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知道高会应该怎么样阶段性学习吗?

发布时间:2021-12-03


很多在犹豫是否要去报考22年考试的同学们都会存在一个疑问:高级会计师应该如何去阶段性学习。很多同学都觉得学习没有方向,没有目标,学不进去。没有阶段性的计划让他们像无头苍蝇一样学习,所以到底应该怎样去阶段性学习呢?一起来和51题库考试学习网看看吧!

一、预习阶段。

预习阶段主要有两种事情可以做,一个是夯实基本知识,还有一个就是结合时事热点,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它们两件事情的具体内容:

(一)夯实基本知识。

在高级会计师考试的预习阶段,小伙伴们并不需要十分掌握整本考试教材的内容,但这也并不意味着就一点都不用掌握了哈,对于一些每一年考试中都固定不变的基础知识,尤其是那些概念类的东西,大家最好是可以记住。毕竟只有扎实了基础,我们在高级会计师考试当中才能够更好地发挥。

(二)结合时事热点。

很多人不知道,学习其实是为实践服务的,只有各位小伙伴们把知识用在解决那些实际的问题上才算是充分发挥了它的价值。因为高级会计师考试的考试内容与实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大家一定要多多关注时事热点,这样才更有助于对基础知识的学习。

二、学习阶段。

在学习阶段主要有两种方法,分别是坚定备考信念和建立“朋友圈”,这两种方法可以让大家基础知识的学习更加高效的进行:

(一)坚定备考信念。

备考高级会计师考试的阶段是漫长而又枯燥的,这个时候,如果你没有一个坚定的备考信念来支撑自己,相信大多数人都是会选择放弃备考的。其实一个学习信念并不需要有多么的宏伟,只要可以支撑你自己就足够了!比方说有的人考高级会计师是为了让自己能够升职加薪,还有的人是为了可以证明自己的价值,甚至还有一些人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以自己这个家长为荣。但是不管你是哪一种,51题库考试学习网觉得他们都是令人尊重的。因为那些为了目标而努力的人,本身就在闪耀着光芒。

(二)建立“朋友圈”。

其实很多人在备考时都有一个状况,那就是身边的人都在玩,然而自己却在学习,这样备考学生的心态一定是会受到影响的。所以,当身边拥有一个或多个小伙伴和自己一起学习、一起进步的时候,相信各位考生也会多更多的底气。试想,在你自己不学习的时候,你的小伙伴们在学习知识来提升自己,你会不会油然而生出一种危机感呢?所以,在这里,51题库考试学习网要建议大家,在备考高级会计师考试的时候要去找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建立一个积极向上的朋友圈,这样大家可以每天互相监督、打卡学习!

