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地球的运动分为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而两种运动之间的关系可以用黄赤交角来表示。据此回答:若其它条件不变,当地轴与黄道面之间的夹角增大1°时,下列现象中,可能发生的是()
- A、北极圈以北范围增大,南极圈以南范围缩小
- B、地球上太阳直射的范围缩小
- C、北极点出现极昼的天数增加
- D、南半球出现极夜的范围扩大
参考答案
更多 “地球的运动分为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而两种运动之间的关系可以用黄赤交角来表示。据此回答:若其它条件不变,当地轴与黄道面之间的夹角增大1°时,下列现象中,可能发生的是()A、北极圈以北范围增大,南极圈以南范围缩小B、地球上太阳直射的范围缩小C、北极点出现极昼的天数增加D、南半球出现极夜的范围扩大” 相关考题
考题
关于极昼,极夜,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极昼是一天24小时太阳都不落下,极夜是一天24小时都看不到太阳
B.极昼与极夜只发生在南极圈和北极圈以内的地区
C.极昼与极夜在南北极互换出现
D.南、北极点极昼与极夜交替时间分别是地球上的夏至日与冬至日
考题
若EF为赤道,P点出现极昼现象,则太阳直射的范围是( )。
若EF为地球公转轨道平面,PQ为地轴,下列变化可信的是( )。
查看材料A.福州冬季均温升高
B.北温带范围变小
C.全球极夜范围扩大
D.悉尼(约34°S)夏季昼长变长
考题
一、考题回顾
题目:《地球的公转》
注:图片节选自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19页
3.基本要求:
(1)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适当的板书设计。
(2)试讲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
(3)讲清楚太阳回归运动。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运用复习导入法,提问:地球自转的自转轴是什么?回忆地球自转的相关知识,顺势引导学生思考地球的公转的中心是什么?地球公转的规律是怎样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而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认识概念
1.地球公转
【教师活动】展示图1-3-4《地球的公转示意》。提问:
(1)地球公转的方向?
(2)地球公转运动中离太阳最近和最远的月份分别是几月?
【学生活动】观察地图并思考问题。
【教师总结】太阳公转的方向与自转方向一致。也是自西向东,太阳公转运动的轨迹是一个椭圆,所以离太阳最近是一月初,称为近日点,离太阳最远是在七月初,称为远日点。
2.黄赤交角
【教师活动】展示图1-3-5《黄赤交角示意》,提问: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轨道面一致吗?
【学生活动】同桌两人相互交流,发表个人观点。
【师生总结】地球自转是地球在公转的过程中还在不停地自转。地球公转的轨道面称为黄道面。地球自转时,地轴的指向几乎是不变的,因此就存在基本不变的赤道面。黄道面与赤道面之间存在一个交角,称为黄赤交角。日前黄赤交角是23°26′,地轴同公转轨道面斜交的角度为66°34′。因此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轨道面不一致。
(二)探究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教师活动】展示实验模型—地球的公转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模拟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直射点的移动变化,结合图1-3-6,讨论完成如下表格:
考题
下列关于地球上昼夜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地球上出现昼夜现象是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引起的B、昼夜时间每天都大致相等,是由于地球绕太阳公转引起的C、某地一年内出现昼夜长短的变化与黄道面和赤道面存在夹角有关D、地球上任何一地均有可能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
考题
地球的运动分为自转和公转,而两种运动之间的关系可以用黄赤夹角来表示,根据下列地理事物的数值中,与黄赤夹角角度相同的是() ①回归线的度数 ②晨昏线与纬线相切时,相切纬线的最低度数 ③晨昏线与经线圈之间的最大夹角 ④气压带与风带南北移动的范围 A、③B、①③C、①③④D、①②③
考题
关于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的夹角为90°时,太阳直射点永远在地表一个点上不动B、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的夹角为90°时,南北半球的受热状况无差异C、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的夹角为65°时,热带范围变大了D、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的夹角为65°时,极昼和极夜的范围缩小了
考题
如果黄赤交角变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热带范围扩大,温带范围减少 ②地轴与赤道面夹角变小,与黄道面夹角变大 ③全球出现极昼、极夜的区域范围扩大 ④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范围扩大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考题
假如地轴与黄道相交成90°,那么,当地球自转和公转时,可能发生的现象是()A、太阳直射点将在南北极点之间来回移动B、全球任何地方得到的太阳热量均相等C、全球任何纬度全年都昼夜平分D、地球上任何地方都有四季变化
考题
若黄赤交角由现状变为24°,则会引起的现象是()A、北极圈范围增大,南极圈范围变小B、地球上太阳直射的范围变大C、北极点出现极昼的天数减少D、7月份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昼长与夜长的比值减小
考题
从3月21日到6月22日,地球上极昼极夜的范围变化情况是()A、极昼的范围从北极点往北极圈的方向逐渐扩大B、极昼的范围从北极圈向北极点方向逐渐缩小C、极夜的范围从南极圈向南极点方向逐渐缩小D、极夜的范围从南极点向南极圈方向逐渐扩大
考题
多选题下列关于地球上昼夜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地球上出现昼夜现象是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引起的B昼夜时间每天都大致相等,是由于地球绕太阳公转引起的C某地一年内出现昼夜长短的变化与黄道面和赤道面存在夹角有关D地球上任何一地均有可能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
考题
多选题从3月21日到6月22日,地球上极昼极夜的范围变化情况是()A极昼的范围从北极点往北极圈的方向逐渐扩大B极昼的范围从北极圈向北极点方向逐渐缩小C极夜的范围从南极圈向南极点方向逐渐缩小D极夜的范围从南极点向南极圈方向逐渐扩大
考题
