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问一下,内蒙古高级会计师考试评审条件是哪些?
发布时间:2021-12-26
想问一下,内蒙古高级会计师考试评审条件是哪些?
最佳答案
申请参加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会计专业职务试行条例》规定的高级会计师专业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各地具体规定有所不同,请查阅当地的报考条件。
(二)省级人事、财政部门或中央单位批准的本地区、本部门申报高级会计师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的破格条件。
高级会计师的任职条件:
高级会计师的任职条件,除必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守和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外,还要具备四个基本条件:
1.较系统地掌握经济、财务会计理论和相关专业知识;
2.具有较高的政策水平和丰富的财务会计工作经验,能担负一个地区、一个部门或一个系统的财务会计管理工作;
3.取得博士学位,并担任会计师职务2-3年;或取得硕士学位、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结业证书,或大学本科毕业并担任会计师职务5年以上;
4.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高级会计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甲公司为一家从事电子产品生产和销售的国有控股主板上市公司。根据财政部和证监会有关主板上市公司分类分批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通知,甲公司围绕内部控制五要素全面启动内部控制体系建设。2016年有关工作要点如下:
(1)关于内部环境。董事会委托A咨询公司为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提供咨询服务,并令其对公司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负责。
(2)关于风险评估。甲公司进行风险评估工作,包括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对风险识别中发现的风险进行管理,主要是对产生负面影响的事件进行管理,为实现企业的目标提供合理保证。
(3)关于控制活动。甲公司制定了有关控制活动的内部控制制度,部分事项如下:
①为了提高采购业务效率,降低采购成本,公司安排同一机构办理所有采购业务全过程。
②企业存货验收工作应当只关注产品的质量。
③企业重大的销售业务谈判应当吸收财会、法律等专业人员参加,并形成完整的书面记录。
④企业的财会部门负责应收款项的催收,办理资金结算并监督款项回收。
⑤企业研究项目应当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进行审批,重大研究项目应当报经股东(大)会集体审议决策。
⑥企业的工程项目一般应当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在确定中标人前,企业可以与投标人就投标价格、投标方案等进行协商。
(4)关于信息沟通。甲公司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将内部报告纳入企业统一信息平台,构建了科学的内部报告网络体系,并指定专人负责内部报告工作。
(5)关于内部监督。内部审计部门经董事会授权开展内部控制监督和评价,检查发现内部控制缺陷,督促缺陷整改。甲公司内部审计部门和财务部门均由总会计师分管。
(6)关于外部审计。甲公司聘请B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有效性实施审计。B会计师事务所在执行内部控制审计时,发现甲公司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存在设计漏洞,导致公司的利润存在重大错报。甲公司技术人员于2015年12月30日完成对系统的修复后,数据得以改正。B会计师事务所据此认为上述内部控制缺陷已得到整改,不影响会计师事务所出具2015年度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类型。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1>?、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等有关规定的要求,逐项判断资料(1)、(2)、(4)、(5)、(6)项内容是否存在不当之处,若存在不当之处,请指出不当之处,并逐项说明理由。
<2>?、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等有关规定的要求,逐项判断资料(3)中有关控制活动的事项是否存在不当之处;若存在不当之处,请说明理由。
(1)关于内部环境。董事会委托A咨询公司为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提供咨询服务,并令其对公司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负责。
(2)关于风险评估。甲公司进行风险评估工作,包括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对风险识别中发现的风险进行管理,主要是对产生负面影响的事件进行管理,为实现企业的目标提供合理保证。
(3)关于控制活动。甲公司制定了有关控制活动的内部控制制度,部分事项如下:
