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数学命题接受学习是把数学命题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通过分析命题所涉及的数学概念以及数学命题的条件与结论,得出命题的逻辑关系,然后学习命题的证明过程,并用实际例子对命题的正确性进行验证。()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正确


数学命题教学过程的环节是:()

A.数学命题引人的设计

B.复习设计

C.数学命题分析设计

D.数学命题的证明


正确答案:ABCD


请教:2010年教师公开招聘《小学数学》专家命题预测试卷(1)第7大题第1小题如何解答?

【题目描述】

第 23 题

 

 


【参考答案分析】:

这个题目所求是一般的定积分,设函数f(x) 在区间[a,b]上连续,将区间[a,b]分成n个子区间[a,x0],(x0,x1], (x1,x2],,(xi,b].在每个子区间(xi-1,xi)任取一点ξi(i=1,2,,n),作和式(见右下图),当λ→0时,(λ属于最大的区间长度)该和式无限接近于某个常数,这个常数叫做函数f(x) 在区间(a,b)的定积分,记为(见右下图):

 
  其中:a叫做积分下限,b叫做积分上限,区间【a,b】叫做积分区间,函数f(x) 叫做被积函数,x 叫做积分变量,f(x)dx 叫做被积式,∫ 叫做积分号。

之所以称其为定积分,是因为它积分后得出的值是确定的,是一个, 而不是一个函数

  

定积分


请教:2010年教师公开招聘《小学数学》专家命题预测试卷(5)第1大题第2小题如何解答?

【题目描述】

第 17 题180的2/3是( );90米比50米多( )%。

 


【参考答案分析】:12080


安徽教师资格证自考教育学心理学采用的是全国统一命题试卷还是安徽命题试卷


安徽自己出卷,还没统考


摘要: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三年级数学命题质量分析一、试卷命题情况在本次冀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考试中,本张试卷命题的指导思想是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紧扣新课程理念。整个试卷可以说全面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全面考查学生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基本技能的形成情况及对数学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把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融于试卷之中,注重了学科的整合依据学生操作能力的考查,努力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与思想,做到不出偏题、怪题、过难的题,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增加灵活性,又考查了学生的真实水平,增强了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为广大教师的教学工作起到了导向作用,更好地促进我区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现将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三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命题情况分析如下:(一)内容全面,覆盖广泛。衡量一套试题优劣的标准之一,就是要看试题是否涵盖了教材所有方面的主要内容,是否比较全面地考查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命题中采用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呈现方式,在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同时,适当考查了学习过程,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目标体系。三年级数学试卷容量大,覆盖面广,几乎涉及冀教版三年级下册教材的所有内容,满分100分,从“数与代1 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活动”四个方面进行考查,共计十个大题,考察了学生区分旋转与平移现象、解决有关时间的简单问题、小数、分数的初步认识、测量和面积等知识,以及乘、除法计算等等。试题较好地体现了层次性,难易适度,比例为7:2:1,简单题分值约占70%,中档题约占20%,稍难题约占10%。这


一名教师选取30名小学三年级学生,让他们做来自不同地区的两套数学试卷,并希望比较这两套试卷的得分是否有差别。以上案例的数据统计分析应选用的是相关样本£检验还是独立样本t检验?若选择错误,对所得结果的差异显著性会有什么影响?


答案:
解析:
应该选择相关样本t检验。本案例中如果选择错误,可能会使本来存在显著差异的两组数据变得没有差异,因为如果将相关样本误作为独立样本处理,会减小标准误的值,从而使得到的统计量的值变小,这会减少得出差异显著的可能性。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相关样本和独立样本£检验的理解与应用。相关样本的数据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因此,用于计算相关样本t检验的标准误会比计算独立样本t检验的标准误更小,导致最终得到的统计量值不同。


以下选项中属于职业技能鉴定命题质量评价的目的的是()。

  • A、对试题和试卷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
  • B、有效地评估试题和试卷质量
  • C、为试题的修改与更新提供科学依据
  • D、促进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整体发展

正确答案:A,B,C,D


以下选项中不属于职业技能鉴定命题质量评价的目的的是()。

  • A、对试题和试卷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
  • B、确定试题和试卷质量
  • C、为试题的修改与更新提供科学依据
  • D、促进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整体发展

