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书写人民币汉字大写金额数字有“角”或“分”的,“角”“分”后面()字。
A.要写“整”
B.不写“整”
C.“角”写“整”“分”不写“整”
D.可写可不写“整”
2、读拼音写词语。(8分)
Pái huái wǔ rǔ miǎo shì duàn liàn
( ) ( ) ( ) ( )
dù jì kāng kǎi téng xiě kuí wǔ
( ) ( ) ( ) ( )
答案:徘徊 侮辱 藐视 锻炼 妒忌 慷慨 誊写 魁梧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多写少认、认写分开。()
如果某账户期末结账后无余额,则应在“借或贷”栏内写“平”字,“余额”栏内写“0”。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教学设计题:请为《小学语文》《菜园小记》写一个教学设计。
正确答案:参考设计:
【教学目的】
(1)学习延安军民以苦为乐、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文中优美的意境。
(3)学习文章以小见大和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
(4)品味文章精妙的语言。
【教学重难点】
(1)鉴赏文章的意境美和情感美。
(2)学习文章的写作手法。
(3)品味文章精当的语言。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情境激趣法、冥想入境法、诵读品味法、点拨互动法、合作探究法、讨论交流法等。
总体构想: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作者将自己的主观情感融于叙事写景之中。教学这样的文章,要引导学生循其形,入其境,体其情,深入领会文章意境美;深入文本,发挥想像,换位思考,通晓文章的情理,让学生受到情感美的熏陶;注重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的语言,强化鉴赏过程中的审美愉悦,加深对散文美的多方位认识。
媒体设计:多媒体课件或投影仪、录音机。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导语设计一:
(媒体显示:MTV歌曲《南泥湾》及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军民热火朝天的大生产运动场景。)由我国著名歌唱家郭兰英首唱的歌曲《南泥湾》曾经传遍神州大地,唱响半个多世纪,至今仍然深受人民的喜爱。这一方面是因为它曲调悠扬、旋律动听,但更重要的是因为它所表现的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军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教育、鼓舞了一代又一代新中国的接班人。我们今天学习的《菜园小记》也从一个很小的侧面表现了革命前辈的高尚情操。
导语设计二:大家还记得我们初一学过的陶渊明的诗《归园田居》吗?“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一幅优美的月夜归耕图蕴涵着诗人归隐的自豪与田园的乐趣。那么,在艰苦的抗日战争年代,战士们曾经体验到的田园乐趣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走进吴伯箫和他战友的菜园,一起去感受战士们种菜的乐趣与延安军民的精神风貌。
(解说:在散文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教师运用音像教学手段或声情并茂的开场白,创设一个与文章基调相一致的生活情境与情感基调,带学生置身于相应的教学情境之中,使学生的情感与作品的情感积极交融,产生强烈而深厚的情感反应,从而唤起学生的审美感受。)
二、解题
1941年皖南事变后,国民党为了扼制我党我军的发展,在陕甘宁边区聚集重兵,对延安军民实施严密的经济封锁,边区军民的生活一度陷入困境,甚至到了“每天要买到蔬菜就买不到油盐柴火,要买到油盐柴火就买不到蔬菜的地步”。在艰苦的年月里,边区军民响应毛主席“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他们自己动手开荒、种地,纺棉、织布……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粉碎了敌人的阴谋,抗日根据地的军民不但吃得饱,穿得暖,而且坚持了抗战,取得了抗战的最后胜利。《菜园小记》写的就是作者对延安蓝家坪开荒种菜岁月的深情回忆。吴伯箫,现代散文家,山东莱芜人,著有《烟尘集》《北极星》等散文集。1938年4月到延安,曾参加1941年到1942年的“大生产运动”。这篇文章写于1961年。当时由于严重的自然灾害和苏联的背信弃义,国家处于经济严重困难时期。作者认为自己是一个在延安生活了8年的人,“有责任介绍延安的革命传统,宣传延安的革命精神”。他应《人民日报》的要求,先后写了包括《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窑洞风景》《歌声》在内的一组散文,满怀激情地歌颂了延安军民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激励人民战胜困难,夺取胜利。
三、研习课文
(一)粗读课文,整体感受美点。
(1)学生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独立感受、发现美点,同时思考: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现了延安军民怎样的精神面貌?
