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某工业园区拟建生产能力3.0×107 m/a的纺织印染项目。生产过程包括织造、染色、印花、后续工序,其中染色工序含碱量处理单元,年生产300天,每天24小时连续生产。按工程方案,项目新鲜水用量1 600t/d,染色工序重复用水量165t/d,
冷却水重复用水量240t/do此外,生产工艺废水处理后部分回用生产工序。项目主要生产工序产生的废水量、水质特点见表1 0现拟定两个废水处理、回用方案。方案1拟将各工序废水混合处理,其中部分进行深度处理后回用(恰好满足项目用水需求),其余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流程见图10方案2拟对废水特性进行分质处理,部分废水深度处理后回用,难以回用的废水处理后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
纺织品、定型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经车间屋顶上6个呈矩形分布的排气口排放,距地面8m;项目所在地声环境属于3类功能区,南侧厂界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值昼间60.0 dB(A),夜间5 6.0 dB(A),经预测,项目对工厂南侧厂界的噪声贡献值为54.1dB(A)。
(注:《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3类区标准为:昼间65 dB(A),夜间5s dB(A))
【问题】
1. 如果该项目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废水的CODcr 限值为500 mg/L,方案1的CODCr 去除率至少应达到多少
2. 按方案1确定的废水回用量,计算该项目生产用水重复利用率。
3. 对适宜回用的生产废水,提出废水分质处理、回用方案(框架) , 并使项目能满足印染企业水重复利用率35% 以上的要求。
4. 给出定型车间计算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所需要的源参数。
5. 按《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评价南侧厂界噪声达标情况, 说明理由。
冷却水重复用水量240t/do此外,生产工艺废水处理后部分回用生产工序。项目主要生产工序产生的废水量、水质特点见表1 0现拟定两个废水处理、回用方案。方案1拟将各工序废水混合处理,其中部分进行深度处理后回用(恰好满足项目用水需求),其余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流程见图10方案2拟对废水特性进行分质处理,部分废水深度处理后回用,难以回用的废水处理后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
纺织品、定型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经车间屋顶上6个呈矩形分布的排气口排放,距地面8m;项目所在地声环境属于3类功能区,南侧厂界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值昼间60.0 dB(A),夜间5 6.0 dB(A),经预测,项目对工厂南侧厂界的噪声贡献值为54.1dB(A)。
(注:《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3类区标准为:昼间65 dB(A),夜间5s dB(A))


【问题】
1. 如果该项目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废水的CODcr 限值为500 mg/L,方案1的CODCr 去除率至少应达到多少
2. 按方案1确定的废水回用量,计算该项目生产用水重复利用率。
3. 对适宜回用的生产废水,提出废水分质处理、回用方案(框架) , 并使项目能满足印染企业水重复利用率35% 以上的要求。
4. 给出定型车间计算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所需要的源参数。
5. 按《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评价南侧厂界噪声达标情况, 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1. 如果该项目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的废水COD Cr 限值为500 mg/L ,方案丁的CODCr 去除率至少应达到多少?