正确答案:B


()是涵盖整个命题活动中全部质量因素的规程性文件。

  • A、鉴定命题技术标准
  • B、试卷摸板
  • C、组卷模型
  • D、鉴定要素细目表

正确答案:A


教学设计题:请为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编写教学设计。


正确答案:参考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学会在给定的条件下确定平面图上的方向。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3)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通过活动体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学以致用的意识和小组合作的精神,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目标1,2,3
【教学难点】目标1,2
【教学用具】CAI,学生每组一张校园平面设计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恩施有哪些旅游景点:谁能向老师介绍一下?
(2)学生可能回答下列景点:连珠塔、大观园、龙鳞宫、梭步石林等(学生每说一处,教师用CAI播放画面,配以轻音乐)。
(3)小结:同学介绍了这么多旅游景点,有时间我们一同去玩玩好吗?
(4)大观园这么好玩,你指给我看看它在学校的哪个方向。
(5)学生回答(略)
师:现在,我知道三(6)班的许多同学都和东、南、西、北交上朋友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位置和方向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活动体验、学习新知
(1)辨别方向学生介绍辨别方向的方法
师:在日常生活中你会辨别方向吗?你是怎样辨别的?(学生可能有以下回答)生:我看太阳辨别方向:面对太阳升起的一方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师:这个办法真好,请你把这个方法教给同学们好吗?(全班师生边说边做动作)
师:除了这种方法,还有哪些方法可以辨别方向呢?
生:我是用指南针辨别方向的:指南针红色的指针指向北,另一边指向南。
师:你是哪里知道这个方法的?看来自然课上也有我们的数学知识。
生:如果是在雪地还可以观察积雪辨别方向:积雪化得快的是南,化得慢的是北。
生:在深山中可以观察树叶来辨别方向:树叶稠的一面是南,树叶稀的一面是北。
生:如果是晚上,还可以用北极星辨别方向:面向北极星,前面是北,后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东。
师:这些方法都很棒。我们一起来跟着后面这位同学说的边说边做动作好吗?(师生边说边做动作)
(2)学生介绍班级情况
师:同学们认识了东、南、西、北,又自己体验了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现在,谁能用这些方位词介绍一下我们这个教室的情况吗?
生(站在教室中间介绍):教室的东边有一排窗户,西边有蓝色的玻璃门,南边有屏幕,北边是学习园地。
(3)游戏活动:听口令做动作
活动①:老师叫口令。师生做动作师:请坐在教室东边的同学起立,我们一起跺跺脚;请坐在教室西边的同学起立,我们一起拍拍手;请坐在教室南边的同学起立,我们一起摸摸脸:请坐在教室北边的同学起立,我们一起挥挥手。
活动②:学生帮助老师叫口令
(三)实践运用、发展新知
(1)解决实际问题
①CAl出示:--(6)班的向秀坤,家住市政府宿舍,请问他放学回家时怎么走?市政府宿舍北市计委二实小(生:先向西走到市计委,再向北到家)
②CAl出示:如果二实小三(6)班的同学到市地税局花园看一看,应该怎么走?二实小北市地税局花园车站(生:先向南走车站,再向西到市地税局花园。)
③CAl出示:胡老师从二实小出发,先向南走到车站,再向东去交手机话费,胡老师要到联通民族路营业部还是移动公司?
二实小北车站联通移动
生:胡老师可能到联通民族路营业部,也可能到移动公司。
师:真的猜对了,请大家用掌声鼓励他。
(2)小导游模拟走风景点:
师:课开始同学们介绍了恩施旅游景点,现在我们一起到大观园看看好吗?哪个同学愿意当小导游带老师和同学走一走。
生:(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同学各站一队,老师站在最后)大家好,我是小导游某某,欢迎你到恩施来。现在,们一起从学校出发……


