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患者,女,30岁,发现乳腺肿物近1年,逐渐增大,现已有1.8cm×2cm,圆形。手术所见此肿物包膜清楚,完全摘除。切面区呈白色,编织样,其中似有黄色点状病变。组织学上包膜清,肿瘤由纤维及腺体组成。两者分化均良好,无明显异型性。应诊断为( )。

A.乳腺肉瘤
B.乳腺癌
C.乳腺纤维腺瘤
D.乳腺平滑肌瘤
E.乳腺平滑肌肉瘤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更多 “患者,女,30岁,发现乳腺肿物近1年,逐渐增大,现已有1.8cm×2cm,圆形。手术所见此肿物包膜清楚,完全摘除。切面区呈白色,编织样,其中似有黄色点状病变。组织学上包膜清,肿瘤由纤维及腺体组成。两者分化均良好,无明显异型性。应诊断为( )。A.乳腺肉瘤 B.乳腺癌 C.乳腺纤维腺瘤 D.乳腺平滑肌瘤 E.乳腺平滑肌肉瘤” 相关考题
考题 女性,20岁,右乳外上象限肿物,直径约2cm,圆形,境界清楚,活动,切除送检。肉眼观,肿物包膜完整,切面灰白色,实性,可见小裂隙,质地较韧。病理诊断首先考虑为A、腺病瘤B、腺瘤C、乳腺癌D、神经纤维瘤E、纤维腺瘤

考题 患者,男,70岁。右侧腮腺肿物6年,无痛性生长。检查见右侧腮腺区一个2cm×3cm×2.5cm大小的肿物,卵圆形,周界清楚,活动。病理检查见肿物有完整包膜,肿物由腺样上皮细胞和淋巴样组织组成,腺样上皮构成腺腔样、团块状。应诊断为A、腺样囊性癌B、腺泡细胞癌C、腺淋巴瘤D、多形性腺瘤E、黏液表皮样癌

考题 女性,28岁,发现乳腺肿物近一年,逐渐增大,现已有1.8cm×2cm,圆形。手术所见此病包膜清楚。完全摘除。切面区白色,编织样,其中似有黄色点状病变。组织学上包膜清,肿瘤由纤维及腺体组成。两者分化均良好,无明显异型性。请问此病应诊断为 ( )A.乳腺癌B.乳腺肉瘤C.乳腺纤维腺病D.乳腺平滑肌瘤E.乳腺平滑肌肉瘤

考题 女性,43岁,发现子宫逐渐增大近10个月。手术见子宫壁有一圆形肿物大小约10cm× 9cm,界清,无明显包膜,均呈浅灰白色,编织样,无出血坏死,组织学显示肿瘤细胞相似于正常平滑肌。送病理检查诊断此病为良性平滑肌瘤,下列各条件中哪条是主要诊断根据A.无明显浸润,无转移B.无出血坏死,似平滑肌组织C.肿瘤细胞似平滑肌D.肿瘤细胞为纤维及平滑肌组织E.肿瘤细胞似正常平滑肌,无明显异型性,核分裂象很少

考题 女性,45岁,发现子宫肿大近1年,逐渐增大。手术见子宫壁有一圆形肿物大小约10cm×9cm,界清,无明显包膜,均为呈浅灰白色,编织样,无出血坏死,组织学显示肿瘤细胞相似于正常平滑肌。送病理检查诊断此病为良性平滑肌瘤,下列各条件中哪条是主要诊断根据A.肿瘤细胞似乎滑肌B.肿瘤细胞为纤维及平滑肌组织C.肿瘤细胞似正常平滑肌无明显异型性,核分裂像很少D.无出血坏死,似平滑肌组织E.无明显浸润,无转移

考题 女性,45岁,发现子宫肿大近一年,逐渐增大。手术见子宫壁有一圆形肿物,大小约10cm×9cm,界清,无明显包膜,切面呈浅灰白色,编织样,无出血坏死,组织学显示肿瘤细胞相似于正常平滑肌。送病理检查诊断此病为良性平滑肌瘤。下列各项中哪条是主要诊断根据A.肿瘤细胞似平滑肌B.肿瘤细胞为纤维及平滑肌组织C.肿瘤细胞似正常平滑肌无明显异型性,核分裂像很少D.无出血坏死,似平滑肌组织E.无明显浸润,无转移