明确:课文表达了作者热爱劳动、热爱边区火热的战斗生活的思想感情,表现了延安军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以苦为荣、以苦为乐的革命精神面貌。
(2)学生交流阅读感受。
请学生读出自己喜欢的词、句、段,并且说说它们美在哪里。
(解说:本文语言质朴、明朗而优美,蕴涵着深厚的感情,轻声朗读可能比大声朗读或默读更容易让学生入情入境,获得丰富的感受。学生在没有教师或录音朗读“干扰”的情况下的阅读是一种“真实的阅读”,也是“发现”的起点。安排这些活动的意图是让学生自主初步感受文本,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交流阅读感受有利于构建一个生生互动的立体教学网络。)
(二)抓住线索,理清课文思路。
(采取“分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点拨”的方式进行。)
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文章围绕这条线索写了哪些事?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
明确:文章以菜园为线索,把与菜园有关的事情贯穿起来,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是文章的引子。由议论“种花好,种菜更好”很自然地引出对延安蓝家坪菜园的回忆。
第二部分(第3~6段),写菜园的概貌。
第三部分(第7段至篇末),写种菜的乐趣。
(解说:散文的线索是把全部材料连缀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脉络,是作者行文的思路。从线索入手理清思路,往往能收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三)检查学生对生字难词的掌握情况。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绛紫自给石窠腌渍煦暖姹紫嫣红韭菜涔涔精神矍铄窖藏沁人心脾
五彩斑斓
(2)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姹紫嫣红繁盛泼辣煦暖见缝插针精神矍铄老当益壮万头攒动傲然不群沁人心脾五彩斑斓耀眼争光
(解说:将字词检查放在最后一个环节是为了避免破坏导入新课时创设的学习情境,让学生马上进入对文本的感受阶段,有利于保持学习的兴趣。)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在叙事、写景中抒发内心感情的?
(2)积累文中的优美词语。
第二课时
一、导语设计
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菜园小记》这篇课文,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作者笔下充满田园乐趣的菜园,一起欣赏菜园的景,了解园中的事,体会文中的情。
(解说:精练的导语既创设了学习情境又简要交代了学习目的。)
二、研习课文
(1)学习文章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
①默读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来写菜园概貌?作者在文中提到的种菜乐趣体现在哪些方面?重点写了哪些乐趣?
明确:作者抓住菜园是果园又是花园的特点,运用铺陈的手法,先果园,次花园,最后落笔到菜园。作者在文中告诉读者,“种菜的乐趣不只是在吃菜的时候”,“施肥,松土,整畦,下种等等种菜的整个过程随时都有乐趣”,重点写了播种、管理与丰收的乐趣。
②合作探究:文中对果园与花园美景的描写以及对延安军民开荒种菜背景的介绍是否偏离了中心,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
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后派代表发言,教师点拨小结。
明确:课文关于菜园面貌的描写、开荒种地背景的介绍都表现了延安军民的精神面貌,并没有偏离中心。本文着力写菜园,旁及果园和花园以及开荒种地的大生产背景,粗看似乎有点散,但从整体来看,所有这些都是围绕菜园这条主线来写的。作者极力渲染环境是为了渲染心境。繁茂热闹、花团锦簇的菜园美景既烘托了劳动的乐趣,又表现了艰苦年代里解放区军民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第7段中对开荒种菜的描述,介绍了当时大生产运动的背景,这样由点到面,延安军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面貌可见一斑。本文题为“小记”,写的也只是一个小小的菜园及自己动手开荒种菜的几件小事与个人的劳动感受,但是作者把它放到当时延安的大生产运动中来写,这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延安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的火热的斗争生活,表现了延安军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艰苦奋斗的精神。这种“大处着眼,小处落笔”的写作方法是极其可贵的。
(解说:学生由搜集信息到对有效信息进行判断、分析、作出结论。这种思维过程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有一定的刺激性,从而激起学生的探究愿望。)
(2)品读课文,鉴赏文中的意境美与情感美,学习融记叙、描写、抒情于一体的写作手法。
①朗读课文第3、4段,思考:作者笔下的果园与花园各有什么特点?哪些词、句最能表现中心?
