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问答题
有很多突变对于野生型基因是隐性的,也就是说,在一个含有突变型和野生型基因二倍体细胞中,野生型的特性能够得到表达。请根据对突变过程的认识解释这一事实。对于说明为什么有些突变是显性的,有何见解?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 “问答题有很多突变对于野生型基因是隐性的,也就是说,在一个含有突变型和野生型基因二倍体细胞中,野生型的特性能够得到表达。请根据对突变过程的认识解释这一事实。对于说明为什么有些突变是显性的,有何见解?” 相关考题
考题 p53 ( )A、是抑癌基因B、是癌基因C、野生型p53是抑癌基因D、既不是癌基因又不是抑癌基因E、突变型p53是抑癌基因

考题 a和b是不同顺反子的突变,基因型ab/++和a+/+b的表型分别为() A、野生型和野生型B、野生型和突变型C、突变型和野生型D、突变型和突变型

考题 对于P53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A、P53基因定位于13号染色体B、P53基因是肿瘤抑制基因C、野生型P53蛋白促进细胞生长D、突变型P53蛋白与生长因子受体同源E、P53基因突变是染色体易位引起的

考题 一只雌兔的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了突变,使野生型性状变为突变型性状。该雌兔与野生型雄兔杂交,F1的雌兔中均既有野生型,又有突变型。如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鉴别突变基因在X染色体还是在常染色体上,选择杂交的F1个体的是( )。A.野生型(雌)×突变型(雄) B.野生型(雄)×突变型(雌) C.野生型(雌)×野生型(雄) D.突变型(雌)×突变型(雄)

考题 与营养缺陷型突变株有关的三类遗传型个体是()A、野生型,营养缺陷型,突变型B、野生型,营养缺陷型,原养型C、野生型,突变型,原养型D、野生型,突变型,营养缺陷型

考题 毒理学实验中,Ames试验的指示菌株是()。A、鼠伤寒沙门菌的野生型菌株B、鼠伤寒沙门菌的色氨酸突变型菌株C、鼠伤寒沙门菌的组氨酸突变型菌株D、大肠杆菌的野生型菌株E、大肠杆菌的色氨酸突变型菌株

考题 将外源基因克隆与酵母表达载体上,转化野生型或突变酵母菌株,通过观察酵母的()或()即可推测该基因的生物学功能。

考题 用什么方法可以证明某基因与野生型基因相比存在缺失突变?

考题 Ames试验的指示生物为()A、鼠伤寒沙门菌的野生型菌株B、鼠伤寒沙门菌的组氨酸突变型菌株C、鼠伤寒沙门菌的色氨酸突变型菌株D、大肠杆菌的野生型菌株E、大肠杆菌的色氨酸突变型菌株

考题 已知果蝇红眼A和白眼a这对相对性状,由位于X染色体上(与Y染色体非同源区段)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而果蝇刚毛B和截毛b这对相对性状,由X和Y染色体上(同源区段)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隐性基因都是突变而来。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若纯种野生型雄果蝇与突变型雌果蝇杂交,则F1中不会出现白眼B、若纯种野生型雄果蝇与突变型雌果蝇杂交,则F1中不会出现截毛C、若纯种野生型雌果蝇与突变型雄果蝇杂交,则F1中会出现白眼D、若纯种野生型雌果蝇与突变型雄果蝇杂交,则F1中会出现截毛

考题 果蝇的突变型和野生型是一对相对性状。一只突变型的雌果蝇与一只野生型的雄果蝇交配后,产生的F1中野生型与突变型之比为2:1,且雌雄个体之比也为2:1,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A、该突变型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B、含该突变型基因的雌配子致死C、该突变型的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D、含该突变型基因的雄性个体致死

考题 一只雌鼠的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了突变,使野生型性状变为突变型性状。该雌鼠与野生型雄鼠杂交,Fl的雌、雄中均既有野生型,又有突变型。若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鉴别突变基因在X染色体还是在常染色体上,选择杂交的Fl个体最好是()A、突变型(♀)×突变型(♂)B、突变型(♀)×野生型(♂)C、野生型(♀)×野生型(♂)D、野生型(♀)×突变型(♂)

