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注册测绘师《综合能力》历年真题(2020-06-02)
发布时间:2020-06-02
2020年注册测绘师《综合能力》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历年真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利用航空摄影测量方法制作1:2000数字线划图时,先进行立体测图,再进行外业调绘的作业模式属于()模式。 A:全野外B:全室内C:先外后内D:先内后外【单选题】
A.全野外
B.全室内
C.先外后内
D.先内后外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GB/T7931-2008)8.1.4条款规定:像片调绘可以采取先野外判读调查,后室内清绘的方法;也可以采取先室内判读、清绘,后野外检核和调查,再室内修改和补充清绘的方法。《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数字化测图规范》(GB/T15967-2008)7.1条款规定:可将编辑检查图拿到野外去进行实地施测和修改,再上机进行数据插入后进行编辑。故选D。
2、根据《海道测量规范》(GB12327-1998)规定的水深测量极限误差(置信度95%)情况下,深度范围在30<Z≤50时,极限误差为()m。【单选题】
A.±0.3
B.±0.4
C.±0.5
D.±0.6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海道测量规范》(GB12327-1998)规定的水深测量极限误差(置信度95%)情况如表所示。
3、对于测区基本等高距为1m的1:2000数字航空摄影测量成图项目,其外业像控点高程中误差最大为()m。 【单选题】
A.0.1
B.0.25
C.0.33
D.0.50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GB/T7931-2008)6.1条款规定:平面控制点和平高控制点相对邻近基础控制点的平面位置中误差不应超过地物点平面位置中误差(平地、丘陵图上0.6mm,山地、高山地图上0.8mm。)的1/5,高程控制点和和平高控制点相对邻近基础控制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应超过基本等高距的1/10。因为本题中基本等高距为1m,故选A。
4、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层次中,平台门户网站属于()。 【单选题】
A.运行支撑层
B.数据层
C.应用层
D.服务层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门户网站是普通用户使用各类服务的入口,向用户提供地图浏览、地名查找、地址定位、空间查询、地名标绘、在线制图、元数据查询数据下载以及使用帮助信息等服务。它在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层次中,属于应用层。故选C。
5、根据2014年5月的土地利用状况,利用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制作地面分辨率优于Im的数字正射影像图,下列数据中,可优先利用的是()。 【单选题】
A.SPOT-5全色和多光谱影像数据
B.IKINOS全色和多光谱影像数据
C.QUICKBIRD多光谱影像数据
D.资源三号全色影像数据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SPOT-5全色影像数据地面分辨率为2.5m,多光谱影像数据地面分辨率为10m;IKINOS全色影像数据地面分辨率为1m,多光谱影像数据地面分辨率为4m;QuickBird全色影像数据地面分辨率为0.61m,多光谱影像数据地面分辨率为2.44m;资源三号全色影像数据地面分辨率为2.5m,多光谱影像数据地面分辨率为5m。本题中,QuickBird没有全色影像数据,只有IKINOS全色影像数据地面分辨率为1m符合要求。故选B。
6、下列房屋内部结构中,净高度达到2.50m时需计算建筑面积的是()。【单选题】
A.房屋内设备夹层
B.房屋内操作平台
C.厂房内上料平台
D.大型水箱构架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房产测量规范第1单元:房产测量规定》(GB/T17986.1-2000)8.2条款规定:房屋内的夹层、插层、技术层及其梯间、电梯间等高度在2.20m以上部位计算建筑面积;建筑物内的操作平台、上料平台及利用建筑物的空间安置箱、罐的平台不计算建筑面积。故选A。
7、图根控制测量中,图根点相对于邻近等级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最大为图上()mm。 【单选题】
A.±0.05
B.±0.10
C.±0.15
D.土0.20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根据现行《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5.2.1条款规定,图根点相对于基本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应大于图上0.1mm,高程中误差不应大于基本等高距的1/10。故选B。
8、下列在已有建筑方格网中放线方法最快的是()。【单选题】
A.前方交会
B.后方交会
C.极坐标法
D.直角坐标法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在已有建筑方格网条件下,放线方法最快的是直角坐标法。故选D。
9、省级以下行政区边界地形图应采用的比例尺为()。【单选题】
A.1:10000
B.1:25000
C.1:50000
D.1:100000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行政区域界线测绘规范》(GB/T17796-2009)4.2.2条款规定:省级以下行政区边界地形图应采用的比例尺为1:10000。故选A。
10、FG5绝对重力仪的观测值是重力点的()。【单选题】
A.重力差值
B.重力垂线偏差
C.重力加速度
D.重力垂直梯度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目前,我国使用的绝对重力仪是FG5型,标称精度优于±2*10-8m/s2,该类仪器属于现代激光落体可移动式绝对重力仪,其观测值是重力点的重力加速度。故选C。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注册测绘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A.黑客入侵 B.安全意识淡薄
C.测绘技术上的落后 D.异地储存
1.任务概况
某地区随着GPS控制.网的建立,其测绘成果与原有的1 9 80西安坐标系测绘成果不统一。为了统一测绘成果,更好地为社会服务,计划将GPS网的坐标成果转换为1 9 80西安坐标系成果。该地区共有××个GPS网点。
2.目标
将GPS控制网成果转换为1 9 80西安坐标系成果。
3.测区已有资料情况
该地区有×个国家三角点成果,在布测高精度GPS网时,对其进行了联测。
【问题】
1.我国常用的坐标系有哪些?各属于什么坐标系?
