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度浙江省正高会职称资格评审通过人员名单公示

发布时间:2021-10-30


相信很多浙江的考生已经参加了浙江省2021年高会评审工作,浙江省财政厅已经发布了有关于2021年度浙江省正高级会计师职务任职资格评审通过人员名单的公示信息。参加了2021年浙江省评审的同学,请仔细查找您是否在名单之列!

经2021年度浙江省正高级会计师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审议并投票表决,省财政厅党组会议集体审议,阮琪等38人通过了正高级会计师职务任职资格评审。为体现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接受社会公众监督,现将评审通过人员名单予以公示。如有不同意见,请于2021年10月28日前,以书面形式向浙江省财政厅反映(信函以寄出日邮戳为准)。反映情况和问题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反对借机诽谤诬告。以单位名义反映情况和问题的加盖公章,以个人名义反映情况和问题的署真实姓名。

受理部门:浙江省财政厅会计处

受理电话:0571--87058426

地址:杭州市环城西路37号

邮编:310006

附:2021年度浙江省正高级会计师职务任职资格评审通过人员名单



浙江省正高级会计师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办公室

2021年10月21日

恭喜以上考生成功通过2021年度浙江省正高级会计师职务任职资格评审,他们已经成功了!这一路的努力没有白费!51题库考试学习网真心地替你们感到开心!

原文链接:http://czt.zj.gov.cn/art/2021/10/21/art_1164164_58923518.html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高级会计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A 单位是一家中央级事业单位,按照财务部门的要求决定在单位系统内部全面检查以促进内部控制制度建设。2018 年 3 月,A 单位派出检查组,对设在外省的下属分单位 B 单位进行检查发现 B 单位存在多头开户、私设小金库的问题,正当检查组准备的有关问题进行深入检查时,A单位又接到有关部门的通知,A 单位财务部主任王某、B 单位主任李某、副主任张某携巨款潜逃国外,A 单位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同时决定对 B 单位几年来财务会计工作进行全面检查,经过两个多月的检查一桩作案多年,涉案金额高达 1000 万元的资金盗用的案件被揭开面纱,经查王某等人的作案手段和做法如下:
2015 年王某被认命为 B 单位主任,李某担任 B 单位的副主任、张某任会计兼出纳。当时 A 单位出于拓展业务等考虑,授予 B 单位业务定价的制定权和对外投资的制定权。由于尚未建立网络计算机控制系统,对下属分单位的业务 A 单位每月手工统计汇总一次,并要求各下属分单位每月末将当月收取款项集中汇缴到 A 单位的账户,然后确认记账。王某等人利用 A 单位授予的业务定价权采取高价收取低价向 A 单位汇总报账的手法,截流了业务款项形成小金库,并利用款项上缴的时间差,挪用款项由李某负责炒股,非常所得也流入小金库,然后由会计兼出纳的张某将小金库的款项源源不断地汇往境外赵某等人控制的账户。
2016 年王某调任 A 单位财务部主任,李某接任了 B 单位主任、张某任副主任,仍然兼会计和出纳工作。此后的几年间王某、李某和张某三人继续采用上述手法大肆作案直到 2018 年 3 月 A单位检查组进入。案发以后 A 单位对此案高度重视,针对此案所暴露出来的下属单位权力过大的内控问题 A 单位办公会做出以下决定:
(1)建立健全单位内部控制由财务部负责人组织制定与实施内部控制,今后如果内部控制再出现问题应该由财务部负责人承担全部责任。
(2)加强对外投资的控制,收回各下属单位的对外投资权,单位所有投资均由 A 单位一把手审批。
(3)加强财务管理。会计和出纳人员分设,出纳人员不得兼任财务登记等工作,单位的银行预留印鉴一律由总会计师统一保管。
(4)加强业务控制。所有业务包括谈判价格、合同签订、业务运作、款项结算等,均由 A 单位业务部统一负责,各下属分单位仅负责宣传、推广,协助催收货款。
(5)加强计算机系统建设和内部审计工作。实现销售网点计算机控制,由 A 单位财务部每年组织对本单位下属及分单位内部控制执行情况和会计资料进行审计。
要求:

