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在人均年消费牛奶量只有全国省会城市平均水平一半的郑州市,出现了这样的怪现象,由于牛奶销售不畅和价贱伤农等原因,少数养牛户把牛奶喂了猪,郑州市郊的奶农甚至卖掉奶牛。“牛奶喂猪”的直接原因是由于当地牛奶市场出现不正常过剩。这充分说明:()。

A激烈的市场竞争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

B市场调节在资源配置中是有弱点和缺陷的

C奶农自觉遵循价值规模并按价值规律办事

D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材料表明,如果仅由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浪费,这表明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答案为B。
更多 “在人均年消费牛奶量只有全国省会城市平均水平一半的郑州市,出现了这样的怪现象,由于牛奶销售不畅和价贱伤农等原因,少数养牛户把牛奶喂了猪,郑州市郊的奶农甚至卖掉奶牛。“牛奶喂猪”的直接原因是由于当地牛奶市场出现不正常过剩。这充分说明:()。A激烈的市场竞争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B市场调节在资源配置中是有弱点和缺陷的C奶农自觉遵循价值规模并按价值规律办事D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相关考题
考题 频繁出现的果贱伤农,菜贱伤农,猪贱伤农等是什么原因? A、合成谬误B、市场失灵C、政府导向错误D、政府宏观调控

考题 自2002年以来,南京、成都、石家庄等地相继发生奶农把鲜奶倒入下水道的事件。另据2004年7月15日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报道,进入夏季之后,浙江某市160多户奶农也频频把鲜奶倒入水沟,有时在一天内倒掉14吨。倒奶那几天,畜牧兽医站的工作人员分头外出,帮助奶农联系收购鲜奶的企业,但收效甚微。时隔一年,这样的事件又见诸媒体。2005年8月11日新华网报道,陕西某村十几家奶农无奈把鲜奶倒进污水沟。为帮助奶农售奶,当地政府联系了一家公司,收奶价格是每公斤1.2元。可就是这样的低价,该企业后来也不收了。人们不禁要问:如今牛奶多得喝不完了吗?其实,全球年人均奶类消费量为93公斤,中国仅为7.2公斤。奶农倒奶固然与牛奶易变质且不能大量贮存有关,但前几年一些地方农民一窝蜂地饲养奶牛,鲜奶的供应大量增加。同时,很多企业纷纷介入乳品加工业,有些产品尚未达标上市,消费者不敢购买。当乳品销路不好时,企业便限量收购鲜奶。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1)历史上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时农场主把牛奶倒入大海的现象,与材料中的“倒奶事件”有何本质区别?(3分)(2)“倒奶事件”中隐含着什么样的经济规律?(3分)(3)为避免发生类似的“倒奶事件”,你认为地方政府应如何作为?(4分)

考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南京、成都、石家庄等地曾经相继发生奶农把鲜奶倒入下水道的事件。中央电视台《经济半 小时》也曾报道,进入夏季之后,浙江某市160多户奶农也频频把鲜奶倒入水沟,有时在一天内倒掉l4吨。倒奶那几天,畜牧兽医站的工作人员分头外出,帮助奶农联系收购鲜奶的企业,但收效甚微。时隔不久.这样的事件又见诸媒体。据新华网报道,陕西某村十几家奶农无奈把鲜奶倒进污水沟。为帮助奶农售奶,当地政府联系了一家公司,收奶价格是每公斤l.2元。可就是这样的低价.该企业后来也不收了。人们不禁要问:如今牛奶多得喝不完了吗?其实,全球年人均奶类消费量为93公斤,中国仅为7.2公斤。奶农倒奶固然与牛奶易变质且不能大量贮存有关,但前些年一些地方农民一窝蜂地饲养奶牛,鲜奶的供应大量增加。同时,很多企业纷纷介入乳品加工业,有些产品尚未达标上市,消费者不敢购买。当乳品销路不好时,企业便限量收购鲜奶。 (1)历史上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时农场主把牛奶倒人大海的现象,与材料中的“倒奶事件”有何本质区别? (2)“倒奶事件”中隐含着什么样的经济规律? (3)为避免发生类似的“倒奶事件”,你认为地方政府应如何作为?

