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某地段软黏土厚度超过15m,软黏土重度γ=16kN/m3,内摩擦角Φ=0°,黏聚力cu=12kPa,假设土堤及地基土为同一均质软土,若采用泰勒稳定数图解法确定土堤临界高度近似解公式(见《铁路工程特殊岩土勘察规程》(TB 10038-2001)),建筑在该软土地基上且加荷速率较快的铁路路堤临界高度Hc最接近()。
A.3.5m B.4.1m
C.4.8m D.5.6m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更多 “某地段软黏土厚度超过15m,软黏土重度γ=16kN/m3,内摩擦角Φ=0°,黏聚力cu=12kPa,假设土堤及地基土为同一均质软土,若采用泰勒稳定数图解法确定土堤临界高度近似解公式(见《铁路工程特殊岩土勘察规程》(TB 10038-2001)),建筑在该软土地基上且加荷速率较快的铁路路堤临界高度Hc最接近()。 A.3.5m B.4.1m C.4.8m D.5.6m” 相关考题
考题 路基换填主要是针对( )的情况而采用的一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式。A.深层、局部存在软土及松软土 B.浅层、局部存在软土及松软土 C.深层、局部存在黏土及砂黏土 D.浅层、局部存在黏土及砂黏土

考题 下列有关路堤在软土地基上所能快速填筑的极限(临界)高度的几种说法中,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 A.均质软土地基的路堤极限高度可用软土的不固结不排水强度参数结算 B .可用圆弧法估算 C.有硬壳的软土地基路堤极限高度可适当加大 D.路堤极限高度可作为控制沉降的标准

考题 下列有关路堤在软土地基上快速填筑所能填筑的极限(临界)高度的几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均质软土地基的路堤极限高度可用软土的不固结不排水强度参数估算 B.均质软土地基的路堤极限高度可用圆弧法估算 C.有硬壳的软土地基路堤极限高度可适当加大 D.路堤极限高度可作为控制沉降的标准

考题 在均质厚层软土地基上修筑铁路路堤,当软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cu= 8kPa,路堤填料压实后的重度为18.5kN/m3时,如不考虑列车荷载影响和地基处理,路堤可能填筑的临界高度接近下列哪个选项?() A. 1.4m B. 2.4m C. 3.4m D. 4.4m

考题 在均质厚层软土地基上修筑铁路路堤。当软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cu=8kPa,路堤填料压实后的重度为18.5kN/m3时,如不考虑列车荷载影响和地基处理,路堤可能填筑的临界高度接近( )m。 A. 1.4 B. 2.4 C. 3.4 D. 4.4

考题 某铁路需通过饱和软黏土地段,软黏土的厚度为14.5m,路基土重度γ=17.5kN/m3,不固结不排水抗剪强度为φ=0°,cu=13.6kPa。若土堤和路基土为同一种软黏土,填筑时采用泰勒(Taylor)稳定数图解法估算的土堤临界高度最接近下列哪一个选项?(  )A、3、6m B、4、3m C、4、6m D、4、5m

考题 某地段软黏土厚度超过15m,软黏土重度y=16kN/m3,内摩擦角φ=0,内聚力cu=12kPa,假设土堤及地基土为同一均质软土,若采用泰勒稳定数图解法确定土堤临界高度近似解公式,建筑在该软土地基上且加载速率较快的铁路路堤临界高度H最接近 ( )m。 A. 3. 5 B. 4. 1 C. 4. 8 D. 5.6

考题 某地基饱和软黏土层厚度15m,软黏土层中某点土体天然抗剪强度,τfo=20kPa,三轴固结不排水抗剪强度指标Ccu=0,φCu=15°,该地基采用大面积堆载预压加固,预压荷载为120kPa,堆载预压到120天时,该点土的固结度达到0.75,则此时该点土体抗剪强度最接近()。 A. 34kPa B.37kPa C.40kPa D.44kPa

考题 路基换填主要是针对()的情况而采用的一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式。 A、深层、局部存在软土及松软土B、浅层、局部存在软土及松软土C、深层、局部存在黏土及砂黏土

考题 软土填筑临界高度

考题 下列有关路堤在软土地基上快速填筑所能填筑的极限(临界)高度的几种说法中,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A、均质软土地基的陆地极限高度可用软土的不固结不排水强度参数估算B、均质软土地基的路堤极限高度可用圆弧法估算C、有硬壳的软土地基路堤极限高度可适当加大D、路堤极限高度可作为控制沉降的标准

考题 采用深层水泥搅拌法处理软土地基,不适宜的建筑场地是()。A、淤泥、淤泥质土B、粉质黏土C、砂土D、含水量高且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小于120kPa的黏性土

考题 十字板剪切试验成果可应用于以下()方面。()A、判定软土的最终沉降量B、确定软土路基的临界高度C、判定软土固结历史D、检验软土地基加固改良的历史

考题 对于()类地基土,采用堆载预压法处理时要慎重。()A、泥炭土B、淤泥和淤泥质土C、冲填土D、饱和软黏土

考题 单选题某房屋建筑物地基土的天然含水量w=35%,塑限含水量wP=26%,液限含水量wL=45%。试问:确定该土的性质和状态为下列()项。()A 粉质黏土,可塑状态B 黏土,可塑状态C 粉质黏土,软塑状态D 黏土,软塑状态

