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材料一,今日时局为和为战,人民为祸为福,其关键不在于政府,亦非我同胞对政府片面的希望所能达成.……只要共党一有和平的诚意,能作确切的表示,政府必开诫相见,愿与商讨停止战事,恢复和平的具体方法. ——《蒋介石新年(1949年)文告》 材料二,劝告蒋委员长退休,让位给李宗仁或者国民党内其他较有前途的政治领袖. ——1948年10月司徒雷登致马歇尔 材料三,两条路摆在南京国民党政府及其军政人员面前:一条是向蒋介石战犯集团及其主人美国帝国主义靠拢,这就是继续与人民为敌……;一条是向人民靠拢,这就是与蒋介石战犯集团和美国帝国主义决裂,而在人民解放战争中立功赎罪,以求得人民的宽恕和谅解.第三条路是没有的. ——毛泽东《南京政府向何处去》(1949年4月4日) 毛泽东1949年4月4日文告发表的背景是什么?李宗仁南京政府选择了哪一条道路?标志是什么?


参考答案

更多 “ 材料一,今日时局为和为战,人民为祸为福,其关键不在于政府,亦非我同胞对政府片面的希望所能达成.……只要共党一有和平的诚意,能作确切的表示,政府必开诫相见,愿与商讨停止战事,恢复和平的具体方法. ——《蒋介石新年(1949年)文告》 材料二,劝告蒋委员长退休,让位给李宗仁或者国民党内其他较有前途的政治领袖. ——1948年10月司徒雷登致马歇尔 材料三,两条路摆在南京国民党政府及其军政人员面前:一条是向蒋介石战犯集团及其主人美国帝国主义靠拢,这就是继续与人民为敌……;一条是向人民靠拢,这就是与蒋介石战犯集团和美国帝国主义决裂,而在人民解放战争中立功赎罪,以求得人民的宽恕和谅解.第三条路是没有的. ——毛泽东《南京政府向何处去》(1949年4月4日) 毛泽东1949年4月4日文告发表的背景是什么?李宗仁南京政府选择了哪一条道路?标志是什么?” 相关考题
考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 1935年,中共中央在一份决议中指出:党的策略路线,是在发动、团聚与组织全中国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主要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与卖国贼头子蒋介石。1937年4月,中央在另一份文件中又指出:国民党的政策已开始了转变,进入巩固国内和平准备对日抗战的阶段;在这个新阶段内我们必须坚持联蒋的方针,以准备全国性的对日抗战,只有同蒋介石南京政府共同合作抗日才是中华民族的出路。 ——摘编自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 概括指出材料中反映的中国共产党对蒋策略的变化及其原因。

考题 下面是蒋介石《新年文告》(1949年1月1日)中的几段话: (抗日)战争结束后不久举行之政治商谈之目的固在于和平,即动员戡乱之目的亦在于和平。但是今日时局为和为战……其关键不在于政府……全在于共(产)党。……政府……愿与(共产党)商讨停止战事,恢复和平的具体方法。只要和议无害于国家的独立完整,而有助于人民的休养生息;只要神圣的宪法不由我而违反,民主宪政不因此而破坏,中华民国的国体能够确保,中华民国的法统不致中断,军队有确实的保障……反之,如果共(产)党始终坚持叛乱到底,并无和平诚意,则政府……自不能不与共(产)党周旋到底,别无他途。 请回答: (1)“政治商谈”和“戡乱”分别指的是什么?“今日时局”是一种什么样的时局? (2)蒋介石提出的“和议”条件的要害是什么? (3)蒋介石提出的“和议”的目的是什么? (4)根据上述材料,判断蒋介石提出“和议”是否真诚,并从材料中找出两个证据加以说明。

考题 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的标志是(  ) A.“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B.“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C.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D.蒋介石改组国民政府