答
(1 )各工序废水混合浓度= ( 420 X 350+650 X 3 100+40X 13 500+200 X 1300+350 X 250+60 X 1 200 ) ÷ ( 420+650+40+200+350+60)=3 121 500 ÷ 1720= 1 814.8 (mg/L);
(2) 方案l 的CODCr 去除率至少要达到( 1 8 14.8-500 ) ÷ 1 814.8X 100%=72 .45%。
本题中未给出中水水质7 如给出,外排废水(包括中水)混合质量浓度达到500 mg/L 即可, 此时, 去除效率会低一些。
2. 按方案1 确定的废水回用量,计算该项目生产用水重复利用率。
按方案1,项目生产废水回用量=1720X40%X60%=412.8 t/d生产用水重复利用率=重复利用量I (新鲜水量十重复利用量) X 100= (165+240+412.8) 1( 165十240+412.8+1 600) X 100=33.8% 。
3. 对适宜回用的生产废水,提出废水分质处理、回用方案(框架) ,并使项目能满足印染企业水重复利用率35%以上的要求。将两种可生化性好的废水(织造废水和水洗废水)进行分质处理,采用好氧生物处理-膜分离工艺,考虑60%回用,其余40%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其他可生化性差的废水基本采用方案l 处理流程,取消好氧生物处理和膜分离单元,达到接管要求后全部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
按照上述分质处理的方式,废水回用量= (420+350 ) X60%=462 (t/d ) , 重复水
利用量=462+165+240=867 (t/d) , 7.)(重复利用率=867 -7- (867+1 600) X 100%=35.14%,满足35% 以上的要求。
4. 给出走型车间计算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所需要的源参数。面源有效高度(m) 、面源宽度(m) 、面源长度(m) 、污染物排放率(g/s) 、污染物小时评价标准( mg/m3 ) 。
5. 按《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评价南侧厂界噪声达标情况,说明理由。该项目为新建企业,厂界噪声达标评价量为噪声贡献值,根据预测,项目对工厂南侧厂界噪声贡献值为54.1 dB (A) ,小于65 dB (A) 的昼间标准,也小于55 dB (A)的夜间标准值,因此,南侧厂界噪声昼间和夜间均达标。
【考点分析】
本题为20 11 年环评案例分析考试真题。
1. 如果该项目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废水的CODCr 限值为500 mg/L ,方案1 的CODCr 去除率至少应达到多少?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六、环境保护措施分析( 1 )分析污染控制措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
2.接方案丁确定的废水回用量,计算该项目生产用水重复利用率。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二、项目分析( 1 )分析建设项目施工期和运营期环境彰。向的因素和途径3 识另IJ 产污环节、污染因子和污染物特性3 核算物耗、水耗、能耗矛和口主要污染物源强"
此案例考点类似于本书"三、冶金机电类案例2 新建汽车制造项目"第4 题。只有熟练掌握技术方法中常用指标的计算方可正确回答问题。
3. 对适宣回用的生产废水,提出废水分质处理、回用方案(框架) ,并使项目能满足印染企业水重复利用率35% 以上的要求。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六、环境保护措施分析(1)分析污染控制措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和"二、项目分析( 1 )分析建设项目施工期和运营期环境影响的因素和途径,识别产污环节、污染因子和污染物特性, 核算物耗、水耗、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源强"。
4. 给出定型车间计算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所需要的源参数。
《环境影响坪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0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坪价( 5 )选择、运用预测模式与评价方法.”
举一反三:
注册环评师考试中有关预测模式的考点基本上限于模式中主要参数的获取、不同模式如何选择等问题。本题的考点类似于"五、社会服务类案例3 3 万t/d 污水处理厂项目"中的第5 题。
5. 按《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评价南侧厂界噪声达标情况, 说明理由。
《环境影响坪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六、环境保护措施分析( 1 )分析污染拉制措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
此案例考点: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 ; 新建项目厂界噪声达标评价量为噪声贡献值。
答
(1 )各工序废水混合浓度= ( 420 X 350+650 X 3 100+40X 13 500+200 X 1300+350 X 250+60 X 1 200 ) ÷ ( 420+650+40+200+350+60)=3 121 500 ÷ 1720= 1 814.8 (mg/L);
(2) 方案l 的CODCr 去除率至少要达到( 1 8 14.8-500 ) ÷ 1 814.8X 100%=72 .45%。
本题中未给出中水水质7 如给出,外排废水(包括中水)混合质量浓度达到500 mg/L 即可, 此时, 去除效率会低一些。
2. 按方案1 确定的废水回用量,计算该项目生产用水重复利用率。
