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事业单位会计,能考高级会计师吗?考试过了的...
发布时间:2021-02-05
我是事业单位会计,能考高级会计师吗?考试过了的话我这种情况评审好过吗?
最佳答案
确实有很多地区出了相应评审政策,公务员只能参加高会考试,不能参加高会评审,行政事业单位也有很多限制,
但希望大家多看当地的评审要求,评审通知中会有相关说明。
(仅仅是个人看法分享给你,只供参考)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高级会计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某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所监管的企业中,包括 A 公司、B 公司、C 公司、D 公司、E 公司、F 公司、G 公司和 H 公司。2014 年下半年,这些公司发生的部分业务及相关会计处理如下:
(1)A 公司持有 A1 公司 43%的股份,是 A1 公司的第一大股东;X 公司持有 A1 公司 27%的股份:
Y 公司持有 A1 公司 29%的股份:其他 5 个股东共持有 A1 公司 1%的股份。A 公司与 X 公司、Y 公司
不存在关联方关系;X 公司与 Y 公司存在关联方关系,对此,A 公司做出如下判断及相关会计处理:
①A 公司能够对 A1 公司实施控制,应将 A1 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
②A 公司对 A1 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
(2)B 公司是投资性主体并控制 B1、B2、B3 三个子公司,且仅有 B1 子公司为 B 公司投资活动提供相关服务。B 公司无母公司。对此,B 公司做出了如下判断及相关会计处理:
①B 公司仅应将 B1 子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
②B 公司对 B2、B3 子公司的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
(3)2014 年 7 月 25 日,C 公司支付银行存款 8000 万元取得 D 公司 70%的股份并能够对 D 公司实施控制。C 公司与 D 公司在合并前不存在关联方关系。购买日,D 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 13000 万元。对此,C 公司做出了如下判断及相关会计处理:
①C 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应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为 8000 万元;
②C公司编制购买日合并资产负债表时,确认少数股东权益3900万元。增加合并留存收益1100万元。
(4)E 公司持有 E1 公司 67%的股权:持有 E2 公司 90%的股份;E 公司对 E1 公司和 E2 公司都能实施控制。2014 年 8 月 18 日,E1 公司支付银行存款 15000 万元获得 E2 公司 90%的股份,并能对 E2 公司实施控制。合并日,E1 公司和 E2 公司相关数据如下:
E1 公司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为 95000 万元,其中;资本公积(股本溢价)2000 万元。
E2 公司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为 20000 万元(其中:留存收益 6000 万元,且公司无商誉),
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 23000 万元。
(5)2014 年 9 月 27 日,F 公司支付银行存款 4000 万元合并 G 公司;合并后,G 公司的独立法人资格不再存在,F 公司与 G 公司在合并后不存在关联方关系;购买日,G 公司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为 2600 万元(G 公司无商誉),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 2700 万元。
(6)H 公司是 H1 公司的母公司。2014 年 10 月,H1 公司将其生产的一批产品销售给 H 公司,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售价格为 100 万元,增值税额为 17 万元;该批产品的成本为 70 万元。
假定:2014 年年末 H1 公司仍未收回该项销售形成的应收账款,并对该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 10万元;H 公司将购入的该产品做为库存商品管理,该产品至 2014 年年末仍未出售,也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H 公司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 25%,H1 公司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 15%。
假定上述涉及的股份均为有表决权股份,且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1)A 公司持有 A1 公司 43%的股份,是 A1 公司的第一大股东;X 公司持有 A1 公司 27%的股份:
Y 公司持有 A1 公司 29%的股份:其他 5 个股东共持有 A1 公司 1%的股份。A 公司与 X 公司、Y 公司
不存在关联方关系;X 公司与 Y 公司存在关联方关系,对此,A 公司做出如下判断及相关会计处理:
①A 公司能够对 A1 公司实施控制,应将 A1 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
②A 公司对 A1 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
(2)B 公司是投资性主体并控制 B1、B2、B3 三个子公司,且仅有 B1 子公司为 B 公司投资活动提供相关服务。B 公司无母公司。对此,B 公司做出了如下判断及相关会计处理:
①B 公司仅应将 B1 子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
②B 公司对 B2、B3 子公司的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
(3)2014 年 7 月 25 日,C 公司支付银行存款 8000 万元取得 D 公司 70%的股份并能够对 D 公司实施控制。C 公司与 D 公司在合并前不存在关联方关系。购买日,D 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 13000 万元。对此,C 公司做出了如下判断及相关会计处理:
①C 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应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为 8000 万元;
②C公司编制购买日合并资产负债表时,确认少数股东权益3900万元。增加合并留存收益1100万元。
(4)E 公司持有 E1 公司 67%的股权:持有 E2 公司 90%的股份;E 公司对 E1 公司和 E2 公司都能实施控制。2014 年 8 月 18 日,E1 公司支付银行存款 15000 万元获得 E2 公司 90%的股份,并能对 E2 公司实施控制。合并日,E1 公司和 E2 公司相关数据如下:
E1 公司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为 95000 万元,其中;资本公积(股本溢价)2000 万元。
E2 公司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为 20000 万元(其中:留存收益 6000 万元,且公司无商誉),
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 23000 万元。
(5)2014 年 9 月 27 日,F 公司支付银行存款 4000 万元合并 G 公司;合并后,G 公司的独立法人资格不再存在,F 公司与 G 公司在合并后不存在关联方关系;购买日,G 公司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为 2600 万元(G 公司无商誉),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 2700 万元。
(6)H 公司是 H1 公司的母公司。2014 年 10 月,H1 公司将其生产的一批产品销售给 H 公司,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售价格为 100 万元,增值税额为 17 万元;该批产品的成本为 70 万元。
假定:2014 年年末 H1 公司仍未收回该项销售形成的应收账款,并对该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 10万元;H 公司将购入的该产品做为库存商品管理,该产品至 2014 年年末仍未出售,也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H 公司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 25%,H1 公司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 15%。
假定上述涉及的股份均为有表决权股份,且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根据资料(4),计算 E1 公司在编制合并日的合并资产负债表时,将 E2 公司合并前实现的留存收益中归属于 E1 公司的部分,自 E1 公司的资本公积转入合并留存收益的金额。
答案:
解析:
E1 公司在编制合并日的合并资产负债表时,将 E2 公司合并前实现的留存收益中归属于 E1公 司 的 部 分 , 自 E1 公 司 的 资 本 公 积 转 入 合 并 留 存 收 益 的 金 额 为 :
2000+(20000*90%-15000)=5000(万元)(3 分)
2000+(20000*90%-15000)=5000(万元)(3 分)
甲公司为一家拟上市的医药生产公司,该公司董事会目前正在审查公司的内部控制系统。
甲公司管理层一直致力于实现最高水平的内部控制,以使股东对公司的管理层更加有信心,同时提高甲公司的社会信誉。但是最近甲公司的信誉由于内部出现的事件而受到了负面影响。事件的起因是,一种口服药的部分批次所包含的菌群和菌落超出了相关药品安全标准的规定,药品生产质量检验部的一名员工对外进行了披露。该员工曾就此问题向其所在部门的领导进行反映,但并未得到任何答复,遂向媒体投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该员工指出,甲公司一向缺乏严谨的工作作风,此次漠视药品安全标准规定只是公司对待类似问题的一个例子。