2.坐标系转换可分为哪两类?
3.什么是重合点,重合点的选取的原则是什么?
4.根据案例确定转换模型,并对坐标转换计算步骤进行简述。
1.常用的坐标系有:1954北京坐标系、1 9 80西安坐标系、高斯一克吕格平面直角坐标系、WGS- 84坐标系和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1 9 5 4北京坐标系、1 9 80西安坐标系、新1 9 5 4北京坐标系以及高斯一克吕格平面直角坐标系均是参心坐标系。WGS—84坐标系和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均属于地心坐标系。
2.坐标系的转换可分为两类:一是不同坐标系统之间的坐标转换;二是同一坐标系统不同坐标形式的转换。
3.重合点是指同时拥有不同坐标系坐标的大地点。重合点选取原则是:等级高、精度高、分布均匀,局部变形小;采用二维转换模式至少选取2个以上的重合点,采用三维转换模式至少选取3个以上的重合点,重合点的分布要覆盖整个转换区域,且尽量分布均匀。
4.WGS—84坐标系和1 9 80西安坐标系之间的转换,一般采用Bursa7参数转换模型。坐标转换实施步骤如下:
(1)收集、整理转换区域内重合点成果(三维坐标);
(2)分析并选取用于计算坐标转换参数的重合点;
(3)确定坐标转换参数计算方法与坐标转换模型;
(4)将重合点的两坐标系坐标换算成各坐标系下的空间直角坐标;
(5)根据确定的转换方法与转换模型利用最小二乘法初步计算坐标转换模型的参数;
(6)分析重合点坐标转换残差,根据转换残差剔除粗差点;
(7)用合格的重合点计算最终的坐标转换参数并估计坐标转换参数精度;
(8)根据计算的转换参数,将转换点的原坐标系坐标换算为新的空间直角坐标。
为解决××市和××市交界的区域网络RTK服务效果不理想的问题,××省国土资源厅计划在××县××镇增建一座连续运行GNSS基准站。
已有资料如下。
1.所需的公函和文件。
2.所在地的地形图(1:10 000)、交通图、地质构造图(1: 200 000)。
3.所在地周边GNSS连续运行基准站情况资料。
4.有关的交通运输、物质供应、通信、水文、气象、冻土和地下水位等资料。
5.所在地已有的大地测量成果资料,如大地控制点、高精度水准点以及重力控制点等。
问题
(1)试述GNSS连续运行基准站网的分类及布设原则。
(2)试述基准站勘选的要求。
(3)试述建立数据中心应遵循的原则。
(1)分类(参见1.2考点2):国家基准站网、区域基准站网、专业应用网。
布设原则:国家基准站网的布设应顾及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和自然条件等因素,基准站间距离300 km左右,并满足事后厘米级精度定位服务的要求。
区域基准站网的布设按实时定位服务精度的不同选择基准站间距离。具体要求按下表规定。
专业应用网的布设根据专业服务目标进行设计,满足位置服务要求的基准站间距离按土表执行。
(2)基准站勘选的要求如下(参见1.2考点4)。
观测环境:
①距易产生多路径效应的地物的距离不小于200 m;
②应有10°以上地平高度角的卫星通视条件;
③距电磁干扰区的距离不小于200 m;
④避开易产生振动的地带。
地质环境:
基准站应建立在固定块体上,避开地质构造不稳定地区和易受水淹或地下水位变化较大的地区。
维持条件:
①便于接入公共或专用通信网络;
②具有稳定、安全、可靠的电源;
③交通便利,便于人员往来和车辆运输;
④便于长期保存。
(3)建立数据中心应遵循的原则如下(参见1.2考点5)。
①安全性:数据中心内部局域网与外部网络进行物理隔离,应设置不同级别的访问权限。
②可靠性:关键设备采用冗余备份系统,关键数据采用双机异地备份。
③保密性:数据和产品应根据不同密级进行加密处理。
④可恢复性:发生故障时,数据管理系统3h恢复,产品服务系统3h恢复。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 2020-08-01
- 2021-08-26
- 2020-10-24
- 2021-08-03
- 2020-08-17
- 2021-04-20
- 2020-11-28
- 2021-02-15
- 2021-04-25
- 2021-05-10
- 2021-03-22
- 2020-05-12
- 2020-05-04
- 2021-06-29
- 2020-09-07
- 2020-07-03
- 2021-08-08
- 2020-09-02
- 2021-01-21
- 2021-08-14
- 2020-07-17
- 2020-06-02
- 2021-08-23
- 2021-03-30
- 2021-03-15
- 2020-06-20
- 2020-08-07
- 2020-06-14
- 2021-06-17
- 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