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题
刘某出海捕鱼。因遇台风下落不明。现其妻王某向法院申请宣告刘某失踪,因刘某失踪后王某与他人姘居,并与姘夫合用家中财产,在确定刘某的财产代管人时,刘某父母与王某发生争议。本案中法院应依法指定谁为财产代管人?( )A.王某,理由是王某提出了宣告失踪的申请B.王某,理由是王某是刘某失踪后的第一顺序的财产代管人C.刘某的父母,理由是若指定王某则不利于保护刘某的财产D.王某和刘某的父母,理由是他(她)们均为法律规定的财产代管人
考题
:刘某故意杀人后返回家中,其父母知情后怕其子受刑事制裁,便向刘某提供钱物,指使刘某往外地亲戚家躲避。刘某父母的行为构成( )。A.窝藏罪B.窝藏赃物罪C.伪证罪D.包庇罪
考题
刘某是一个上市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家中有父母、妻子、儿子、女儿。刘某为自己购买了一份人寿保险,并将受益人指定为其儿子。三年后,刘某因儿子叛逆,决定将受益人更改为女儿。刘某通过遗嘱将受益人改为其女儿,并将遗嘱在公证处作了公证,但没有通知保险公司。后来刘某因车祸死亡,则保险公司应当将保险金赔付给( )。A.刘某的儿子B.刘某的女儿C.刘某的妻子D.刘某的儿子、女儿、父母、妻子共有
考题
刘珊珊现年14岁,是父母的独女,父母对其宠爱有加。刘珊珊看到其舅妈为其表兄购买了某教育费用保险,也想为自己购买一份,但保险营销员告诉她,以她现在的年龄,尚不能自己购买保险,欲购买保险,须亲属代其购买,下列亲属中,有权代其购买保险的是( )。A.刘珊珊的父母B.刘珊珊的祖父母C.刘珊珊的外祖父母D.刘珊珊的舅舅
考题
刘某从小被张某收养,刘某成年以后,将年老多病的生父母接来和自己同住并悉心照顾。后张某及刘某的生父母相继去世,则( )说法正确。A.刘某有权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生父母的财产B.刘某有权作为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生父母的财产C.刘某无权继承张某的财产D.刘某有可能获得生父母的部分财产
考题
若刘某在诉讼过程中去世,其近亲属可以可以继续参加诉讼,下列人员中属于刘某近亲属的是( )。A.刘某之妻B.刘某的父母C.刘某之弟D.刘某的表妹E.刘某的祖父母
考题
刘某与妻子方某生有长子刘甲,次子刘乙,幼女刘丙。刘甲娶妻吴某,未生育,收养一 女刘丁。次子刘乙娶妻王某,生子刘戊。幼女刘丙嫁夫陈某,生子陈戌。1983 年刘乙因车 祸身亡,其妻王某一年后改嫁,其子刘戊随祖父母即刘某、方某生活。1990 年刘甲病故, 其妻吴某及养女刘丁与刘某、方某共同生活,尽到了赡养义务。1997 年刘某病重,立下自 书遗嘱,指定給刘戊现金 2 万,房屋 1 间。多年好友赵玉山家境不好,可分得遗产 1 万元。 同年刘某去世。经查,刘某与方某共有房屋 8 间(设每间价值 2 万元) ,存款 20 万元及家用 电器等物品(折价 4 万元) 。在遗产未分割时,刘丙去世。请问本案应如何继承?()
考题
刘某今年24岁,未婚,在对敌作战中不幸牺牲。其户口所在地的民政部门向刘某的家人发放烈士证书时,发现刘某从小父母早亡,他和哥哥、妹妹从小由姑姑抚养长大,刘某的姑姑和哥哥都有意愿作为烈士证书的持证人,且双方无法达成共识。按照相关规定,应由()持证。A:刘某的姑姑
B:刘某的哥哥
C:刘某的妹妹
D:为避免矛盾,不发烈士证书
考题
刘某与妻子感情不合,妻子带儿子另住别处。刘某投保管道煤气险,、刘某为被保险人,指定其妹妹为受益人。后刘某不幸煤气中毒身亡,其妹也早在半年前病故,刘某未再指定其他人为受益人。则关于保险金的归属问题以下()正确。A:由于刘某指定妹妹为受益人,因此刘某妹妹的继承人可以取得保险金