更多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相关考题
考题 教学设计题:请为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编写教学设计。正确答案: 参考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学会在给定的条件下确定平面图上的方向。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3)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通过活动体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学以致用的意识和小组合作的精神,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目标1,2,3 【教学难点】目标1,2 【教学用具】CAI,学生每组一张校园平面设计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恩施有哪些旅游景点:谁能向老师介绍一下? (2)学生可能回答下列景点:连珠塔、大观园、龙鳞宫、梭步石林等(学生每说一处,教师用CAI播放画面,配以轻音乐)。 (3)小结:同学介绍了这么多旅游景点,有时间我们一同去玩玩好吗? (4)大观园这么好玩,你指给我看看它在学校的哪个方向。 (5)学生回答(略) 师:现在,我知道三(6)班的许多同学都和东、南、西、北交上朋友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位置和方向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活动体验、学习新知 (1)辨别方向学生介绍辨别方向的方法 师:在日常生活中你会辨别方向吗?你是怎样辨别的?(学生可能有以下回答)生:我看太阳辨别方向:面对太阳升起的一方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师:这个办法真好,请你把这个方法教给同学们好吗?(全班师生边说边做动作) 师:除了这种方法,还有哪些方法可以辨别方向呢? 生:我是用指南针辨别方向的:指南针红色的指针指向北,另一边指向南。 师:你是哪里知道这个方法的?看来自然课上也有我们的数学知识。 生:如果是在雪地还可以观察积雪辨别方向:积雪化得快的是南,化得慢的是北。 生:在深山中可以观察树叶来辨别方向:树叶稠的一面是南,树叶稀的一面是北。 生:如果是晚上,还可以用北极星辨别方向:面向北极星,前面是北,后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东。 师:这些方法都很棒。我们一起来跟着后面这位同学说的边说边做动作好吗?(师生边说边做动作) (2)学生介绍班级情况 师:同学们认识了东、南、西、北,又自己体验了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现在,谁能用这些方位词介绍一下我们这个教室的情况吗? 生(站在教室中间介绍):教室的东边有一排窗户,西边有蓝色的玻璃门,南边有屏幕,北边是学习园地。 (3)游戏活动:听口令做动作 活动①:老师叫口令。师生做动作师:请坐在教室东边的同学起立,我们一起跺跺脚;请坐在教室西边的同学起立,我们一起拍拍手;请坐在教室南边的同学起立,我们一起摸摸脸:请坐在教室北边的同学起立,我们一起挥挥手。 活动②:学生帮助老师叫口令 (三)实践运用、发展新知 (1)解决实际问题 ①CAl出示:--(6)班的向秀坤,家住市政府宿舍,请问他放学回家时怎么走?市政府宿舍北市计委二实小(生:先向西走到市计委,再向北到家) ②CAl出示:如果二实小三(6)班的同学到市地税局花园看一看,应该怎么走?二实小北市地税局花园车站(生:先向南走车站,再向西到市地税局花园。) ③CAl出示:胡老师从二实小出发,先向南走到车站,再向东去交手机话费,胡老师要到联通民族路营业部还是移动公司? 二实小北车站联通移动 生:胡老师可能到联通民族路营业部,也可能到移动公司。 师:真的猜对了,请大家用掌声鼓励他。 (2)小导游模拟走风景点: 师:课开始同学们介绍了恩施旅游景点,现在我们一起到大观园看看好吗?哪个同学愿意当小导游带老师和同学走一走。 生:(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同学各站一队,老师站在最后)大家好,我是小导游某某,欢迎你到恩施来。现在,们一起从学校出发……