①为了提高采购业务效率,降低采购成本,公司安排同一机构办理所有采购业务全过程。
②企业存货验收工作应当只关注产品的质量。
③企业重大的销售业务谈判应当吸收财会、法律等专业人员参加,并形成完整的书面记录。
④企业的财会部门负责应收款项的催收,办理资金结算并监督款项回收。
⑤企业研究项目应当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进行审批,重大研究项目应当报经股东(大)会集体审议决策。
⑥企业的工程项目一般应当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在确定中标人前,企业可以与投标人就投标价格、投标方案等进行协商。
(4)关于信息沟通。甲公司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将内部报告纳入企业统一信息平台,构建了科学的内部报告网络体系,并指定专人负责内部报告工作。
(5)关于内部监督。内部审计部门经董事会授权开展内部控制监督和评价,检查发现内部控制缺陷,督促缺陷整改。甲公司内部审计部门和财务部门均由总会计师分管。
(6)关于外部审计。甲公司聘请B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有效性实施审计。B会计师事务所在执行内部控制审计时,发现甲公司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存在设计漏洞,导致公司的利润存在重大错报。甲公司技术人员于2015年12月30日完成对系统的修复后,数据得以改正。B会计师事务所据此认为上述内部控制缺陷已得到整改,不影响会计师事务所出具2015年度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类型。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1>?、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等有关规定的要求,逐项判断资料(1)、(2)、(4)、(5)、(6)项内容是否存在不当之处,若存在不当之处,请指出不当之处,并逐项说明理由。
<2>?、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等有关规定的要求,逐项判断资料(3)中有关控制活动的事项是否存在不当之处;若存在不当之处,请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 资料(1)存在不当之处。(0.5分)
不当之处:董事会令A咨询公司对公司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负责。(0.5分)
理由:董事会对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负责。(0.5分)
资料(2)存在不当之处。(0.5分)
不当之处:对风险识别中发现的风险进行管理,主要是对产生负面影响的事件进行管理。(0.5分)
理由:产生负面影响的事件代表了风险,可能阻碍企业价值创造;产生正面影响的事件能够抵销不利影响或者为企业带来机会。风险管理是对上述风险和机会的管理,它是企业从战略制定到日常经营过程中对待风险的一系列信念与态度,目的是确定可能影响企业的潜在事项,并进行管理,为实现企业的目标提供合理的保证。(1.5分)
资料(4)不存在不当之处。(1分)
资料(5)存在不当之处。(0.5分)
不当之处:甲公司内部审计部门和财务部门均由总会计师分管。(0.5分)
理由:总会计师同时分管内部审计部门和财务部门违背了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0.5分)
资料(6)存在不当之处。(0.5分)
不当之处:B会计师事务所据此认为上述内部控制缺陷已得到整改,不影响会计师事务所出具2015年度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类型。(0.5分)
理由:设计缺陷导致的错报虽然在内部审计报告基准日前得到更正,但会计师事务所在作出判断时没有考虑测试该设计的运行有效性。(0.5分)
2. 事项①存在不当之处。(0.5分)
理由:企业除小额零星物资外或服务外,不得安排同一机构办理采购业务全过程。(0.5分)
事项②存在不当之处。(0.5分)
理由:企业应当重视存货验收工作,规范存货验收程序和方法,对入库存货的数量、质量、技术规格等方面进行查验,验收无误方可入库。(1.5分)
事项③不存在不当之处。(1分)
事项④存在不当之处。(0.5分)
理由:销售部门负责应收款项的催收,催收记录(包括往来函电)应妥善保存;财会部门负责办理资金结算并监督款项回收。(0.5分)
事项⑤存在不当之处。(0.5分)
理由:重大研究项目应当报经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集体审议决策。(0.5分)
事项⑥存在不当之处。(0.5分)
理由:在确定中标人前,企业不得与投标人就投标价格、投标方案等实质性内容进行谈判。(0.5分)
不当之处:董事会令A咨询公司对公司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负责。(0.5分)
理由:董事会对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负责。(0.5分)
资料(2)存在不当之处。(0.5分)
不当之处:对风险识别中发现的风险进行管理,主要是对产生负面影响的事件进行管理。(0.5分)
理由:产生负面影响的事件代表了风险,可能阻碍企业价值创造;产生正面影响的事件能够抵销不利影响或者为企业带来机会。风险管理是对上述风险和机会的管理,它是企业从战略制定到日常经营过程中对待风险的一系列信念与态度,目的是确定可能影响企业的潜在事项,并进行管理,为实现企业的目标提供合理的保证。(1.5分)
