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税务师职业资格考试《税法Ⅱ》历年真题(2020-08-13)
发布时间:2020-08-13
2020年税务师职业资格考试《税法Ⅱ》考试共64题,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和客观案例题。小编为您整理历年真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下列支出可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的是()。【单选题】
A.长期股权投资的支出
B.购买生产用原材料的支出
C.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劳动保护支出
D.购买生产用无形资产的支出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选项A:企业对外投资期间,投资资产的成本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选项BD:购买资产的支出形成企业相应资产的计税基础,不能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
2、该企业2018年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和职工工会经费应调增所得额( )万元。【客观案例题】
A.70
B.150
C.370
D.290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工会经费税前扣除限额=4000×2%=80(万元)<实际发生额100万元,应调增=100-80=20(万元);职工福利费税前扣除限额=4000×14%=560(万元)>实际发生额480万元,不需要纳税调整;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限额=4000×8%=320(万元)<实际发生额670万元,应调增=670-320=350(万元);该企业2018年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和职工工会经费应调增所得额=20+350=370(万元)。
3、2016年1月甲居民企业以800万元直接投资乙居民企业,取得股权40%。2017年12月,甲企业将所持乙企业股权全部转让。取得转让收入1000万元。投资期间乙企业累计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400万元。下列关于甲企业股权转让业务的税务处理,正确的是()。 【单选题】
A.应确认应纳税所得额160万元
B.应确认股权转让所得200万元
C.应确认应纳税所得额1000万元
D.应确认股息红利所得840万元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转让股权收入扣除为取得该股权所发生的成本后,为股权转让所得。企业在计算股权转让所得时,不得扣除被投资企业未分配利润等股东留存收益中按该项股权所可 能分配的金额。即投资乙企业期间形成的甲企业对应累计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400×40%=160 (万元),不得扣除。应确认应纳税所得额= 1000-800=200 (万元)。
4、张某稿酬所得被预扣预缴的个人所得税为( )元。【客观案例题】
A.180
B.308
C.440
D.336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张某稿酬所得被预扣预缴的个人所得税=(3000-800)×70%×20%=308(元)。
5、该企业2017年境外所得的抵免限额是( )万元。【客观案例题】
A.1.00
B.2.25
C.9.00
D.2.50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该企业2017年来源于境外所得的抵免限额=10×25%=2.5(万元)。
6、张某取得的董事费被预扣预缴的个人所得税为( )元。【客观案例题】
A.4000
B.4800
C.10000
D.5500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张某取得的董事费被预扣预缴的个人所得税=50000×(1-20%)×30%-2000=10000(元)。
7、根据个人所得税相关规定,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者及其家庭发生的生活费用与企业生产经营费用混合在一起且难以划分的,其正确的税务处理是()。 【单选题】
A.实际发生额不得在税前扣除
B.按实际发生额的10%在税前扣除
C.按实际发生额的60%在税前扣除
D.按实际发生额的40%在税前扣除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个人独资企业投资者及其家庭发生的生活费用与企业生产经营费用混合在一 起,并且难以划分的,全部视为投资者个人及其家庭发生的生活费用,不允许在税前扣除。
8、企业合并配件厂的所得税处理方法,正确的有( )。【客观案例题】
A.该企业接受配件厂负债的计税基础为3600万元
B.该企业接受配件厂资产的计税基础为5000万元
C.合并当年该企业可弥补配件厂全部亏损额
D.配件厂股东取得该企业股权的计税基础,按其原持有股权的计税基础确定
E.undefined
正确答案:D、E
答案解析:选项AB:合并企业接受被合并企业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股权支付部分(而非全部)以被合并企业的原有计税基础确定。选项C:合并当年该企业可弥补配件厂的亏损为107.5万元。
9、2018年5月公民方某将持有的境内上市公司限售股转让,取得转让收入20万元。假设该限售股原值无法确定。方某转让限售股应缴纳个人所得税()万元。【单选题】
A.0
B.2
C.3
D.3.4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方某转让限售股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20x (1-15%) x20%=3.4 (万元)。对个人转让限售股取得的所得,按照“财产转让所得”项目适用20%的比例 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以每次限售股转让收入,减除限售股原值和合理税费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如果纳税人未能提供完整、真实的限售股原值凭证,不能准确计算限售股原值的,一律按限售股转让收入的15%核定限售股原值及合理税费。
10、下列关于耕地占用税征收管理的说法,正确的有()。 【多选题】