考题 下列哪一项属于促细胞凋亡基因()A、 Bcl-2B、 IAPC、 EIBD、 突变型P53E、 野生型P53

考题 三体的遗传表现与二倍体不同,当隐性(a/a)与野生型三体(+/+/+)杂交,得到杂合的F1三体再与a/a回交,后代野生型与隐性个体的比例为()。

考题 关于p53蛋白,叙述正确的是()。A、野生型p53蛋白非常稳定,突变型p53蛋白的半衰期较短B、野生型p53蛋白极不稳定,突变型p53蛋白的半衰期延长C、野生型p53蛋白和突变型p53蛋白均非常稳定D、突变型p53蛋白无任何活性E、野生型p53蛋白和突变型p53蛋白均不稳定

考题 一只雌鼠的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突变,使野生型性状变为突变型性状。该雌鼠与野生型雄鼠杂交,F1的雌、雄中均既有野生型,又有突变型。由此可推断,该雌鼠突变型基因为()A、显性基因B、隐性基因C、常染色体基因D、X染色体基因

考题 摩尔根在果蝇杂交实验中发现了伴性遗传。在果蝇野生型与白眼突变体杂交实验中,最早能够判断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最关键实验结果是()。A、白眼突变体与野生型杂交,F1全部表现野生型,雌雄比例1:1B、F1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白眼全部为雄性C、F1雌性与白眼雄性杂交,后代出现白眼,且雌雄比例1:1D、白眼雌性与野生型雄性杂交,后代白眼全部雄性,野生型全部雌性

考题 单选题假设为了鉴别一个特定的基因,已经成功得到了一种可选择的细菌突变株。可是为了更具说服力,必须证明观察到的突变表型就是该基因突变导致的,可采取的方法是()。A 用致突变剂处理细菌,并且分离一个回复野生型表型的突变体B 用携带突变基因的质粒转化突变株后不能回复为野生型,即不能得到反式互补C 用携带突变基因的质粒转化野生型菌株后,不能产生突变表型,即不能得到反式互补D 用携带突变基因的质粒转化突变菌株后可以产生野生型表型,即可以反式互补E 用携带突变基因的质粒转化突变菌株后可回复野生型表型,即可以反式互补

考题 单选题p53()A 是抑癌基因B 是癌基因C 野生型p53是抑癌基因D 既不是癌基因又不是抑癌基因E 突变型p53是抑癌基因

考题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属于促细胞凋亡基因()A  Bcl-2B  IAPC  EIBD  突变型P53E  野生型P53

考题 问答题错配修复的方向可以怎样被调节(突变型到野生型或野生型到突变型)?

考题 问答题假定你分离到一个E.coli的Thy-突变体,并推测有可能是ThyA基因突变。请设计一个方案用PCR从染色体DNA扩增突变的ThyA基因,测定突变的序列。(注:E.coli野生型的ThyA基因的序列是已知的)

考题 单选题假设蜜蜂的显性基因B产生野生型眼色(棕色),其隐性等位基因b产生粉色眼。如果粉色眼峰王与棕色眼雄蜂交配,则它们的后代最可能是()A 只有野生型颜色的后代B 野生型雌峰与粉色眼雄蜂C 只有粉色眼后代D 所有雄蜂为野生型

考题 单选题果蝇的黄色体色是由一个性连锁的隐性基因控制,野生型颜色由显性的等位基因产生。在一个Hardy-Weinberg群体的样本中包括1021只野生型雄蝇、997只野生型雌蝇和3只黄色雄蝇。基因库中黄色等位基因的频率估计为:()A 1.98%B 1.67%C 2.04%D 2.76%E 以上都不对

考题 填空题三体的遗传表现与二倍体不同,当隐性(a/a)与野生型三体(+/+/+)杂交,得到杂合的F1三体再与a/a回交,后代野生型与隐性个体的比例为()。

考题 单选题通过突变分析最终将“基因”确定为遗传单位后,就必须从分子水平评价基因的功能。这一问题的成功解决是由于发现了()。A 显性等位基因上的突变使其表型类似隐性基因B 突变基因不能编码产生存在于野生型个体中的蛋白质C 突变基因的蛋白质产物与野生型基因的产物有差别D 营养缺陷型细菌只有经过致突变剂处理后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E 具突变表型的配子与野生型配子所形成的杂合子常表现为野生型表型

考题 单选题关于p53蛋白,叙述正确的是()。A 野生型p53蛋白非常稳定,突变型p53蛋白的半衰期较短B 野生型p53蛋白极不稳定,突变型p53蛋白的半衰期延长C 野生型p53蛋白和突变型p53蛋白均非常稳定D 突变型p53蛋白无任何活性E 野生型p53蛋白和突变型p53蛋白均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