考题 由九一八事变到现在,国民党反日反帝的假面具,已经完全为铁的事实所粉碎,中国共产党号召福建的广大工农劳苦群众立刻自动的组织起来,联合革命的士兵群众同进攻福建的蒋介石部队与准备武装干涉福建的日本与任何帝国主义力量决战。 ——摘自《中共中央为福建事变告全国民众书》(1933年12月5日) 材料二:(1)目前中国人民的主要敌人.是日本帝国主义。所以把日本帝国主义与蒋介石同等看待是错误的,“抗日反蒋”的口号也是不适当的。(2)在日本帝国主义继续进攻.全面民族革命运动继续发展的条件下。国民党中央军全部或其大部有参加抗日的可能。我们的总方针应是逼蒋抗日。一方面继续揭破他们的每一退让、妥协,丧权辱国的言论与行动,另一方面要向他们提议与要求建立抗日的统一战线,订立抗日的协定。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逼蒋抗日问题的指示》(1936年9月1日). 材料三:西安问题和平解决,举国庆幸,从此和平统一团结御侮之方针得以实现,实为国家民族之福,当此日寇猖狂,中华民族存亡千钧一发之际,如贵党三中全会果能毅然决然确定此国策,则本党为着表表团结御侮之诚意,愿给贵党三中全会以如下之保证:(一)在全国范围内停止推翻国民政府之武装暴动方针;(二)工农政府改名为中年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直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之指导; (四)坚决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之共同纲领。 ——摘自《中共中央给中国国民党三中全会电》(1937年2月10日) 依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方针发生了什么变化,井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

考题 南京国民政府覆灭的标志是()A、南京解放B、蒋介石下台C、蒋介石逃往台湾D、全国大陆的解放

考题 汪伪政府与蒋介石集团的最大区别在于()A、与帝国主义勾结B、代表阶层不同C、对日政策不同D、对人民的态度不同

考题 应蒋介石邀请,1945年8月毛泽东到重庆与国民党谈判。毛泽东去重庆谈判的目的是()A、中共假和谈,真内战B、同国民党商讨抗日合作策略C、揭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D、加强与美国的合作

考题 西安事变发生后,周恩来到西安调停。针对蒋介石的拒不让步,周对蒋说:“只要蒋先生能够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不但我个人可以听蒋先生的话,就连我们红军也可以听蒋先生的指挥。”由此可知,西安事变能够和平解决的主要原因是()A、张学良、杨虎城的和平意愿B、国民党内部一致同意联共抗日的主张C、中国共产党做出巨大的努力D、蒋介石做出了主动让步

考题 1945年,中国著名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向蒋介石表示:人民遭受了21年的内战,流尽了鲜血。现在已到了为农村的大众干一些事情的时候了。蒋介石则表示:我是个战士,等消灭了对手之后再说吧。这反映出()A、国共谈判注定要以失败而告终B、国民政府仍坚持独裁内战方针C、国民政府拥有较强的武装力量D、国民政府的合法性已遭到质疑

考题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此次中国共产党发表之宣言(指《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即为民族意识胜过一切之例证。宣言中所举诸项,如放弃暴动政策与赤化运动,取消苏区与红军,皆为集中力量,救亡御侮之必要条件……对于国内任何派别,只要诚意救国,愿在国民革命抗敌御侮之旗帜下共同奋斗者,政府自无不开诚接纳,咸使集中于本党领导之下,而一致努力。 ——引自《蒋介石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1937年9月23日) 材料二中国国民政府蒋主席于抗战胜利后,邀请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先生,商讨国家大计……兹特发表会谈纪要如下: 一、关于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一致认为:中国抗日战争业已结束,和平建国的新阶段,即将开始,必须共同努力,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础……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彻底实行三民主义。 …… 五、关于党派合法问题,中共方面提出:政府应承认国民党、共产党及一切党派的平等合法地位。政府方面表示:各党派在法律之前平等,本为宪政常轨,今可即行承认。 ——引自《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1945年10月10日)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抗战胜利前后各党派地位发生的变化。

