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执业医师考试《流行病学》习题练习
发布时间:2021-07-02
关注公卫执业医师考试的同学们注意啦,下面是由51题库考试学习网给大家分享的关于公卫执业医师考试《流行病学》的习题练习,大家注意查看哟!
1、疾病监测的目的不包括:
A、描述疾病分布
B、验证病因假设
C、预测疾病流行
D、制定预防措施
E、评价预防效果
【答案】B。验证病因假设是队列研究的目的。因此答案选B。
2、关于传染的概念,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传染也称感染
B、感染病原体后是否发病,主要取决于病原体的特性
C、感染病原体后是否发病,主要取决于人体的抗病能力
D、传染病是传染或感染过程中的表现形式之一,感染病原体后不一定都发病
E、构成传染过程必需具备病原体,人体及环境三个因素
【答案】B。感染病原体后是否发病,主要取决于人体的抗病能力。因此答案选B。
3、1986年以来,我国已有百余所医院定期上报、反馈医院内感染与病原菌耐药的信息,这属于流行病学研究中的:
A、生态学研究
B、疾病监测
C、描述性研究
D、病例对照研究
E、实验流行病学
【答案】B。疾病监测是长期、连续、系统地收集、分析、解释、反馈及利用疾病信息的过程,可了解疾病的流行趋势及其影响因素,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因此答案选B。
4、影响和制约疾病流行的两因素指的是:
A、自然因素、气候因素
B、气候因素、地理因素
C、地理因素、社会因素
D、社会因素、气候因素
E、自然因素、社会因素
【答案】E。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是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任何一个环节的变化都有可能影响传染病的流行和消长。三个环节中的每一个环节本身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都受到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答案选B。
5、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向周围传播所能波及的范围称为:
A、疫点
B、疫区
C、疫源地
D、自然疫源地
E、传染区
【答案】C。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向周围播散所能波及的范围称为疫源地。因此答案选C。
6、感染病原体后,仅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临床上不出现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称为:
A、显性感染
B、潜伏性感染
C、隐性感染
D、病原携带状态
E、一过性感染
【答案】C。隐性感染是指感染病原体后,仅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临床上不出现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临床只有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证实有感染。因此答案选C。
以上是关于公卫执业医师考试《流行病学》的知识点,小伙伴们都清楚了吗?欲了解更多关于公卫执业医师考试的内容,敬请关注51题库考试学习网!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公卫执业医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选择现患病例为病例对照研究的对象,易发生
A.入院率偏倚
B.奈曼偏倚
C.检出症侯偏倚
D.无应答偏倚
E.回忆偏倚
声音持续时间小于0.5秒,间隔时间大于1秒,声压变化大于40d取者称为
A、连续性噪声
B、脉冲性噪声
C、稳态噪声
D、非稳态噪声
E、高频噪声
根据该资料,男性吸烟与膀胱癌关系的特异危险度为
A.48.0
B.48. 0110万- 25. 4/10万=22.6/10万
C.48. 0/25.4=1.89
D.(48.0 - 25.4)/48.0
E.本资料不能计算
最小有作用剂量是
A.-种化合物按一定方式与人接触,出
现了亚临床症状的最小剂量
B.-种化合物按一定方式与人接触,引起免疫功能减低的最小剂量
C.一种化合物按一定方式与人接触,造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的损伤的最小剂量
D.-种化合物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方式与机体接触,使某项指标开始出现异常变化的最低剂量
E.DNA大段损伤的最小剂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 2019-07-26
- 2019-07-26
- 2020-07-17
- 2020-08-20
- 2019-07-26
- 2020-07-17
- 2019-07-26
- 2020-07-17
- 2019-07-26
- 2019-07-26
- 2020-07-17
- 2019-07-26
- 2020-08-28
- 2019-07-26
- 2020-11-12
- 2020-07-12
- 2019-07-26
- 2020-09-24
- 2021-01-03
- 2021-05-15
- 2021-01-28
- 2020-07-17
- 2021-05-15
- 2020-02-22
- 2020-07-17
- 2019-07-26
- 2021-05-15
- 2019-07-26
- 2019-07-26
- 2019-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