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数字测图系统中,一个分区的(  )数据采集结束后,一般形成图块描述信息文件和测点坐标文件。

A.外业
B.内业
C.地籍
D.地物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数字测图系统中,一个分区的外业数据采集结束后,一般形成两个文件:一个是图块(地物)描述信息文件,一个是测点坐标文件。
更多 “数字测图系统中,一个分区的(  )数据采集结束后,一般形成图块描述信息文件和测点坐标文件。A.外业 B.内业 C.地籍 D.地物” 相关考题
考题 隧道竣工文件中应包括的量测资料是( )。A.现场监控量测计划 B.现场监控量测说明 C.实际测点布置图 D.经量测变更设计和改变施工方法地段的信息反馈记录 E.设计测点布置图

考题 在根据外业数据自动生成地籍图前,首先要确定(  )和每幅图的坐标范围。A.地籍图的地物要素 B.地籍图的比例尺 C.每幅图的参考坐标 D.宗地图的比例尺

考题 城镇地籍调查数据的权属信息处理方式将权属图转成地理信息系统的文本交换文件时,把权属界线作为(  )转出。A.地类代码 B.界址线 C.地块界线 D.现状地物标记

考题 除利用界址点解析坐标外,(  )也常常作为依据来恢复界址点或解决权属纠纷A.权属纠纷双方的证明文件 B.界址边长、界址点与邻近重要地物之间距离数据 C.地籍图 D.界址点的几何条件 E.地籍测量工作底图

考题 数字法测图在地籍细部测量中有很多优点,具体表现为(  )。A.灵活 B.由人工操作 C.提高了地籍图、宗地图成图的速度 D.可以节省大量的物力 E.地籍细部测量所采集的信息可以自动导入地籍管理信息系统

考题 地籍图生成的步骤包括(  )。A.根据分幅地籍图的坐标范围,选定该幅图所涉及到的作业分区数据文件 B.由测点平面坐标和地块描述信息(地物编码、各点连接信息等)自动生成平面图 C.对平面图进行编辑整理 D.图廓整饰内容的自动注记 E.自动注记宗地号、地类号

考题 数字法地籍测图时,根据数据采集所使用的硬件不同可分为(  )。A.全站仪+记事本+测图软件 B.全站仪+便携式计算机+测图软件 C.全站仪+掌上电脑+测图软件 D.GPS-RTK接收机+测图软件 E.GPS-RTK接收机+全站仪+掌上电脑+测图软件

考题 航空摄影测量测绘数字线划图时,数据采集可以采用()方法进行。A:先外业后内业的测图方法B:先内业后外业的测图方法C:内外业调绘、采集一体化的测图方式D:地形图扫描矢量化法E:数字线划图缩编法

考题 某测绘单位采用全野外数字测图方法完成了某铁路枢纽1∶500全要素数字地形图测绘项目。 测区地势平坦,分布有居民地、铁路、公路、农田、林地、沙地和河流等要素。测图作业中,基本控制点采用一级GPS网和四等水准路线联测;图根点采用图根导线和图根水准联测;地形图数据采用全站仪极坐标法野外采集,由内业编辑处理生成1∶500地形图数据,要素包括测量控制点,居民地及设施、管线、境界、地貌等八类;地形图的平面和高程精度采用高于数据采集精度的方法实地检测;项目成果按规范要求整理提交。 成果质量检验时,对火车站候车室所在图幅进行平面精度检测,获得了明显地物点的图上点位较差Δ1~Δ30(单位:mm),计算得到点位较差的平方和[ΔΔ]=4. 80mm2 【问题】 1.以框图形式绘制本项目外业生产开始后的测图作业流程图。 2.根据测区情况,指出题中未列出的三类1∶500数字地形图要素。 3.计算火车站候车室所在图幅地物点的图上点位中误差(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考题 某化工厂全部建设完成后,某测绘单位承担1:500数字地形图测绘项目,厂区面积1. 5km2。 项目要求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技术标准,主要包括《1:500 1:1000 1: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GB/T 14912—2005),《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 0 0 1:1 00 01:2000地形图图式》(GB/T 20257. 1—2007)。 地形图图幅按矩形分幅,规格为50cm*50cm。 在测区首级控制完成后,按三个作业组测图进行了测区划分,作业组按野外全要素进行了外业数据采集、编辑处理、测区接边等工作,最终提交的成果资料包括:(1)测图控制点展点图、水准路线图、埋石点点之记;(2)地形图数据文件、元数据文件等各种数据文件;(3)输出的地形图;(4)产品检查报告等内容。 【问题】 1.计算该厂区面积折合满幅1:500地形图图幅数量。 2.简述测区划分的原则。 3.补充完善提交的成果资料中所缺少的内容。