考题 1936年11月,蒋介石非法逮捕救国会七位领导人,李宗仁、白崇禧发出紧急营救电,赞扬“七君子”系爱国热情所应有之表现,要求政府“对于爱国运动似不应压迫”。这反映出()A、国民党内部派系之间的斗争激烈B、蒋介石已经遭到社会各阶层反对C、抗日救亡已成为当时的时代潮流D、李宗仁等主张建立抗日统一战线

考题 抗战相持阶段日本对华政策的转变导致了()。A、南京汪伪政府成立B、蒋介石提出恢复到七七事变前的局面就是胜利C、国民党实施和谈外交理念D、以上都是

考题 由九一八事变到现在,国民党反日反帝的假面具,已经完全为铁的事实所粉碎,中国共产党号召福建的广大工农劳苦群众立刻自动的组织起来,联合革命的士兵群众同进攻福建的蒋介石部队与准备武装干涉福建的日本与任何帝国主义力量决战。 ——摘自《中共中央为福建事变告全国民众书》(1933年12月5日) 材料二:(1)目前中国人民的主要敌人.是日本帝国主义。所以把日本帝国主义与蒋介石同等看待是错误的,“抗日反蒋”的口号也是不适当的。(2)在日本帝国主义继续进攻.全面民族革命运动继续发展的条件下。国民党中央军全部或其大部有参加抗日的可能。我们的总方针应是逼蒋抗日。一方面继续揭破他们的每一退让、妥协,丧权辱国的言论与行动,另一方面要向他们提议与要求建立抗日的统一战线,订立抗日的协定。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逼蒋抗日问题的指示》(1936年9月1日). 材料三:西安问题和平解决,举国庆幸,从此和平统一团结御侮之方针得以实现,实为国家民族之福,当此日寇猖狂,中华民族存亡千钧一发之际,如贵党三中全会果能毅然决然确定此国策,则本党为着表表团结御侮之诚意,愿给贵党三中全会以如下之保证:(一)在全国范围内停止推翻国民政府之武装暴动方针;(二)工农政府改名为中年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直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之指导; (四)坚决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之共同纲领。 ——摘自《中共中央给中国国民党三中全会电》(1937年2月10日) 依据材料三,指出西安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又采取了什么新的方针。这一新方针的实施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考题 1932年4月15日,宣布对日作战的政府是()A、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B、国民党蒋介石政府C、国民党汪精卫政府D、北洋军阀政府

考题 材料一,我国人民此刻必须上下一致,先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平对野蛮,忍痛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断. 一一蒋介石在南京国民党员大会上的演讲 材料二,我国的敌人不是倭寇而是土匪,东三省热河失掉了,自然在号称统一政府之下失掉,我们应该要负责任,不过我们站在革命的立场说却没多大关系……无论外面怎样批评谤毁,我们总是以先清内匪,为唯一要务,如果不是这样,那就是本末倒置,先后倒置. —一蒋介石《剿匪的理论与实际》 材料三,我常觉得要应付困难,首先要认识自己国家的地位.我们是弱国,对自己的国家力量要有忠实的估计,国家为进行建设,绝对需要和平.过去数年中,不惜委曲忍痛,对外保持和平,即系此理.前年五月大会,本人外交报告所谓:"和平未到绝望,绝不放弃和平,牺牲未到最后关头,决不轻言牺牲." ——1937年7月蒋介石《对日一贯的方针和立场》 材料四,(近卫声明)这是敌人整个吞灭中国,独霸东亚,进而以图征服世界的一切妄想和阴谋的总自白,也是敌人整个亡我国家灭我民族的一切计划内容的总暴露,……(近卫声明)是要以建立东亚新秩序来关闭中国门户,要破坏九国公约,以"东亚协同体"与"经济集团"来排斥欧美在远东的势力.……我不会背信弃义,以破坏人类相与维系的正义. ——1938年12月蒋介石的声明 材料三反映出蒋介石外交政策的实质如何?