考题 自2002年以来,南京、成都、石家庄等地相继发生奶农把鲜奶倒人下水道的事件。另据2004年7月15日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报道,进入夏季之后,浙江某市160多户奶农也频频把鲜奶倒入水沟,有时在一天内倒掉14吨。倒奶那几天,畜牧兽医站的工作人员分头外出,帮助奶农联系收购鲜奶的企业,但收效甚微。时隔一年,这样的事件又见诸媒体。2005年8月11日新华网报道,陕西某村十几家奶农无奈把鲜奶倒进污水沟。为帮助奶农售奶,当地政府联系了一家公司,收奶价格为每公斤1.2元。可就是这样的低价,该企业后来也不收了。人们不禁要问:如今牛奶多得喝不完了吗?其实,全球年人均奶类消费量为93公斤,中国仅为7.2公斤。奶农倒奶固然与牛奶易变质且不能大量贮存有关,但前几年一些地方农民一窝蜂地饲养奶牛,鲜奶的供应大量增加才是主要原因。同时期,很多企业纷纷介入乳品加工业,有些产品尚未达标就上市,消费者不敢购买。当乳品销路不好时,企业便限量收购鲜奶。问:(1)历史上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时农场主把牛奶倒人大海的现象,与材料中的“倒奶事件”有何本质区别?(2)“倒奶事件”中隐含着什么样的经济规律?(3)为避免发生类似的“倒奶事件”,你认为地方政府应如何作为?

考题 市场经济是指A. 计划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B.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C. 计划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D. 国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考题 自2002年以来,南京、成都、石家庄等地相继发生奶农把鲜奶倒入下水道的亊件。另据2004年7月15曰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报道,进入夏季之后,浙江某市160多户奶农也频頻把鲜奶倒入水沟,有时在一天内倒掉14吨。倒奶那几天,富牧兽医站的工作人员分头外出,帮助奶农联系收购鲜奶的企业,但收效甚微。时隔一年,这样的亊件又见诸媒体。2005年8月11日新华两报道,陕西某村十几家奶农无奈把鲜奶倒进污水沟,为帮助奶农售奶,当地政府联系了一家公司,收奶价格为每公斤1.2元。可就是这样的低价,该企业后来也不收了。 人们不禁要问:如今牛奶多得喝不完了吗?其实,全球年人均奶类消费量为93公斤中国仅为7.2公斤。奶农倒奶固然与牛奶易变质且不能大量贮存有关,但前几年一些地方表民一窝蜂地饲养奶牛,鲜奶的供应大量増加。同时,很多企业紛纷介入乳品加工业,有些产品尚未达标就上市,消费者不敢购买。当乳品销路不好时,企业便限量收购鲜奶。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上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时农场主把牛奶倒入大海的现象,与材料中的《倒奶事件”有何本质区别?

考题 自2002年以来,南京、成都、石家庄等地相继发生奶农把鲜奶倒入下水道的亊件。另据2004年7月15曰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报道,进入夏季之后,浙江某市160多户奶农也频頻把鲜奶倒入水沟,有时在一天内倒掉14吨。倒奶那几天,富牧兽医站的工作人员分头外出,帮助奶农联系收购鲜奶的企业,但收效甚微。时隔一年,这样的亊件又见诸媒体。2005年8月11日新华两报道,陕西某村十几家奶农无奈把鲜奶倒进污水沟,为帮助奶农售奶,当地政府联系了一家公司,收奶价格为每公斤1.2元。可就是这样的低价,该企业后来也不收了。 人们不禁要问:如今牛奶多得喝不完了吗?其实,全球年人均奶类消费量为93公斤中国仅为7.2公斤。奶农倒奶固然与牛奶易变质且不能大量贮存有关,但前几年一些地方表民一窝蜂地饲养奶牛,鲜奶的供应大量増加。同时,很多企业紛纷介入乳品加工业,有些产品尚未达标就上市,消费者不敢购买。当乳品销路不好时,企业便限量收购鲜奶。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倒奶事件”中隐含着什么样的经济规律?

