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蓄电池充足电的情况下,当电解液的温度为20℃时,电解液的密度为()

  • A、1.240
  • B、1.300
  • C、1.260
  • D、1.280

参考答案

更多 “蓄电池充足电的情况下,当电解液的温度为20℃时,电解液的密度为()A、1.240B、1.300C、1.260D、1.280” 相关考题
考题 蓄电池充足电则电解液密度升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考题 常温下,当()时,则表明蓄电池充电过程结束。A、电解液密度增大B、电解液密度减小C、电解液密度不变D、电解液密度规律变化

考题 铅酸蓄电池充足电的标志之一是:()A、温度上升到规定值B、电解液密度保持不变C、电解液沸腾D、充电电流变为零

考题 蓄电池充足电则电解液密度升高。

考题 在15ºC时,蓄电池充足电的电解液相对密度为()。A、1.225B、1.245C、1.285

考题 为防止电解液结冰,冬季蓄电池应经常保持在充足电的状态。

考题 充足电的蓄电池静置时,相对于电解液正板的电位为()V,负极板的电位为()V.

考题 蓄电池20℃时电解液的比重1.28,存电情况为()。

考题 蓄电池20℃时,电解液的比重为1.28,存电情况为80%。

考题 造成蓄电池极板硫化故障的主要原因是()。A、充足电状态下长期存放B、放电后未及时充电C、电解液面高出极板D、电解液密度较低

考题 如果汽车铅酸蓄电池逐步充足电,则其电解液密度也将逐渐上升。

考题 检查电解液密度的目的一方面可以根据电解液密度判定()。另一方面判定蓄电池在充足电的情况下其是否符合要求。

考题 蓄电池充电的情况下,当电解液温度为20℃时,电解液的密度为()。A、1.240g/cm3B、1.300g/cm3C、1.260g/cm3D、1.280g/cm3

考题 已知汽车铅蓄电池电解液的密度为1.26g/cm3当温度上升20℃后,电解液密度约为()。A、1.16B、1.20C、1.24D、1.27

考题 汽车铅酸蓄电池电解液的电阻,与电解液的密度关系是()。A、电解液的密度越小,电解液的电阻越小B、电解液的密度越小,电解液的电阻越大C、电解液的密度为1.20时,电解液的电阻最小D、电解液的密度为1.26时,电解液的电阻最大

考题 计算题:新蓄电池要求20℃时的电解液比重为1.28,而温度变化系数为0.00074,温度为0℃时,完全充电的蓄电池电解液的比重是多少?

考题 当蓄电池出现严重自放电时,应采取()的措施。A、间歇过充电B、将电池全放电,换掉电解液C、调整电解液的密度D、在充电时降低电解液温度

考题 在调配铅酸蓄电池电解液的过程中,实测温度t为50℃,密度ρ50为1.183,这时电解液的密度是否合格?

考题 填空题充足电的蓄电池静置时,相对于电解液正板的电位为()V,负极板的电位为()V.

考题 单选题常温下,当()时,则表明蓄电池充电过程结束。A 电解液密度增大B 电解液密度减小C 电解液密度不变D 电解液密度规律变化

考题 单选题在室温时,用密度计测得四只蓄电池的电解液密度分别为以下四种情况,试判断其中充电程度最足的是()A 电解液密度为1.26B 电解液密度为1.16C 电解液密度为1.06D 电解液密度为0.96

考题 判断题在室温时,用密度计测得蓄电池的电解液密度为1.16g/cm3,其充电程度为充足。A 对B 错

考题 单选题在室温200C时,用密度计测得四只蓄电池的电解液密度分别为以下四种蓄电池,试判断其中充电程度最足的是()A 电解液密度为1.26B 电解液密度为1.16C 电解液密度为1.06D 电解液密度为0.96

考题 填空题蓄电池20℃时电解液的比重1.28,存电情况为()。

考题 填空题蓄电池电解液密度冬季充足电时为()、蓄电池电解液密度夏季充足电时为()。

考题 填空题电解液的电阻()。如6-Q-75型铅酸蓄电池在温度为+40℃时的内阻为()Ω,而在-20℃时内阻为()Ω,可见,内阻随温度降低而增大;电解液密度为()g/cm3(15℃)时其电阻最小。同时,在该密度下,电解液的()也比较小。密度过高、过低时,电解液的电阻都会()。因此,适当采用()电解液和()电解液温度,对降低蓄电池内阻、提高起动性能十分有利。

考题 判断题蓄电池额定容量所指的是,当电解液温度为250C并充足电的情况下,让蓄电池以一定放电率的放电电流连续放电,直到其单格电池电压降到规定终止电压时,蓄电池放出的全部电量。这当中一定的放电率通常指20h放电率。A 对B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