B:由于刘某已与其妻子分居,因此刘某的儿子可以取得保险金,其妻不能
C:刘某的继承人可以取得保险金,因此其妻子、儿子都可以取得保险金
D:刘某的妻子、儿子以及刘某妹妹的继承人都可以取得保险金
考题
刘某出海打鱼,因遇台风下落不明。现其妻王某向法院申请宣告刘某失踪。因刘某失踪后,王某与他人姘居,并与姘夫合用家中财产,在确定刘某的财产代管人时,刘某父母与王某发生争议。本案中法院应依法指定( )为财产代管人。A.王某,理由是王某提出了宣告失踪的申请
B.王某,理由是王某是刘某失踪后的第一顺序的财产代管人
C.刘某的父母,理由是若指定王某则不利于保护刘某的财产
D.王某和刘某父母,理由是他(她)们均为法律规定的财产代管人
考题
刘某,女,重庆人,现年18岁,初中毕业后就辍学在家,没有工作,至今已有三年。刘某10岁的时候父母离婚,她一直跟着母亲生活。刘某平时喜欢一个人待在家里,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喜欢看电视,尤其喜欢看动画片,也喜欢看漫画书。她喜欢画漫画,可是画得不怎么样,她从来不把自己的画拿给别人看。?
刘某的母亲有过一次再婚经历,可是第二段婚姻维持了两年就离婚了,之后一直没有再婚。母亲需要照顾刘某生病的外婆,其余时间基本都是在打麻将。母亲跟刘某平时交流的机会很少。三年前,母亲觉得刘某不是读书的料,加上刘某学习不好,就没让刘某参加中考,她认为女孩子书读不好就让她待在家里,等到20岁嫁人算了。母亲平时很少正面评价或鼓励过女儿,也不让她出门打工或与外面的人交往,怕她被骗或在外学坏。因此,刘某没什么朋友,感到很孤独,对于同龄人总是一副拒人以千里之外的态度,也很少参加社会活动。母亲最近帮她在社区超市里找了一份工作,可是刘某做了两天就不肯去了。母亲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就来求助社会工作者。?
问题:?
1.刘某面临的问题有哪些??
2.请用社会工作专业理论分析刘某问题产生的原因。?
3.社会工作者在与刘某建立专业关系时需要运用哪些专业技巧??
4.社会工作者应当怎样帮助刘某?
考题
刘某与妻子去年刚离婚,夫妻俩谁也不愿放弃儿子刘凯的抚养权,最后法院将读小学的儿子判给了刘某。刘某与前妻非常宠爱儿子,离婚后,他们经常在校门口争着接儿子放学回家,以致刘凯和小伙伴玩耍的机会都没有,而刘某和前妻谁接不到儿子都很失落。刘凯的一个生日要隆重地过两次。起初,刘凯还经常打电话安慰失落的父亲、母亲,后来他渐渐承受不住如此沉重的父爱、母爱,开始厌恶他们,并进行报复。他常常想方设法逃离父母的关心,有时在半夜偷偷离家出走,被追回后整日把自己锁在屋里,不吃不喝,一个人发呆。
【问题】
1.在上述案例中,案主刘凯面临的困境主要有哪些
2.面对刘凯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该采用哪些介入策略
考题
一个月前,某村庄的赵某夫妻俩开着三轮车一同去贩卖大米。在回家途中,由于路面崎岖狭窄,而车灯又意外地出了故障,赵某不小心将三轮车开入路旁的沟中,导致夫妻俩当场身亡。赵某的女儿赵慧萍才10岁,她没想到一夜之间便失去了父母,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赵慧萍无法接受父母意外去世的巨大不幸,整日以泪洗面,天天一个人呆着,学也不上了,不和任何人说话。邻居们看她可怜,帮她解决吃穿问题,但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她才好。后来,邻居向民政局的社会工作者求助。
【问题】
1.赵慧萍是否可以享受“特困人员”供养待遇?其依据是什么?
