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一级建造师《公路工程》章节练习(2020-06-21)
发布时间:2020-06-21
2020年一级建造师《公路工程》考试共35题,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和建造师案例题。小编为您整理公路工程施工技术5道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供您备考练习。
1、一段较长的土质路堑纵向开挖,采用沿路堑全宽,以深度不大的纵向分层进行挖掘作业,这种作业方法称作( )。【单选题】
A.分层纵挖法
B.通道纵挖法
C.分段纵挖法
D.混合式纵挖法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分层纵挖法:沿路堑全宽,以深度不大的纵向分层进行挖掘,适用于较长的路堑开挖。
2、桥面与低水位之间的高差称之为( )。【单选题】
A.桥梁建筑高度
B.桥梁高度
C.桥下净空高度
D.桥梁通航高度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桥梁高度简称桥高,是指桥面与低水位(或地面)之间的高差,或为桥面与桥下线路路面之间的距离。
3、用于路基地下水排水的设施是( )。【单选题】
A.蒸发池
B.拦水带
C.渗沟
D.跌水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路基地下水排水设施有暗沟(管)、 渗沟、渗井、仰斜式排水孔等。
4、钢筋笼接头质量如果存在问题将会对( )施工质量产生影响。【单选题】
A.扩大基础
B.钻孔桩
C.挖孔桩
D.沉井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钻孔桩基础的质量控制关键点:1、桩位坐标与垂直度控制。2、护筒埋深。3、泥浆指标控制。4、护筒内水头高度。5、孔径的控制,防止缩径。6、桩顶、桩底标高的控制。7、清孔质量(嵌岩桩与摩擦桩要求不同)。8、钢筋笼接头质量。9、导管接头质量检查与水下混凝土的灌注质量。
5、对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在沥青混合料拌和时,混合料的出厂温度控制在( )摄氏度。【单选题】
A.120~150
B.140~165
C.150~170
D.160~180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混合料的出厂温度控制在140~165℃。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一级建造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B.基坑支护结构位移观测应从基坑围护结构施工开始
C.基坑回弹观测应不少于2次,分别在基坑开挖之前与基坑挖好之后
D.沉降观测应在基础完工后和地下室砌完后开始
E.基坑变形观测的观测点应布置在基坑周边的中部、阴角处,间距不应大于20m,且每侧边不宜少于3个
(1)对各类建筑应进行沉降观测:
1)沉降观测内容:场地沉降观测;地基土分层沉降观测;斜坡位移观测。
2)观测时间及频率:
①在基础结构完工或地下室砌筑完工后开始观测,高层建筑每增加 2~3 层观测一次;
②暂停施工的,停工时及重新开工时,各观测一次,停工期间每 2~3 个月观测一次;
(2)对基坑工程的观测:
1)观测内容(教材中有三个地方涉及到该知识点):
①对基坑工程应进行:基坑及支护结构变形观测、周边环境变形观测,对一级基坑应进行基坑回弹观测。
②基坑监测应包括对:支护结构、已施工的主体结构和邻近的道路、市政管线、地下设施、周围建筑物等项目进行监测。
③基坑工程监测重点是做好:支护结构水平位移、周围建筑物、地下管线变形、地下水位等的监测。【注意“③”的重点对象是来自于“②”】
【备注】基坑监控方案内容:监控目的、监测项目、监控报警值、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监测点的布置、监测周期、工序管理和记录制度、信息反馈系统。
2)观测要求:
①基坑监测应由建设方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第三方实施。
②监测点的布置位置、数量:应沿着基坑周边的中部、阳角处、受力变形较大处布置,间距不应大于 20m,且每侧边不宜少于 3 个。
③基坑支护结构位移观测,应从基坑围护结构施工开始进行观测。
④基坑回弹观测不应少于 3 次。第一次在基坑开挖前;第二次在基坑挖好后;第三次在浇筑基础混凝土之前。
(3)高层和超过层建筑,应进行倾斜观测,每 1~2 个月观 @##测 1 次
A. 机构组织庞大
B. 知识、经验水平的差距导致的障碍
C. 对信息的看法不同造成的障碍
D. 下属对上级的恐惧心理而形成的障碍
A项:组织沟通的障碍:在管理信息中,合理的组织机构有利于信息沟通。但是,如果组织机构过于庞大,中间层次太多,信息从最高决策层传递到下层不仅容易产生信息失真,而且还会浪费大量时间,影响信息及时性。所以A项符合题意。
BCD项:均属于个人的沟通障碍。因此BCD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我A项。
A. 高处工作
B. 矿山、井下作业
C. 夜班劳动
D. 低温、冷水作业
AD项:不得安排女职工在经期从事高处、低温、冷水作业和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所以AD项不选。