明确:作者笔下的果园“热闹”、“繁盛”;花园中草花品种繁多,长得“繁茂泼辣”,显得生气蓬勃。其中“热闹”、“繁盛”、“草花不名贵,但是长得繁茂泼辣……密密丛丛地到处都是”等词、句以及描写波斯菊的句子最能表现解放区军民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
②默读课文第三部分,让学生找出自己认为最能体现劳动乐趣的段落,并说明理由。
③引导学生重点品味第9、10段。
Ⅰ.学生闭目听课文配乐录音朗读或教师、学生声情并茂的范读,同时想像作者播种的情景、幼苗出土的情景、新苗争绿的情景以及作者暮春中午间苗中耕、夏季畦头乘凉夜谈的情景。第9、10段内容读完后,音乐可再持续放一两分钟,让学生在优美的乐曲声中尽情想像、体味田园劳动的乐趣。
Ⅱ.找学生口头描述想像中的情景和体味到的田园乐趣。
Ⅲ.这两段融记叙、描写、抒情为一体,语句亲切自然,充满生活气息,带着泥土芬芳。让学生推荐自己喜欢的句子,并简要分析。
A.……就算种的只是希望,那希望也能给人很大的鼓舞。
这话闪烁着哲理的光辉,种下的不只是种子,更是希望,有希望就受鼓舞,有希望就有克服困难的力量。也正是这永不熄灭的希望之火,鼓舞着边区军民战胜了重重困难,夺取了抗战的最后胜利。
B.那些新芽……带着笑,发着光,充满了无限生机。
这里运用拟人与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传神地写出了瓜菜新芽的姿态,“我”对瓜菜新芽的喜爱之情充溢在字里行间。
C.一边人声咯咯啰啰……使人感到一种真正的田园乐趣。
前两句从听觉、视觉、嗅觉等不同的角度写出了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美景,令人陶醉。第三句直接抒发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Ⅳ指导学生用喜爱、赞美的语气朗读这两段。
Ⅴ讨论:作者在文中提到“种菜是细致活儿,认真干起来也很累人”,但是后面又写“种菜是极有乐趣的事情”,并且将艰苦的劳动过程写得充满诗情画意,作者的观点是否前后矛盾?是否在有意美化劳动?让学生围绕以上问题以“我看劳动的乐趣”为话题,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
(3)品味课文精当的语言。
作者写蔬菜、花果、树叶时,抓住了事物色香的特点,试找出几个有关的词语,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当。
例:“粉红”的桃杏花,“绿叶衬托的艳丽”的海棠花,“绛紫的”、“银白的”波斯菊、“鲜绿肥嫩”的韭菜,“青”萝卜,“紫”茄子,“红”辣椒,“又红又黄”的西红柿,这些色彩搭配得非常和谐,构成了一幅鲜艳夺目、五彩斑斓的画面。再如写波斯菊“散发着浓郁的异香”,“芫荽散发出脉脉的香气”,这里有浓郁醉人之香,也有清淡幽雅之香。它们之间不可对换,也不能混杂,可见用词精当。
(解说:扣住文中的重点段落引导学生由感知美、感受美到鉴赏美、表达美,整个过程始终将学生摆在主体地位,并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有利于提升审美品味。)
三、课堂小结
课文记叙了作者在延安蓝家坪开荒种菜的事,生动真实地反映了革命前辈以苦为乐、奋发向上的高尚情操,表现了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军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文章以小见大,融记叙、抒情、描写于一体,语言生动传神,用词精当。
四、布置作业
以“艰苦奋斗的传统不能丢”为主题写一篇演讲稿,在全班举行演讲比赛。