考题 单选题路基换填主要是针对()的情况而采用的一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式。A 深层、局部存在软土及松软土B 浅层、局部存在软土及松软土C 深层、局部存在黏土及砂黏土

考题 单选题某公路路堤位于软土地区,路基中心高度为3.5m,路基填料重度为20kN/m3,填土速率约为0.04m/d。路线地表下0~2.0m为硬塑黏土,2.0~8.0m为流塑状态软土,软土不排水抗剪强度为18kPa,路基地基采用常规预压方法处理,用分层总和法计算的地基主固结沉降量为20cm。如公路通车时软土固结度达到70%,根据《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则此时的地基沉降量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  )[2014年岩土真题]A 14cmB 17cmC 19cmD 20cm

考题 单选题某公路路堤位于软土地区,路基中心高度3.0m,路基填料重度20kN/m3,填土速率约0.05m/d路线地表下0~2.3m为硬塑黏土,2.3~10.3m为流塑状态软土,软土层不排水抗剪强度为20kPa,路基地基采用粉体搅拌桩处理,用分层总和法计算的地基主固结沉降量约为30cm,地基总沉降值为()cm。()A 30B 34C 39D 48

考题 单选题下列有关路堤在软土地基上快速填筑所能填筑的极限(临界)高度的几种说法中,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A 均质软土地基的陆地极限高度可用软土的不固结不排水强度参数估算B 均质软土地基的路堤极限高度可用圆弧法估算C 有硬壳的软土地基路堤极限高度可适当加大D 路堤极限高度可作为控制沉降的标准

考题 单选题某公路路堤位于软土地区,路堤填方高度为4.0m,填料平均重度为19kN/m3,填土速率约为0.04m/d,路线地表下0~2.0m为硬塑黏土,2.0~8.0m为流塑淤泥质黏土,软土抗剪强度为28kPa,路堤采用常规预压方法处理,采用分层总和法计算的地基沉降量为20cm,如公路通车时软土固结度达到80%,地基的工后沉降量为()cm。()A 16B 20C 23D 25

考题 单选题某公路路堤位于软土地区,路基中心高度为3.5m,路基填料重度为20kN/m3,填土速率约为0.04m/d。路线地表下0~2.0m为硬塑黏土,2.0~8.0m为流塑状态软土,软土不排水抗剪强度为18kPa,路基地基采用常规预压方法处理,用分层总和法计算的地基主固结沉降量为20cm。如公路通车时软土固结度达到70%,根据《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则此时的地基沉降量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  )[2014年真题]A 14cmB 17cmC 19cmD 20cm

考题 单选题某地段软黏土厚度超过15m,软黏土重度γ=16kN/m3,内摩擦角φ=0°,黏聚力cu=12kPa,假设土堤及地基土为同一均质软土,若采用泰勒稳定数图解法确定土堤临界高度近似解公式(见《铁路工程特殊岩土勘察规程》(TB10038—2001)),建筑在该软土地基上且加荷速率较快的铁路路堤临界高度Hc最接近()。A 3.5mB 4.1mC 4.8mD 5.6m

考题 多选题十字板剪切试验成果可应用于以下()方面。()A判定软土的最终沉降量B确定软土路基的临界高度C判定软土固结历史D检验软土地基加固改良的历史

考题 单选题路基换填主要是针对( )的情况而采用的一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式。A 深层、局部存在软土及松软土B 浅层、局部存在软土及松软土C 深层、局部存在黏土及砂黏土D 浅层、局部存在黏土及砂黏土

考题 单选题某高速公路路堤位于软土地区,路基中心高度为5.5m,路基填料重度为20kN/m3,填土速率约为0.05m/d。路线地表下0~2.0m为硬塑黏土,2.0~8.0m为流塑状态软土,软土不排水抗剪强度为18kPa,地基采用常规预压方法处理,用分层总和法计算的地基主固结沉降量为20cm。如公路通车时软土固结度达到70%,则此时的地基沉降量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  )A 18cmB 20cmC 22cmD 24cm

考题 单选题某地段软黏土厚度超过15m,软黏土重度γ=16kN/m3,内摩擦角φ=0,内聚力cu=12kPa,假设土堤及地基土为同一均质软土,若采用泰勒稳定数图解法确定土堤临界高度近似解公式,建筑在该软土地基上且加载速率较快的铁路路堤临界高度H最接近(  )m。A 3.5B 4.1C 4.8D 5.6

考题 单选题某房屋建筑物地基土样的天然含水率W=45%,天然重度),γ=16.2kN/m3,土粒相对密度dS=2.60,液限wL=41%,塑限wP=23%。试问:确定该土的性质和状态为下列()项。()A 淤泥质土,流塑状态B 黏土,流塑状态C 淤泥,流塑状态D 黏土,软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