A.纳税人因建设项目施工或者地质勘查临时占用耕地,应当依照规定缴纳耕地占用税。 纳税人在批准临时占用耕地期满之日起1年内依法复垦,恢复种植条件的,全额退还已经缴纳的耕地占用税
B.耕地占用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纳税人收到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办理占用耕地手续的 书面通知的次日
C.耕地占用税由税务机关负责征收
D.纳税人应当自纳税义务发生之日起30日内申报缴纳耕地占用税
E.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凭耕地占用税完税凭证或者免税凭证和其他有关文件发放建设用地 批准书
正确答案:A、C、D、E
答案解析:选项B:耕地占用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纳税人收到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办理占用耕地手续的书面通知的当日。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税务师职业资格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5月份经营情况:
(1)内销货物销售如下:
单位:万元

注:以上价款均为含税价,以预收货款销售方式销售的货物尚未发出。
(2)进料加工保税料件关税完税价格折合人民币800万,进料加工出口货物离岸价格折合人民币1425万元。
(3)甲企业物资中心,为乙企业提供仓储服务,取得不含税收入400万元,发生仓储保管支出120万元。
(4)外购原材料、燃料以及动力,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金额为8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136万元,职工食堂及浴室耗用其中的2%。
(5)甲企业与丙企业签订投资协议,接受丙企业以自产设备对甲企业进行投资,丙企业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金额为200万元,税额为34万元。
6月份经营情况:
(1)内销货物1000件,每件不含税价格为0.4万元,出口货物取得收入折合人民币600万元。
(2)国内购进某种原材料,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金额264.71万元,增值税45万元。
(3)甲企业研发中心将已使用过的设备一台用于企业在建工程,该设备原值80万元,已提折旧26万元,不含税公允价格为48万元,该设备购进时已抵扣过进项税13.6万元。
(4)将与内销货物相同的自产产品400件用于本企业招待所,货物已移送。
已知:增值税税率为17%,退税率为13%,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为7%,教育费附加征收率为3%,(不考虑地方教育附加),进料加工保税进口料件采用实耗法确定计税依据,计划分配率60%,当月取得的相关凭证符合税法规定,并在当月认证抵扣。
提示:每一步骤计算以万元为单位,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甲企业5月份应缴增值税( )万元。
B.-2.08
C.-28.98
D.-7.78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税额)-上期留抵税额
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折合率×(出口货物适用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当期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适用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外销额FOB-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征税率-退税率)
采用“实耗法”的,当期进料加工保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为当期进料加工出口货物耗用的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其计算公式为:
当期进料加工保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当期进料加工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折合率×计划分配率
销项税额=(351+234)/(1+17%)×17%+400×6%=109(万元)
进项税额=136×(1-2%)+34=167.28(万元)
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1425×(1-60%)×(17%-13%)=22.8(万元)
应纳增值税=109-(167.28-22.8)=-35.48(万元)。
B.任职于杂志社的保安人员,因在本社报纸上发表作品取得的所得
C.高校教师为某报社审稿取得的所得
D.作家将自己的文字作品手稿复印件公开拍卖取得的所得
B.委托加工一批口罩,通过市政府无偿捐赠给当地疫情防控医院
C.外购一批消毒液,通过市慈善总会无偿捐赠给当地疫情防控医院
D.外购一批口罩,直接捐赠给当地某商场
B:国有土地使用权赠与的
C:协议方式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
D:以竞价方式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
E:成交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格且无正当理由的房屋交换的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 2021-01-15
- 2021-03-11
- 2021-07-12
- 2019-11-11
- 2021-01-31
- 2021-07-21
- 2021-01-03
- 2020-06-16
- 2020-07-10
- 2019-10-31
- 2021-02-12
- 2021-02-14
- 2020-10-28
- 2020-05-29
- 2021-02-20
- 2020-01-07
- 2020-12-08
- 2020-05-18
- 2020-05-30
- 2019-12-05
- 2020-11-19
- 2019-12-29
- 2020-03-15
- 2021-08-16
- 2021-08-13
- 2020-12-30
- 2020-08-20
- 2021-02-06
- 2019-11-20
- 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