考题 女性,55岁,腹胀,发现子宫进行性增大一年。行手术切除,可见子宫壁有一圆形肿物,大小约9cm×8cm,边界清,无明显包膜,切面呈浅灰白色,编织样,无出血坏死,组织学显示肿瘤细胞相似于正常平滑肌。病理检查诊断为良性平滑肌瘤。诊断根据是A.肿瘤细胞似平滑肌B.切面无鱼肉样变化C.无明显浸润,无转移D.无出血、坏死E.肿瘤细胞似正常平滑肌,无明显异型性,核分裂象很少

考题 不符合乳腺纤维腺瘤特征的是 A.是良性肿瘤 B.切面灰白、质韧,呈编织状 C.包膜完整 D.由分化良好的纤维组织构成

考题 不符合乳腺纤维腺瘤特征的是( )A、是一种良性肿瘤B、好发于青年女性C、切面灰白、质韧,呈编织状D、包膜完整E、由分化良好的纤维组织构成

考题 患者女性,40岁,外阴见一疣状肿物体积2.5cm×2cm×1.5cm,切面肿物基部与间质分解清楚,镜下见鳞状上皮呈乳头状生长,有角化不全,乳头无纤维血管束,底部钉突整齐向间质呈推移式浸润。 肿瘤切除后大体形态常为()A、完整包膜,切面黄色、囊实性B、完整包膜,切面粉色C、完整包膜,切面灰白,囊性变、出血D、表面光滑,无包膜,切面灰白、编织状E、表面光滑,无包膜,切面黄色

考题 女,38岁,乳腺肿物切除术,病理检查:肿物为球形,直径2cm,有包膜。镜下见乳腺腺上皮增生形成腺体,腺腔周围有大量纤维组织。此瘤最可能的诊断是()A、乳腺腺瘤B、乳腺纤维腺瘤C、乳腺病D、乳腺肉瘤E、乳腺纤维瘤

考题 甲状腺腺瘤的声像图特征是()A、圆形或椭圆形肿物,边界清,无包膜,呈低回声B、圆形或椭圆形肿物,边界清,有包膜,呈低回声,周围有晕征C、圆形或椭圆形肿物,边界不光滑,无包膜,呈低回声D、圆形或椭圆形肿物,边界不光滑,有包膜,呈强回声E、以上都不对

考题 病人,手术切除皮下结节状肿物,无完整包膜,切面为灰白色,编织状,质地硬韧。镜下见呈束状排列的纤维样细胞走行交错,可穿插于肌肉组织中,细胞核多为梭形,但无异型性表现,此瘤可诊断为()。A、韧带样纤维瘤B、纤维瘤C、平滑肌瘤D、纤维组织细胞瘤E、以上都不是

考题 患者女,25岁。体检行胸片检查示左下肺基底段类圆形结节,约2.5cm×2.8cm,密度不均匀,伴点片状钙化灶,形态呈核桃肉样。最符合该患者的病理特征是()A、肿瘤白色,质硬,边缘光整,无包膜,有较多胶原组织呈漩涡状B、肿瘤呈椭圆形,质硬,包膜透明,瘤内有钙化,甚至骨化C、肿瘤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包膜完整,质硬,有黏液和囊腔,主要成分有软骨细胞、腺体、平滑肌、脂肪、纤维组织及上皮组织,中心有胆固醇结晶。D、肿瘤表面有包膜,光滑,可分叶,切面有囊腔,多数为多发性囊腔,少数为单囊,腔内充满皮质、胶冻样物及毛发E、肿瘤白色,质硬,无包膜。常含多种炎性细胞和间质细胞,如浆细胞、淋巴细胞、黄色瘤细胞、肥大细胞及组织细胞等,病变周围通常发生成纤维细胞增殖

