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根据问题结构特点的分类,数学应用题中的问题一般属于___________问题。
结构良好
A. 4
B. 1
C. 3
D. 2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例题:
幸福 ?幸运 ?祝福 ?被害 ?不幸-------------答案 (4)
成功 ?成绩 ?发现 ?失败 ?不幸-------------答案 (3)
Q21. ( ) 利益 ?利息 ?灾祸 ?损失 ?损益
某研究者想探明教学方式与学生思维品质形成的关系,于是在一所小学随机选择了 一个班作为实验班,采用新的应用题教学方式实施教学,如以自编应用题(一题多变) 和解应用题(一题多解)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以应用题归类教学培养学生思维的深 刻性等等。实验前后分别对该班进行了难度相当的测试。该班前后测平均成绩的差异视 为实验产生的效果。
试从实验设计方面分析该研究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
可以采用非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设计(或随机分派控制组后测设计,或随机分派 控制组前后测设计)对该实验设计进行改造。
改进方案描述:
示例一:非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设计
研究者可以随机选择同年级的两个班,其中一个班作为实验班,另一个班作为对比 班。实验前对两个班进行同一试卷的测试,实验结束后,再对这两个班使用与前测难度 相当的同一试卷进行测试。两班前后测平均成绩的差异可以视为实验产生的效果。
示例二 :随机分派控制组后测设计
研究者可以随机选择同年级的两个班并做等组处理。其中一个班作为实验班,另一 个班作为对比班。实验结束后,对这两个班进行同一试卷的测试。两班测试平均成绩的差异可以视为实验产生的效果。
示例三: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设计
研究者可以随机选择同年级的两个班并做等组处理。其中一个班作为实验班,另一 个班作为对比班。实验前对两个班进行同一试卷的测试,试验结束后,再对这两个班使 用与前测难度相当的同一试卷进行测试。两班后测平均成绩的差异可以视为实验产生的 效果。
【评分说明】
①第(1)点若写出两种及以上抽样方法,不给分。
②第(4)点的改进方案部分,写出其中任一实验设计的名称给4分;对改进方案进 行描述的,可参考示例酌情给1~6分。提出其他改进方案且言之有理者,可酌情给1~6 分。若写出多种改进方案,只按一种方案给分。
例题2:一项工程,甲、乙两队合作30天完成。如果甲队单独做24天后,乙队再加入合做,两队合做12天后,甲队因事离去,由乙队继续做了15天才完成。这项工程如果由甲队单独做,需要多少天完成?解:1、我们可以将“甲队单独做24天后,乙队再加入合做,两队合做12天后,甲队因事离去,由乙队继续做了15天才完成”转化为“甲、乙两队合做27天,甲再单独做9天”,由此可以求出甲9天的工作量为:,甲每天的工作效率为:,这项工程如果由甲队单独做,需要。例题3:有一项工程,甲单独做需要6小时,乙单独做需要8小时,丙单独做需要10小时,上午8时三人同时开始,中间甲有事离开,如果到中午12点工程才完工,则甲上午离开的时间是几时几分?解:1、根据题意,知道了甲乙丙的工作时间可求出相应的工作效率。甲的工作量是全部工作量减去乙丙的工作量,所以甲的工作时间也可以求出来,即甲上午离开的时间也可以求出来。2、甲的工作量=1-(+)×4=;甲的工作效率为:1÷6=所以甲的工作时间为:÷=(小时)所以甲离开的时间是8时36分。
【材料】在某小学四年级的教学课上,老师讲解例题时,欣欣觉得自己已经掌握老师的解题方法,便向同桌询问其它解法。老师批评欣欣不该在课堂上讲话,她不服和老师顶嘴。老师对她说,这样简单的问题都不会,还好意思问同学。
老师的做法对吗 查看材料
面对“翻转课堂”,教师角色不可避免的要实现彻底的角色转变,下面说法不符合教师角色转变的是()
- A、视频中的讲解者,问题讨论中的引导者,课程内容的设计者,学生学习的解惑着,整个学习过程的调控者。
- B、视频中的讲解者,问题讨论中的设计者,课程内容的解惑者,学生学习的引导着,整个学习过程的调控者。
- C、视频中的讲解者,问题讨论中的解惑者,课程内容的设计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整个学习过程的调控者。
- D、视频中的讲解者,问题讨论中的解惑者,课程内容的调控者,学生学习的引导着,整个学习过程的设计者。
正确答案:C
一般情况下,学生做应用题都会经历四个步骤:()、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计算、检验答案。
正确答案:理解题意
展示是对导学案上问题答案的重复性讲解。
正确答案:错误
教科书问题解决中,对例题的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当学生能够识别出新的问题与例题之间的相似性后,他就可以将例题的解题程序迁移到新的问题中
- B、例题对于学生解决新的问题作用很小
- C、例题则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如何将原理应用到实际问题的典型范例
- D、通过学习例题,学生可以学会特定的操作步骤和程序
正确答案:B
更多 “小学典型应用题14:工程问题(例题 视频讲解 答案)” 相关考题
- 工伤认定应当由()作出。A、当地劳动保障部门B、当地法院C、当地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
- 工会发现企业违章指挥、强令工人冒险作业,或者生产过程中发现明显重大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有权提出解决的建议,企业()。A、依据生产考虑解决B、应当及时研究答复C、根据条件适当处理
- 宋朝为了加强皇帝对司法权的直接控制而建立了()
- 炼铁厂带煤气作业的类别是如何划分的?
- 国家对机动车实行登记制度。下列属于机动车登记的有()。A、报废登记B、报停登记C、注册登记D、年审登记
- 国家实行机动车()强制保险制度,设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A、车辆损失险B、第三者责任C、全车盗抢D、车上人员责任险
- 2011年5月13日,张某(持C1证)驾驶自己的轿车,与同方向在前李某驾驶的二轮摩托车相撞,致李某与当场死亡,张某当场报案并在现场等候交警处理。后经民警调查,事故因张某醉酒后驾驶机动车造成,负事故的全部责任。公安机关应当对张某怎样处理?如果追刑应当以什么罪名立案?
- 对交通肇事构成犯罪,依法应当吊销驾驶人机动车驾驶证的,应当在(),由设区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吊销机动车驾驶证。A、送达事故认定书之日起五日内B、损害赔偿调解结束之日起五日内C、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以前D、人民法院作出有罪判决后
- 在早期中国社会中,法律与道德之间缺乏明确的分界,二者互为表里。
- 元律不禁止“同姓通婚”,因为蒙古人、色目人盛行婚姻自由的思想,故对同姓通婚不加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