考题 某测绘单位承担了某县国土调查任务,采用“内业-外业-内业”的作业模式,已完成了内业信息提取工作,在此基础上开展外业调查。 1.测区概况 该县面积为1500 km2,西部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今年来部分区域随着开发区的建设,相对密集分布土地利用变化地块,其他区域零散分布少量土地利用变化地块;东部地区地形以山地为主,部分区域因退耕还林土地利用发生变化,但交通不便。 2.已有数据资料 (1)2018年遥感正射影像数据,分辨率1m; (2)2017年度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包含土地利用图斑及地类属性; (3)预判图斑数据,按照国土调查规范要求,基于遥感正射影像内业预判采集的土地利用图斑数据; (4)不一致图斑数据,预判图斑数据与2017年土地变更数据对比,提取的地类不一致的图斑约3万个; (5)覆盖测区全域的连续运行基准站系统(CORS)。 3.已有软硬件设备 (1)国土调查举证软件系统; (2)免棱镜全站仪、测距仪、皮尺、高精度GNSS接收机等; (3)带定位功能、方向传感器和拍照功能的平板电脑; (4)带定位功能、方向传感器的多旋翼举证专用无人机及软件系统。 4.任务要求 (1)外业调查需对预判图斑数据逐一调查核实,查清每一个图斑的土地利用类型。 (2)对实地与预判图斑不一致的地物进行补测补调。如下图,地块A为一新增封闭构筑物,地块B为大面积水域。需对改新增地物进行补测,补测地物点平面精度相对于邻近明显地物点距离中误差不大于2.5 m。 (3)对内业提取的不一致图斑和外业调查新采集图斑进行实地拍照举证,即拍照带有定位坐标和拍摄方向信息的土地利用举证照片。 问题: 1.简述该县国土调查任务中外业调查的工作流程。 2.简述实地测量图中A构筑物各角点坐标锁选用的测量设备和作业方法。 3.分别针对本测区东部和西部的特点,选择哪种设备开展图斑举证?并说明原因。

考题 某测量单位承担了某市航测生产1:5000数字地形图(DLG)的任务。 1.测区概括 测区面积约3600km2(60km×60km),海拔最低300m/最高600m:测区内多山,地形起伏较大;市区房屋建筑物较多;测区全年大部分时间天气晴好、能见度高。 2.资料条件: (1)覆盖全测区的1:5000地形图; (2)测区有可利用的CORS系统; (3)测区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成果,精度优于10m; (4)测区内均分布有9个高精度的平高控制点。 3.主要设备 框幅式数字航摄仪,有焦距分别为50mm和120mm的两个镜头备选,像元大小为9μm;定位定姿系统(POS);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集群式摄像处理系统等。 4.作业要求 (1)航空摄影要求航向重叠度65%左右,旁向重叠度30%左右,影像地面分辨率0.3m。 (2)充分利用已有条件,不再布设像控点。 (3)DLG生产采用“先内后外”的方式。地物、地貌要素均由内业立体采集获取;外业对内业立体采集的地物要素属性进行调绘,并补测内业立体采集不到和变化的地物;最后内业编辑成图。作业期间地貌变化不予考虑。 (4)内业立体测图与外业调绘、补测尽可能并行作业,以缩短工期。 问题: 1.选择合适焦距的航摄仪镜头并说明理由:计算最小航向重叠度、最小旁向重叠度。 2.本项目空中三角测量作业时需要哪些数据?简述其作业流程。 3.简述合理的DLG作业方案。

考题 在大比例尺数字化测图中,经内业编辑所生成的图形成果一般为矢量格式图形文件。

考题 一个区域网中,测少量外业控制点,在内业用解析摄影测量的方法加密出每个像对所要求的控制点,然后就可以用于测图。

考题 城镇地籍调查数据的权属信息处理方式中将权属图转成()系统的文本交换文件。A、平面控制坐标B、地理信息C、地籍管理信息D、国土资源政务管理信息

考题 数字法测图在地籍细部测量中有很多优点,具体表现为()。A、灵活B、由人工操作C、提高了地籍图、宗地图成图的速度D、可以节省大量的物力E、地籍细部测量所采集的信息可以自动导入地籍管理信息系统