考题 材料一,我国人民此刻必须上下一致,先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平对野蛮,忍痛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断. 一一蒋介石在南京国民党员大会上的演讲 材料二,我国的敌人不是倭寇而是土匪,东三省热河失掉了,自然在号称统一政府之下失掉,我们应该要负责任,不过我们站在革命的立场说却没多大关系……无论外面怎样批评谤毁,我们总是以先清内匪,为唯一要务,如果不是这样,那就是本末倒置,先后倒置. —一蒋介石《剿匪的理论与实际》 材料三,我常觉得要应付困难,首先要认识自己国家的地位.我们是弱国,对自己的国家力量要有忠实的估计,国家为进行建设,绝对需要和平.过去数年中,不惜委曲忍痛,对外保持和平,即系此理.前年五月大会,本人外交报告所谓:"和平未到绝望,绝不放弃和平,牺牲未到最后关头,决不轻言牺牲." ——1937年7月蒋介石《对日一贯的方针和立场》 材料四,(近卫声明)这是敌人整个吞灭中国,独霸东亚,进而以图征服世界的一切妄想和阴谋的总自白,也是敌人整个亡我国家灭我民族的一切计划内容的总暴露,……(近卫声明)是要以建立东亚新秩序来关闭中国门户,要破坏九国公约,以"东亚协同体"与"经济集团"来排斥欧美在远东的势力.……我不会背信弃义,以破坏人类相与维系的正义. ——1938年12月蒋介石的声明 对比材料三,四,说明材料四中蒋介石对日态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考题 材料一,今日时局为和为战,人民为祸为福,其关键不在于政府,亦非我同胞对政府片面的希望所能达成.……只要共党一有和平的诚意,能作确切的表示,政府必开诫相见,愿与商讨停止战事,恢复和平的具体方法. ——《蒋介石新年(1949年)文告》 材料二,劝告蒋委员长退休,让位给李宗仁或者国民党内其他较有前途的政治领袖. ——1948年10月司徒雷登致马歇尔 材料三,两条路摆在南京国民党政府及其军政人员面前:一条是向蒋介石战犯集团及其主人美国帝国主义靠拢,这就是继续与人民为敌……;一条是向人民靠拢,这就是与蒋介石战犯集团和美国帝国主义决裂,而在人民解放战争中立功赎罪,以求得人民的宽恕和谅解.第三条路是没有的. ——毛泽东《南京政府向何处去》(1949年4月4日) 司徒雷登为什么建议蒋介石下台?结果怎样?

考题 1949年蒋介石下台,出任国民政府代总统的是()A、李宗仁B、白崇禧C、张治中D、蒋经国

考题 材料一,我国人民此刻必须上下一致,先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平对野蛮,忍痛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断. 一一蒋介石在南京国民党员大会上的演讲 材料二,我国的敌人不是倭寇而是土匪,东三省热河失掉了,自然在号称统一政府之下失掉,我们应该要负责任,不过我们站在革命的立场说却没多大关系……无论外面怎样批评谤毁,我们总是以先清内匪,为唯一要务,如果不是这样,那就是本末倒置,先后倒置. —一蒋介石《剿匪的理论与实际》 材料三,我常觉得要应付困难,首先要认识自己国家的地位.我们是弱国,对自己的国家力量要有忠实的估计,国家为进行建设,绝对需要和平.过去数年中,不惜委曲忍痛,对外保持和平,即系此理.前年五月大会,本人外交报告所谓:"和平未到绝望,绝不放弃和平,牺牲未到最后关头,决不轻言牺牲." ——1937年7月蒋介石《对日一贯的方针和立场》 材料四,(近卫声明)这是敌人整个吞灭中国,独霸东亚,进而以图征服世界的一切妄想和阴谋的总自白,也是敌人整个亡我国家灭我民族的一切计划内容的总暴露,……(近卫声明)是要以建立东亚新秩序来关闭中国门户,要破坏九国公约,以"东亚协同体"与"经济集团"来排斥欧美在远东的势力.……我不会背信弃义,以破坏人类相与维系的正义. ——1938年12月蒋介石的声明 材料一是针对什么事件对此,蒋介石的基本态度是什么?

