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土地出让金产生的契税高级会计师记入什么会计...
发布时间:2021-02-13
支付土地出让金产生的契税高级会计师记入什么会计科目
最佳答案
1、契税。在我国境内转移土地、房屋权属,承受的单位和个人为契税的纳税人,按成交价格的3%缴纳。对承受国有土地使用权应支付的土地出让金应征收契税,不得因减免出让金减免契税。
2、印花税。土地使用证,每本贴花5元;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按产权转移书据征收印花税,按合同载明出让金额的万分之五缴纳。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高级会计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2019年1月31日,甲事业单位以授权支付方式支付当月水电费28万元,其中:业务活动开展过程中消耗的水电费20万元,管理部门消耗的水电费8万元。因此,甲事业单位1月31日应当根据代理银行实际支付款项的回单,增加业务活动费用28万元,减少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28万元。
答案:
解析:
甲事业单位的会计处理存在不恰当。
理由:甲事业单位1月31日应当根据代理银行实际支付款项的回单,增加业务活动费用20万元、单位管理费用8万元,减少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28万元。
理由:甲事业单位1月31日应当根据代理银行实际支付款项的回单,增加业务活动费用20万元、单位管理费用8万元,减少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28万元。
某行政单位已按规定程序报经批准,自2018年年初起对外出租一栋旧办公楼,租期4年,每年租金为75万元。财务处建议将2018年收取的75万元租金扣除相应支出后的金额作为“其他收入”列入2018年度收入预算。
要求:请判断上述处理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要求:请判断上述处理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不正确。
理由:按照现有规定,行政单位出租、出借国有资产所形成的收入,应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规定,在扣除相关税费后及时、足额上缴国库,严禁隐瞒、截留、坐支和挪用
理由:按照现有规定,行政单位出租、出借国有资产所形成的收入,应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规定,在扣除相关税费后及时、足额上缴国库,严禁隐瞒、截留、坐支和挪用
(2014年)甲公司、乙公司和丙公司为三家新能源领域的高科技企业,经营同类业务。甲公司为上市公司,乙公司、丙公司为非上市公司。甲公司总部在北京,乙公司总部在上海,丙公司总部在广州。甲公司财务状况和银行信用良好,对于银行贷款能够提供足额担保。
(1)甲公司为扩大市场规模,于2013年1月着手筹备收购乙公司100%的股权。经双方协商同意,聘请具有证券资格的资产评估机构进行价值评估。经过评估,甲公司价值为50亿元,乙公司价值为18亿元,预计并购后的整体公司价值为75亿元。从价值评估结果看,甲公司收购乙公司能够产生良好的并购协同效应。
经过一系列并购流程后,双方于2013年4月1日签署了并购合同。合同约定,甲公司需支付并购对价20亿元,在并购合同签署后5个月内支付完毕。甲公司因自有资金不足以全额支付并购对价,需从外部融资10亿元。甲公司决定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筹集该并购资金,并于2013年8月5日按面值发行5年期可转换公司债券10亿元,每份面值100元,票面年利率1.2%,按年支付利息;3年后可按面值转股,转换价格16元/股;不考虑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费用。
2013年8月底前,甲公司全额支付了并购对价,并办理完毕全部并购交易相关手续。甲公司在并购后整合过程中,为保证乙公司经营管理顺利过渡,留用了乙公司原管理层的主要人员及业务骨干,并对其他人员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将本公司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移植到乙公司;重点加强了财务一体化管理,向乙公司派出财务总监,实行资金集中管理,统一会计政策和会计核算体系。
(2)2014年1月,在成功并购乙公司的基础上,甲公司又着手筹备并购丙公司。2014年5月,双方经过多轮谈判后签署并购合同。合同约定,甲公司需支付并购对价15亿元。甲公司因自有资金不足以全额支付并购对价,需从外部融资6亿元。
甲公司就此并购有两种外部融资方式可供选择:一是并购贷款;二是定向增发普通股。甲公司董事会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就选择外部融资方式提出如下要求:一是尽量不稀释原有股东股权比例;二是融资需时最短,不影响并购项目的如期完成。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1.根据资料(1),计算甲公司并购乙公司预计产生的并购收益。
2.根据资料(1),如果2016年8月5日可转换公司债券持有人行使转换权,分别计算每份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转换比率和转换价值(假定转换日甲公司股票市价为18元/股)。
3.根据资料(1),指出甲公司2013年对乙公司主要进行了哪些方面的并购后的整合。
4.根据资料(2),分析甲公司在并购丙公司时应选择何种外部融资方式,并说明理由。
(1)甲公司为扩大市场规模,于2013年1月着手筹备收购乙公司100%的股权。经双方协商同意,聘请具有证券资格的资产评估机构进行价值评估。经过评估,甲公司价值为50亿元,乙公司价值为18亿元,预计并购后的整体公司价值为75亿元。从价值评估结果看,甲公司收购乙公司能够产生良好的并购协同效应。