考题 采用数字法地籍测图时,测点坐标文件的格式是()。A、点标志,X坐标,Y坐标,H高程,点号,作业分区号B、点号,X坐标,Y坐标,H高程,点标志,作业分区号C、点标志,点号,X坐标,Y坐标,H高程,作业分区号D、点号,点标志,X坐标,Y坐标,H高程,作业分区号

考题 有关数字法测图在地籍细部测量中得到普及原因的表述,说法正确的有()。A、数字法地籍成图提高了地籍图、宗地图成图的速度、制图的质量B、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C、图形输入输出设备性能的完善和成本的降低,为实现数字法测图提供了外业保障D、地理信息产业的崛起和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飞速发展,迫切需要数字化的地籍图产品,为大比例尺数字地籍图的应用找到了出路E、数字法测图具有高精度、低成本、灵活、方便的特点,与GPS定位和航空航天遥感成图形成了极好的互补关系

考题 数字测图系统中,一个分区的()数据采集结束后,一般形成图块描述信息文件和测点坐标文件。A、外业B、内业C、地籍D、地物

考题 地籍图生成的步骤包括()。A、根据分幅地籍图的坐标范围,选定该幅图所涉及到的作业分区数据文件B、由测点平面坐标和地块描述信息(地物编码、各点连接信息等)自动生成平面图C、对平面图进行编辑整理D、图廓整饰内容的自动注记E、自动注记宗地号、地类号

考题 一个分区的外业数据采集结束后,形成的文件有()。A、数学要素描述信息文件B、图块(地物)描述信息文件C、极坐标描述文件D、测点坐标文件E、图廓描述文件

考题 编码引导的功能是自动将野外采集的()文件与内业编辑的()文件合并,自动生成带简编码的坐标数据文件。

考题 单选题采用数字法地籍测图时,测点坐标文件的格式是()。A 点标志,X坐标,Y坐标,H高程,点号,作业分区号B 点号,X坐标,Y坐标,H高程,点标志,作业分区号C 点标志,点号,X坐标,Y坐标,H高程,作业分区号D 点号,点标志,X坐标,Y坐标,H高程,作业分区号

考题 多选题有关数字法测图在地籍细部测量中得到普及原因的表述,说法正确的有()。A数字法地籍成图提高了地籍图、宗地图成图的速度、制图的质量B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C图形输入输出设备性能的完善和成本的降低,为实现数字法测图提供了外业保障D地理信息产业的崛起和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飞速发展,迫切需要数字化的地籍图产品,为大比例尺数字地籍图的应用找到了出路E数字法测图具有高精度、低成本、灵活、方便的特点,与GPS定位和航空航天遥感成图形成了极好的互补关系

考题 多选题一个分区的外业数据采集结束后,形成的文件有()。A数学要素描述信息文件B图块(地物)描述信息文件C极坐标描述文件D测点坐标文件E图廓描述文件

考题 单选题数字测图系统中,一个分区的()数据采集结束后,一般形成图块描述信息文件和测点坐标文件。A 外业B 内业C 地籍D 地物

考题 问答题某市某区按照国家第=次土地调查的技术规定和要求,完成了全区城镇地籍调查项目,调查范围涉及区政府所在地、乡政府所在地、各类开发区和园区的调查面积约36km2。项目的主要内容包括:权属调查、地籍控制测量、界址点测量、1:500地籍测绘、宗地图测绘、面积计算、城镇地籍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等。该市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成立了验收组,依据《第次土地调查成果检查验收办法》,对城镇地籍调查成果进行验收。在验收城镇地籍成果时,对数据库、元数据、地籍图、宗地图、统计表格、文字报告进行了检查;在验收地籍调查成果时,内业抽取50%、外业抽取5%进行了检查,其中地籍控制测量成果内业检查了:(1)平面坐标系统选择是否合理,长度变形是否超限;(2)观测记录是否齐全、规范;(3)高程基准选择是否正确,高程施测精度是否满足相关技术设计;(4)资料是否齐全,内容是否完整规范等。在细部测量外业检查时,验收组实地采集了10个地物特征点进行检查并评定了精度。【问题】1.简述在城镇地籍数据库验收中,地籍图和宗地图检查的内容。2.补充完善地籍控制测量成果内业检查的内容。3.细部测量外业检查的方法和内容是否合理?若不合理。说明正确的方法和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