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假定YP代表被选择个体供选性状的平均表型值,Y为选择前整个群体该性状的平均表型值,则选择差(S)为:()。


参考答案

更多 “假定YP代表被选择个体供选性状的平均表型值,Y为选择前整个群体该性状的平均表型值,则选择差(S)为:()。” 相关考题
考题 重复力是指()。A.数量性状的基因型值占表型值的比例B.数量性状在同一个体多次度量值间的相关C.数量性状在不同个体多次度量值间的相关D.两数量性状表型值间的相关

考题 当群体的性状表型值呈正态分布时,选择强度的大小取决于()。 A.入选率B.性状遗传力C.性状变异幅度D.选择差

考题 入选群体某一数量性状的平均值与原始群体同一性状平均值之差称()。 A.选择强度B.选择反应C.选择差D.入选率

考题 在选择育种中可从以下哪几个方面提高选择效果:()A、减小环境方差,增加遗传力B、减小环境方差,降低遗传力C、降低入选率,增加选择差D、提高入选率,增加选择差E、选择表型值标准差大的性状

考题 假定一个个体与一些从群体随机抽取的个体交配,所产生的子代平均值距其群体平均数的平均离差的两倍,即称为该个体的()。A、选择响应B、选择差C、一般配合力D、育种值

考题 对某一数量性状进行选择时,入选亲本后代构成群体的平均值与最初原始群体平均值之差,称为() 。A、遗传力B、选择差C、遗传进度D、选择强度

考题 选择差越大,说明供选择性状的变异程度就越小。

考题 个体选择是根据个体表型值进行选择,这种方法适用于遗传力低的性状。

考题 对于遗传力低的性状可选用().A、表型选择B、多性状选择C、同胞选择D、后裔选择

考题 根据引起性状变异的原因,可将表型值剖分为G、E、两部分,其中G代表()。A、基因型值B、环境效应C、上位效应值D、显性效应值E、育种值

考题 将数量性状的表型值剖分为()和()两部分,其表达式为()。

考题 在一个大群体中,已知以下资料: 群体平均数=40,所选亲本(雄性)平均数=50,所选亲本(雌性)平均数=46,性状遗传力=0.25。求; (1)选择差是多少? (2)预期选择进展是多少?

考题 遗传力越高的性状,表型选择的效果好。

考题 在一个大群体中,我们已知某一经济性状的以下资料.群体平均数=40,所选亲本(雄性)平均数=50,所选亲本(雌性)平均数=46,性状遗传力=0.25。选择差是多少?

考题 数量性状表型值的遗传值不可以为()。A、加性效应值B、环境效应值C、显性效应值D、上位效应值

考题 已选择个体性状的平均值与选择前整个群体该性状平均值间的差数称为()。A、选择强度B、选择压力C、选择反应D、选择差

考题 两个性状育种值之间的相关是()。A、环境相关B、表型相关C、遗传相关

考题 填空题将数量性状的表型值剖分为()和()两部分,其表达式为()。

考题 问答题在一个大群体中,我们已知某一经济性状的以下资料.群体平均数=40,所选亲本(雄性)平均数=50,所选亲本(雌性)平均数=46,性状遗传力=0.25。选择差是多少?

考题 问答题在一个大群体中,已知以下资料: 群体平均数=40,所选亲本(雄性)平均数=50,所选亲本(雌性)平均数=46,性状遗传力=0.25。求; (1)选择差是多少? (2)预期选择进展是多少?

考题 判断题选择差越大,说明供选择性状的变异程度就越小。A 对B 错

考题 单选题对某一数量性状进行选择时,入选亲本后代构成群体的平均值与最初原始群体平均值之差,称为() 。A 遗传力B 选择差C 遗传进度D 选择强度

考题 单选题假定一个个体与一些从群体随机抽取的个体交配,所产生的子代平均值距其群体平均数的平均离差的两倍,即称为该个体的()。A 选择响应B 选择差C 一般配合力D 育种值

考题 单选题结合个体表型值与家系均值进行的选择叫()。A 个体选择B 家系选择C 家系内选择D 合并选择

考题 填空题假定YP代表被选择个体供选性状的平均表型值,Y为选择前整个群体该性状的平均表型值,则选择差(S)为:()。

考题 多选题在选择育种中可从以下哪几个方面提高选择效果:()A减小环境方差,增加遗传力B减小环境方差,降低遗传力C降低入选率,增加选择差D提高入选率,增加选择差E选择表型值标准差大的性状

考题 单选题已选择个体性状的平均值与选择前整个群体该性状平均值间的差数称为()。A 选择强度B 选择压力C 选择反应D 选择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