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环境评价师《技术方法》历年真题(2021-05-17)

发布时间:2021-05-17


2021年环境评价师《技术方法》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历年真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设计枯水流量条件下,某河段控制断面A上游2个可控点源排放氨氮在断面A的浓度贡献不得超过0.5mg/L。已知,甲乙厂排放每千克氨氮在断面A的氨氮浓度增量分包为0.03mg/L,0.01mg/L。甲厂已核定的氨氮排放量为10kg/d,则乙厂可核定的最大氨氮允许排放量为()。【单选题】

A.10KG/D

B.13.3KG/D

C.15KG/D

D.20KG/D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根据题意,最大氨氮排放量=(0.5﹣0.03×10)/0.01=20。

2、某水泥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污染物监测期间,核查人员在中控室记录了生产装置的小时原料进料量和尾气排气量数据,依据上述记录可分析出()。【单选题】

A.监测期间的生产工况

B.生产装置的自控水平

C.尾气排放达标情况

D.日常环境监测计划的执行情况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其他选项需要监测其他参数,B选项不相关,C选项需要监测污染因子的排放速率和浓度,D选项不相关。

3、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需要收集的高空常规气象资料有()。【多选题】

A.探空数据层数

B.每层的高度,气温

C.探测时间

D.日照时数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需要收集的高空常规气象资料包括:时间、层数、层高、气温等,不包括日照。

4、房间内的吸声措施主要用于降低()。【单选题】

A.室内墙面反射的混响声

B.声源辐射的直达声

C.振动引起的结构噪声

D.消声器的再生噪声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吸声措施主要是为了降低混响声。

5、下列关于含水层给水度μ和介质粒径d之间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A.D越小,Μ越大

B.D越大,Μ越大

C.Μ与D无关,与液体黏滞性有关

D.Μ与D相关,与液体黏滞性无关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岩土颗粒从两个方面影响给水度,一是吸附的水量不同,颗粒小的吸附水量多,相应的给水度就小,颗粒粗的吸附水量少,给水度则大;二是颗粒大小、级配及分选程度决定了空隙大小,级配愈不均匀,给水度就愈小,反之,级配均匀,给水度愈大。滞性大的给水性弱;黏滞性小的给水性强。”

6、湖泊水质模型解析如下,该模型是()。【单选题】

A.零维稳态模型

B.—维动态模型

C.零维动态模型

D.—维动态模型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稳态条件下,dc/ck =0,零维模型的稳态解为:C=QC/(Q﹢KV)=/(1﹢K×V/Q)。一维模型的稳态解为:=(Q﹢Q )/(Q﹢q)。与题中公式对照,选项A正确。

7、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中,用于计算烟气出口速度的烟气量是()。【单选题】

A.标态烟气量

B.干烟气量

C.湿烟气量

D.工况烟气量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现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及各种行业排放标准中的浓度限值都是指标态(温度为273K、压力为101325Pa)下的干空气状态的值。如果是监测部门给出的烟气量数据,也是根据相应的参数转为标态下的烟气量。

8、某河流断面锌、总磷、氨氮的标准指数分别为0.7、0.8、0.9,DO为1.2,问应该削减的因子是()。【单选题】

A.锌

B.氨氮

C.总磷

D.DO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标准指数大于1,说明超标,需要削减。

9、现状调查时,河流流量为15m3/s,氨氮浓度0.8mg/L,河道功能区标准为1.0mg/L,河道枯水设计流量103/S下,氨氮的占标率为()。【单选题】

A.56%

B.80%

C.100%

D.120%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根据教材上的占标率计算公式:Pi=(15×0.8)/(10×1.0)=120%。

10、采用样方调查收割法测定草地生物量,下列关于生物量测定正确的是()。【多选题】

A.测定的样方面积不小于100

B.测定时要去除老叶、老茎、老根

C.测定可在草最大生长量时期取样干燥后称重

D.测定包括地上部分茎、叶果和根系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采用样方调查收割法测定草地生物量,可以在100样地里选取1m×1m样方8-10个,每个样方全部挖掘取样,如果测生物量,可以在草最大生长量时期取样干燥后称重,如测净第一性生产力则要去除老叶、老茎、老根,只求算当年净生产量。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环境评价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2014-18.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属于环境敏感区。

A.基本农田
B.沙漠中的绿洲
C.生态保护小区
D.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
答案:D
解析:

某项目有两个大气排放源,经估算模式计算两个排放源排放的污染物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max)分别为10%和85%,地面浓度占标率10%处(D10%)距两个排放源最远距离分别为2.0km和4.8km。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该项目的评价等级和评价范围边长分别为()。

A:一级,9.6km
B:二级,9.6km
C:一级,5km
D:二级,5km
答案:B
解析:
污染物数大于1,取Pmax值中最大者和其对应的D10%,即Pmax=85%,D10%=4.8km。因一级评价的判据为Pmax≥80%,且D10%≥5km;三级评价的判据为Pmax<10%或D10%<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不符合一级、三级评价的判据为二级评价。据此得出该项目的评价等级为二级,评价范围边长为2*D10%=9.6km;

关于补充地面气象观测要求的叙述,说法正确的有( )。
A. 一级评价的补充观测应进行为期半年的连续观测
B. 二级评价的补充观测可选择有代表性的季节进行连续观测,观测期限应在2个月以上
C. 补充地面气象观测数据可作为当地长期气象条件参与大气环境影响预测
D. 在评价范围内设立地面气象站,站点设置应符合相关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的要求

答案:B,C,D
解析: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登记管理暂行办法》,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登记有效期届满后,再次登记的有效期为( )。
A. 1年 B. 3年C. 4年 D. 5年

答案:B
解析:
【点评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登记的有效期。考生务必记忆 之。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