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事业单位考试《行测》历年真题(2020-07-27)

发布时间:2020-07-27


小伙伴们,今天跟着51题库考试学习网一起来了解一下2020年事业单位考试《行测》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具体内容详见下文。

20131~11月,全国汽车商品累计进出口总额为1458.72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1%。其中:进口金额745.6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2%;出口金额713.09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2%

1~11月,汽车整车共进口107.34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1.8%。在汽车主要进口品种中,越野车进口45.50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8.7%;轿车进口38.39万辆,比上年同期下降8.5%;小型客车进口20.25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23%1~11月,上述三大类汽车品种共进口104.14万辆,占汽车进口总量的97%

1~11月,汽车整车共出口87.24万辆,比上年同期下降6.4%。在汽车主要出口品种中,轿车出口38.76万辆,比上年同期下降14.7%;载货车出口26.58万辆,比上年同期下降9.7%;客车出口15.32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32.3%1~11月,上述三大类汽车品种共出口80.66万辆,占汽车出口总量的92.5%

1~11月,汽车整车进口来源国前五位国家依次是:德国、日本、美国、英国和韩国,分别进口22.29万辆、21.09万辆、20.01万辆、10.81万辆和8.02万辆。

1.20121~11月,全国汽车商品进出口贸易呈现以下( )种状况。

A.顺差32.5亿美元 B.顺差44.7亿美元

C.逆差32.5亿美元 D.逆差44.7亿美元

2.20121~11月,汽车整车进口量比出口量多( )

A.不到10万辆 B.10~20万辆之间

C.20~30万辆之间 D.30万辆以上

3.20121~11月,全国共进口轿车约( )万辆。

A.35.4 B.38.4 C.42.0 D.46.5

4.德、日、美三国出口中国的汽车占20131~11月中国汽车整车进口总量的( )

A.43% B.59% C.73% D.93%

5.下列关于20131~11月全国汽车整车进出口状况的描述,与资料相符的是( )

A.轿车占汽车整车进出口总量的比重高于上年水平

B.越野车进出口贸易总量低于载货车

C.进口英国整车数量超过汽车整车进口总量的一成

D.平均每月自德国进口汽车数量不到2万辆

参考答案与解析

1.【答案】D。解析:据第一段,20131~11月,全国汽车商品进口金额745.63亿美元,同比增长3.2%;出口金额713.09亿美元,同比增长5.2%。可知20131-11月进出口贸易呈现逆差745.63-713.0932.5亿美元,则排除选项AC2012年进口金额为713.09/(1+5.2%),出口金额为745.63/(1+3.2%),进口金额>出口金额,表现为逆差,选D项。

2.【答案】B。解析:由材料第二、三段可知,所求为107.34/(1+1.8%)-87.24/(1-6.4%)107×(1-1.8%)-87×(1+6.4%)107-87-1-5=14,选择B

3.【答案】C。解析:由材料第二段可知,所求为38.39÷(1-8.5%)38÷0.942C项最接近。

4.【答案】B。解析:由第二、四段材料可知,所求为(22.29+21.09+20.01)/107.3463/10760%,选择B

5.【答案】C。解析:A项,由材料可知,轿车进、出口增长率均小于汽车整车,所以轿车占汽车整车的进出口总量的比重低于上年水平,错误;

B项,由材料可知,越野车的进、出口量最少为45.50万辆,载货车的进、出口量最多为26.58+107.34×(1-97%)<26.58+110×3%=26.58+3.3=29.88万辆,45.50>29.88,错误;

C项,进口英国整车数量10.81>107.34×0.1,正确。直接选择C

验证D项:由最后一段可知,平均每月自德国进口汽车数量为22.29÷11>2万辆,错误。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全部内容了,希望本文对各位有所帮助,预祝各位取得满意的成绩,如需了解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51题库考试学习网!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事业单位考试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从古至今,人类同病虫害的斗争一刻也没有停止过。人类大面积地驯化种植农作物以获取食物,病虫害也来凑热闹。直到上世纪40年代,人类发明了化学农药,这一状况才得到彻底改变。化学农药能迅速杀死病虫害,有效保护农作物。然而,化学农药对环境和农产品的危害很快显现出来,病虫害的抗药能力也不断提高。于是,________________。其实,自然界本来就有“一物降一物”的平衡法则。例如,大棚菜容易产生叶螨,现在,科学家找到了叶螨的天生“死对头”捕食螨,巧妙地化解了这个难题。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A.病虫害防治开始转向绿色环保
B.人们开始正视化学农药的危害性
C.防治病虫害的化学方法逐渐被淘汰
D.科学家开始在生物防治领域寻找新突破
A项“绿色环保”话题范围过于笼统,没有D项更为明确具体,因此排除A项。
B项和C项没有引出下文“生物防治”的话题,因此排除B项和C项。
答案:D
解析:
本题属于语句填空题。
第一步,分析横线处上下文的语境。由横线前“于是”可以看出,应填入总结性语句,且能够连接下文“其实”引出的自然界抗虫的话题。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能够承接前文防治病虫害的话题,也能引出生物防治的内容。
因此,答案为D选项。
拓展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要解决中国革命所面临的问题,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是在哪次会议上?()