2.“特困人员”供养的内容有哪些?
3.社会工作者应如何帮助赵慧萍走出困境?
考题
一个月前,某村庄的赵某夫妻俩开着三轮车一同去贩卖大米。在回家途中,由于路面崎岖狭窄,而车灯又意外地出了故障,赵某不小心将三轮车开入路旁的沟中,导致夫妻俩当场身亡。赵某的女儿小清才10岁,一夜之间便失去了父母,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小清无法接受父母意外去世的巨大不幸,整日以泪洗面,经常一个人待着,学也不上了,不和任何人说话。邻居们看她可怜,帮她解决吃穿问题,但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她才好。后来,邻居向民政局的社会工作者求助。
问题:
? ?1.小清是否可以享受“特困”供养待遇?其依据是什么?
?2.“特困”供养的内容有哪些?
?3.社会工作者应如何帮助小清走出困境?
考题
一个月前,刘某夫妻俩开着三轮车一同去市区贩卖大米。在回家途中,由于路面崎岖狭窄,而车灯又意外地出了故障,刘某不小心将三轮车开入路旁的沟中,导致夫妻俩当场身亡。刘某的女儿刘姗姗才9岁,她没想到一夜之间便失去了父母,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刘姗姗无法接受父母意外去世的巨大不幸,整日以泪洗面,天天一个人待着,学也不上了,不和任何人说话。邻居们看她可怜,帮她解决吃穿问题,但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她才好。后来,邻居向民政局的社会工作者求助。
[问题]
1.特困人员供养的内容有哪些
2.刘姗姗是否可以享受特困人员供养待遇其依据是什么
3.社会工作者应如何帮助刘姗姗走出困境
考题
一个月前,某村庄的赵某夫妻俩开着三轮车一同去贩卖大米。在回家途中,由于路面崎岖狭窄,而车灯又意外地出了故障,赵某不小心将三轮车开入路旁的沟中,导致夫妻俩当场身亡。赵某的女儿小清才10岁,一夜之间便失去了父母,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小清无法接受父母意外去世的巨大不幸,整日以泪洗面,经常一个人待着,学也不上了,不和任何人说话。邻居们看她可怜,帮她解决吃穿问题,但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她才好。后来,邻居向民政局的社会工作者求助。 问题:1.小清是否可以享受"五保"供养待遇?其依据是什么?2."五保"供养的内容有哪些?3.社会工作者应如何帮助小清走出困境?
考题
李某夫妇年逾花甲,没有女儿,1983年收养邻居刘某之女14岁的刘丽作养女,办理了公证手续。李某夫妇对刘丽非常疼爱,抚养其高中毕业并参加工作。刘丽成年后,对养父母漠不关心,不照顾他们生活。养父生病住院,她不去护理。1996年,李某病故后,刘丽对养母不尽赡养义务,反而逼其改嫁,遭到养母拒绝后,对养母辱骂,直至殴打。养母感到无依无靠,想变卖自己与李某的共同所有的两间房屋去投靠亲友。刘丽出面阻拦,生称只有她才是养父遗产的继承人。养母无赖,想法院起诉,请求确认刘丽无权继承养父的遗产;解除与刘丽的收养关系并要求刘丽补偿收养期间支出的费用。而刘丽辩称,这两间房屋是养父母的共同财产,现养父死亡自己有权继承遗产,养母无权出卖房屋。养母与刘丽的关系能否解除?
