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会计试卷答案

发布时间:2021-04-23


高级会计试卷答案


最佳答案

国家组织的统一高级会计师考试是各个地级市都有考点,评审的话是在济南。详细考试地点请去官网查看!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高级会计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甲公司是一家多元化经营的企业,为了提高公司资金的使用效率,计划进行另类投资,即私募股权投资。计划的投资对象为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主要包括:(1)具有创新性的专业产品的初创型企业;(2)股份公司的可转换债券和可转换优先股等。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1>?、指出甲公司进行私募股权投资的优点和局限性。
<2>?、判断甲公司进行私募股权投资的类别,并分析投资对象是否存在不当之处,并说明理由。
<3>?、简述私募股权投资的一般程序。

答案:
解析:
1. 甲公司进行私募股权投资的优点在于提高投资回报率的同时,有效地分散投资风险。(2分)
局限性在于缺乏监管、透明度差、流动性弱和估值难度大。(2分)
2.甲公司进行私募股权投资的类别包括创业投资(或风险投资)和夹层基金。(2分)
甲公司计划投资的对象存在不当之处。(1分)
理由:私募股权投资是指采用私募方式募集资金,对非上市公司进行的股权和准股权投资。甲公司计划的投资对象为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存在不当之处。(1.5分)
3.私募股权投资的一般程序包括:(1)投资立项;(2)投资决策;(3)投资实施。

甲公司为一家从事钢铁冶炼业务的集团企业。近年来,公司经营业绩持续下滑。为了扭转业绩下滑现状、提高质量、增加效率,甲公司决定从2018年起切实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完善绩效评价方法。相关资料如下:
(1)全面预算编制方法。2018年,“去产能”的任务越发艰巨,并且政府将继续高度重视大气污染的防治工作,在内外部环境的综合影响下,公司决定按照既定的预算编制周期和频率,对原有的预算方案进行调整和补充,逐期滚动,持续推进。
(2)全面预算编制方式。自2018年起,公司开始执行“上下结合”式新预算编制方式,由预算参与者制定预算初稿,经上下沟通后形成最终预算。而以前年度的预算编制方式存在弊端,较低层级机构因为担心节省本期预算,导致下期预算减少的问题,从而彻底“用完预算”,没有动力降低本该节省的成本。
(3)全面预算编制流程。2017年12月,预算管理委员会对各个预算执行单位上报的预算草案进行审查和平衡后,汇总编制出集团层面的年度预算方案,经过董事会以及股东大会的审议批准后,下达执行。
(4)全面预算调整。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以下事件时,应当坚持预算的刚性,不得调整预算:①无法实现预算目标;②发生合并或者分立等行为;③公司的经理层发生重大调整,导致原预算不适用。
(5)绩效评价方法。从2018年开始,采取“定量+定性”的绩效评价计分方法。为了满足公司多目标、多层次、多因素的绩效评价要求,公司决定采用功效系数法进行综合评价。除此之外,再使用行为法对员工进行考核。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1>?、根据资料(1),指出2018年甲公司应采取的预算编制方法,并说明其优点。
<2>?、根据资料(2),指出2018年及以前年度公司分别采取的预算编制方式。
<3>?、根据资料(3),指出甲公司的预算编制流程是否存在不当之处,并说明理由。
<4>?、根据资料(4),指出关于预算调整的说法是否存在不当之处,并说明理由。
<5>?、根据资料(5),指出功效系数法存在的缺陷。

答案:
解析:
1.2018年应采取的预算编制方法:滚动预算法。
优点:通过持续滚动预算编制、逐期滚动管理,实现动态反映市场、建立跨期综合平衡,从而有效指导企业营运,强化预算的决策与控制职能。
2.2018年采取的预算编制方式:混合式预算。
以前年度采取的预算编制方式:权威式预算。
3. 存在不当之处。
理由:对各个预算执行单位上报的预算草案进行审查和平衡,以及汇总编制出集团层面的年度预算方案,是预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的职责,分别经预算管理委员会、董事会、股东大会审议批准后,下达执行。
4.存在不当之处。
理由:当发生合并或分立等行为,以及公司的经理层发生重大调整,导致原预算不适用时,应该及时调整预算。
5.功效系数法的缺陷:标准值确定难度较大,比较复杂。

某股份有限公司委托甲会计师事务所对其进行内部控制审计,有关表述如下:关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披露时间。由于部分媒体对甲公司销售部门擅自扩大销售信用额度并可能造成重大损失事项进行了负面报道,为逐步淡化媒体效应和缓解公众质疑,董事会决定将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和审计报告的披露日期由原定的2018年4月15日推迟至5月15日。
要求: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判断以上内容表述是否存在不当之处;如果存在不当之处,请指出不当之处,并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存在不当之处。
不当之处:董事会决定将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和审计报告的披露日期由原定的2018年4月15日推迟至5月15日。
理由:企业应当于基准日后4个月内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和审计报告。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