考题 媒体报道,南京、成都、石家庄相继发生奶农把鲜牛奶倒入下水道事件,曾经作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鲜明标志的“倒奶事件”在我国出现,这说明:( )A.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通过市场机制自发地起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客观性 B.资本主义国家存在经济危机,社会主义国家也同样存在 C.市场调节有盲目性和滞后性,导致了资源的浪费 D.政府有必要对市场进行适度的干预

考题 镰刀:农夫:水稻 A机器:工人:印刷 B奶牛:奶农:牛奶 C兵法:将军:战役 D银行卡:客户:存钱

考题 某牛奶包装产业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占到60%,其下列行为中,构成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有( )。A.为了处理即将过期的包装产品,低于成本价销售 B.认为某牛奶企业市场份额不够高,拒绝与其交易 C.要求某牛奶生产企业在购买其包装的同时必须购买其运输服务 D.要求所有使用其包装的牛奶厂家必须在包装上标注奶源地

考题 市场经济是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因为(  )。 A.市场具有及时、灵敏的特点和优点 B.市场能够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C.能够通过市场竞争达到资源优化配置 D.能够通过价格传递的信息及时协调生产和需求

考题 某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初,主要生产奶类产品系列,现已在全国15个省市区建立生产基地20多个,拥有液态奶、酸奶、冰激凌、奶品、奶酪五大系列200多个品项,产品以其优良的品质覆盖国内市场。公司在工厂、牧场和市场建设上,始终坚持“品牌第一”的方针,并坚持自主创新的理念。2008年8月,公司推出了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T牌牛奶”。“T牌牛奶”是公司在适当的时机和适当的市场中推出的“金牌”牛奶,主要针对的是中国的高端消费市场。在开发“T牌牛奶”之前,公司在常规市场中面临着极大的压力,常规奶市场饱和,市场恶性竞争,价格战不断;与此同时,高端消费者在牛奶中寻求象征性消费的需求没有得到很好地满足。而该公司强大的开发新产品的能力、自主的牛奶研发技术和丰富的奶源地这一优越的自然禀赋,更为该公司新产品的推出提供了可能。 1、分析该公司推出“T牌牛奶”采用的总体战略类型。 2、简述企业采用该战略可能的原因,并分析该公司采用该战略的原因。 3、该公司采用的战略也面临着一定的风险,请分析该战略可能难以实现的原因。

考题 如果发现奶站的制冷缸内壁有结冰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A、牛奶搅拌不均匀B、牛奶温度太低C、牛奶进行掺假

考题 牛奶在饮用过程中应避免下列()误区,否则将导致牛奶营养价值大为降低,甚至出现中毒现象。A、牛奶与咖啡混合饮用B、牛奶与浓茶混合饮用C、牛奶与白糖一起高温加热D、牛奶与果汁混合饮用

考题 宝宝喝奶粉出现湿疹(奶癣)是由于宝宝对牛奶蛋白过敏引起的.

考题 在人均年消费牛奶量只有全国省会城市平均水平一半的郑州市,出现了这样的怪现象,由于牛奶销售不畅和价贱伤农等原因,少数养牛户把牛奶喂了猪,郑州市郊的奶农甚至卖掉奶牛。“牛奶喂猪”的直接原因是由于当地牛奶市场出现不正常过剩。这充分说明()A、激烈的市场竞争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B、市场调节在资源配置中是有弱点和缺陷的C、奶农自觉遵循价值规模并按价值规律办事D、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考题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推出了一系列含金量高的强农惠农新政策,强力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是其最大亮点。这一亮点说明()A、要发挥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B、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有效方式C、宏观调控能弥补市场调节的弱点和缺陷D、要发挥市场调节的基础性作用

考题 以下关于起泡牛奶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所用的牛奶必须是冷的B、蒸汽管喷头始终保持液面以下一厘米C、必须使牛奶在奶缸中旋转D、加热牛奶可以不使用温度计E、起泡牛奶前后都要释放蒸汽