考题 患者男,77岁,因“发现右侧睾丸肿物15d”来诊。15d前患者洗澡时无意中发现右侧睾丸肿物,无疼痛,平躺时肿物无缩小。既往体健,无传染病及手术史。泌尿系统彩色超声:右侧睾丸不规则增大,内部均质的低回声团块。如术中腹膜后软组织密度影冷冻切片病理:纤维组织增生;术中睾丸肿物冷冻切片病理:肿瘤细胞为大圆形,包膜清楚,胞质透明,核大,球形,居中,胞核浓染,瘤细胞排列呈巢状排列,肿瘤间质有淋巴细胞浸润及肉芽肿性反应。该患者的诊断为()A、典型精原细胞瘤B、间变型精原细胞瘤C、精母细胞性精原细胞瘤D、干细胞性精原细胞瘤E、间质性精原细胞瘤

考题 单选题不符合乳腺纤维腺瘤特征的是( )A 是一种良性肿瘤B 好发于青年女性C 切面灰白、质韧,呈编织状D 包膜完整E 由分化良好的纤维组织构成

考题 单选题患者,女,25岁,发现右乳腺肿物近2年,逐渐长大,界限清楚,活动,大小约为2.5cm×2cm,质中等,行手术切除。术中见肿物界限清楚,有包膜,切面呈灰白色,实性,部分呈纤维编织样。该肿物可能为(  )。A 良性肿瘤B 出血C 囊肿D 炎症E 恶性肿瘤

考题 单选题女性,40岁。发现右侧卵巢肿物近三个月,肿物稍有增大,手术切除见肿物圆形,有包膜,切面灰白色,可见纵横交错编织状条纹,无明显出血坏死,肿瘤细胞梭形,有胶原纤维形成,细胞无明显异型性,未见分裂像。此肿瘤可能是(  )。A 浆液性乳头状癌B 纤维瘤C 平滑肌肉瘤D 横纹肌肉瘤E 转移癌

考题 单选题女,38岁,乳腺肿物切除术,病理检查:肿物为球形,直径2cm,有包膜。镜下见乳腺腺上皮增生形成腺体,腺腔周围有大量纤维组织。此瘤最可能的诊断是()A 乳腺腺瘤B 乳腺纤维腺瘤C 乳腺病D 乳腺肉瘤E 乳腺纤维瘤

考题 单选题患者,女,30岁,发现乳腺肿物近1年,逐渐增大,现已有1.8cm×2cm,圆形。手术所见此肿物包膜清楚,完全摘除。切面区呈白色,编织样,其中似有黄色点状病变。组织学上包膜清,肿瘤由纤维及腺体组成。两者分化均良好,无明显异型性。应诊断为(  )。A 乳腺肉瘤B 乳腺癌C 乳腺纤维腺瘤D 乳腺平滑肌瘤E 乳腺平滑肌肉瘤

考题 单选题病人,手术切除皮下结节状肿物,无完整包膜,切面为灰白色,编织状,质地硬韧。镜下见呈束状排列的纤维样细胞走行交错,可穿插于肌肉组织中,细胞核多为梭形,但无异型性表现,此瘤可诊断为()。A 韧带样纤维瘤B 纤维瘤C 平滑肌瘤D 纤维组织细胞瘤E 以上都不是

考题 单选题甲状腺腺瘤的声像图特征是()。A 圆形或椭圆形肿物,边界清,无包膜,呈低回声B 圆形或椭圆形肿物,边界清,有包膜,呈低回声,周围有晕征C 圆形或椭圆形肿物,边界不光滑,无包膜,呈低回声D 圆形或椭圆形肿物,边界不光滑,有包膜,呈强回声E 以上都不对

考题 单选题患者女,48岁,因“左乳内上象限肿物1周”来诊。查体:肿物活动度差,触诊及B型超声均未发现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其姐患乳腺癌,母亲患卵巢癌。术前乳腺内肿物粗针穿刺组织病理诊断浸润性癌,行乳房切除手术。大体检查:乳腺肿瘤呈圆形,2.9cm×1.9cm×1.8cm,边界清楚,质软,切面灰白色。 确诊依据除外()A 癌细胞排列成大片状B 缺乏腺管和小叶结构C 肿瘤细胞排列成簇状、小梁状D 大量的淋巴细胞浸润E 癌细胞异型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