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城乡规划师《规划相关知识》模拟试题(2021-03-13)

发布时间:2021-03-13


2021年城乡规划师《规划相关知识》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以人为核心的人际结合思想是由( )提出的。 【单选题】

A.倡导性规划

B.冲突理论

C.结构功能主义

D.第十小组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第十小组认为城市的形态必须从生活本身的结构中发展起来,城市和建筑空间是人们行为方式的体现,是一种以人为核心的人际结合思想。他们提出的流动、生长、变化思想为城市规划的新发展提供了新的起点。

2、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有三个,以下选项中( )不是。 【单选题】

A.公共性

B.法制性

C.均衡性

D.非盈利性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公共性、法制性。非盈利性。

3、社会整合是指将社会存在和社会发展的各要素联系到一起,使它们一体化。其中城市社会整合机制一般包括( )。 【多选题】

A.规范性整合

B.制度性整合

C.功能性整合

D.认同性整合

E.理论性整合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社会整合是指将社会存在和社会发展的各要素联系到一起,使它们一体化。其中城市社会整合机制一般包括制度性整合、功能性整合、认同性整合。 

4、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预测方法中的万元产值法主要是根据规划的工业产值乘以每万元的工业固体废物产生系数,来得出产量。参照我国部分城市规划指标,可选用( )万元的指标。当然最好先根据历年数据进行推算。 【单选题】

A.0.01~0.04

B.0.02~0.06

C.0.03~0.08

D.0.04~0.1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预测方法中的万元产值法主要是根据规划的工业产值乘以每万元的工业固体废物产生系数,来得出产量。参照我国部分城市规划指标,可选用0.04~0.1万元的指标。当然最好先根据历年数据进行推算。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交叉口自行车交通组织方法的是( )。 【多选题】

A.设置右转弯候车区

B.两次绿灯法

C.停车线退后法

D.设置自行车横道

E.设置自行车左转弯专用车道

正确答案:A、C、E

答案解析:不属于交叉口自行车交通组织方法的是:设置右转弯候车区、停车线退后法、设置自行车左转弯专用车道。

6、中国城市空间分布是动态的。其发展演变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中国城市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以下( )阶段性特征。 【单选题】

A.低水平均衡阶段、高级均衡阶段

B.低水平均衡阶段、离散阶段、极化阶段、高级均衡阶段

C.离散阶段、极化阶段、扩散阶段、成熟阶段

D.低水平均衡阶段、扩散阶段、成熟阶段、高级均衡阶段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城市空间分布是动态的,其发展演变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中国城市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阶段性:①离散阶段(低水平均衡阶段):对应于自给自足式,以农业为主体的阶段,以小城镇发展为主,缺少大中城市,没有核心结构,构不成等级系统;②极化阶段:对应于工业化兴起、工业迅速增长并成为主导产业的阶段,中心城市强化;③扩散阶段:对应于工业结构高度化阶段,中心城市的轴向扩散带动中小城市发展,点一轴系统形成;④成熟阶段(高级均衡阶段):对应于信息化与产业高技术化发展阶段,区域生产力向均衡化发展,空间结构网络化,形成点轴网络系统,整个区域成为一个高度发达的城市化区域。

7、20世纪60年代中期后,在西方城市规划领域兴起了倡导性规划运动。这一运动的主旨就是( )。【单选题】

A.在政府的倡导下进行规划

B.注重物质空间规划

C.在规划中注重弹性

D.规划师对公众的重新认识和促进公众对规划过程的参与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20世纪60年代中期后,在西方城市规划领域兴起了倡导性规划运动。这一运动的主旨就是规划师对公众的重新认识和促进公众对规划过程的参与。城市规划成为公众各方之间以及公众与政府机构之间达成的一种"契约",这种契约经过各方的多次协调和讨价还价,而在各自的意愿和利益上达成了某种程度的均衡,经过立法机构的批准而成为合法的文本,成为约束各方今后行为的规范。

8、在雨水排放量的计算中,对于重现期来说,针对不同重要程度地区的雨水管渠,应采取不同的重现期来设计。其中对重要干道、重要地区或短期积水会引起严重后果的地区,重现期宜采用( )。而对特别重要地区和次要地区或排水条件好的地区规划重现期可酌情增减。 【单选题】

A.1~3年

B.2~4年

C.3~5年

D.4~6年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在雨水排放量的计算中,对于重现期来说,针对不同重要程度地区的雨水管渠,应采取不同的重现期来设计。其中对重要干道、重要地区或短期积水会引起严重后果的地区,重现期宜采用3~5年。而对特别重要地区和次要地区或排水条件好的地区规划重现期可酌情增减。 

9、外部性问题是城市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议题。在( )等方面的公共政策制定时,都会应用到外部性的理论和分析方法。 【多选题】

A.城市规划管理

B.城市土地开发

C.城市基础设施经营

D.城市就业管理

E.城市环境保护

正确答案:A、B、E

答案解析:外部性问题是城市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议题。在城市规划管理、城市土地开发、城市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公共政策制定时,都会应用到外部性的理论和分析方法。 

1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城市用地竖向工程规划总体规划阶段的内容与深度的是( )。【单选题】

A.确定防洪(潮、浪)堤顶及堤内地面最低控制标高

B.根据排洪、通航的需要,确定大桥、港口、码头等的控制标高

C.确定建筑室外地坪规划控制标高

D.选择城市主要景观控制点,确定主要观景点的控制标高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确定建筑室外地坪规划控制标高不属于城市用地竖向工程规划总体规划阶段的内容与深度。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城乡规划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在“核心——边缘”理论中,核心与边缘的关系是指( )。

A.城市与乡村的关系
B.城市与区域的关系
C.具有创新变革能力的核心区与周围区域的关系
D.中心城市与非中心城市的关系
答案:B
解析:
城市发展的区域理论认为,城市是区域环境中的一个核心。无论将城市看作是一个地理空间、一个经济空间,还是一个社会空间,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始终是在与区域的相互作用过程中逐渐进行的,是整个地域环境的—个组成部分,是一定地域环境中的中心。城市始终都不是也不能脱离区域而孤立发展,城市是引领区域发展的核心,因而城市与区域相互关系和发展演进的规律是研究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比如生长极理论、核心——边缘理论、中心地理论等。

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对于居住用地的选择,主要应处理好与( )的关系。

A.体育用地
B.工业用地
C.对外交通用地
D.商业、工业用地
答案:D
解析:
居住用地的选择关系到城市的功能布局,居民的生活质量与环境质量、建设经济与开发效益等多个方面。居住用地的选择应协调与城市就业区和商业中心等功能地域的相互关系,以减少居住——工作、居住——消费的出行距离与时间。

在罗马共和国的最后( )年中,髓着国势强盛、领土扩张和财富敛集,城市得到了大规模发展。

A.20
B.30
C.50
D.100
答案:D
解析:
在罗马共和国的最后100年中,随着国势强盛、领土扩张和财富敛集,城市得到了大规模发展。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