按方案1,项目生产废水回用量=1720X40%X60%=412.8 t/d生产用水重复利用率=重复利用量I (新鲜水量十重复利用量) X 100= (165+240+412.8) 1( 165十240+412.8+1 600) X 100=33.8% 。
3. 对适宜回用的生产废水,提出废水分质处理、回用方案(框架) ,并使项目能满足印染企业水重复利用率35%以上的要求。将两种可生化性好的废水(织造废水和水洗废水)进行分质处理,采用好氧生物处理-膜分离工艺,考虑60%回用,其余40%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其他可生化性差的废水基本采用方案l 处理流程,取消好氧生物处理和膜分离单元,达到接管要求后全部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
按照上述分质处理的方式,废水回用量= (420+350 ) X60%=462 (t/d ) , 重复水
利用量=462+165+240=867 (t/d) , 7.)(重复利用率=867 -7- (867+1 600) X 100%=35.14%,满足35% 以上的要求。
4. 给出走型车间计算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所需要的源参数。面源有效高度(m) 、面源宽度(m) 、面源长度(m) 、污染物排放率(g/s) 、污染物小时评价标准( mg/m3 ) 。
5. 按《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评价南侧厂界噪声达标情况,说明理由。该项目为新建企业,厂界噪声达标评价量为噪声贡献值,根据预测,项目对工厂南侧厂界噪声贡献值为54.1 dB (A) ,小于65 dB (A) 的昼间标准,也小于55 dB (A)的夜间标准值,因此,南侧厂界噪声昼间和夜间均达标。
【考点分析】
本题为20 11 年环评案例分析考试真题。
1. 如果该项目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废水的CODCr 限值为500 mg/L ,方案1 的CODCr 去除率至少应达到多少?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六、环境保护措施分析( 1 )分析污染控制措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
2.接方案丁确定的废水回用量,计算该项目生产用水重复利用率。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二、项目分析( 1 )分析建设项目施工期和运营期环境彰。向的因素和途径3 识另IJ 产污环节、污染因子和污染物特性3 核算物耗、水耗、能耗矛和口主要污染物源强"
此案例考点类似于本书"三、冶金机电类案例2 新建汽车制造项目"第4 题。只有熟练掌握技术方法中常用指标的计算方可正确回答问题。
3. 对适宣回用的生产废水,提出废水分质处理、回用方案(框架) ,并使项目能满足印染企业水重复利用率35% 以上的要求。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六、环境保护措施分析(1)分析污染控制措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和"二、项目分析( 1 )分析建设项目施工期和运营期环境影响的因素和途径,识别产污环节、污染因子和污染物特性, 核算物耗、水耗、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源强"。
4. 给出定型车间计算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所需要的源参数。
《环境影响坪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0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坪价( 5 )选择、运用预测模式与评价方法.”
举一反三:
注册环评师考试中有关预测模式的考点基本上限于模式中主要参数的获取、不同模式如何选择等问题。本题的考点类似于"五、社会服务类案例3 3 万t/d 污水处理厂项目"中的第5 题。
5. 按《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评价南侧厂界噪声达标情况, 说明理由。
《环境影响坪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六、环境保护措施分析( 1 )分析污染拉制措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
此案例考点: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 ; 新建项目厂界噪声达标评价量为噪声贡献值。
更多 “某工业园区拟建生产能力3.0×107 m/a的纺织印染项目。生产过程包括织造、染色、印花、后续工序,其中染色工序含碱量处理单元,年生产300天,每天24小时连续生产。按工程方案,项目新鲜水用量1 600t/d,染色工序重复用水量165t/d, 冷却水重复用水量240t/do此外,生产工艺废水处理后部分回用生产工序。项目主要生产工序产生的废水量、水质特点见表1 0现拟定两个废水处理、回用方案。方案1拟将各工序废水混合处理,其中部分进行深度处理后回用(恰好满足项目用水需求),其余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流程见图10方案2拟对废水特性进行分质处理,部分废水深度处理后回用,难以回用的废水处理后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 纺织品、定型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经车间屋顶上6个呈矩形分布的排气口排放,距地面8m;项目所在地声环境属于3类功能区,南侧厂界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值昼间60.0 dB(A),夜间5 6.0 dB(A),经预测,项目对工厂南侧厂界的噪声贡献值为54.1dB(A)。 (注:《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3类区标准为:昼间65 dB(A),夜间5s dB(A)) 【问题】 1. 如果该项目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废水的CODcr 限值为500 mg/L,方案1的CODCr 去除率至少应达到多少 2. 按方案1确定的废水回用量,计算该项目生产用水重复利用率。 3. 对适宜回用的生产废水,提出废水分质处理、回用方案(框架) , 并使项目能满足印染企业水重复利用率35% 以上的要求。 4. 给出定型车间计算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所需要的源参数。 5. 按《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评价南侧厂界噪声达标情况, 说明理由。” 相关考题