(解说:此设计旨在拓展课堂学习,弘扬延安精神,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语文能力,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期末学业水平检测卷 姓名 班级_ 座位号 装订线内不要答题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题 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总 分得 分卷面书写。(5分)小朋友,如果你把试卷上的字写端正,写漂亮,就可以得到5分!一、我会看拼音写词语。(16分)y g 二、我会选择正确的答案画“”。(8分)1.小华告诉小丽,他还( )要去图书馆还( )书。2.放学了,同学们(在 再)校门口和老师说(在 再)见。3.中(午 牛)的太阳太大了,老(午 牛)热得直喘()气。4.用音序查字法查“准备”的“准”,应先查字母( ),再查音节( )。三、我会连。(8分) 翅膀 透明的 水花 消息 美丽的 荷叶 i 注意 碧绿的 棉花 严寒 雪白的 翅膀四、我会照样子写一写。(17分)1.吓(虾) 他( ) 吗( )2.木+子=(李)才+门=( ) ( )+( )=( )3.(飘)-(风)=(票)爸-( )=( ) ( )-( )=( )4.古对(今) 左对( ) ( )对( )5.一(册)书 一( )小桥 一( )队旗6.游来游去 ( )来( )去 ( )来( )去7.蹦跳 蹦蹦跳跳 平安 许多 8.我们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一边 一边 。五、选字填空。(6分)1.( )早,我打开门一看,太阳出来了,今天是( )天。2.小美( )来了许多朋友一起玩,心( )非常激动。3.老师( ) 我们休息一会儿,再( )这些字。六、我会按课文内容或要求填空。(15分)1.春眠不 , 闻啼鸟。2. 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 。3.小鱼要用尾巴 ,老牛要用尾巴 蝇子,燕子要用尾巴掌握 。4. 红冠不用裁,满身 走将来。七、小小法官会断案。(对的画“”,错的画“X”)(6分)1.全家人都喜欢兰兰的画,因为画上的小手帮大家做了许多事。( )2.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鱼儿的停机坪。 ( )3.小燕子把尾巴借给了小壁虎,小壁虎有了新尾巴,真高兴。 ( )八、我会读短文,按要求答题。(9分)太阳和彩虹刚下过雨,太阳出来了,天上出现了一道七色彩虹,人们都赞美彩虹美丽。彩虹听见了,就骄傲起来,说自己比太阳还美丽。太阳对彩虹说:“你美丽,这是真的。不过,要是没有我,也没有你。”彩虹不相信,反而更加骄傲了。太阳摇摇头,躲进云里去了,彩虹立刻消失了。1.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第自然段有( )句话。(2分)2.“你美丽,这是真的。不过,要是没有我,也没有你。”这句话中的“你”指的是( ),“我”指的是( )。(填序号)(4分)太阳 云 彩虹 雨3.彩虹不见了,是因为( )(填序号)(3分)彩虹到别的地方去了。 人们都赞美彩虹。太阳躲进云里去了。九、我会看图写话。(10分)提示:图上画的是谁?在什么地方?遇到了什么困难?后来是怎么解决的?请仔细观察,发挥想象,写几句话。(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参考答案一、已经 伙伴 干活 家乡 高兴 非常 鸟语花香二、1. 2.在 再 3.午 牛 4.Z u三、 严寒 翅膀 消息 注意 透明的翅膀 美丽的水花 碧绿的荷叶 雪白的棉花四、1.她 妈 2.闭 心 门 闷 3.父 巴 李 木 子 4.右 多 少 5.座面 6.走来走去 跑来跑去 7.平平安安 许许多多 8.妈妈一边看电视一边织毛衣。五、1.清 晴 2.请 情 3.让 认六、1.觉晓 处处 2.玉 义 3.拨水 赶 方向 4.头上 雪白七、1. 2.X 3.X八、1.3 2 2. 3.