在这个时代,证多不压身。尤其对财务人来说,证书是综合能力最直接的标准。拿下高级会计师证书,不光薪酬一路水涨船高,还能享有行业超好资源及住房落户机会,一举多得。还在犹豫的同学们,赶紧来加入备考高会的大军吧!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高级会计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甲公司为一家非国有控股主板上市公司,自2013年1月1日起实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甲公司就此制定了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实施工作方案。该方案要点如下:
  (1)工作目标。通过实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进一步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和风险管控能力,合理保证公司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公司实现发展战略。
  (2)组织领导。董事会对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负责,对内部控制建设中的重大问题作出决策。经理层负责组织领导公司内部控制的日常运行,确定公司最大风险承受度,并对职能部门和业务单元实施内部控制体系进行指导。公司设置内部控制专职机构,负责制定内部控制手册并经批准后组织落实。
  (3)工作安排。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设工作分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梳理业务流程,公司严格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的要求进行“对标”,认真梳理现行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对配套指引未涵盖的业务领域,不纳入本公司实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范围,不再进行相关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梳理。
  第二阶段,开展风险评估。公司根据战略规划和发展目标,组织开展风险评估工作,识别和分析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各种内部风险,制定风险应对策略并实施相应的控制活动。第三阶段,组织内部控制试运行。公司通过深入宣传和加强培训等手段,在全公司范围内组织开展内部控制试运行工作。第四阶段,在内部控制正式运行的基础上,开展内部控制自我评价。
  (4)控制重点。公司根据业务特点和发展实际,在梳理业务流程和开展风险评估的基础上,拟重点对研发业务、资金活动和合同管理,有针对性地实施控制。一是规范研发项目审批流程,重大研发项目由总经理办公会审议通过后实施。
  二是严格对现金和银行存款的管理,指定一人对办理资金业务的相关印章和票据进行集中管理。三是加强合同纠纷管理,合同纠纷协商一致的,应与对方当事人签订书面协议;合同纠纷经协商无法解决的,应根据合同约定选择仲裁或诉讼方式解决。
  (5)自我评价。公司授权内部审计部门作为内部控制评价部门,负责内部控制评价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内部审计部门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和管理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工作方案,报经理层批准后实施。
  (6)外部审计。公司拟聘用A会计师事务所为公司2013年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工作提供咨询服务;同时,委托该会计事务所提供内部控制审计服务。A会计师事务所的咨询部门和审计部门相互独立,各自提供服务,人员不交叉混用。
  要求: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的要求,逐项判断甲公司(1)至(6)项内容是否存在不当之处;对存在不当之处的,分别指出不当之处,并分别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第(1)项内容不存在不当之处。
  2.第(2)项内容存在不当之处。
  不当之处:经理层确定公司最大风险承受度的表述不当。
  理由:董事会确定公司最大风险承受度。
  3.第(3)项内容存在不当之处。
  不当之处一:配套指引未涵盖的业务领域不纳入公司实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范围的表述不当。
  理由:不符合全面性原则的要求。
  不当之处二:识别和分析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各种内部风险的表述不当。
  理由:公司不仅要识别内部风险,还要识别与控制目标相关的各类外部风险。
  4.第(4)项内容存在不当之处。
  不当之处一:重大研发项目由总经理办公会审议通过后实施的表述不当。
  理由:重大研发项目由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集体审议决策。
  不当之处二:指定一人对办理资金业务的相关印章和票据进行集中管理的表述不当。
  理由:严禁将资金业务的相关印章和票据集中一人保管。(或:不符合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要求。或:不符合制衡性原则的要求。)
  5.第(5)项内容存在不当之处。
  不当之处:内部控制评价方案报经理层批准后执行的表述不当。
  理由:内部控制评价方案报经董事会批准后实施。
  6.第(6)项内容存在不当之处。
  不当之处:委托A会计师事务所的咨询部门和审计部门分别为公司提供内部控制咨询服务和内部控制审计服务的表述不当。
  理由:无法保证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的独立性。(或:为企业提供内部控制咨询服务的会计师事务所,不得同时为同一企业提供内部控制审计服务。)

甲公司和乙公司为两家高新技术企业,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均为15%。甲公司的总部在上海,主要经营业务在华东地区;乙公司总部和主要经营业务均在北京。
2019年1月,甲公司为拓展市场,形成以北京为中心、辐射华北地区的新市场领域。甲公司准备收购乙公司100%股权,为此聘请资产评估机构对乙公司进行价值评估,评估基准日为2018年12月31日。资产评估机构采用收益法和市场法两种方法对乙公司价值进行评估。并购双方经协商,最终确定按市场法的评估结果作为交易的基础,并得到有关方面的认可。与乙公司价值评估相关的资料如下:
(1)2018年12月31日,乙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为50%,税前债务资本成本为8%。假定无风险报酬率为6%,市场投资组合的预期报酬率为12%,可比上市公司无负债经营β值为0.8。
(2)乙公司2018年税后利润为2亿元,其中包含2018年12月20日乙公司处置一项无形资产的税后净收益0.1亿元。
(3)2018年12月31日,可比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为15倍。
假定并购乙公司前,甲公司价值为200亿元;并购乙公司后,经过内部整合,甲公司价值将达到235亿元。
甲公司应支付并购对价为30亿元。甲公司预计除并购对价款外,还将发生相关交易费用0.5亿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1.计算用收益法评估乙公司的价值时所使用的折现率。
2.用可比企业分析法计算乙公司的价值。
3.计算甲公司并购收益和并购净收益。

答案:
解析:
1.乙公司负债经营β系数=0.8×[1+(1-15%)×(50%/50%)]=1.48
re=6%+1.48×(12%-6%)=14.88%
rd=8%×(1-15%)=6.8%
rwacc=14.88%×50%+6.8%×50%=10.84%
2.调整后乙公司2018年税后利润=2-0.1=1.9(亿元)
乙公司价值=1.9×15=28.5(亿元)
3.并购收益=235-(200+28.5)=6.5(亿元)
并购溢价=30-28.5=1.5(亿元)
并购净收益=6.5-1.5-0.5=4.5(亿元)