考题 教学设计题:请为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编写教学设计。正确答案:参考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学会在给定的条件下确定平面图上的方向。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3)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通过活动体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学以致用的意识和小组合作的精神,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目标1,2,3 【教学难点】目标1,2 【教学用具】CAI,学生每组一张校园平面设计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恩施有哪些旅游景点:谁能向老师介绍一下? (2)学生可能回答下列景点:连珠塔、大观园、龙鳞宫、梭步石林等(学生每说一处,教师用CAI播放画面,配以轻音乐)。 (3)小结:同学介绍了这么多旅游景点,有时间我们一同去玩玩好吗? (4)大观园这么好玩,你指给我看看它在学校的哪个方向。 (5)学生回答(略) 师:现在,我知道三(6)班的许多同学都和东、南、西、北交上朋友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位置和方向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活动体验、学习新知 (1)辨别方向学生介绍辨别方向的方法 师:在日常生活中你会辨别方向吗?你是怎样辨别的?(学生可能有以下回答)生:我看太阳辨别方向:面对太阳升起的一方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师:这个办法真好,请你把这个方法教给同学们好吗?(全班师生边说边做动作) 师:除了这种方法,还有哪些方法可以辨别方向呢? 生:我是用指南针辨别方向的:指南针红色的指针指向北,另一边指向南。 师:你是哪里知道这个方法的?看来自然课上也有我们的数学知识。 生:如果是在雪地还可以观察积雪辨别方向:积雪化得快的是南,化得慢的是北。 生:在深山中可以观察树叶来辨别方向:树叶稠的一面是南,树叶稀的一面是北。 生:如果是晚上,还可以用北极星辨别方向:面向北极星,前面是北,后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东。 师:这些方法都很棒。我们一起来跟着后面这位同学说的边说边做动作好吗?(师生边说边做动作) (2)学生介绍班级情况 师:同学们认识了东、南、西、北,又自己体验了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现在,谁能用这些方位词介绍一下我们这个教室的情况吗? 生(站在教室中间介绍):教室的东边有一排窗户,西边有蓝色的玻璃门,南边有屏幕,北边是学习园地。 (3)游戏活动:听口令做动作 活动①:老师叫口令。师生做动作师:请坐在教室东边的同学起立,我们一起跺跺脚;请坐在教室西边的同学起立,我们一起拍拍手;请坐在教室南边的同学起立,我们一起摸摸脸:请坐在教室北边的同学起立,我们一起挥挥手。 活动②:学生帮助老师叫口令 (三)实践运用、发展新知 (1)解决实际问题 ①CAl出示:--(6)班的向秀坤,家住市政府宿舍,请问他放学回家时怎么走?市政府宿舍北市计委二实小(生:先向西走到市计委,再向北到家) ②CAl出示:如果二实小三(6)班的同学到市地税局花园看一看,应该怎么走?二实小北市地税局花园车站(生:先向南走车站,再向西到市地税局花园。) ③CAl出示:胡老师从二实小出发,先向南走到车站,再向东去交手机话费,胡老师要到联通民族路营业部还是移动公司? 二实小北车站联通移动 生:胡老师可能到联通民族路营业部,也可能到移动公司。 师:真的猜对了,请大家用掌声鼓励他。 (2)小导游模拟走风景点: 师:课开始同学们介绍了恩施旅游景点,现在我们一起到大观园看看好吗?哪个同学愿意当小导游带老师和同学走一走。 生:(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同学各站一队,老师站在最后)大家好,我是小导游某某,欢迎你到恩施来。现在,们一起从学校出发……