考题
李玲是某厂女工,于1995年与工人刘军结婚。1996年生有一子刘行,1997年3月,刘军因犯强奸罪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同年7月李玲向法院起诉,以刘军犯强奸罪,夫妻感情完全破裂为由请求离婚,并请求离婚后孩子由她抚养。刘军不同意离婚,并要求如果法院判决离婚,孩子由他抚养,在其服刑期间由他的父母代为抚养。经审理,法院判决准予离婚,孩子刘行由李玲抚养。2003年12月,李玲因担心刘行与其共同生活会影响她再婚,故未与刘军商议便自作主张将儿子送给张良收养。张良将刘行收养后为孩子改名上户口后就迁居外地。刘军的父母得知此事后,告诉了正在服刑的刘军,刘军表示他不同意送养儿子。于是刘军便委托其父母起诉至法院,请求确认该收养无效,并请求变更儿子刘行的抚养关系而改为归刘军抚养,在刘军服刑期间暂由其父母代为抚养,刘军的父母也表示愿意代为抚养孙子刘行。法院判决孩子由李玲抚养的理由是什么?
考题
李某夫妇年逾花甲,没有女儿,1983年收养邻居刘某之女14岁的刘丽作养女,办理了公证手续。李某夫妇对刘丽非常疼爱,抚养其高中毕业并参加工作。刘丽成年后,对养父母漠不关心,不照顾他们生活。养父生病住院,她不去护理。1996年,李某病故后,刘丽对养母不尽赡养义务,反而逼其改嫁,遭到养母拒绝后,对养母辱骂,直至殴打。养母感到无依无靠,想变卖自己与李某的共同所有的两间房屋去投靠亲友。刘丽出面阻拦,生称只有她才是养父遗产的继承人。养母无赖,想法院起诉,请求确认刘丽无权继承养父的遗产;解除与刘丽的收养关系并要求刘丽补偿收养期间支出的费用。而刘丽辩称,这两间房屋是养父母的共同财产,现养父死亡自己有权继承遗产,养母无权出卖房屋。养母要求刘丽补偿收养期间支出的费用,是否予以支持?
考题
赵某与刘某系邻居,双方有矛盾。某日下午,赵某听见刘某在院中与人说话,便将一块砖头扔进了刘某院中(砖头未砸到人),恰巧刘某在上午刚磕破了头,便顺势“哎哟”了一声,并用电话报了警。公安机关对当事人进行了询问,赵某承认自己将刘某的头砸破,而伤情鉴定认定刘某已构成了轻微伤,因此公安机关作出了对赵某拘留10日的处罚。后刘某在酒后将真相告诉了村民,赵某知悉情况后立即申请了复议,复议机关撤销了对赵某的处罚。关于赔偿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应当由公安机关进行赔偿B、应当由刘某对赵某进行赔偿C、公安机关可以要求刘某对赵某赔偿D、赵某可以要求公安机关予以补偿
考题
刘某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都已经成家,妻子和父母都已去世。大儿子生活较好,但不孝敬,女儿离刘某较远不便照料刘某,刘某一直与二儿子一起生活。刘某去世后,其遗产6万元应当怎样分割?()A、首先由3人协商,按他们的协议处理B、如果协商不成,3人平分C、如果协商不成,二儿子应当多分D、如果协商不成,大儿子应当少分
考题
刘某出海打鱼,因遇台风下落不明。现其妻王某向法院申请宣告刘某失踪。因刘某失踪后王某与他人姘居,并与姘夫合用家中财产,在确定刘某的财产代管人时,刘某父母与王某发生争议。法院依法指定财产代管人()。A、王某,理由是王某提出了宣告失踪的申请B、王某,理由是王某是刘某失踪后的第一顺序的财产代管人C、刘某的父母,理由是若指定王某则不利于保护刘某的财产D、王某和刘某的父母,理由是他(她)们均为法律规定的财产代管人
考题
