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老师要求各学习小组成员在异地网上互评电子报刊,最不便捷的交换作品的方法是()。
A
用U盘相互拷贝作品
B
用QQ群共享文件
C
用公共电子邮箱
D
用网络硬盘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 “单选题老师要求各学习小组成员在异地网上互评电子报刊,最不便捷的交换作品的方法是()。A 用U盘相互拷贝作品B 用QQ群共享文件C 用公共电子邮箱D 用网络硬盘” 相关考题
考题
在进行为期一学期的小组合作学习,下列哪项可以更详细让老师了解小组集体学习活动的进展情况()
A.定时给老师发小组集体讨论活动的照片B.委派组长向老师做学习汇报情况C.在小组进行讨论学习活动时,录制视频,发给老师看D.小组没人轮流向老师汇报
考题
数学老师将上微积分课的一部分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学习小组的成员获得的平均分要比没有参加学习小组的学生高许多。数学系把小组成员的好成绩归功于参加了学习小组。上述推理的假设是什么?A.对老师来讲,微积分是一门很难向一大组学生讲解的课程。B.参加学习小组的同学与没有参加学习小组的同学相比,既没有专门准备,也没有受到太多激励。C.小组成员花在微积分上的时间并没有影响他们其他课程的成绩。D.参加学习小组的同学中很少有人打算学习比微积分更高级的其他数学课。
考题
李老师要求学生分小组通过实验推导出圆柱体积计算公式,当“智慧小组”完成任务后.李老师让该小组的成员去帮助其他几个很困惑的小组,在“智慧小组”的帮助下,其他小组也顺利完成了学习任务。这说明其他小组的学习处于( )。A.最近发展区
B.联合发展区
C.运动发展区
D.感觉发展区
考题
范老师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让学生当“小老师”。在让学生完成自主选题、备课和教学后,要求“小老师”写出个人的教学感言,总结得失。这种评价方法是( )。
A.自我评价
B.相互评价
C.教师评价
D.集体评价
考题
杨老师在《肌理探索》课上,把全班学生分成五个小组,分别搜集资料,进行创作,最后每个小组都创作出了满意的作品。这种学习方式属于( )。
A.接受学习
B.个别学习
C.掌握学习
D.合作学习
考题
案例:
郝老师在上高中美术鉴赏课《中国民间美术》时,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收集、欣赏、评述作品,并提出评价要求:①评价方式:以小组自评为主,互评为辅,教师点评。②评价内容:组员是否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完成作业;学生是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了兴趣。
问题:对郝老师“评价要求”的优、缺点进行评析,并提出改进建议。
考题
案例:
郝老师在上高中美术鉴赏课,《中国民间美术》时,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收集、欣赏、评述作品,并提出评价要求:
(1)评价方式:以小组形式自评为主,互评为辅,教师点评;
(2)评价内容:组员是否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完成作业;学生是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了兴趣。
问题:对郝老师“评价要求”的优、缺点进行评析(15分),并提出改进建议(5分)。
考题
范老师在高中美术鉴赏中让学生当“小老师”。在让学生完成自主选题、备课和教学后,要求“小老师”写出个人的教学感言,总结得失。这种评价方法是( )。
A.自我评价
B.相互评价
C.教师评价
D.集体评价
考题
袁老师在教授“电子表格信息加工”一课时,结合本市空气污染的相关数据,给学生们布置了下面的学习任务。
请对数据进行分析,制作合适的图表来反映下列问题:
(1)2014年、2015年、2016年空气质量为优的天数分别是多少?
(2)2016年空气质量为优的天数占全年总天数的比例大概是多少?
(3)2012--2016年空气质量为优的天数有怎样的变化趋势?