甲公司是一家从事电子设备制造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拥有A、B两家子公司。为提高管理水平和战略执行效果,甲公司管理层决定加强全面预算管理,调整绩效评价体系。有关资料如下:
  (1)提高预算编制质量。2018年10月,甲公司向各子公司下发2019年度全面预算编制指导方案。
  ①2018年3月,为探索产业转型和多元化经营,甲公司并购了A公司。A公司是一家从事生命技术服务业务的企业,井购前A公司的业务与甲公司的电子设备制造业务彼此没有关联。鉴于A公司以前年度经济活动中存在较多的不合理费用开支项目,指导方案要求A公司以零为起点,从实际需要出发分析预算期内各项经济活动的合理性,经综合平衡后形成年度预算方案
  ②因B公司的产品年度产销量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指导方案要求B公司采用弹性预算公式法编制年度预算。B公司编制X产品生产成本年度预算的相关资料为:年度固定成本为0.65亿元,弹性定额为每件0.25万元,弹性定额适用的产量为30—35万件
  (2)加强预算过程管控。为强化预算责任、加强预算控制,甲公司决定从2019年开始对预算内、预算外和超预算审批事项均严格按同一审批流程进行控制。
  (3)调整绩效评价体系。自2019年开始,甲公司拟采用平衡计分卡对子公司绩效进行考核评价。在讨论平衡计分卡指标体系时,有关人员观点如下:
  ①战略部经理认为,平衡计分卡应围绕战略目标展开指标体系的构建,且应以非财务指标为核心,因为非财务指标可反映未来绩效,有利于实现未来的财务成功。
  ②人力资源部经理认为,平衡计分卡关注的是各类指标间的平衡,如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平衡、结果性指标与动因性指标的平衡等,所以在分配指标权重时也应对各指标进行综合权衡,对特别重要的指标可适当提高权重,但对任何一个指标均不可设立“一票否决”制度。
  ③财务部经理认为,平衡计分卡各个层面的指标间应具有因果关系,这种因果关系可依次推进,最终的结果应能够明确反映出公司的战略实施效果。
  要求:(1)根据资料(1)中的第①项,按照并购双方行业相关性划分,指出甲公司并购A公司的并购类型,并说明理由。
  (2)根据资料(1)中的第①项,指出甲公司要求A公司2019年采用哪种预算编制方法;判断采用该方法是否恰当,并说明理由。
  (3)根据资料(1)中的第②项,如果预计X产品2019年度产量为32万件,计算确定X产品2019年度生产成本的预算目标;如果预计X产品2019年度产量为29万件,采用弹性预算法编制预算时应如何进行处理。
  (4)根据资料(2),指出甲公司的做法是否恰当,并说明理由。
  (5)根据资料(3),分别指出甲公司战略部经理、人力资源部经理和财务部经理的说法是否合适;如不恰当,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并购类型,混合并购
  理由:A公司与甲公司的生产经营彼此没有关联度。
  或:
  A公司与甲公司既非竞争对手,又非现实中或潜在的客户或供应商。
  (2)预算编制方法:零基预算法。
  恰当。
  理由:A公司以前年度经济活动存在较多的不合理性。
  (3)2019年度生产成本预算目标=0.65+0.25×32=8.65(亿元) [3.1]
  处理措施:
  修正、更新弹性定额。
  (4)不恰当。
  理由:预算内审批事项,应简化流程,提高效率;预算外审批事项,应严格控制,防范风险;超预算审批事项,应执行额外的审批流程。
  或:
  对于预算内非常规或金额重大事项,应经过较高的授权批准层审批。
  对于超预算或预算外事项,应当实行严格特殊的审批程序,金额重大的还应报经预算管理委员会或董事会审批。
  或:
  预算管理应遵循权变性原则,刚性与柔性相结合。
  (5)战略部经理说法不恰当。
  理由:平衡计分卡指标体系应以财务指标为核心,其他维度指标应与核心维度的一个或多个指标相关联。
  人力资源部经理说法不恰当。
  理由:对特别关键、影响企业整体价值的指标可设立“一票否决”制度。
  财务部经理说法恰当。

A公司聘请资产评估机构对B公司进行估值。资产评估机构以2014-2018年为预测期,对B公司的财务预测数据如表。

假定从2019年起,B公司自由现金流量以5%的年复利增长率固定增长。企业所得税率是15%,评估使用的折现率是10%。
  要求:(1)计算B公司预测期各年自由现金流量。
要求:(2)计算B公司预测期期末价值和公司价值。

答案:
解析:
1.
2.①预测期期末价值为:

②B公司价值为:
  V=400×(P/F,10%,1)+840×(P/F,10%,2)+920(P/F,10%,3)+1180×(P/F,10%,4)+1980×(P/F,10%,5)+41580×(P/F,10%,5)=29601.36(万元)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