要求:
甲公司管理层一直致力于实现最高水平的内部控制,以使股东对公司的管理层更加有信心,同时提高甲公司的社会信誉。但是最近甲公司的信誉由于内部出现的事件而受到了负面影响。事件的起因是,一种口服药的部分批次所包含的菌群和菌落超出了相关药品安全标准的规定,药品生产质量检验部的一名员工对外进行了披露。该员工曾就此问题向其所在部门的领导进行反映,但并未得到任何答复,遂向媒体投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该员工指出,甲公司一向缺乏严谨的工作作风,此次漠视药品安全标准规定只是公司对待类似问题的一个例子。
要求:
评价这些风险对公司可能造成的影响。
答案:
解析:
甲公司是拟上市的医药生产公司,该公司的产品对消费者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由于该公司出现的法律/合规风险和产品风险,会导致消费者对该公司产品的不信任。同时,有关的这些事情是由一名员工自己向媒体投诉而暴露出来,表明该公司内部控制及上市的一些规定没有达到要求,从短期来看会影响该公司上市的计划和进程,从长期来看最终会对甲公司的战略目标实现带来负面影响。
飞腾公司为一家中央国有企业,拥有两家业务范围相同的控股子公司 A、B,控股比例分别为58%和 77%。在飞腾公司管控系统中,A、B 两家子公司均作为飞腾公司的利润中心。A、B 两家公司 2016 年经审计后的基本财务数据如下(金额单位为万元):
适用所得税税率 25%,平均资本成本率 5.5%。
2017 年初,飞腾公司董事会在对这两家公司进行业绩评价与分析比较时,出现了较大的意见分歧。以董事长为首的部分董事认为,作为股东应主要关注净资产回报情况,而 A 公司净资产收益率远高于 B 公司,因此 A 公司的业绩好于 B 公司。以总经理为代表的部分董事认为,A、B 两公司都属于总部的控股子公司且为利润中心,应当主要考虑总资产回报情况,从比较两家公司总资产报酬率(税后)结果分析,B 公司业绩好于 A 公司。
假定不考虑所得税纳税调整事项和其他有关因素。
要求:
适用所得税税率 25%,平均资本成本率 5.5%。
2017 年初,飞腾公司董事会在对这两家公司进行业绩评价与分析比较时,出现了较大的意见分歧。以董事长为首的部分董事认为,作为股东应主要关注净资产回报情况,而 A 公司净资产收益率远高于 B 公司,因此 A 公司的业绩好于 B 公司。以总经理为代表的部分董事认为,A、B 两公司都属于总部的控股子公司且为利润中心,应当主要考虑总资产回报情况,从比较两家公司总资产报酬率(税后)结果分析,B 公司业绩好于 A 公司。
假定不考虑所得税纳税调整事项和其他有关因素。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分别计算 A、B 两家公司的经济增加值,并据此对 A、B 两家公司做出业绩比较评价(要求列出计算过程)。
答案:
解析:
(1)A 公司经济增加值=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占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1500-
7000*6%)*(1-25%)+7000*6%*(1-25%)-(5000+7000)*5.5%=465(万元)
B 公司经济增加值=660+2000*6%*(1-25%)-(2000+7000)*5.5%=255(万元)
评分说明:列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正确的,得相应分值。未理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正确
的,得相应分值的一半。
(2)评价:从经济增加值角度分析,A 公司业绩好于 B 公司。
7000*6%)*(1-25%)+7000*6%*(1-25%)-(5000+7000)*5.5%=465(万元)
B 公司经济增加值=660+2000*6%*(1-25%)-(2000+7000)*5.5%=255(万元)
评分说明:列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正确的,得相应分值。未理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正确
的,得相应分值的一半。
(2)评价:从经济增加值角度分析,A 公司业绩好于 B 公司。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 2021-03-28
- 2021-02-09
- 2021-05-22
- 2021-03-11
- 2021-12-20
- 2021-05-10
- 2021-02-12
- 2021-03-10
- 2021-02-20
- 2021-03-20
- 2021-03-11
- 2021-12-30
- 2021-04-11
- 2021-03-11
- 2021-05-21
- 2021-01-26
- 2021-12-24
- 2021-12-25
- 2021-12-29
- 2021-02-02
- 2021-01-08
- 2021-12-15
- 2021-03-22
- 2021-04-09
- 2021-05-15
- 2021-01-30
- 2021-02-14
- 2021-11-17
- 2021-09-26
-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