上写字课的时候,黑板上的拼音,老师是用彩色粉笔写的。学生的作业交上来了,有一个学生的作业本上只有汉字而没有拼音。老师问:“你怎么不写拼音?”学生说:“老师,你也没有写拼音。” 感知规律有哪些?()
- A、强度律
- B、差异律
- C、活动律
- D、组合律
正确答案:A,B,C,D
上写字课的时候,黑板上的拼音,老师是用彩色粉笔写的。学生的作业交上来了,有一个学生的作业本上只有汉字而没有拼音。老师问:“你怎么不写拼音?”学生说:“老师,你也没有写拼音。” 感知规律有哪些?()
- A、强度律
- B、差异律
- C、活动律
- D、组合律
正确答案:A,B,C,D
“字不敬,心先病。”正确的理解为:()
- A、如果文章写的不恭敬,说明你病了。
- B、如果文字写的不恭敬,说明心脏有毛病。
- C、如果字写的潦草、不工整,说明你浮躁不安,心没有定下来,思想不集中。
正确答案:C
上写字课的时候,黑板上的拼音,老师是用彩色粉笔写的。学生的作业交上来了,有一个学生的作业本上只有汉字而没有拼音。老师问:“你怎么不写拼音?”学生说:“老师,你也没有写拼音。” 感知规律有哪些?()
- A、强度律
- B、差异律
- C、活动律
- D、组合律
正确答案:A,B,C,D
教学设计题:为《小学语文》《有的人》写一个教学设计。
正确答案:参考设计:
【教学目的】
(1)领会诗歌所表达的阶级感情和深刻哲理
(2)学习鲁迅先生的伟大精神,树立高尚的人生观
(3)理解对比的写法
(4)了解诗中议论的特点
(5)有感情的朗读全诗
【教学设想】
(1)计划学习两课时
(2)在学生感悟的基础上理解内容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导语
我们学习过鲁迅先生的文章,知道鲁迅先生怀着对祖国前途的深沉的忧虑、怀着对祖国人们的赤诚的爱,始终站在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前列,用自己的笔,与帝国主义的附庸、与封建势力的余孽、与一切人民的敌人做不妥协的斗争。因此,他得到了广大人民的崇敬与爱戴,当然也遭来了阶级敌人的攻击与谩骂。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一篇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而作的诗歌--《有的人》。
二、熟读全诗
(1)教师范读,学生划节奏,标重音,悟语气。
(2)教师指导、学生齐读。
三、感悟诗歌内容,思考以下问题。(不急于寻求统一答案)
(1)“有的人”具体指什么人?诗歌既然为纪念鲁迅而作,为何题目却是《有的人》?
(2)诗人写出了这两种人各自的什么特点?
(3)全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4)诗人写此文有什么深意?
四、在激起学生求知欲的基础上介绍诗人及其创作背景。
臧克家:祥见注释。
从“中华民国”这块招牌高高挂起之后,看到、亲身经历了旧军阀、新军阀的种种罪恶残暴的迫害,也悲愤地目睹了地主阶级和一切达观贵人为非作歹、欺压群众、视人民如草芥的种种情况,他们利用他们的走狗作吹鼓手,替他们歌功颂德,同时,还想在石头上刻上自己的名字,为自己树碑立传,以期“流芳百世”。
鲁迅活着的时候,和逝世之后,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代表--国民党反动派,怕他、恨他,发动攻势“围剿”他,造谣侮辱、中伤他,连他的坟头都怕得要命。而人民呢,尊敬他、爱他,把他作为自己的代言人,作为阶级斗争的勇士、文化的旗手伟大的民族英雄。
1949年全国解放,臧克家回到北京,10月19日,是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的纪念日,全国第一次公开隆重纪念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诗人目睹了人民群众的纪念盛况,深切追忆鲁迅先生,于是对鲁迅先生的崇敬之情和着以前郁积胸中的感情一齐迸发,就写下了《有的人》这首诗歌,抒发了自己的无限感慨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五、在此基础上明确前面思考题的答案。
对比对象 对比角度 对比内容 表现 结果 为人民的人 对人民 恭恭敬敬 全心全意 永远记住他 对人生 为革命 愿献身 到处是青清的野草 对社会 让别人活得更好 抬得很高,很高 反动派及剥削者 对人民 作威作福 任意欺压 把他摔跨 对人生 为自己 想不朽 烂得更早 对社会 使别人不能活 下场可以看到
(1)“有的人”指两种人、两种阶级,一种是鲁迅及以鲁迅为代表的革命战士,另一种是指国民党反动派及那些剥削人民的人,诗人赞扬前一内人鞭挞后一种人。
因为诗中通过揭露鲁迅的对立面--官僚地主阶级和一切骑在人民头上的反动派,来衬托伟大的战士鲁迅的,因此,用“有的人”作标题,对全诗内容做了概括和提示。
(2)略。
(3)对比手法表现诗人爱增憎分明的感情。
揭示了为人民的人在人民中永生,与人民为敌的的人必然灭亡的道理。
六、学习第一小结。
(1)指名读。
(2)完成练习一的第一小问。
(3)明确这一节是从什么角度进行对比的。
七、思考以下内容是怎样对比的。
第二教时
教学内容:后面所剩内容。
一、有感情的朗读全诗,讨论第二--第七节是如何进行照应的。
二、讨论这几节是从哪些角度进行对比的,是怎样进行对比的,并列表说明。
三、深入思考以下问题。
(1)把第二节改为“有的人/欺压老百姓;有的人/为人民服务。”行不行,为什么?
