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国学经典选读 问题列表
问题 名词解释题庄周梦蝶

问题 判断题“默而识之”里的“识”在古代汉语中是与“志、记”字通用,所以“默而识之”这句话是说:做学问要懂得知识,要多学习知识,要识人,要默默地学习知识,不要大呼小叫。A 对B 错

问题 多选题“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关于此句下面的解释或说明比较恰当的有()。A此句大致意思是:君子能够做到中,是天下最大的根本;做到和,天下才能归于道。能够做到中与和,天地都会赋予他应有的位置,万物就会在中和之中发育生长。B喜怒哀乐的情绪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心是安静无所偏倚的,称之为中;假如情绪之发生都能合乎节度,没有过与不及则称之为和。C此句主要意思是:中,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根本,和,是天下共行的大道。假如能够把中和的道理推而及之,达到圆满的境界,那么天地万物,都能各安其所,各遂其生了。D此句所说的“中”,是稳定天下之本;“和”,是为人处世之道。

问题 单选题曾子说,孝分为三种境界,其中最大的孝是()。A 尊亲B 不辱C 和气D 能养

问题 问答题孔子、孟子、荀子在主张上各自侧重什么?

问题 判断题《论语》是孔子的著作。A 对B 错

问题 单选题“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的比较恰当的意思是()。A 年幼的孩童,没有不知道亲爱自己父母的;长大以后,没有不知道尊敬兄长的。亲爱父母,是仁的表现;尊敬兄长,是义的表现;这没有其他的原因,因为这两种品德是通行天下的B 年幼的孩童,没有不知道爱护他的亲人的;等他长大后,没有不知道尊敬他的兄长的。亲近亲人,是仁;尊敬师长是义;心里没有他人,只有自己是行不通的C 年幼的孩童,没有不知道亲爱自己父母的;长大以后,没有不知道尊敬兄长的。亲爱父母,是仁的表现;尊敬兄长,是义的表现;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人可以帮助你,达到天下至圣的境界D 孩子在小的时候,没有能够离开父母亲人的,长大之后,出门在外,没有能够离开亲朋好友的;亲亲爱爱,是仁的表现;恭恭敬敬,是义的天下。天底下没有什么其他的事情比父母和亲友更重要的了

问题 判断题训诂学是一门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和技术性特点的学问。A 对B 错

问题 判断题《论语》的核心思想是“仁”。A 对B 错

问题 判断题韩非认为“民智不可用”。A 对B 错

问题 判断题“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儒家的观点。A 对B 错

问题 单选题“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恰当意思是()。A 因此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在宇宙中有四大,人也是其中之一。人遵循地的法则,地遵循天的法则,天遵循“道”的法则,而道以自然为法则。B 因此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地域中有四大,人居住在其中的大地上。人以地为法,地以天为法,天以自然为法,而道法要合乎自然规律。C 因此说道大、天大、地大、人最大。在宇宙中有四大,人是其中最大的。人能够战胜地的法则,人定胜天,天道的法则,而道法归于自然法则。D 因此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在宇宙中有四大,人是四大之一。人遵循地的法则,地遵循天的法则,天遵循道的法则,道法与自然是两种思路。

问题 单选题孔子认为,君主治理国家,如果想让人民有廉耻之心,达到良善淳厚的境界,则需要()。A 上必无为而用天下B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C 无为而治D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问题 单选题孟子曰:“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很,以危父母,五不孝也。”——此句的恰当之意是()。A 孟子说:世人所谓不孝的行为有五项:四肢懒惰,不顾及赡养父母,是一不孝;博弈饮酒,不顾及赡养父母,是二不孝;喜好钱财,偏爱妻子儿女,不顾及赡养父母,是三不孝;放纵声色欲望,给父母带来耻辱,是四不孝;逞强好斗,因而危及父母,是五不孝。B 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应刚毅坚卓,发愤图强;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C 穷困也乐,显达也乐,穷困显达像春夏秋冬,得道至这种境界,穷困显达都无所谓了。D 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也是一种生活的乐趣。用不义手段而使自己大富大贵,这些对我来说,就如浮云般一般轻。

问题 单选题“知,传受之,闻也。方不障,说也。身观焉,亲也。所以谓,名也。所谓,实也。名实耦,合也。志行,为也。”——此句的恰当之意是()。A 通过传授而得的知,是闻知。通过推理不受方域语言阻障的知,是说知。亲身接触、观察而得到的知,是亲知。所用来说的,是“名”。所说及的,是“实”。“名”与“实”相匹配,即是“合”。立志于践行,即是“为”。B 三种知识来源中, 以“亲知”及“闻知”中的“亲闻”为一切知识的根本,由于“亲知”往往只能知道一部分, “传闻”又多不可靠, 所以必须重视“说知”,依靠推理的方法,来追求理性知识。C 用武力使人信服的人,别人不一定心服,是因为他打不过人缘故;用道德感化使人信服的人,别人内心服了嘴上也不服。D 人的知识来源有三种:①亲知,即亲身经历得来的知识,又可分“体见”即局部的与“尽见”即全面的两种。②闻知,即传授得来的知识,又可分为“传闻”与“亲闻”两种。③说知,即推论得来的知识,这种知识不受方域语言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