A.六届六中全会
B.七届三中全会
C.七大
D.遵义会议
答案:A
解析:
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B项,七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在建国初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为党制定了在恢复国民经济时期的纲领、路线和方针,这对于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稳步地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具有指导意义;C项,刘少奇在党的七大上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进一步从理论上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D项,遵义会议是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实际领导地位。故选A。

“我负了爱我自己的生物/我却温了你的眼睛/我生了时代的心/我将说出我的眼泪/无限一切的生物/也没望见来复苏的大地/世界悲剧的角色/那时候的人们。”这首名为《世界悲剧的角色》的诗歌出自人工智能“小冰”,据了解,它还写了一部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这是用100个小时,“学习”自1920年以来519位中国现代诗人的所有作品,并进行了多达10000次迭代后完成的。
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人类在诗歌领域的“领先地位”也要被超越了呢?不言而喻,人工智能发展日新月异,从诞生以来,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可以设想,未来人工智能带来的科技产品,将会是人类智慧的“容器”。人工智能可以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进行模拟,它在精密计算和逻辑推理上的能力和潜力远超人类,但一旦进入人文艺术领域,人工智能就捉襟见肘了。
灵感和情绪是人类成为万物之灵的关键要素。人工智能写诗,其根据来自大量的文学作品储存以及内在的逻辑算法。但是,诗歌作为纯文学中对天分和灵感要求最高的一类文体,想写好它,很大程度上并不依赖逻辑、储备和模式,而取决于感悟力和创作经验,这恰恰是人类独有的本领。
本质上讲,人工智能创作的诗歌,更像是些“看起来很美”的意象元素的堆砌,虽然句子可能合辙押韵,但诗歌内在的张力和节奏却无法呈现。比如,日月星辰、江河湖海、鸟语花香这些意象,会让人产生诗意,但仅仅刻板地呈现它们是不够的。优秀的文学作品之所以优秀,就在于其能从寻常事物中发现独有的美感,在庸常的生活里捕捉到瞬间的灵光,即使是一堆看起来干瘪粗糙的物象,经由诗人之手,呈现在诗卷上的文字也会有序排列。而且这个排列来自作者创作中的“内在律”,无法通过数学公式和算法来完成。
况且,诗歌的形式和内涵是丰富的,并非只有唯美绚烂的诗歌才是出色的诗歌。在现代主义的范畴内,许多诗歌看似“以丑为美”,实际上是在彰显批判效果,进而呈现更深层的思想。有些诗歌读起来像“口水诗”,其实只不过是借助口语表达,来呈现迥异独特的文学风貌。
也正因此,将不能量化的诗歌(以及纯文学)评价标准,和人工智能的算法标准拼接在一起,本来就是一件不伦不类的事。人工智能在科学研究、生产劳动等方面的贡献,足以证明其本领之强,并无必要在诗歌创作上和人类智慧“一决高下”。人类也完全没必要拿自己的“优势”去跟人工智能的“劣势”比较,即使科技再发达,想必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诗歌与文学的世界依然是人类情感和灵魂最佳的栖息地。守卫好我们的心灵家园,依然要依靠人类自身的智慧与创造力。
这篇文章的主旨最可能是:

A.剖析人工智能技术的弊端
B.讨论人工智能对文学发展的影响
C.说明人工智能挑战文学创作的困难和无谓
D.强调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是不可超越的
答案:C
解析:
本题属于篇章阅读。
分析问章,开头以一首人工智能所创作的诗引出话题,后文围绕“人工智能”和“文学创作”展开论述。整个文章讨论了“人工智能”在“文学创作”方面的不足,其不适用也没必要应用于“文学创作”方面。对比选项,C项最符合,因此C项正确。
A项,缺少关键词“文学创作”,排除;
B项,文段未提及“影响”,属于无中生有,排除;
D项,主体错误,不是“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而是“人工智能”,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

正当防卫中的不法侵害行为是(  ),就可进行正当防卫。


A.犯罪

B.严重危害社会治安行为

C.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D.杀人行凶等暴力行为
答案:C
解析:
正当防卫的前提是合法权益正在受到侵害,即不法侵害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故选C。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