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明末清初,郑成功在以下哪两个民族的支持下打退了荷兰殖民者?(  )

A.高山族和汉族
B.台湾汉族和高山族
C.台湾高山族和回族
D.瑶族和回族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郑成功在父亲郑芝龙降清的情况下,依然组织抗清力量。1661年在高山族和台湾汉族人民的支持下,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回了台湾。次年,荷兰殖民者在投降书上签字,结束了其在台湾38年的殖民统治。因此,正确答案是B。
更多 “明末清初,郑成功在以下哪两个民族的支持下打退了荷兰殖民者?(  ) A.高山族和汉族 B.台湾汉族和高山族 C.台湾高山族和回族 D.瑶族和回族 ” 相关考题
考题 按时间先后,正确的顺序是( )。①清政府设置台湾府②郑成功收复台湾③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台湾④《中俄尼布楚条约》

考题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据,今余即来索,则地当归我。”对荷兰殖民者提出这一正义要求的民族英雄是( )。A.戚继光 B.郑成功 C.徐骧 D.刘永福

考题 1857~1859年印度民族起义的斗争对象是( ) A.荷兰殖民者 B.法国殖民者 C.英国殖民者 D.俄国殖民者

考题 1662年,郑成功率领军队击败西方殖民者,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这些殖民者来自(??)A.荷兰 B.葡萄牙 C.西班牙 D.英国

考题 郑成功打败()殖民者,使台湾回归祖国怀抱A、荷兰B、英国C、法国D、西班牙

考题 公元1662年,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谁?

考题 郑成功是抗清名将、民族英雄。他拒绝降清,将()殖民者赶出台湾。A、英国B、荷兰C、日本

考题 今年是郑成功收复台湾350周年,他收复台湾时驱逐的是()A、葡萄牙殖民者B、英国殖民者C、荷兰殖民者D、西班牙殖民者

考题 郑成功收台过程中,荷兰殖民者坚守的最后一座台湾城堡是()A、普罗文查B、热兰遮C、赤嵌D、巴达维亚

考题 郑成功收复台湾时,在投降书上签字的荷兰殖民者是()A、揆一B、克伦克C、雅克布D、义律

考题 郑成功从()殖民者手中收复了中国领土台湾,成为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A、日本B、荷兰C、菲律宾D、葡萄牙

考题 清朝时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成功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A、邓世昌B、林则徐C、郑成功D、左宗棠

考题 明末清初的爱国将领(),1661年率军进攻被荷兰殖民者占据的宝岛台湾,经过浴血奋战,于次年2月将台湾收回祖国。A、郑成功B、戚继光C、郑和

考题 历史上台湾曾被荷兰、西班牙殖民者侵占过。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率先跨越台湾海峡攻打盘踞台湾的荷兰侵略者,并于1662年收复台湾。A、郑成功B、施琅C、刘铭传

考题 17世纪早期,哪两个殖民者曾经相继侵占台湾()A、法国西班牙B、西班牙、荷兰C、英国、荷兰

考题 在郑成功复台战役中,荷兰殖民者坚守的最后一座台湾城堡是()。A、赤嵌B、巴达维亚C、普罗文查D、热兰遮

考题 清朝初期,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里收复台湾。

考题 (),郑成功迫使荷兰总督揆一签字投降,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了台湾。A、1660年B、1661年C、1662年D、1663年

考题 1661年()率军把荷兰殖民者赶出台湾。A、郑成功B、戚继光C、左宗棠D、邓世昌

考题 郑成功于()年从荷兰殖民者手里成功收复台湾A、1638B、1624C、1660D、1661

考题 填空题民族英雄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是在____年,清政府在台湾设府是在____年。

考题 单选题郑成功从()殖民者手中收复了中国领土台湾,成为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A 日本B 荷兰C 菲律宾D 葡萄牙

考题 判断题清朝初期,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里收复台湾。A 对B 错

考题 单选题1661年四月二十一日,郑成功亲自率领将士2.5万人,分乘战船350多艘,由金门出发,攻入澎湖。四月三十日黎明,在台南的鹿耳门登陆。鹿耳门地势十分险要,外围有几十里的浅沙滩。()殖民者在这里沿水边设置许多炮台。郑成功不顾地形险峻和敌人的严密防守,亲率船队迂回前进,直趋台湾北港。他的队伍在距赤嵌城北约5公里的地方,迅速登陆。台湾人民争先恐后前来迎接,提水担饭,协助运输。郑成功部队在台湾人民大力支持下,士气更为高涨。()海军司令官彼特尔倚仗着精良的火器负隅顽抗,妄想阻止郑成功的部队。郑成功部队冒着敌人的炮火勇猛直前,打得()殖民者弃械而逃。A 英国;日本;英国B 日本;日本;日本C 荷兰;荷兰;荷兰

考题 单选题清朝时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成功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A 邓世昌B 林则徐C 郑成功D 左宗棠

考题 问答题郑成功收复台湾岛时,荷兰殖民者已在岛上盘踞了多少年?

考题 单选题明末清初的爱国将领(),1661年率军进攻被荷兰殖民者占据的宝岛台湾,经过浴血奋战,于次年2月将台湾收回祖国。A 郑成功B 戚继光C 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