按照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指出 A 单位办公会做出的五个决定有哪些不当之处,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从单位内部控制的角度,A 单位办公会所作的决定有以下不当之处:
①A 单位的单位负责人是单位一把手而不是财务部主任,因此,不应要求财务部主任对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承担全部责任。
②根据授权批准控制的方法和对外投资控制的要求,单位金额较大的对外投资应该由单位办
公会集体决策,而不应由单位一把手一人审批。
③按照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出纳人员只是不得兼任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
记工作,但可以兼任现金日记账等账目登记工作。单位规定由总会计师统一保管银行预留印鉴等不符合货币资金控制有关“银行预留印鉴管理”的要求。
④谈判价格、合同的签订、业务的运作、款项的结算应分别设立不同部门完成,A 单位决定由业务部负责办理业务的全过程,违背了“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的要求。
⑤内部审计应当有相对独立性,A 单位决定由财务部对本单位及下属分、子单位的会计资料进行审计有违这一原则。

大华公司生产 A、B 两种产品,有关年产销量、批次、工时和成本等的资料如下表所示。

该公司当年制造费用项目与金额如下表所示。

要求:

按传统成本法计算成本。
答案:
解析:
按传统成本法,制造费用可直接按机器制造工时进行分配。
制造费用分配率=4032000/(400000+160000)=7.2
A 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400000*7.2=2880000(元)
B 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160000*7.2=1152000(元)
以上计算结果可编制产品成本计算法,如下表所示。

2018年1月,Z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指出,2017年仍将大幅度亏损,或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据透露,Z公司很可能再度巨亏百亿元。Z公司2016年已经亏损104.5亿元,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的规则,上市公司最近两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连续为负值或者被追溯重述后连续为负值的,将对该公司股票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这意味着,Z公司将正式成为A股最大的ST公司。
Z公司踏上股价暴跌以及即将戴上ST帽子之路,固然有整个行业大环境的影响,但最主要的原因是管理层在财务战略上的选择失误。近几年来,全球航运业持续低迷,寒冬仍未过去,A股市场中的航运股像长航凤凰、宁波海运、中海海盛等纷纷预亏,说明亏损的并非Z公司一家,这些上市公司都面临着行业性的难题。但为什么Z公司亏损得最严重呢?这与Z公司过于激进的扩张战略有关。
早在2008年下半年次货危机爆发之际,Z公司的管理者却被一度繁荣的航运市场以及亮丽的盈利水平所迷惑,本应该开始采取防御收缩型财务战略,却盲目乐观,再加上对形势出现误判,结果在自营船队、租入船队以及FFA(远期运费合约)三块业务上均大举做多,最终导致其一蹶不振。而为了支撑航运市场的运营,Z公司董事长还提出“资金541需求结构”,即50%的发展资金来源于不还本、不付息的资本市场,40%来自于银行货款,10%来自于企业的利润积累。在这样的结构下,Z公司的资本运营融入全球。
目前已控股、参股6家上市公司,其中三家在香港地区,一家新加坡。更令人惊讶的是,即便在维持巨亏之下,Z公司仍然在筹谋海外扩张计划,目前仍在商谈中,收购程序时间比较长。据希腊媒体报道,此项收购Z公司预计投资金约为10亿欧元。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1.根据上述资料,指出公司总体战略的类型。
2.根据上述资料,指出从资本筹措与使用特征的角度公司财务战略类型,从财务视角说明公司巨亏的原因。

答案:
解析:
1.Z公司采用了成长型公司战略
2.公司采用扩张型财务战略。
巨亏原因:Z公司之所以成为“A股巨亏王”,与其在经济衰退阶段未正确选择财务战略密切相关。在整个行业低迷的情况下,Z公司本应该选择防御型财务战略,但是它却在融资方面采用了较多外部融资“资金541需求结构”,在投资方面进行了激进的海外扩张投资。
Z公司案例也再次证明财务管理人员唯有持续跟踪时局的变化、正确判断经济发展形势、合理选择财务战略类型才是一个企业实现持续创造价值的关键。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