经过一系列并购流程后,双方于2013年4月1日签署了并购合同。合同约定,甲公司需支付并购对价20亿元,在并购合同签署后5个月内支付完毕。甲公司因自有资金不足以全额支付并购对价,需从外部融资10亿元。甲公司决定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筹集该并购资金,并于2013年8月5日按面值发行5年期可转换公司债券10亿元,每份面值100元,票面年利率1.2%,按年支付利息;3年后可按面值转股,转换价格16元/股;不考虑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费用。
2013年8月底前,甲公司全额支付了并购对价,并办理完毕全部并购交易相关手续。甲公司在并购后整合过程中,为保证乙公司经营管理顺利过渡,留用了乙公司原管理层的主要人员及业务骨干,并对其他人员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将本公司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移植到乙公司;重点加强了财务一体化管理,向乙公司派出财务总监,实行资金集中管理,统一会计政策和会计核算体系。
(2)2014年1月,在成功并购乙公司的基础上,甲公司又着手筹备并购丙公司。2014年5月,双方经过多轮谈判后签署并购合同。合同约定,甲公司需支付并购对价15亿元。甲公司因自有资金不足以全额支付并购对价,需从外部融资6亿元。
甲公司就此并购有两种外部融资方式可供选择:一是并购贷款;二是定向增发普通股。甲公司董事会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就选择外部融资方式提出如下要求:一是尽量不稀释原有股东股权比例;二是融资需时最短,不影响并购项目的如期完成。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1.根据资料(1),计算甲公司并购乙公司预计产生的并购收益。
2.根据资料(1),如果2016年8月5日可转换公司债券持有人行使转换权,分别计算每份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转换比率和转换价值(假定转换日甲公司股票市价为18元/股)。
3.根据资料(1),指出甲公司2013年对乙公司主要进行了哪些方面的并购后的整合。
4.根据资料(2),分析甲公司在并购丙公司时应选择何种外部融资方式,并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预计并购收益=75-(50+18)=7(亿元)
2.每份可转换公司债券转换比率=100/16=6.25
每份可转换公司债券转换价值=6.25×18=112.5(元)
3.甲公司2013年对乙公司主要进行了人力资源整合、管理整合和财务整合。
4.甲公司应选择的外部融资方式是并购贷款。
理由:并购贷款不稀释原有股东股权比例,并且融资完成时间较短,符合董事会要求。
甲公司和丙公司之间具有较高的产业相关度和战略相关性,并购贷款额度6亿元不超过并购对价的50%,并且甲公司财务状况和银行信用良好,对于银行贷款能够提供足额的担保,符合银行对于并购贷款的相关要求(提示:企业申请并购贷款应符合的基本条件现行教材已经删除)。
2.每份可转换公司债券转换比率=100/16=6.25
每份可转换公司债券转换价值=6.25×18=112.5(元)
3.甲公司2013年对乙公司主要进行了人力资源整合、管理整合和财务整合。
4.甲公司应选择的外部融资方式是并购贷款。
理由:并购贷款不稀释原有股东股权比例,并且融资完成时间较短,符合董事会要求。
甲公司和丙公司之间具有较高的产业相关度和战略相关性,并购贷款额度6亿元不超过并购对价的50%,并且甲公司财务状况和银行信用良好,对于银行贷款能够提供足额的担保,符合银行对于并购贷款的相关要求(提示:企业申请并购贷款应符合的基本条件现行教材已经删除)。
甲单位为中央级环保事业单位。甲单位为进行环保治理,采用公开招标方式采购一套大型设备(未纳入集中采购目录范围,但达到政府采购的限额标准),甲单位自2013年6月20日发出招标文件后,供应商投标非常踊跃,截止7月2日已经收到10家供应商的投标文件。物资采购处张某建议:鉴于投标供应商已经较多,为满足环境治理工作的迫切需要,会后第二天(7月3日)立即开始评标。
要求:该建议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说明理由。
要求:该建议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此建议不正确。
理由:根据《政府采购法》的规定,实行公开招标方式采购的,自招标文件开始发出之日起至投标人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日止,不得少于20日。
理由:根据《政府采购法》的规定,实行公开招标方式采购的,自招标文件开始发出之日起至投标人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日止,不得少于20日。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 2021-11-08
- 2021-03-10
- 2021-03-02
- 2021-03-24
- 2021-02-10
- 2021-02-12
- 2021-02-07
- 2021-03-15
- 2021-02-19
- 2021-04-10
- 2021-01-21
- 2021-08-22
- 2021-01-11
- 2021-08-28
- 2021-03-13
- 2021-03-11
- 2021-12-30
- 2021-12-16
- 2021-12-24
- 2021-01-02
- 2021-03-12
- 2021-03-12
- 2021-03-12
- 2021-03-29
- 2021-03-26
- 2021-03-10
- 2021-05-24
- 2021-04-24
- 2021-12-19
- 2021-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