考题 单选题()是涵盖整个命题活动中全部质量因素的规程性文件。A 鉴定命题技术标准B 试卷摸板C 组卷模型D 鉴定要素细目表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考题 问答题请为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编写教学设计。正确答案: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学会在给定的条件下确定平面图上的方向。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3.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通过活动体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学以致用的意识和小组合作的精神,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目标1,2,3 教学难点:目标1,2 教学用具:CAI,学生每组一张校园平面设计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人新课 1.恩施有哪些旅游景点:谁能向老师介绍一下? 2.学生可能回答下列景点:连珠塔、大观园、龙鳞宫、梭步石林等(学生每说一处,教师用 CAI播放画面,配以轻音乐)。 3.小结:同学介绍了这么多旅游景点,有时间我们一同去玩玩好吗? 4.大观园这么好玩.请你指给我看看它在学校的哪个方向。 5.学生回答(略) 师:现在,我知道三(6)班的许多同学都和东、南、西、北交上朋友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位置和方向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活动体验、学习新知 1.辨别方向 (1)学生介绍辨别方向的方法 师:在日常生活中你会辨别方向吗?你是怎样辨别的? (学生可能有以下回答) 生:我看太阳辨别方向:面对太阳升起的一方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而是南。 师:这个办法真好,请你把这个方法教给同学们好吗? (全班师生边说边做动作) 师:除了这种方法,还有哪些方法可以辨别方向呢? 生:我是用指南针辨别方向的:指南针红色的指针指向北,另一边指向南。 师:你是哪里知道这个方法的?看来自然课上也有我们的数学知识。 生:如果是在雪地还可以观察积雪辨别方向:积雪化得快的是南,化得慢的是北。 生:在深山中可以观察树叶来辨别方向:树叶稠的一面是南,树叶稀的一面是北。 生:如果是晚上,还可以用北极星辨别方向:面向北极星,前面是北,后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东。 师:这些方法都很棒。我们一起来跟着后面这位同学说的边说边做动作好吗? (师生边说边做动作) (2)学生介绍班级情况 师:同学们认识了东、南、西、北,又自己体验了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现在,谁能用这些方位词介绍一下我们这个教室的情况吗? 生(站在教室中间介绍):教室的东边有一排窗户,西边有蓝色的玻璃门,南边有屏幕,北边是学习园地。 (3)游戏活动:听口令做动作活动①:老师叫口令。师生做动作 师:请坐在教室东边的同学起立,我们一起跺跺脚;请坐在教室西边的同学起立,我们一起拍拍手;请坐在教室南边的同学起立,我们一起摸摸脸:请坐在教室北边的同学起立,我们一起挥挥手。 活动②:学生帮助老师叫口令 (三)实践运用、发展新知 1.解决实际问题 (1)CAI出示:二实小三(6)班的向秀坤,家住市政府宿舍,请问他放学回家时怎么走? 市政府宿舍北市计委二实小 (生:先向西走到市计委,再向北到家) (2)CAI出示:如果二实小三(6)班的同学到市地税局花园看一看,应该怎么走? 二实小北市地税局花园车站 (生:先向南走车站,再向西到市地税局花园。) (3)CAI出示:胡老师从二实小出发,先向南走到车站,再向东去交手机话费,胡老师要到联通民族路营业部还是移动公司? 二实小北车站联通移动 生:胡老师可能到联通民族路营业部,也可能到移动公司。 师:真的猜对了,请大家用掌声鼓励他。 2小导游模拟走风景点: 师:课开始同学们介绍了恩施旅游景点,现在我们一起到大观园看看好吗?哪个同学愿意当小导游带老师和同学走一走。 生:(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同学各站一队,老师站在最后)大家好,我是小导游某某,欢迎你到恩施来。现在,我们一起从学校出发…… 解析: 暂无解析