资料(4)不存在不当之处。(1分)
资料(5)存在不当之处。(0.5分)
不当之处:甲公司内部审计部门和财务部门均由总会计师分管。(0.5分)
理由:总会计师同时分管内部审计部门和财务部门违背了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0.5分)
资料(6)存在不当之处。(0.5分)
不当之处:B会计师事务所据此认为上述内部控制缺陷已得到整改,不影响会计师事务所出具2015年度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类型。(0.5分)
理由:设计缺陷导致的错报虽然在内部审计报告基准日前得到更正,但会计师事务所在作出判断时没有考虑测试该设计的运行有效性。(0.5分)
2. 事项①存在不当之处。(0.5分)
理由:企业除小额零星物资外或服务外,不得安排同一机构办理采购业务全过程。(0.5分)
事项②存在不当之处。(0.5分)
理由:企业应当重视存货验收工作,规范存货验收程序和方法,对入库存货的数量、质量、技术规格等方面进行查验,验收无误方可入库。(1.5分)
事项③不存在不当之处。(1分)
事项④存在不当之处。(0.5分)
理由:销售部门负责应收款项的催收,催收记录(包括往来函电)应妥善保存;财会部门负责办理资金结算并监督款项回收。(0.5分)
事项⑤存在不当之处。(0.5分)
理由:重大研究项目应当报经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集体审议决策。(0.5分)
事项⑥存在不当之处。(0.5分)
理由:在确定中标人前,企业不得与投标人就投标价格、投标方案等实质性内容进行谈判。(0.5分)
甲公司为一家拟上市的医药生产公司,该公司董事会目前正在审查公司的内部控制系统。
甲公司管理层一直致力于实现最高水平的内部控制,以使股东对公司的管理层更加有信心,同时提高甲公司的社会信誉。但是最近甲公司的信誉由于内部出现的事件而受到了负面影响。事件的起因是,一种口服药的部分批次所包含的菌群和菌落超出了相关药品安全标准的规定,药品生产质量检验部的一名员工对外进行了披露。该员工曾就此问题向其所在部门的领导进行反映,但并未得到任何答复,遂向媒体投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该员工指出,甲公司一向缺乏严谨的工作作风,此次漠视药品安全标准规定只是公司对待类似问题的一个例子。
要求:
甲公司管理层一直致力于实现最高水平的内部控制,以使股东对公司的管理层更加有信心,同时提高甲公司的社会信誉。但是最近甲公司的信誉由于内部出现的事件而受到了负面影响。事件的起因是,一种口服药的部分批次所包含的菌群和菌落超出了相关药品安全标准的规定,药品生产质量检验部的一名员工对外进行了披露。该员工曾就此问题向其所在部门的领导进行反映,但并未得到任何答复,遂向媒体投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该员工指出,甲公司一向缺乏严谨的工作作风,此次漠视药品安全标准规定只是公司对待类似问题的一个例子。
要求:
评价这些风险对公司可能造成的影响。
答案:
解析:
甲公司是拟上市的医药生产公司,该公司的产品对消费者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由于该公司出现的法律/合规风险和产品风险,会导致消费者对该公司产品的不信任。同时,有关的这些事情是由一名员工自己向媒体投诉而暴露出来,表明该公司内部控制及上市的一些规定没有达到要求,从短期来看会影响该公司上市的计划和进程,从长期来看最终会对甲公司的战略目标实现带来负面影响。
A 公司是一家非生产性的国有控股企业,主要从事仓储和运输服务。2011 年公司进行了资产整合后,制定了 2012 年度预算,预计 2012 年主营业务收入 2300 万元,经营目标为全年盈亏平衡。2012 年底,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2310 万元,但利润总额为-920 万元,预算失败。A 公司主要预算指标完成情况如表 1、表 2 所示:
A 公司原有两个营销部,2011 年公司 6 名业务人员相继调离,迫使企业将两个营销部合并。重组后营销部工作略显混乱,部分市场业务流失。由于公司仓储和运输代理业务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运输代理业务的流失,导致部分与运输业务相关的仓储业务也随之搁浅。2011 年 A 公司进行重组时,某会计师事务所曾对公司进行审计,并出具了有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注册会计师提出的第一条保留意见为:“由于贵公司重组造成财务基础薄弱,财务人员更换频繁且无完善的交接手续,导致公司财务管理、财务记录不规范。”
在 A 公司 2012 年经营的 7 个业务项目中,除第 5 项为公司当年新增项目外,其他 6 项业务的预算是企业财务人员根据上年实际经营成果,结合公司经营目标测算的。预算指标与 2011 年实际完成情况比,盈利项目增幅 30%,非盈利项目增幅 18%。从企业资源配置及市场实际情况看,对于盈利项目而言,2012 年预计情况与 2011 年并无实质性改变。那么,A 公司为何预计 2012 年盈利项目将产生 30%的增长呢?据了解,预算编制之初新股东向企业经营层提出“希望通过此次重组,企业经营情况能发生实质性的改观”。为达到股东要求,公司高管人员指示 2012 年度预算必须保证盈亏平衡,因此企业财务人员测算,欲弥补企业各项成本费用支出,盈利业务收入必须实现较大幅度增长。由此可见,企业主营业务收入预算存在一定的非市场预测因素,预算指标并不完全切合企业实际情况。
由于 2011 年资产重组情况比较复杂,财务人员根据当时资料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额与实际情况有一定出入,导致 2012 年固定资产折旧较预算增加 139 万元。公司原计划将人员大幅精简,但未能实施,导致实际人工比预算增加一倍,人工成本增加 80 万元。2011 年 5 月,A 公司与 B 企业发生债务纠纷,协调不下,B 企业于当年年底向法院提起诉讼。
