸福与行为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A只要通过具体的行为活动,我们才能认知幸福的事物B幸福的产生有赖于人的行为活动C一个人是否幸福,与他为之奋斗的主要行为目标及目标的实现情况无关D幸福的行为目标对人活动起约束作用
考题
名词解释题国民幸福指数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