考题 问答题材料一:“凡卡”(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材料二:“秒的认识”(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材料三:“How many?”(PEP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  请根据以上材料任选其一进行教学设计。正确答案: 凡卡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词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生活遭遇,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3.了解插叙的反衬作用,以及对比写法和含蓄结尾对突出中心的作用。领悟文章将作者叙述、信的内容和回忆插叙结合在一起的表达方法。 二、教学重点 理解凡卡写信的内容,了解凡卡的苦难生活,通过凡卡的神态、动作、联想,了解凡卡的内心世界。 三、教学难点. 作者的叙述、信的内容和凡卡的回忆交叉在一起,同时交替使用了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这种复杂的穿插和变化人称的写法是学习的难点。 四、教学准备 课本及教学挂图、课件,学生上网收集的相关资料 五、教学课时 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1.我们刚刚读过安徒生的著名童话,今天再来读一篇外国文学作品,是俄国的伟大作家契诃夫写的《凡卡》。(板书课题) 2.我们怎样才能读进去,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学生自由说,如有感情地朗读,联系实际进行联想,讨论等)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按要求自读课文。 (1)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画出文中出现的人名及人物的身份。 (3)将凡卡写信的段落标记出来。(第3、8、10、11、12、15自然段) (4)准备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凡卡。(让学生出示预习中收集到的图片、视频等) 2.出示课文朗读录音,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读生字新词,要读准字音。 (2)读准人名,并明确人物的身份。 (3)按写信过程将课文分成三段。 (4)简单介绍一下凡卡。 (三)感受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 1.快速默读课文,从凡卡的信里找出哪些段落是写他的学徒生活的。(第8、11、15自然段) 2.轻声读第8、15自然段,说一说凡卡在老板家里受到哪些虐待,画一画有关的词句。 3.结合词句,汇报交流。 (1)挨打:结合挨打时的动作——“揪、拖、揍、戳”;工具——老板“拿皮带、拿楦头”,老板娘“捞起青鱼”;程度——“昏倒“,来体会他们对九岁的小凡卡肆意随便地殴打,毫无人性地对待。 (2)挨饿:结合“简直没有、一点儿”来想凡卡一天到晚饥肠辘辘,可能饿到什么程度的表现。 (3)挨困:结合“一……就……只好”来体会凡卡即使在过道里也无法好好睡一觉,可能会困得怎样。 小结:凡卡在老板家里忍受着非人的折磨,吃不饱睡不好,还要挨打。联想他每天会怎样生活,没人的时候凡卡会怎样做(如偷偷地哭,想念爷爷,伤痕累累,捡东西吃等),所以,凡卡才说:“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 4.自由读,说说你从感叹号和省略号中读出了什么(无法忍受、绝望、哀求等心情)。展开想象,把静止的省略号变成实在的生活内容。如凡卡还受了哪些折磨?还可能怎样请求爷爷? 5.练习把凡卡的悲惨的生活和对爷爷倾诉的情绪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6.快速浏览第11自然段,说说你的发现。(莫斯科,是富人的天堂,穷人的地狱) 第二课时 (一)感受凡卡“美好”的乡村生活 1.这篇课文除了写信,还写了什么?(还写了凡卡对乡村生活的回忆。把这些内容放在写信中间,就是插叙) 2.快速默读,找到与乡村生活有关的段落,做出标记。 3.读一读,说说爷爷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年老、困苦、劳累,但很乐观、风趣、慈祥,跟爷爷在一起凡卡感到很快乐) 4.有感情地朗读第4、5自然段。 5.结合具体语段,说说乡村生活给凡卡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1)家乡美丽的夜景。宁静、优美、柔和,有着过节的气氛,从中可以体会到凡卡高兴的心情。与城市悲惨的学徒生活相比,乡村的生活是那样美好,所以,在凡卡的记忆中,连一个普通的夜晚也如此美丽。这正是凡卡对家乡对亲人思念的表现。 (2)守夜和砍圣诞树。从“多么快乐的日子呀!”“逗笑一会儿”,还有爷爷生动趣味的语言,体会到这可能是凡卡印象最深、最快乐的一件事。试着读出凡卡的快乐。 6.仔细探究,乡村生活真的是美好幸福的吗? 7.爷爷已经65岁,还要给老爷家守夜,只能睡在大厨房里;守夜时要挨冻,砍圣诞树时爷孙俩都要“冻僵”了,体会到他们的生活是非常贫困劳累的。否则,爷爷也不会把他唯一的孙子送到城里去做学徒。在小凡卡的心里却如此美好,正是因为他现在的学徒生活太悲惨了,已经到了他无法忍受的程度。 (二)讨论写法的作用 1.加入插叙部分,更加衬托出了凡卡学徒生活的悲惨和他迫切要回到爷爷身边的心情。 2.小说除了运用插叙,还采取了哪些方法,使我们如此感动? 在文中找到几处细腻传神的细节描写,体会其真实具体,给人印象深刻,有身临其境之感。(凡卡写信时的动作、表情、心理,写信中对学徒生活的描述和对乡村生活回忆中,都有生动细腻的细节描写,找到一两处来体会) (三)自学结尾,体会表达的特点 1.找找哪些地方是细节描写,说说细节描写的作用。 2.美好的梦与残酷的现实形成了对比,让人对凡卡悲惨的命运产生了更深的同情,更加愤恨造成这种命运的社会制度。 3.讨论:凡卡的梦会实现吗,为什么? 4.回顾全文,进行总结:结构比较复杂,它由三部分内容组成:作者叙述凡卡的悲惨遭遇,凡卡信的内容,写信过程中凡卡的回忆。在这三部分内容的表达上,抓住了细节,表现了凡卡这个仅仅九岁的孩子复杂的内心活动,给爷爷写信,哀求爷爷把他带回去,说明了他在莫斯科学徒生活的悲惨,使我们深深同情他的悲惨命运,更加痛恨那个吃人的黑暗社会。 (四)拓展阅读 建议同学们课外阅读《契诃夫短篇小说选》。 解析: 暂无解析