由于有关诉讼事宜由专人负责,财务部对诉讼进程情况不了解,所以在 2012 年度预算中也未对此可能带来的资金支出情况进行预计。2012 年 5 月,法院作出判决,A 公司败诉,需向 B 企业赔款82 万元,并承担全部诉讼及相关费用 30 万元。仅此一项,A 公司预算外共计支出 112 万元。
要求:
![](https://cdn.niusouti.com/images/69a1f53e5fe1b52c_img/28bbee3806f2a5e1.jpg)
![](https://cdn.niusouti.com/images/69a1f53e5fe1b52c_img/4386a92836f7f262.jpg)
A 公司原有两个营销部,2011 年公司 6 名业务人员相继调离,迫使企业将两个营销部合并。重组后营销部工作略显混乱,部分市场业务流失。由于公司仓储和运输代理业务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运输代理业务的流失,导致部分与运输业务相关的仓储业务也随之搁浅。2011 年 A 公司进行重组时,某会计师事务所曾对公司进行审计,并出具了有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注册会计师提出的第一条保留意见为:“由于贵公司重组造成财务基础薄弱,财务人员更换频繁且无完善的交接手续,导致公司财务管理、财务记录不规范。”
在 A 公司 2012 年经营的 7 个业务项目中,除第 5 项为公司当年新增项目外,其他 6 项业务的预算是企业财务人员根据上年实际经营成果,结合公司经营目标测算的。预算指标与 2011 年实际完成情况比,盈利项目增幅 30%,非盈利项目增幅 18%。从企业资源配置及市场实际情况看,对于盈利项目而言,2012 年预计情况与 2011 年并无实质性改变。那么,A 公司为何预计 2012 年盈利项目将产生 30%的增长呢?据了解,预算编制之初新股东向企业经营层提出“希望通过此次重组,企业经营情况能发生实质性的改观”。为达到股东要求,公司高管人员指示 2012 年度预算必须保证盈亏平衡,因此企业财务人员测算,欲弥补企业各项成本费用支出,盈利业务收入必须实现较大幅度增长。由此可见,企业主营业务收入预算存在一定的非市场预测因素,预算指标并不完全切合企业实际情况。
由于 2011 年资产重组情况比较复杂,财务人员根据当时资料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额与实际情况有一定出入,导致 2012 年固定资产折旧较预算增加 139 万元。公司原计划将人员大幅精简,但未能实施,导致实际人工比预算增加一倍,人工成本增加 80 万元。2011 年 5 月,A 公司与 B 企业发生债务纠纷,协调不下,B 企业于当年年底向法院提起诉讼。
由于有关诉讼事宜由专人负责,财务部对诉讼进程情况不了解,所以在 2012 年度预算中也未对此可能带来的资金支出情况进行预计。2012 年 5 月,法院作出判决,A 公司败诉,需向 B 企业赔款82 万元,并承担全部诉讼及相关费用 30 万元。仅此一项,A 公司预算外共计支出 112 万元。
要求:
根据资料对 A 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预算执行结果进行分析。
答案:
解析:
主营业务收入结构与预算存在很大差异。A 公司 2012 年主营业务收入 2310 万元,从总量上看已完成预算还略有超额。但是,从收入结构上看,实际情况与预算存在一定差异。按照收益情况,将 A 公司业务划分为盈利、持平和亏损三类。第一类包括表 1 中 1~4 项业务;第二类包括第 5、第 6 两项业务;第三类为第 7 项业务。
如表 1,表 3 所示,收入总额虽达到预算要求,但各业务项目具体完成情况参差不齐。7 项业务中有 5 项差异幅度超过 40%,其中第 1、第 2、第 6 项业务合计完成预算的 37.5%{(121+49+220)(480+80+480)};第 5 项业务实际完成额却是预算的 8.8(530/60)倍。
![](https://cdn.niusouti.com/images/69a1f53e5fe1b52c_img/ca2c96067b4b9c53.jpg)
如表 1,表 3 所示,收入总额虽达到预算要求,但各业务项目具体完成情况参差不齐。7 项业务中有 5 项差异幅度超过 40%,其中第 1、第 2、第 6 项业务合计完成预算的 37.5%{(121+49+220)(480+80+480)};第 5 项业务实际完成额却是预算的 8.8(530/60)倍。
![](https://cdn.niusouti.com/images/69a1f53e5fe1b52c_img/ca2c96067b4b9c53.jpg)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 2021-03-10
- 2021-11-04
- 2021-12-25
- 2021-01-17
- 2021-03-12
- 2021-04-22
- 2021-12-30
- 2021-12-22
- 2021-03-24
- 2021-03-11
- 2021-03-19
- 2021-04-09
- 2021-03-10
- 2021-12-25
- 2021-04-19
- 2021-06-05
- 2021-03-12
- 2021-03-27
- 2021-12-25
- 2021-03-26
- 2021-12-18
- 2021-11-11
- 2021-12-30
- 2021-04-04
- 2021-03-24
- 2021-12-18
- 2021-02-07
- 2021-10-31
- 2021-04-03
- 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