考题 大良炒鲜奶的配料是在()放入牛奶中。A、分次B、炒奶前C、炒奶中D、牛奶凝固时

考题 市场经济是指()A、计划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B、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C、计划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D、国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考题 下面是一个“倒奶事件”的材料。 自2002年以来,南京、成都、石家庄等地相继发生奶农把鲜奶倒入下水道的事件。另据2004年7月15日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报道,进入夏季之后,浙江某市160多户奶农也频频把鲜奶倒入水沟,有时在一天内倒掉14吨。倒奶那几天,畜牧兽医站的工作人员分头外出,帮助奶农联系收购鲜奶的企业,但收效甚微。时隔一年,这样的事件又见诸媒体。2005年8月11日新华网报道,陕西某村十几家奶农无奈把鲜奶倒进污水沟。为帮助奶农售奶,当地政府联系了一家公司,收奶价格是每公斤1.2元。可就是这样的低价,该企业后来也不收了。 人们不禁要问:如今牛奶多得喝不完了吗?其实,全球年人均奶类消费量为93公斤,中国仅为7.2公斤。奶农倒奶固然与牛奶易变质且不能大量贮存有关,但前几年一些地方农民一窝蜂地饲养奶牛,鲜奶的供应大量增加。同时,很多企业纷纷介入乳品加工业,有些产品尚未达标上市,消费者不敢购买。当乳品销路不好时,企业便限量收购鲜奶。 历史上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时农场主把牛奶倒入大海的现象,与材料中的“倒奶事件”有何本质区别?

考题 下面是一个“倒奶事件”的材料。 自2002年以来,南京、成都、石家庄等地相继发生奶农把鲜奶倒入下水道的事件。另据2004年7月15日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报道,进入夏季之后,浙江某市160多户奶农也频频把鲜奶倒入水沟,有时在一天内倒掉14吨。倒奶那几天,畜牧兽医站的工作人员分头外出,帮助奶农联系收购鲜奶的企业,但收效甚微。时隔一年,这样的事件又见诸媒体。2005年8月11日新华网报道,陕西某村十几家奶农无奈把鲜奶倒进污水沟。为帮助奶农售奶,当地政府联系了一家公司,收奶价格是每公斤1.2元。可就是这样的低价,该企业后来也不收了。 人们不禁要问:如今牛奶多得喝不完了吗?其实,全球年人均奶类消费量为93公斤,中国仅为7.2公斤。奶农倒奶固然与牛奶易变质且不能大量贮存有关,但前几年一些地方农民一窝蜂地饲养奶牛,鲜奶的供应大量增加。同时,很多企业纷纷介入乳品加工业,有些产品尚未达标上市,消费者不敢购买。当乳品销路不好时,企业便限量收购鲜奶。 “倒奶事件”中隐含着什么样的经济规律?

考题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A、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市场作用B、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C、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和更好发挥市场作用D、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考题 下面是一个“倒奶事件”的材料。 自2002年以来,南京、成都、石家庄等地相继发生奶农把鲜奶倒入下水道的事件。另据2004年7月15日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报道,进入夏季之后,浙江某市160多户奶农也频频把鲜奶倒入水沟,有时在一天内倒掉14吨。倒奶那几天,畜牧兽医站的工作人员分头外出,帮助奶农联系收购鲜奶的企业,但收效甚微。时隔一年,这样的事件又见诸媒体。2005年8月11日新华网报道,陕西某村十几家奶农无奈把鲜奶倒进污水沟。为帮助奶农售奶,当地政府联系了一家公司,收奶价格是每公斤1.2元。可就是这样的低价,该企业后来也不收了。 人们不禁要问:如今牛奶多得喝不完了吗?其实,全球年人均奶类消费量为93公斤,中国仅为7.2公斤。奶农倒奶固然与牛奶易变质且不能大量贮存有关,但前几年一些地方农民一窝蜂地饲养奶牛,鲜奶的供应大量增加。同时,很多企业纷纷介入乳品加工业,有些产品尚未达标上市,消费者不敢购买。当乳品销路不好时,企业便限量收购鲜奶。 为避免发生类似的“倒奶事件”,你认为地方政府应如何作为?

考题 提出的一个重大理论观点是()。A、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B、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C、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D、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考题 单选题在人均年消费牛奶量只有全国省会城市平均水平一半的郑州市,出现了这样的怪现象,由于牛奶销售不畅和价贱伤农等原因,少数养牛户把牛奶喂了猪,郑州市郊的奶农甚至卖掉奶牛。“牛奶喂猪”的直接原因是由于当地牛奶市场出现不正常过剩。这充分说明:()。A 激烈的市场竞争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B 市场调节在资源配置中是有弱点和缺陷的C 奶农自觉遵循价值规模并按价值规律办事D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考题 单选题提出的一个重大理论观点是()。A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B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C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D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考题 单选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是( )。A 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市场作用B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C 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和更好发挥市场作用D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