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中南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基本分数线

发布时间:2020-04-10


关于中南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基本分数线的相关内容,跟随51题库考试学习网一起来查阅吧!

各二级培养单位可根据本单位学科特点、生源情况和招生计划数制定不低于学校基本分数线要求的专业复试线。考生须达到报考二级培养单位专业复试线才能参加复试。相关复试工作安排另行通知。

 

 

 

1.报考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士兵计划、单独考试以及通过综合考核选拔的考生,达到学校基本分数线要求即可参加复试。

2.享受加分考生申请条件:

①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赴外汉语教师志愿者”等项目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考生,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总分加10分。

②高校学生应征入伍服现役退役,达到报考条件后,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初试总分加10分。纳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招录的,不再享受退役大学生士兵初试加分政策。

③参加“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项目服务期满、考核称职以上的考生,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总分加10分,其中报考人文社科类专业研究生的,初试总分加15分。

④加分项目不累计,同时满足两项以上加分条件的考生按最高项加分。符合以上加分条件的考生须在 4 20 日前向中南大学研招办提出书面申请,并出具相关证明材料,发送电子邮件到liuhao@csu.edu.cn

愉快的时光总是很短暂,如果还有考研专业、院校、复习规划、知识点汇总等相关的问题在困扰你,可以关注51题库考试学习网,在那里总能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研究生入学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答案:
解析:

老年人的腹股沟直疝,应采用的手术方法是

A. Ferguson法
B. Bassini法
C. McVay法
D. Halsted法
答案:C
解析:

分析论述孔子和苏格拉底教学法的主要内容。

答案:
解析:
(1)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思现在他的名言中:“不愤不启,不悱不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汉代套 大师郑玄的解释为:“孔子与人言,必辛人心愤愤,口悱悱,乃后启发为之说也, 此则识思之深也。说则举一隅语之,其 思其类,则不复重教之也。”郑玄的阐華 诉人们:首先,孔子通过"不愤不启,) 不发”,直接强调了教师必须适时启发, “必待”学生出现“愤悱"后,教师才會 实施启发;其次,通过"举一隅不以三反,则不复也”,强调教师必须适度启 同时还可看出,孔子提出适时适度的启发主 张,强调的是教师不要包办学生的思考与学习,其目的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 促进其智慧、能力的发展。因此,孔子的启发教学是以提高学生“识思”能力为目 具有以学生自求自得为先决条件,以产生“愤悱”为施教的逻辑起点,以不包办, 的学习为准则等特征。 (2)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母吴 一个接生婆,谙于产婆术。这对于苏格 把产婆术用于教育,将教育喻之为思想;; 生有着重大的影响。苏格拉底的“产婆 强调教育应是由内而外的,是将儿童心的智慧不断引出、发展的过程,而不是由外而内的,不是注人、训练、铸造的过程。 格拉底把"产婆术”贯穿于全部的教育活动之中。苏格拉底的教学方法主要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讽刺。他经常与各种人谈讨论人们感兴趣的人生问题。在与别人时,装作自己什么也不懂,向别人请教, 别人发表意见。他这样做是为了引导人们发 现自己认识中的矛盾,意识到自己思想自乱,怀疑自己原有的知识,迫使自己积才索,引求问题的答案。第二步是产婆术, 一步的作用是,在对方发现自己认识混乱否定原有认识的基础上,引导他走上正毛识的道路,从而逐步得到真理性的认识,形成概念。 (3)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的特点是:抓住学 生思维过程中的矛盾,启发诱导,层层分析,步步深人,使他了解他所认为是真的东西,原来是假的;他所认为是对的东西,原来是错的。他以此来强调学生要主动地自己 去求得知识,发现知识,并时刻注意引导人形成正确的思想,得到有关道德的完善无误 的概念。再看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它只有八个字:“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宋代朱熹将其解释为:"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 达其辞。”可见,“愤”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 正在积极思考,急于解决而又尚未搞通时的 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给以适时指导,以帮助学生开启思路,这就是“启”。“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已经有一段时间的思考,但尚未考虑成 熟,处于想说又难以表达的另一种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思路,弄清 事物的本质属性,然后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 达出来,这就是“发”。孔子的启发式教学 虽然只有八个字,但它不仅生动地表现出孔 子进行启发式教学的完整过程,而且深刻地揭示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将会出现的两种矛盾的心理状态,或者说两种不同的 思维矛盾,以及这两种矛盾的正确处理方法。与苏格拉底对话法相比较,二者的共同 之处是:彼此都十分重视学生思维过程中的矛盾,但是两者处理思维矛盾的方法则完全不同。苏格拉底是通过教师连续不断的提问 迫使学生陷人自相矛盾状态,从而把学生的认识逐步引向深人,使问题最终得到解决。 孔子则是由教师或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由学 生自己去思考,等到学生处于“愤”的心理状态,即遇到思维过程中的第一种矛盾而又无法解决时,教师才去点拨一下。然后又让学生自己继续去认真思考,等到学生进人 "悱”的心理状态,即遇到思维过程中的第 二种矛盾且无法解决时,教师再点拨一下, 从而使学生柳暗花明,豁然开朗。 (4)总的说来,苏格拉底的对话法实际上是 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完全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这种启发式虽然也能使学生印象深刻, 但是由于学生的主动性发挥不够,对于较复 杂问题的理解,即涉及高级认知能力的场合,恐怕对问题难以理解得很深人。而孔子的启发式则是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主动地位,让学生主动 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主动去发现、 去探索,教师只是加以点拨,起指导和促进作用。两相比较,不难看出,尽管两种启发 式在教学中都很有效,都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但是显然孔子的启发式有更深刻的认知心理学基础,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因而具有更高的理论价值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