考题 材料一,今日时局为和为战,人民为祸为福,其关键不在于政府,亦非我同胞对政府片面的希望所能达成.……只要共党一有和平的诚意,能作确切的表示,政府必开诫相见,愿与商讨停止战事,恢复和平的具体方法. ——《蒋介石新年(1949年)文告》 材料二,劝告蒋委员长退休,让位给李宗仁或者国民党内其他较有前途的政治领袖. ——1948年10月司徒雷登致马歇尔 材料三,两条路摆在南京国民党政府及其军政人员面前:一条是向蒋介石战犯集团及其主人美国帝国主义靠拢,这就是继续与人民为敌……;一条是向人民靠拢,这就是与蒋介石战犯集团和美国帝国主义决裂,而在人民解放战争中立功赎罪,以求得人民的宽恕和谅解.第三条路是没有的. ——毛泽东《南京政府向何处去》(1949年4月4日) 蒋介石为什么提出与中共和平谈判?其目的是什么?

考题 材料一,我国人民此刻必须上下一致,先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平对野蛮,忍痛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断. 一一蒋介石在南京国民党员大会上的演讲 材料二,我国的敌人不是倭寇而是土匪,东三省热河失掉了,自然在号称统一政府之下失掉,我们应该要负责任,不过我们站在革命的立场说却没多大关系……无论外面怎样批评谤毁,我们总是以先清内匪,为唯一要务,如果不是这样,那就是本末倒置,先后倒置. —一蒋介石《剿匪的理论与实际》 材料三,我常觉得要应付困难,首先要认识自己国家的地位.我们是弱国,对自己的国家力量要有忠实的估计,国家为进行建设,绝对需要和平.过去数年中,不惜委曲忍痛,对外保持和平,即系此理.前年五月大会,本人外交报告所谓:"和平未到绝望,绝不放弃和平,牺牲未到最后关头,决不轻言牺牲." ——1937年7月蒋介石《对日一贯的方针和立场》 材料四,(近卫声明)这是敌人整个吞灭中国,独霸东亚,进而以图征服世界的一切妄想和阴谋的总自白,也是敌人整个亡我国家灭我民族的一切计划内容的总暴露,……(近卫声明)是要以建立东亚新秩序来关闭中国门户,要破坏九国公约,以"东亚协同体"与"经济集团"来排斥欧美在远东的势力.……我不会背信弃义,以破坏人类相与维系的正义. ——1938年12月蒋介石的声明 材料二说明蒋介石对失掉东三省热河持何态度反映出蒋介石的对日政策是什么?

考题 1948年,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说:“国民党内弥漫腐化和反动势力,已是尽人皆知”,“我现在主要担心的是通过对他们(指民盟等民主力量)的鲁莽迫害,政府将进一步使自己丧失名誉”。当时司徒雷登的实际对华立场是()A、仍然不放弃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B、开始倾向于建立民主联合政府C、建议美国政府放弃对国民党的支持D、希望由其他党派来取代国民党

考题 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中国境内出现了两条战线()。A、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政府军之间的战争B、国民党统治区以学生为先锋的各阶层人民和蒋介石政府之间的尖锐斗争C、国民党统治区以学生为主的各阶层人民和蒋介石政府之间的尖锐斗争D、人民解放军与美国政府军之间的战争

