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经济师职称的评审条件有哪些呢?

发布时间:2021-04-2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会计相关人才需求越来越大,经济师,是我国职称之一。要取得“经济师”职称,需要参加“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你知道达到哪些评审条件才能获得高级经济师证书吗?51题库考试学习网为大家带来了相关信息,一起来看看吧!

通过高级经济师全国统考:

2020年起高级经济师资格评审将采取考评结合的方式进行,所有参评人员均须参加高级经济师《高级经济实务》考试科目的全国统考。通过统考后,再组织评审。参加高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合格并通过评审者,可获得高级经济师职称。

高级经济师职称评审条件:

(一)学历资历条件

申报人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获得博士学位,取得财经类专业中级资格后,从事经济专业工作满2年;

2、获得硕士学位或本科毕业学历后,取得财经类专业中级资格满5年,从事经济专业工作满3年;

3、获得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后,取得非财经类专业中级资格满5年,持有经济师资格证书,从事经济专业工作满5年;

4、获得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后,取得非财经类专业中级资格满10年,从事经济专业工作满5年;

5、获得硕士学位或本科毕业学历后,取得财经类专业中级资格满3年,从事经济专业工作满3年;或获得专科毕业学历后,取得财经类专业中级资格满5年,从事经济专业工作满5年,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省(部)级及以上行业标准、规范的主要起草人;

(2)公开出版专业著作,且独立撰写5万字以上;

6、具有大学普通班学历或获得专科毕业学历满10年,从事专业工作满20年,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取得财经类专业中级资格满8年,从事经济专业工作满5年;

(2)取得非财经类专业中级资格满8年,持有经济师资格证书,从事经济专业工作满5年;

(3)取得非财经类专业中级资格满10年,从事经济专业工作满5年。

7、已取得非财经类专业高级资格,从事经济专业工作满3年。

(二)、学术成果条件

各省(市、自治区)对学术成果条件要求不一,以深圳市为例,要求申报人在现职期间,符合下列学术成果条件之一:

1、公开出版经济著作(主要编著者,下同)1部,以及在专业刊物(CN或ISSN刊物,下同)发表论文(独撰或第一作者,下同)1篇以上。

2、在专业刊物发表论文2篇以上。

3、在专业刊物发表论文1篇,以及在国际或全国学术会议宣读以第一作者身份撰写的论文2篇以上,单篇字数不少于3000字,共同作者不超过3人(含申报人),其中选为主送论文的需本人独立撰写;或在专业刊物发表论文1篇,以及在省级学术会议宣读并获奖的论文2篇以上。

4、在专业刊物发表论文1篇,以及为解决重大经济问题而撰写有较高水平的专项调查报告、经济分析报告或重大项目的立项研究报告等2篇以上。

(三)、工作业绩条件

工作业绩条件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工作经历,二是业绩成果,主要是对高级经济师资格参评人的业务能力做了比较具体的要求。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全部内容了,各位小伙伴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查阅,希望本文对各位有所帮助,预祝各位取得满意的成绩,如需了解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51题库考试学习网!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高级经济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案件,可以由商标评审人员一人独任评审:( )

A.商标局作出驳回决定、异议裁定所引证的商标在评审时已经丧失专用权或者在先权利的;
B.被请求裁定撤销的商标已经丧失专用权的;
C.商标局作出驳回决定所引证的商标归申请人所有,因申请人未及时办理变更手续被商标局驳回,评审时申请人已向商标局申请办完变更手续的;
D.商标局作出驳回决定所引证的他人在先申请或者注册商标,评审时已核准转让给申请人的;
答案:A,B,C,D
解析:

职工李某2012年3月1日被招入某公司时,公司忘了与其订立劳动合同,李某知道公司如果不与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依法需要向其支付双倍工资,因此一直不动声色,直至公司对劳动合同进行普查时,才发现与李漏签了劳动合同,于是,公司提出要与李某补签书面劳动合同,但李某要求公司先支付其另一倍工资,否则不同意补签书面劳动合同。公司表示,如果李某不同意补签书面劳动合同,公司将随时与李某终止劳动关系,随后,因李某不同意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公司向李某送达了终止劳动关系的书面通知,李某收到书面通知后,要求公司给予其经济补偿,但公司予以拒绝,双方因此发生了争议。

4.关于公司与李某终止劳动关系给予经济补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公司与李某终止劳动关系,无须给予李某经济补偿
B.因李某不愿意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如公司在2012年3月20日书面通知李某终止劳动关系,公司无须给予李某经济补偿
C.因公司未与李某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如李某要求终止劳动关系,公司应当给予李某经济补偿
D.只要公司提出与李某终止劳动关系,公司就应当给予李某经济补偿
答案:B,C
解析:

劳动力市场均衡是一种理想状态,但在现实中,经常会存在劳动力市场非均衡的状态,这与劳动力供求双方在劳动力市场上遭遇的摩擦力有关,例如,企业并不都是按照所谓的通行市场工资率来支付工资,也不总是根据需要任意调整雇佣的劳动力数量;而对于劳动者来说,他们也并非为获得更高的工资就经常性地变换雇主,或者因为对当前雇主支付的工资水平不满意就立即辞职。

关于劳动力供给方在劳动力市场上遭遇的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现实中,即使在同一职业中拥有相同技能的劳动者之间也可能存在工资差别,这是一种劳动力市场非均衡现象
B.在现实中,之所以出现同一职业中拥有相同技能的劳动者之间也存在工资差别的情况,主要原因在于劳动力流动受到人为限制
C.劳动力流动成本的存在是导致劳动者不会因为存在工资差别就一定流动的主要原因
D.就存在劳动力流动成本角度而言,劳动力在不同雇主之间的流动实际上并不是完全自由的
答案:A,C,D
解析:

组织内部在岗培训与开发的方式不包括( )。

A.接受主管经理、督导员、领班或同事的业务指导
B.出席有关会议,见习或代理工作
C.工作轮换
D.设置专门的培训开发课
答案:D
解析:
组织内部在岗培训与开发的特点是受训员工不离开工作岗位,或以目前担任的工作为载体来接受训练,具体方式有:接受主管经理、监督员、领班或同事的业务指导,出席有关会议、见习或代理工作、工作轮换等。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