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环境评价师《技术方法》模拟试题(2021-03-02)

发布时间:2021-03-02


2021年环境评价师《技术方法》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某新建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评价范围内有一个在建的120×104t/a焦化厂,无其他在建、拟建项目,区域污染源调查应采用( )。【单选题】

A.焦化厂可研资料

B.类比调查资料

C.物料衡算结果

D.已批复的焦化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的资料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污染源调查与分析方法根据不同的项目可采用不同的方式,一般对于新建项目可通过类比调查、物料衡算或设计资料确定;对于评价范围内的在建和未建项目的污染源调查,可使用已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的资料;对于现有项目和改、扩建项目的现状污染源调查,可利用已有有效数据或进行实测;对于分期实施的工程项目,可利用前期工程最近5年内的验收监测资料、年度例行监测资料或进行实测。评价范围内拟替代的污染源调查方法参考项目的污染源调查方法。

2、进行河流稳态水质模拟预测需要确定( )。【多选题】

A.污染物排放位置、排放强度

B.水文条件

C.初始条件

D.水质模型参数值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在利用水质模型进行水质预测时,需要根据建模、验模的工作程序确定水质模型参数的数值。对于稳态模型,需要确定预测计算的水动力、水质边界条件;对于动态模型或模拟瞬时排放、有限时段排放等,还需要确定初始条件。

3、垃圾填埋场项目可能会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阶段有( )。【多选题】

A.勘察期

B.施工期

C.运营期

D.封场期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勘察期的主要工作是形成科学的工程可行性(预)研究报告与环评报告。施工期产生的直接生态影响一般属临时性质,但在一定条件下,其产生的间接影响可能是永久性的。施工期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有占用土地,破坏植被,尘土污染,噪声污染等。运营期的生态和污染影响可能会造成区域性的环境问题。主要有渗滤液对地下水的影响,产生的气体排放对大气的影响等。封场期对环境的影响较小,但是填埋场植被恢复过程中,种植于填埋场顶部覆盖土层上的植物可能受到污染。

4、下列工程项目中,可采用景观生态学方法进行生态现状调查与评价的有( )。【多选题】

A.大型水利工程

B.输油管道工程

C.铁路建设工程

D.人防工程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景观生态学法主要是针对具有区域性质的大型项目,如大型水利工程;线性项目。如铁路,输油、输气管道等,重点研究的是项目对区域景观的切割作用带来的影响。人防工程位于地下,不可采用景观生态学方法进行生态现状调查与评价。

5、下列关于某水泵生产企业声环境影响评价应重点分析的内容有( )。【多选题】

A.产品水泵的声功率级

B.企业总图布置的合理性

C.噪声影响的范围和程度

D.对环境敏感点产生影响的噪声源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水泵为产品,而不是使用设备,不是噪声源,故不需要分析。

6、某机场有两条跑道,因飞行量增加需扩大飞机场停机坪,飞机噪声现状监测布点数量至少应为( )。【单选题】

A.3个

B.9个

C.14个

D.18个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测点数量可根据机场飞行量及周围敏感目标情况确定,现有单条跑道、两条跑道或三条跑道的机场可分别布设3~9,9~14或12~18个飞机噪声测点,跑道增多可进一步增加测点。

7、某厂现有工程排放量为300t/a,扩建工程产生量为200t/a,脱硫效率75%,"以新带老"削减量为75 t/a。扩建工程完成后全厂排放量为( )。【单选题】

A.50T/A

B.125T/A

C.275T/A

D.350T/A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300-75)+200*(1-75%)=275t/a。

8、某水库建坝前,坝址处十年最枯月流量为300/s,河流最小生态流量120/s。建库后枯水期最小下泄流量为150/s。下列关于建库后坝下河段枯水期环境容量及流量的说法,正确的有( )。【多选题】

A.最小生态流量未减少

B.枯水期稀释容量未下降

C.枯水期稀释容量上升25%

D.枯水期稀释容量下降50%

正确答案:A、D

答案解析:建坝后的枯水期最小下泄流量为150/s>建坝前河流最小生态流量120/s,故最小生态流量未减少,A正确。水环境容量包括稀释容量和自净容量,与排放现状无关,只与水量和自净能力有关。题中,并未给出自净容量的相关内容,可不考虑自净容量,则水环境容量=稀释容量。故建库后的枯水期最小下泄流量为150/s,建坝前十年最枯月流量为300/s,流量下降了50%,即稀释容量下降了50%,D正确。选AD。

9、湖泊根据其垂向水温分布特点,可分为分层型和混合型两类。根据湖泊水替换次数指标判断,下表湖泊中,属于混合型的有( )。【多选题】

A.甲湖

B.乙湖

C.丙湖

D.丁湖

正确答案:B、D

答案解析:a=年总入流量/湖泊、水库总容积,当a20,认为湖泊、水库为混合型。

10、某液氨管道出现10分钟的液氨泄露,其后果计算应采用的模式是( )。【单选题】

A.估算模式

B.多烟团模式

C.分段烟羽模式

D.高斯烟羽模式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规定,有毒有害物质在大气中的扩散,采用多烟团模式或分段烟羽模式、重气体扩散模式等计算。瞬时或短时间(一小时内)的事故排放一般用多烟团模式计算。事故排放源项持续时间较长时(几小时至几天)可采用分段烟羽模式中的高斯烟羽公式计算。题中液氨泄露时间为10分钟,属于瞬时或短时间的事故排放,用多烟团模式计算。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环境评价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依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在抽查、考核评价机构过程中,环境保护部可根据抽查、考核结果给予评价机构降低资质等级处罚的情形是评价机构()。

A:存在出租、出借资质证书的行为
B:达不到规定的业绩要求
C:超越评价范围提供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服务
D:编制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评价结论不明确
答案:D
解析:
依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评价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环境保护部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警告、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整改3~12个月、缩减评价范围或者降低资质等级,其中责令限期整改的,评价机构在限期整改期间,不得承担环境影响评价工作:①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出现较大失误的;②环境现状描述不清或环境现状监测数据选用有明显错误的;③环境影响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存在较大疏漏的;④环境标准适用错误的;⑤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方法不正确的;⑥环境影响评价内容不全面、达不到相关技术要求或不足以支持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⑦所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建议不充分、不合理和不可行的;⑧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不明确的。

对可能造成地下水水质污染的建设项目,采取的场地污染防治对策是()。

A:均衡开采
B:源头控制
C:风险事故应急响应
D:分区防治
答案:B,C,D
解析:
地下水保护措施与对策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相关规定,“源头控制、分区防治、污染监控、应急响应”,突出饮用水安全。均衡开采适用于可能引起地下水流场或地下水水位变化导致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II类建设项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规划审批机关对( ),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A、依法应当编写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而未编写的规划草案,违法予以批准的
B、依法应当附送环境影响报告书而未附送的专项规划草案,违法予以批准的
C、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质量糟糕的
D、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查不通过的

答案:A,B
解析:
见教材P44?。

在一开阔硬质地面上作业的大型挖掘机声功率级为 95 dB,在只考虑几何发散衰减并忽略背景噪声情况下,利用点声源模式计算挖掘机 50m 处理声级为( ) dB。
A. 70
B. 67
C. 53
D. 50

答案:C
解析: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