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城乡规划师《规划相关知识》每日一练(2020-10-25)

发布时间:2020-10-25


2020年城乡规划师《规划相关知识》考试共题,分为。小编每天为您准备了5道每日一练题目(附答案解析),一步一步陪你备考,每一次练习的成功,都会淋漓尽致的反映在分数上。一起加油前行。


1、在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主要研究方法中,因子生态分析方法与社会区分析主观确定影响因子的方法相比,其优点包括( )。 【多选题】

A.因子生态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从大量的指标抽取主因子,具有较强的客观性

B.抽取出的主因子没有实体的意义,需研究者在具有丰富知识的基础上,根据指标的因子荷载量对因子命名

C.能够反映出不同条件下影响城市社会区的主要因素,便于动态的比较分析

D.在因子分析中输入任何数据都能产生结果,不能对其进行证伪,受到逻辑实证主义的批评

E.能够找出城市不同发展时期的主因子,制定相应的政策

正确答案:A、C、E

答案解析:在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主要研究方法中,因子生态分析方法与社会区分析主观确定影响因子的方法相比,其优点包括:因子生态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从大量的指标抽取主因子,具有较强的客观性;能够反映出不同条件下影响城市社会区的主要因素,便于动态的比较分析;能够找出城市不同发展时期的主因子,制定相应的政策。 

2、在垃圾码头设置要求中,垃圾码头设置要有供卸料、停泊、调档等使用的岸线,还应有陆上空地作业区,陆上面积用以安排车道、仓储管理等项目用地,其中陆上面积按岸线规定长度配置,每米岸线配备不少于( )㎡的陆上面积。【单选题】

A.30

B.40

C.50

D.60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在垃圾码头设置要求中,垃圾码头设置要有供卸料、停泊、调档等使用的岸线,还应有陆上空地作业区,陆上面积用以安排车道、仓储管理等项目用地,其中陆上面积按岸线规定长度配置,每米岸线配备不少于40㎡的陆上面积。

3、下列关于消防车道的说法正确的是( )。 【多选题】

A.环形消防车道应至少有一处与其他车道相连通

B.消防车道可利用交通道路

C.大型消防车回车场面积不应小于18m×18m

D.尽端式消防车道应设回车面积不小于12m×12m的回车场

正确答案:B、D

答案解析: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6.0.10条规定:环形消防车道应至少有两处与其他车道连通,消防车道可利用交通道路。供大型消防车使用的回车场面积不应小于15m×15m尽端式消防车道应设回车面积不小于12m×12m的回车场。

4、一般是在( )阶段往往提出一系列控制指标及相应要求,以保证场地设计的经济性。【单选题】

A.区域规划

B.总体规划

C.控制性详细规划

D.修建性详细规划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城市规划中控制性详细规划往往对规划地段提出一系列控制指标及相应要求,以保证场地设计的经济性,并与周围环境和城市公用设施协调统一。控制指标一般包括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停车场出入口、建筑高度等。

5、在城市工程管线综合布置原则中,对于一般性土壤,当埋深大于建筑物基础的工程管线与建筑物之问最小水平距离时,可按公式L=(H-h)/tgφ +1 + B/2计算。其式中L表示() 。【单选题】

A.管道中心与建筑物的距离

B.管道槽深

C.土壤内摩擦角

D.建筑基础扩大部分长度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在城市工程管线综合布置原则中,对于一般性土壤,当埋深大于建筑物基础的工程管线与建筑物之问最小水平距离时,可按公式L=(H-h)/tgφ +1 + B/2计算。其式中L表示建筑基础扩大部分长度。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城乡规划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行政案件判决时,对被告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职责的,应( )。

A:可以判决变更
B:判决维持
C:判决其在一定期限内履行
D: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并可以判决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答案:C
解析:

根据《城乡建设用地竖向规划规范》的规定,下列关于地面排水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地面排水坡度不宜小于0.2%
B.小于0.2%的宜采用多坡向或特殊措施排水
C.地块规划高程应比周边道路的最低路段高程高出0.1m以上
D.用地的规划高程应高于多年平均地下水位
答案:C
解析:
《城乡建设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2016)第6.0.2.2款规定,除用于雨水调蓄的下凹式绿地和滞水区等之外,建设用地的规划高程宜比周边道路的最低路段的地面高程或地面雨水收集点高出0.2m以上,小于0.2m时应有排水安全保障措施或雨水滞蓄利用方案。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中采用的“双因子”控制是指允许采用( )。

A.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指标和允许调整幅度
B.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结构指标和允许调整比例
C.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指标和允许调整幅度
D.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结构指标和允许调整比例
答案:C
解析: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第4.1.3条规定,现有城市的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应根据现状人均建设用地水平,按表中的规定确定。所采用的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应同时符合表中指标级别和允许调整幅度双因子的限制要求。调整幅度是指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比现状人均建设用地增加或减少的数值。

我国西南地区某地级市,其南部为丘陵,北部为山区,山区经济以农林为主。受地形条件影响,城镇主要集中在南部和中部地带,市域城镇化水平在3 5%左右,市域内现有大城市1个,县城6个,其他建制镇34个。规划为求市域内城镇均衡发展,在北部地区新设3个镇,市域交通规模基本符合发展要求。




【问题】


试结合现状和规划示意图,指出该市在城镇。等级、布局和主要交通线路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简要说明理曲。



答案:
解析:

(1)5号镇和3 4号镇不靠近主要交通线,规划为重点镇明显脱离实际。


(2)现有3 4个镇,为求均衡发展而新增设的3 5号、3 6号两个镇不合理,设置条件不充分。


(3)重点镇过多,发展重点反而不明确。


(4)南北向高速公路与中心城市的联系不便。


【解析】


本案例主要涉及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内容。城镇等级的设置应考虑到人口规模、职能分工、发展定位、空间布局等条件。重点镇应既能向上承接县城,又能向下辐射一般镇,因此应有较好的交通条件,靠近主要交通线。且题目说明北部为山地,34号镇因地形影响发展会受到限制,也不宜作为重点镇,新设3 5、3 6号镇同样不合理。市域交通设施规划应考虑服务对象,重点联系市域内的高等级城镇,增加通达性。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