单选题刘某有一儿一女,女儿出嫁后,他又收养了一个儿子。后来,刘某因病去世,留下了3套房子和15万的遗产,但没有立遗嘱。依据法律规定,刘某的遗产应该由()A
刘某的儿子继承B
刘某的儿子和女儿共同继承C
刘某的儿子和养儿子共同继承D
刘某的儿子、女儿、养子共同继承
考题
问答题李玲是某厂女工,于1995年与工人刘军结婚。1996年生有一子刘行,1997年3月,刘军因犯强奸罪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同年7月李玲向法院起诉,以刘军犯强奸罪,夫妻感情完全破裂为由请求离婚,并请求离婚后孩子由她抚养。刘军不同意离婚,并要求如果法院判决离婚,孩子由他抚养,在其服刑期间由他的父母代为抚养。经审理,法院判决准予离婚,孩子刘行由李玲抚养。2003年12月,李玲因担心刘行与其共同生活会影响她再婚,故未与刘军商议便自作主张将儿子送给张良收养。张良将刘行收养后为孩子改名上户口后就迁居外地。刘军的父母得知此事后,告诉了正在服刑的刘军,刘军表示他不同意送养儿子。于是刘军便委托其父母起诉至法院,请求确认该收养无效,并请求变更儿子刘行的抚养关系而改为归刘军抚养,在刘军服刑期间暂由其父母代为抚养,刘军的父母也表示愿意代为抚养孙子刘行。刘军提出变更其子刘行抚养权的请求能否得到支持?
考题
单选题刘某今年15岁,已参加工作,且有固定收入,一日刘某与张某发生矛盾并将张某打伤,张某要求赔偿医药费,则________。A
刘某的父母必须承担赔偿医药费的义务B
刘集的父母无需承担赔偿医药费的义务C
刘某的父母可以选择是否替刘某赔偿医药费D
刘某的父母和刘某共同承担医药费
考题
问答题李玲是某厂女工,于1995年与工人刘军结婚。1996年生有一子刘行,1997年3月,刘军因犯强奸罪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同年7月李玲向法院起诉,以刘军犯强奸罪,夫妻感情完全破裂为由请求离婚,并请求离婚后孩子由她抚养。刘军不同意离婚,并要求如果法院判决离婚,孩子由他抚养,在其服刑期间由他的父母代为抚养。经审理,法院判决准予离婚,孩子刘行由李玲抚养。2003年12月,李玲因担心刘行与其共同生活会影响她再婚,故未与刘军商议便自作主张将儿子送给张良收养。张良将刘行收养后为孩子改名上户口后就迁居外地。刘军的父母得知此事后,告诉了正在服刑的刘军,刘军表示他不同意送养儿子。于是刘军便委托其父母起诉至法院,请求确认该收养无效,并请求变更儿子刘行的抚养关系而改为归刘军抚养,在刘军服刑期间暂由其父母代为抚养,刘军的父母也表示愿意代为抚养孙子刘行。法院同意李玲与刘军离婚的理由是什么?
考题
问答题案例六 刘某与妻子去年刚离婚,夫妻俩谁也不愿放弃儿子刘凯的抚养权,最后法院将读小学的儿子判给了刘某。刘某与前妻非常宠爱儿子,离婚后,他们经常在校门口争着接儿子放学回家,以致刘凯和小伙伴玩耍的机会都没有,而刘某和前妻谁接不到儿子都很失落。刘凯的一个生日要隆重地过两次。起初,刘凯还经常打电话安慰失落的父亲、母亲,后来他渐渐承受不住如此沉重的父爱、母爱,开始厌恶他们,并进行报复。他常常想方设法逃离父母的关心,有时在半夜偷偷离家出走,被追回后整日把自己锁在屋里,不吃不喝,一个人发呆。 【问题】 1.在上述案例中,案主刘凯面临的困境主要有哪些? 2.面对刘凯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该采用哪些介入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