考题 问答题材料一:党的策略路线,是在发动、团结与组织全中国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主要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与卖国贼蒋介石。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1935年12月25日) 材料二:在民族危机日趋严重、全国抗日浪潮不断高涨的形势下,1936年7月1—3日蒋介石在国民党五届二中全会上曾表示要“御侮救亡”。对此,沈钧儒等人发表如下声明: “蒋先生处全国最高统治地位,应该赶快设法,作抗日救亡的真正准备。真正的准备抗日,决不是所谓‘先安内后攘外’,而是联合各党各派,开放民众运动以共纾国难。” ——沈钧儒等《团结御悔的几个基本条件与最低要求》(1936年7月15日) 材料三:目前中国人民的主要敌人,是日本帝国主义,所以把日本帝国主义与蒋介石同等看待是错误的,“抗日反蒋”的口号,也是不适当的。在日本帝国主义继续进攻,全国民族革命运动继续发展的条件下,国民党中央军全部或其大部有参加抗日的可能。我们的总方针应是逼蒋抗日。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逼蒋抗日问题的指示)(1936年9月1日) 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说明中国共产党在1936年9月认为“抗日反蒋”的口号已经“不适当”的原因。

考题 问答题由九一八事变到现在,国民党反日反帝的假面具,已经完全为铁的事实所粉碎,中国共产党号召福建的广大工农劳苦群众立刻自动的组织起来,联合革命的士兵群众同进攻福建的蒋介石部队与准备武装干涉福建的日本与任何帝国主义力量决战。 ——摘自《中共中央为福建事变告全国民众书》(1933年12月5日) 材料二:(1)目前中国人民的主要敌人.是日本帝国主义。所以把日本帝国主义与蒋介石同等看待是错误的,“抗日反蒋”的口号也是不适当的。(2)在日本帝国主义继续进攻.全面民族革命运动继续发展的条件下。国民党中央军全部或其大部有参加抗日的可能。我们的总方针应是逼蒋抗日。一方面继续揭破他们的每一退让、妥协,丧权辱国的言论与行动,另一方面要向他们提议与要求建立抗日的统一战线,订立抗日的协定。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逼蒋抗日问题的指示》(1936年9月1日). 材料三:西安问题和平解决,举国庆幸,从此和平统一团结御侮之方针得以实现,实为国家民族之福,当此日寇猖狂,中华民族存亡千钧一发之际,如贵党三中全会果能毅然决然确定此国策,则本党为着表表团结御侮之诚意,愿给贵党三中全会以如下之保证:(一)在全国范围内停止推翻国民政府之武装暴动方针;(二)工农政府改名为中年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直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之指导; (四)坚决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之共同纲领。 ——摘自《中共中央给中国国民党三中全会电》(1937年2月10日) 依据材料—,指出中国共产党对蒋对日采取的方针及其原因。

考题 问答题材料一:党的策略路线,是在发动、团结与组织全中国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主要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与卖国贼蒋介石。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1935年12月25日) 材料二:在民族危机日趋严重、全国抗日浪潮不断高涨的形势下,1936年7月1—3日蒋介石在国民党五届二中全会上曾表示要“御侮救亡”。对此,沈钧儒等人发表如下声明: “蒋先生处全国最高统治地位,应该赶快设法,作抗日救亡的真正准备。真正的准备抗日,决不是所谓‘先安内后攘外’,而是联合各党各派,开放民众运动以共纾国难。” ——沈钧儒等《团结御悔的几个基本条件与最低要求》(1936年7月15日) 材料三:目前中国人民的主要敌人,是日本帝国主义,所以把日本帝国主义与蒋介石同等看待是错误的,“抗日反蒋”的口号,也是不适当的。在日本帝国主义继续进攻,全国民族革命运动继续发展的条件下,国民党中央军全部或其大部有参加抗日的可能。我们的总方针应是逼蒋抗日。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逼蒋抗日问题的指示)(1936年9月1日) 在材料一中,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把蒋介石看作当时的主要敌人之一?

考题 单选题1948年,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说:“国民党内弥漫腐化和反动势力,已是尽人皆知”,“我现在主要担心的是通过对他们(指民盟等民主力量)的鲁莽迫害,政府将进一步使自己丧失名誉”。当时司徒雷登的实际对华立场是()A 仍然不放弃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B 开始倾向于建立民主联合政府C 建议美国政府放弃对国民党的支持D 希望由其他党派来取代国民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