C项:对怀孕七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所以C项不选。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该风井井筒表土段深度395m,采用冻结法施工,基岩段采用普通钻眼爆破法施工。基岩段岩层主要由泥岩、粉砂岩组成,井深510~523m为中粒砂岩含水层,预计涌水量26m3/h。
施工单位采用的综合机械化作业线设备配套方案如下:井筒施工采用1台FJD-6型伞钻打眼,炮眼深度4.5m;布置1台HZ-6中心回转抓岩机出渣;选用JKZ-2.8和JKZ-3.0单滚筒提升机各1台配3~5m3吊桶进行提升;采用高度3.0m的YJM系列金属液压模板砌壁;选用1台扬程700m、流量50m3/h的DC50卧泵排水。JKZ-2.8和JKZ-3.0提升机房分别布置在永久主通风机房和永久地面注浆站位置。
井筒基岩段正常施工至506m时,上部井筒漏水量约5m3/h,当天中班打眼放炮后,工作面涌水量突然增加到20m3/h,项目经理立即组织人员调来卧泵,形成井下排水系统后继续施工。达到一个段高后,项目经理布置井下作业人员进行截水,并支模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入模达0.8m左右开始振捣,按此方法通过了含水层。该段井壁拆模以后,建设单位代表与监理工程师、项目经理等一起检查,发现含水层段井壁表面有6处蜂窝庥面,多处孔洞,壁后有多股流水现象。建设单位代表及时组织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召开方案研讨会,制定了对这段井壁采取壁后注浆封水加固和抹面处理蜂窝麻面及孔洞的技术处理方案,施工单位及时按此方案进行了处理。
该井筒含水层段施工进尺共69m,技术人员与质检员一起制作了两组混凝土标准试件,制作时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人员均不在现场,现场同条件养护后送交有资质的试验室进行试验,两组试件28d龄期强度均合格。井筒施工中间验收由专业监理工程师组织,当月69m井壁质量经评定为合格。
【问题】
1.施工单位采用的综合机械化作业线配套方案存在哪些不妥之处?说明理由。提升机应如何合理布置?
2.施工单位针对基岩含水层的防治水方案存在哪些不妥?说明理由。
3.针对井壁出现的质量问题,所采取的处理程序有何不妥?给出合理的处理程序。
4.现场混凝土标准试件制作上存在哪些不妥?井筒中间验收程序上有哪些不妥?分别说明正确的方法。
理由:需要改绞。
(2)配备的模板高度不妥。
理由:与循环爆破进尺不匹配。
提升机合理布置的情形如下:
应选1台双钩,1台单钩。双钩提升机布置在永久地面注浆站位置,单钩提升机布置在永久通风机房位置。
2.施工单位针对基岩含水层的防治水方案存在的不妥之处及理由如下:
(1)工作面出水后再安装排水系统不妥;
理由:应在井筒掘进施工前形成排水系统。
(2)基岩含水层未进行探水就掘进施工,不合理;
理由:违反“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原则。
(3)工作面涌水量大于10.0m3/h,不注浆进行施工;
理由:违反施工规范,无法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
(4)浇筑混凝土时防水措施不到位;
理由:井帮淋水影响井壁施工质量。
(5)工作面混凝土入模达0.8m左右才开始振捣,不合理;
理由:规范规定,每浇筑0.30~0.50m应分层振捣。
3.针对井壁出现的质量问题,所采取的处理程序的不妥之处在于建设单位代表召开会议,制定技术处理方案和工作程序。
合理的处理程序是:
(1)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递交报告;
(2)由设计单位制定技术处理方案;
(3)施工单位按照制定的技术处理方案施工;
(4)监理单位按照技术处理方案验收。
4.现场混凝土标准试件制作上存在的不妥之处及正确做法如下:
(1)技术员与质检员一起制作试件不妥。
正确做法:技术员与质检员应见证取样。
(2)现场同条件养护不妥。
正确做法:应在标准条件下养护。
(3)当月进度69m,制作两组试件不妥。
正确做法:应当制作3组试件。
井筒中间验收程序上有的不妥之处与正确做法如下:
中间验收由专业监理工程师组织不妥。
正确做法:应由建设单位或总监理工程师组织验收。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 2020-06-25
- 2021-10-28
- 2020-09-07
- 2020-02-09
- 2021-04-24
- 2021-09-16
- 2021-02-23
- 2022-01-22
- 2021-12-21
- 2020-07-27
- 2020-07-23
- 2020-09-19
- 2020-09-15
- 2021-07-23
- 2020-01-16
- 2022-03-04
- 2021-05-07
- 2021-01-26
- 2020-01-10
- 2020-01-30
- 2022-01-12
- 2020-06-06
- 2020-11-24
- 2021-10-16
- 2020-02-02
- 2020-10-14
- 2021-09-12
- 2021-09-20
- 2020-06-07
- 2021-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