答:不行,这样改,两种对立的人生观,两种对人民截然不同的态度表达得不形象,原诗反动者典型的动作和典型的语言非常形象的揭露了反动统治者的残暴无耻。“俯下身子”的典型动作加上“当牛马”的贴切比喻,准确生动的刻画了鲁迅先生鞠躬尽瘁为人民的形象。
(2)第三节中“把名字刻入石头”是什么意思?
答:为自己树碑立传,妄想流芳百世。
(3)如何理解这一节的最后一句?
答:比喻鲁迅愿把自己的一切贡献给革命事业,并以大无畏的献身精神深信革命的地下之火一定会燃烧起来。
(4)如何理解第六节,“春风”,“野草”各指什么?
答:把名字刻入石头的人,想流芳百世,实际这种人活在世上,灵魂早已死去,名字早已遗臭万年;鲁迅以野草自比,(因为这一句鲁迅的《野草》)为了荡涤旧社会的黑暗、腐朽,宁可牺牲自己的一切,一但革命蓬勃发展起来,野草就会萌生,到处是一片青绿。
(5)最后一节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反复,起强调作用,评价鲁迅先生的伟大。
四、分析诗中的议论。
(1)找出议论句。
(2)分析议论的特点。
A.诗中的议论,是通过高度凝练的语言来表达的。
B.诗中的议论,是用形象化的语言来表现的。
五、总结全文。谈谈你学了这首诗后懂得了哪些道理?
更多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学业水平检测及答案” 相关考题
- 一年多来,城市()工作已由点到面、逐步启动,并将在2018年底前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进行全面部署。A、生活垃圾焚烧B、生活垃圾填埋C、生活垃圾分类D、生活垃圾再利用
- 钢丝装订机所用钢丝型号为()
- 骑马订的特点是将封面和书芯配在一起,一次订钉完成,工序少,工效高,但它只适于下列哪种书刊装订(最佳页数)()A、100页以内B、80页以内C、60页以内D、30页以内
- 锁线就是在复帖(手)中间用()把各帖串锁起来,()书和较厚的()书多用此方法。
- 举例说明幼儿能力发展的特点。
- 单选题乐当家理财卡每张主卡最多可申请()张附属卡。A 1B 2C 3D 4
- 父母与孩子能有效交流,父母能支持孩子的要求,尊重孩子,但同时注意对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这种亲子关系属于()。A、民主型B、专制型C、放任型D、溺爱型
- 习近平27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周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内在要求,彰显了()的命运共同体意识,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案。A、同舟共济B、权责共担C、合作共赢D、交流共鉴
- 我国的一项研究表明:儿童词汇量增长的活跃期是()。A、3—4岁B、4—5岁C、5—6岁D、6—7岁
-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过去五年,创新型国家建设进展良好,()能力较大提高。A、改革创新B、自主创新C、自主革新
- 天津外国语大学法语语言文学703(基础法语+汉语)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 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855传热学二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 中山大学918专业基础(数据结构)[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 武汉科技大学理学院845工程力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 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 西安工业大学805材料科学基础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 西安交通大学806化工原理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 中南大学商学院967管理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 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631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 郑州大学物理工程学院651生物化学(一)历年考研真题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