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题
允许速度大于200km/h的线路应采用一级碎石道砟。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考题
行车速度大于160km£¯h线路,不宜采用明桥面钢桥,否则应采取补强和加固措施。()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考题
大、中桥明桥面应采用分开式扣件;允许速度大于()km/h的木枕线路应采用分开式弹性扣件。
A.100B.80C.90D.120
考题
容许速度大于120Km/h的线路,在线路曲线地段,应根据()和实测行车速度,在外股钢轨合理设置超高。
考题
容许速度大于120Km/h的线路,在双线曲线地段实设最大超高不得大于()。
考题
设计行车速度200-250km/h(不含)区间正线最大坡度不应大于()‰。
考题
在最大通过能力较低的线路,行车指挥可采用以调度员人工控制为主的()。A、CTC(调度集中)系统B、TMIS系统C、DMIS系统D、TDCS系统
考题
一般最大通过能力小于30对/h的线路宜采用(),实现行车指挥自动化及列车的超速防护。A、ATC和ATP系统B、ATS和ATP系统C、ATS和ATC系统D、ATO和ATP系统
考题
信号设备的主要作用是保证行车的安全和提高线路的通过能力。(考点范围:信号的相关知识)
考题
城市轨道交通在最大通过能力大于30对/h的线路,应采用完整的ATC系统,实现行车指挥和列车运行自动化。
考题
允许速度大于120km/h的木枕线路应采用分开式弹性扣件。
考题
行车速度大于120km/h线路上的道岔采用().A、内锁闭装置B、外锁闭装置C、分动锁闭装置D、可动锁闭装置
考题
行车速度大于()的线路,不宜采用明桥面刚桥。A、120km/hB、160km/hC、200km/hD、250km/h
考题
信号设备的主要作用是保证行车的安全和提高线路的通过能力,包括()、联锁装置和闭塞装置等。
考题
行车速度大于160km/h线路,不宜采用明桥面钢桥,否则应采取补强和加固措施。
考题
轨距变化应缓和平顺,行车速度大于120km/h的线路轨距变化率不得大于()。A、1‰B、2‰C、3‰D、4‰
考题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规定,设计行车速度250-350km/h区间正线最大坡度不宜大于()‰。A、20B、30C、50D、70
考题
在200—250km/h的线路上,采用()级列控系统行车。A、CTCS-0B、CTCS-1C、CTCS-2D、CTCS-3
考题
单选题行车速度大于()的线路,不宜采用明桥面刚桥。A
120km/hB
160km/hC
200km/hD
250km/h
考题
判断题行车速度大于160km/h线路,不宜采用明桥面钢桥,否则应采取补强和加固措施。A
对B
错
考题
单选题根据列车追踪运行中计算线路通过能力的一般公式nmax=3600/t间,式中nmax――线路在1h内能够通过的最大列车数,列;t间――最小列车间隔时间,s,例举最小列车间隔为6分钟,请问线路通过能力为()。A
8B
9C
10D
11
考题
单选题行车速度大于120km/h线路上的道岔采用().A
内锁闭装置B
外锁闭装置C
分动锁闭装置D
可动锁闭装置
考题
判断题城市轨道交通在最大通过能力大于30对/h的线路,应采用完整的ATC系统,实现行车指挥和列车运行自动化。A
对B
错
考题
单选题《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规定,设计行车速度250-350km/h区间正线最大坡度不宜大于()‰。A
20B
30C
50D
70
考题
单选题轨距变化应缓和平顺,行车速度大于120km/h的线路轨距变化率不得大于()。A
1‰B
2‰C
3‰D
4‰
考题
单选题最大通过能力大于30对/h的线路,应采用完整的()系统,实现行车指挥和列车运行自动化。A
ATPB
ATCC
ATSD
ATO
考题
判断题允许速度大于120km/h的木枕线路应采用分开式弹性扣件。A
对B
错
考题
单选题在200—250km/h的线路上,采用()级列控系统行车。A
CTCS-0B
CTCS-1C
CTCS-2D
CTCS-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