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图表。袁老师在指导小组完成任务时,发现B组学生思维清晰、操作熟练、配合默契。便鼓励道:“你们效率真高!再试试不同的图表类型,选出一个你们最喜欢的!”B组同学在袁老师的鼓励下积极尝试。在小组展示过程中,B组学生的作品形式丰富,并且在组间互评过程中,其他小组一致给予好评。随后袁老师说这个作品可以成为小组的代表作放在电子成长记录袋里,期末的时候进行综合评价。
问题:
(1)在学习任务中,这三个问题的设计意图是什么?(8分)
(2)口头表扬具有什么作用?除了口头表扬,袁老师还采用了什么评价方法?(12分)
考题
案例:
李老师在进行Flash综合复习课教学时,以“制作北京风景名胜电子相册”为学习总任务,将学生4人分为一组进行小组合作,任务完成后将小组作品上传到教学平台上.由其他小组评价、赏析,然后进行投票,如图l6、图l7所示。最后,李老师分别选取票数最高的、最低的、中间的3件作品与同学们共同进行赏析。学生们发言积极踊跃,大胆分析评价各作品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此后,李老师对这3件作品进行了点评,并做了适当补充。
接着,李老师请展示了作品的小组根据大家的评价提出进一步改善的方法.如改进排版样式、色彩搭配等。之后,李老师提示同学们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如素材选取得当、有独特的设计风格等,鼓励学生大胆创造。
问题:
(1)请分析李老师采用的评价方式,并说明这种评价方式的主要特点。
(2)请分析李老师使用学习平台进行教学评价有哪些可借鉴之处。
考题
案例:
沈老师在教学“表格信息加工”一课时,结合一组亚洲人口的相关数据,给同学们布置了下面的学习任务。
请对数据进行分析,制作合适的图表类型来反映下列问题:
●1980年、1990年、2000年、2010年亚洲人口分别是多少亿
●2050年亚洲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例大概是多少
●1950—2050年亚洲人口会有怎样的变化趋势
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图表。沈老师在指导小组完成任务时,发现A组成员思路清晰,操作熟练,配合默契,便鼓励道:“你们效率真高!再试试不同的子图表类型.选出一个你们喜欢的!”A组同学在沈老师的鼓励下积极尝试。在小组展示过程中,A组的学习作品形式丰富.并且在组间互评过程中,其他小组一致给予好评。随后沈老师说这个作品可以成为小组的代表作放在电子成长记录袋里,期末的时候进行综合评价。
问题:
(1)在学习任务中,这三个问题的设计意图是什么
(2)沈老师的口头表扬具有什么作用除了口头表扬,沈老师还采用了什么评价方法
考题
信息技术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活动内容为“规划联欢会请柬”,该活动让学生在搜索引擎帮助下,探究请柬的写作格式,并设计其版面,以下是一位老师设计的教学过程,结合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情境导入)播放自拍视频
(新知探究)一、探究请柬版式
二、探究请柬写作格式
1.学生自主学习请柬的写法
2.小组比赛,完成请柬的书写
2.展示作品。小组互评
三、探究请柬的版面设计
1.展示请柬封面,师生共同分析
2.小组合作,完成请柬封面设计
3.展示作品,小组互评,教师点评
(课堂小结)请同学们谈谈收获
问题:(1)本节课哪些环节能够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
(2)展示学生作品时,应选择哪些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说明理由。
(3)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应遵循哪些评价原则?
考题
“在高中音乐鉴赏课《走进非洲》中,老师组织学生分小组备课并当‘小老师’上课,各小组从学科知识、语言表达、教学方式等方面相互打分”,这种评价方式是( )。
A.自我评价
B.学生互评
C.教师评价
D.档案袋评价
考题
“在高中音乐鉴赏课《走进非洲》中,老师组织学生分小组备课并当“小老师’上课,各小且从学科知识语言表达、教学方式等方面相互打分”,这种评价方式是( )。
A.自我评价
B.学生互评
C.教师评价
D.档案袋评价
考题
对于小组活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分组要考虑教学主题的需要,各小组内人数不宜过多B、小组内成员要分工明确,能做到各有分工,又能互相合作C、教师要关注各个小组内每一个成员的学习情况D、在对小组成员学习成果评价时,要求组内与组间评价并重
考题
信息技术课上,老师要求各学习小组成员互评所完成的电子报刊,各小组成员之间进行作品交流的便捷方法是()A、请老师把所有作品发布到校园网站上B、用U盘相互拷贝作品C、提交作业集中到教师机查看D、各小组在教师机设置一个共享文件夹,把自己小组完成的作品存放到共享文件夹中
考题
为了宣传环保,老师要求大家制作一个关于环保的电子报刊。其制作过程一般有下列几个步骤,合理的顺序是()。 ①设计版面②确定主题③评价修改④收集处理素材⑤制作作品A、②④①⑤③B、②①④⑤③C、④①②⑤③D、①②④⑤③
考题
问答题李老师要求学生分小组通过实验推导出圆柱体积计算公式,当“智慧小组”完成任务后,李老师让该小组的成员去帮助其他几个很困惑的小组,在“智慧小组”的帮助下,其他小组也顺利完成了学习任务。 李老师的做法正确吗?为什么?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