考题 多选题以下选项中属于职业技能鉴定命题质量评价的目的的是()。A对试题和试卷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B有效地评估试题和试卷质量C为试题的修改与更新提供科学依据D促进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整体发展正确答案: C,A 解析: 暂无解析

考题 单选题为了分析高三年级的8个班400名学生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的数学成绩,决定在8个班中每班随机抽取12份试卷进行分析,这个问题中样本容量是()。A 8B 400C 96D 96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考题 问答题材料一:“凡卡”(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材料二:“秒的认识”(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材料三:“How many?”(PEP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  请根据以上材料任选其一进行教学设计。正确答案: 凡卡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词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生活遭遇,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3.了解插叙的反衬作用,以及对比写法和含蓄结尾对突出中心的作用。领悟文章将作者叙述、信的内容和回忆插叙结合在一起的表达方法。 二、教学重点 理解凡卡写信的内容,了解凡卡的苦难生活,通过凡卡的神态、动作、联想,了解凡卡的内心世界。 三、教学难点. 作者的叙述、信的内容和凡卡的回忆交叉在一起,同时交替使用了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这种复杂的穿插和变化人称的写法是学习的难点。 四、教学准备 课本及教学挂图、课件,学生上网收集的相关资料 五、教学课时 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1.我们刚刚读过安徒生的著名童话,今天再来读一篇外国文学作品,是俄国的伟大作家契诃夫写的《凡卡》。(板书课题) 2.我们怎样才能读进去,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学生自由说,如有感情地朗读,联系实际进行联想,讨论等)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按要求自读课文。 (1)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画出文中出现的人名及人物的身份。 (3)将凡卡写信的段落标记出来。(第3、8、10、11、12、15自然段) (4)准备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凡卡。(让学生出示预习中收集到的图片、视频等) 2.出示课文朗读录音,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读生字新词,要读准字音。 (2)读准人名,并明确人物的身份。 (3)按写信过程将课文分成三段。 (4)简单介绍一下凡卡。 (三)感受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 1.快速默读课文,从凡卡的信里找出哪些段落是写他的学徒生活的。(第8、11、15自然段) 2.轻声读第8、15自然段,说一说凡卡在老板家里受到哪些虐待,画一画有关的词句。 3.结合词句,汇报交流。 (1)挨打:结合挨打时的动作——“揪、拖、揍、戳”;工具——老板“拿皮带、拿楦头”,老板娘“捞起青鱼”;程度——“昏倒“,来体会他们对九岁的小凡卡肆意随便地殴打,毫无人性地对待。 (2)挨饿:结合“简直没有、一点儿”来想凡卡一天到晚饥肠辘辘,可能饿到什么程度的表现。 (3)挨困:结合“一……就……只好”来体会凡卡即使在过道里也无法好好睡一觉,可能会困得怎样。 小结:凡卡在老板家里忍受着非人的折磨,吃不饱睡不好,还要挨打。联想他每天会怎样生活,没人的时候凡卡会怎样做(如偷偷地哭,想念爷爷,伤痕累累,捡东西吃等),所以,凡卡才说:“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 4.自由读,说说你从感叹号和省略号中读出了什么(无法忍受、绝望、哀求等心情)。展开想象,把静止的省略号变成实在的生活内容。如凡卡还受了哪些折磨?还可能怎样请求爷爷? 5.练习把凡卡的悲惨的生活和对爷爷倾诉的情绪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6.快速浏览第11自然段,说说你的发现。(莫斯科,是富人的天堂,穷人的地狱) 第二课时 (一)感受凡卡“美好”的乡村生活 1.这篇课文除了写信,还写了什么?(还写了凡卡对乡村生活的回忆。把这些内容放在写信中间,就是插叙) 2.快速默读,找到与乡村生活有关的段落,做出标记。 3.读一读,说说爷爷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年老、困苦、劳累,但很乐观、风趣、慈祥,跟爷爷在一起凡卡感到很快乐) 4.有感情地朗读第4、5自然段。 5.结合具体语段,说说乡村生活给凡卡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1)家乡美丽的夜景。宁静、优美、柔和,有着过节的气氛,从中可以体会到凡卡高兴的心情。与城市悲惨的学徒生活相比,乡村的生活是那样美好,所以,在凡卡的记忆中,连一个普通的夜晚也如此美丽。这正是凡卡对家乡对亲人思念的表现。 (2)守夜和砍圣诞树。从“多么快乐的日子呀!”“逗笑一会儿”,还有爷爷生动趣味的语言,体会到这可能是凡卡印象最深、最快乐的一件事。试着读出凡卡的快乐。 6.仔细探究,乡村生活真的是美好幸福的吗? 7.爷爷已经65岁,还要给老爷家守夜,只能睡在大厨房里;守夜时要挨冻,砍圣诞树时爷孙俩都要“冻僵”了,体会到他们的生活是非常贫困劳累的。否则,爷爷也不会把他唯一的孙子送到城里去做学徒。在小凡卡的心里却如此美好,正是因为他现在的学徒生活太悲惨了,已经到了他无法忍受的程度。 (二)讨论写法的作用 1.加入插叙部分,更加衬托出了凡卡学徒生活的悲惨和他迫切要回到爷爷身边的心情。 2.小说除了运用插叙,还采取了哪些方法,使我们如此感动? 在文中找到几处细腻传神的细节描写,体会其真实具体,给人印象深刻,有身临其境之感。(凡卡写信时的动作、表情、心理,写信中对学徒生活的描述和对乡村生活回忆中,都有生动细腻的细节描写,找到一两处来体会) (三)自学结尾,体会表达的特点 1.找找哪些地方是细节描写,说说细节描写的作用。 2.美好的梦与残酷的现实形成了对比,让人对凡卡悲惨的命运产生了更深的同情,更加愤恨造成这种命运的社会制度。 3.讨论:凡卡的梦会实现吗,为什么? 4.回顾全文,进行总结:结构比较复杂,它由三部分内容组成:作者叙述凡卡的悲惨遭遇,凡卡信的内容,写信过程中凡卡的回忆。在这三部分内容的表达上,抓住了细节,表现了凡卡这个仅仅九岁的孩子复杂的内心活动,给爷爷写信,哀求爷爷把他带回去,说明了他在莫斯科学徒生活的悲惨,使我们深深同情他的悲惨命运,更加痛恨那个吃人的黑暗社会。 (四)拓展阅读 建议同学们课外阅读《契诃夫短篇小说选》。 解析: 暂无解析

