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泌尿外科学(医学高级) 问题列表
问题
男,60岁,以间歇性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2周来院就诊,经B超及膀胱镜检查证实,膀胱右侧壁有一个直径2.5cm大小的占位病变,收入院诊治。
首先考虑是( )A、膀胱滤泡B、膀胱肉瘤C、膀胱憩室D、膀胱癌E、输尿管口囊肿
问题
患者男性,34岁,因发现右侧睾丸持续增大3个月,右侧阴囊疼痛1天来诊。患者于20年前因左侧隐睾行左侧睾丸下降固定术,自述左侧睾丸降入阴囊后较对侧明显偏小。近1年,患者发现左侧阴囊内睾丸持续增大,无发热、疼痛及尿路刺激症状。1天前,突然出现左侧阴囊疼痛伴睾丸迅速增大。查体:左侧睾丸肿物约6cm×8cm,触痛明显,透光试验(-),有沉重感。实验室检查提示:甲胎蛋白(AFP):8μg/L(酶联免疫法测定),胸部X线片提示未见明显异常。
以下哪些信息可提示患者预后较好()【提示】患者已确诊为精原细胞瘤。A、AFP正常B、无肺外器官转移C、HCG和LDH可为任何值D、任何部位原发E、肺外器官转移F、睾丸或者腹膜后原发
问题
下列关于阴茎原位癌的正确描述包括()A、是上皮内的恶性病变B、一部分可以发展成浸润性肿瘤C、该病患者临床上很少出现其他部位的转移D、可以考虑保留阴茎头的治疗策略E、目前认为,阴茎原位癌的发生与内脏恶性肿瘤的发生无显著相关性
问题
患者男性,60岁。因乏力、纳差1个月,发现双侧肾上腺肿物2周就诊。患者于1个月前开始出现全身疲乏、无力、嗜睡,恶心、食欲差、进食少等症。20天前行腹部超声检查,提示双侧肾上腺低回声占位,右侧5.8cm×3.5cm,左侧6.7cm×3.4cm,形态规则,边界清楚,周边及内部可见血流信号。患者发病以来体重下降5公斤。无发作性头痛、心悸、大汗病史。既往史:4年前因右肾癌行根治性切除术。家族史无特殊。查体:精神萎靡,神情淡漠,体型消瘦,血压110/70mmHg(1mmHg=0.133kPa),心率100次/分,上腹正中可见切口瘢痕长约16cm。
对患者诊断有重要价值的检查是()。A、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B、腹盆CT平扫+增强C、腹部MRID、131I-6β-胆固醇核素显像E、胃镜F、肾血流功能显像
问题
男,75岁,膀胱镜检发现膀胱右侧壁广基性乳头状瘤,双合诊扪及包块已与右盆腔侧壁固定。应如何处理( )A、经尿道切除肿瘤B、经膀胱肿瘤局部切除C、根治性膀胱切除D、膀胱部分切除E、姑息性放疗+化疗
问题
男,22岁,行左睾丸根治性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为纯精原细胞瘤,术后2周血清HCG恢复至正常,但AFP仍高,腹部CT怀疑有增大的腹膜后淋巴结,胸部CT未发现异常。应采取( )A、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B、采取PVB化疗C、腹膜后加纵隔放疗D、腹膜后放疗E、先腹膜后放疗、然后行化疗
问题
患者男性,72岁,因“前列腺增生”规律口服非那雄胺、多沙唑嗪治疗3年,症状控制尚佳。3年前初诊时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抗原(PSA)为8.5μg/L,游离PSA/总PSA=0.19。近3年患者未规律复查血清PSA,此次复诊查血清总PSA为5.5μg/L,游离PSA/总PSA=0.15,无发热、尿痛等症。患者既往体健。查体:双肾区叩痛(-),直肠指诊(DRE)未及质硬结节。尿常规(-),前列腺腔内超声提示未及低回声结节。
对该患者建议进行哪些检查和治疗()A、调整药物治疗方案,非那雄胺减量后复查PSAB、抗生素治疗后复查PSAC、尿流动力学检查D、盆腔CT检查E、盆腔MRI检查F、前列腺穿刺
问题
膀胱癌的恶性程度取决于( )A、血尿的程度B、肿瘤的大小和数目C、组织学等级D、浸润膀胱壁的深度E、患者的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