问答题编辑加工题:内容分析短稿,并按照稿件加工整理的规范进行编辑加工。(本题20分)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地球的运动包括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三种基本形式。 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称为“地球自转”。地球自转轴简称“地轴”,它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地球自东向西自转,自转1周的时间是1日。由于在计算自转周期时选定的参考点不同,1日的时间长度略有差别,名称也不同。如果以距离地球遥远的某一恒星点为参考点,1日的时间长度不足24小时,称为“恒星日”;如果以太阳为参考点,则1日的时间长度是24小时,称为“太阳日”。地球在自转的同时也绕太阳运动,这称为“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转1周的时间称为“恒星年”。 地球公转轨道平面称为“黄道平面”,而过地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称为“赤道平面”。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之间存在一个交角,称为“黄赤交角”。在地球公转过程中,黄赤夹角的大小在一定时期内大致上不变。 三、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地球表面受到太阳垂直照射的点简称“太阳直射点”。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不同位置时,太阳直射点会有变化,最北可到达北纬23度26分,最南可到达南纬23度26分。夏至日(6月21日或22日),太阳直射点在北纬23度26分处,之后它逐渐南移动。到了春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到达南纬23度26分处,之后它逐渐北返。春分日(3月20日或21日),太阳又直射赤道。到了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再次到达北纬23度26分处。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往返运动,称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其周期称为“回归年”。 三、昼夜交替和时差 由于地球是一个即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在同一时间内,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天,背着太阳的半球是黑夜。地球不断地自转,昼夜也就不断地交替。昼夜交替的周期为1个太阳日。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因此,在同一维度地区,偏东边的地方比偏西边的地方先看到日出。这样,时间就有了早迟之分。同一时刻,不同经度的地方有不同的地方时。由于使用地方时很不方便,在1884年召开的国际经度会议上,人们决定按照统一标准实行全球分区计时。 全球共划分为二十四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度,相邻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各时区都以本区中央经线通过之处的地方时作为本区的区时。为了避免日期紊乱,此次会议上还规定,原则上以180度经度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称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现改称“国际日界线”。
考题
问答题编辑加工题:阅读分析短稿,并按照稿件加工整理的规范进行编辑加工。[2016年真题]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地球的运动包括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三种基本形式。 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称为“地球自转”。地球自转轴简称“地轴”,它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地球自东向西自转,自转1周的时间是1日。由于在计算自转周期时选定的参考点不同,1日的时间长度略有差别,名称也不同。如果以距离地球遥远的某一桓星点为参考点,1日的时间长度不足24小时,称为“恒星日”;如果以太阳为参考点,则1日的时间长度是24小时,称为“太阳日”。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也绕太阳运动,这称为“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转1周的时间称为“恒星年”。地球公转轨道平面称为“黄道平面”,而过地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称为“赤道平面”。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之间存在一个交角,称为“黄赤交角”。在地球公转过程中,黄赤夹角的大小在一定时期内大致上不变。 三、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地球表面受到太阳垂直照射的点简称“太阳直射点”。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不同位置时,太阳直射点会有变化,最北可到达北纬23度26分,最南可到达南纬23度26分。夏至日(6月21日或22日),太阳直射点在北纬23度26分处,之后它逐渐南移动。到了春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到达南纬23度26分处,之后它逐渐北返。春分日(3月20日或21日),太阳又直射赤道。到了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再次到达北纬23度26分处。太阳直射点的南北往返运动,称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其周期称为“回归年”。 三、昼夜交替和时差 由于地球是一个即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在同一时间内,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天,背着太阳的半球是黑夜。地球不断地自转,昼夜也就不断地交替。昼夜交替的周期为1个太阳日。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因此,在同一维度地区,偏东边的地方比偏西边的地方先看到日出。这样,时间就有了早迟之分。同一时刻,不同经度的地方有不同的地方时。由于使用地方时很不方便,在1884年召开的国际经度会议上,人们决定按照统一标准实行全球分区计时。全球共划分为二十四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度,相邻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各时区都以本区中央经线通过之处的地方时作为本区的区时。为了避免日期紊乱,此次会议上还规定,原则上以180度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称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现改称“国际日界线”。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