考题 问答题教学设计题:请为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编写教学设计。正确答案: 参考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学会在给定的条件下确定平面图上的方向。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3)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通过活动体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学以致用的意识和小组合作的精神,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目标1,2,3 【教学难点】目标1,2 【教学用具】CAI,学生每组一张校园平面设计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恩施有哪些旅游景点:谁能向老师介绍一下? (2)学生可能回答下列景点:连珠塔、大观园、龙鳞宫、梭步石林等(学生每说一处,教师用CAI播放画面,配以轻音乐)。 (3)小结:同学介绍了这么多旅游景点,有时间我们一同去玩玩好吗? (4)大观园这么好玩,你指给我看看它在学校的哪个方向。 (5)学生回答(略) 师:现在,我知道三(6)班的许多同学都和东、南、西、北交上朋友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位置和方向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活动体验、学习新知 (1)辨别方向学生介绍辨别方向的方法 师:在日常生活中你会辨别方向吗?你是怎样辨别的?(学生可能有以下回答)生:我看太阳辨别方向:面对太阳升起的一方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师:这个办法真好,请你把这个方法教给同学们好吗?(全班师生边说边做动作) 师:除了这种方法,还有哪些方法可以辨别方向呢? 生:我是用指南针辨别方向的:指南针红色的指针指向北,另一边指向南。 师:你是哪里知道这个方法的?看来自然课上也有我们的数学知识。 生:如果是在雪地还可以观察积雪辨别方向:积雪化得快的是南,化得慢的是北。 生:在深山中可以观察树叶来辨别方向:树叶稠的一面是南,树叶稀的一面是北。 生:如果是晚上,还可以用北极星辨别方向:面向北极星,前面是北,后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东。 师:这些方法都很棒。我们一起来跟着后面这位同学说的边说边做动作好吗?(师生边说边做动作) (2)学生介绍班级情况 师:同学们认识了东、南、西、北,又自己体验了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现在,谁能用这些方位词介绍一下我们这个教室的情况吗? 生(站在教室中间介绍):教室的东边有一排窗户,西边有蓝色的玻璃门,南边有屏幕,北边是学习园地。 (3)游戏活动:听口令做动作 活动①:老师叫口令。师生做动作师:请坐在教室东边的同学起立,我们一起跺跺脚;请坐在教室西边的同学起立,我们一起拍拍手;请坐在教室南边的同学起立,我们一起摸摸脸:请坐在教室北边的同学起立,我们一起挥挥手。 活动②:学生帮助老师叫口令 (三)实践运用、发展新知 (1)解决实际问题 ①CAl出示:--(6)班的向秀坤,家住市政府宿舍,请问他放学回家时怎么走?市政府宿舍北市计委二实小(生:先向西走到市计委,再向北到家) ②CAl出示:如果二实小三(6)班的同学到市地税局花园看一看,应该怎么走?二实小北市地税局花园车站(生:先向南走车站,再向西到市地税局花园。) ③CAl出示:胡老师从二实小出发,先向南走到车站,再向东去交手机话费,胡老师要到联通民族路营业部还是移动公司? 二实小北车站联通移动 生:胡老师可能到联通民族路营业部,也可能到移动公司。 师:真的猜对了,请大家用掌声鼓励他。 (2)小导游模拟走风景点: 师:课开始同学们介绍了恩施旅游景点,现在我们一起到大观园看看好吗?哪个同学愿意当小导游带老师和同学走一走。 生:(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同学各站一队,老师站在最后)大家好,我是小导游某某,欢迎你到恩施来。现在,们一起从学校出发…… 解析: 暂无解析

考题 单选题以下选项中不属于职业技能鉴定命题质量评价的目的的是()。A 对试题和试卷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B 确定试题和试卷质量C 为试题的修改与更新提供科学依据D 促进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整体发展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