考题
某产品经过三个连续生产工序生产完工,单位产品工时定额为10小时,其中第一、二、三工序分别为3.2小时、4.8小时、2小时,则第三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程度为()。
A.10%B.20%C.90%D.100%
考题
某工程建设项目中各工序历时如下表所示,通过 ( ) 可以缩短项目工期
① 压缩B工序时间 ② 压缩H工序时间 ③ 同时开展H工序与A工序
④ 压缩F工序时间 ⑤ 压缩G工序时间 A.①⑤
B.①③
C.②⑤
D.③④
考题
某企业仅生产M产品,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生产费用,原材料随生产过程陆续投入。M产品生产需要经过三道工序,各工序的工时定额分别为:第一道工序30小时,第二道工序18小时,第三道工序12小时,假定各工序内在产品的完工程度均为50%。期末M产品完工2 300件,第一道工序在产品2 300件,第二道工序在产品400件,第三道工序在产品200件。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第一道工序在产品完工程度为25%
B.第二道工序在产品完工程度为65%
C.第三道工序在产品完工程度为90%
D.在产品的约当产量为1 000件
考题
第二题 电解铜箔
某公司拟在工业园区建设电解铜箔项目,设计生产能力为8.0*103t/a,电解铜箔生产原料为高纯铜。生产工序包括硫酸溶铜、电解生箔、表面处理、裁剪收卷。其中表面处理工序工艺流程见图2-1。表面处理工序粗化固化工段水平衡见图2-2。工业园区建筑物高约10m~20m。图2-1 表面处理工序工艺流程图
粗化固化工段废气经碱液喷淋洗涤后通过位于车间顶部的排气筒排放,排气筒距地面15m。
拟将表面处理工序生产的反渗透污水、粗化固化工段废气治理废水和一级离子交换树脂再生产生的废水混合后处理。定期更换的粗化固化槽液、灰化槽液和钝化槽液委外处理。
【问题】
1.指出本项目各种废水混合处理存在的问题,提出调整建议。
2.计算表面处理工序粗化固化工段水的重复利用率。
3.评价粗化固化工段废气排放,应调查哪些信息?
4.指出表面处理工序会产生哪些危险废物。
考题
7m/a的纺织印染项目。生产过程包括织造、染色、印花、后续工序,其中染色工序含碱减量处理单元,年生产300天,每天24小时连续生产。按工程方案,项目新鲜水用量1600t/d,染色工序重复用水量165t/d,冷却水重复用水量240t/d,此外,生产工艺废水处理后部分回用生产工序。
项目主要生产工序产生的废水量、水质特点见表2-1。拟定两个废水处理、回用方案。方案一拟将各工序废水混合处理,其中部分进行深度处理后回用(恰好满足项目用水需求),其余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流程见图2-1。方案二拟对废水特性进行分质处理,部分废水深度处理后回用,难以回用的废水处理后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
表2-1 项目主要生产工序产生的废水量、水质特点表
图2-1 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纺织品定型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经车间屋顶上6个呈矩形分布的排气口排放,距地面8m,项目所在地声环境属于3类功能区,南厂界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值昼间60.0 dB(A),夜间56.0 dB(A),经预测,项目对工厂南侧厂界噪声贡献值为54.1 dB(A)。
[注:《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3类区标准为:昼间65 dB(A),夜间55 dB(A)。]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如果该项目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废水COD限值为500 mg/L,方案一的COD去除率至少应达到多少? 按方案一确定的废水回用量,计算该项目水重复利用率。 对适宜回用的生产废水,提出废水分质处理、回用方案(框架),并使项目能满足印染企业水重复利用率35%以上的要求。 给出定型车间计算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所需要的源参数。 按《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评价南侧厂界噪声达标情况,说明理由。
考题
新建纺织印染项目
【素材】
某工业园区拟建生产能力3.0*107 m/a的纺织印染项目。生产过程包括织造、染色、印花、后续工序,其中染色工序含碱量处理单元,年生产3 00天,每天24小时连续生产。按工程方案,项目新鲜水用量1 600 t/d,染色工序重复用水量165 t/d,冷却水重复用水量240 t/d。此外,生产工艺废水处理后部分回用生产工序。项目主要生产工序产生的废水量、水质特点见表1 0现拟定两个废水处理、回用方案。方案1拟将各工序废水混合处理,其中部分进行深度处理后回用(恰好满足项目用水需求),其余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流程见图1。方案2拟对废水特性进行分质处理,部分废水深度处理后回用,难以回用的废水处理后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纺织品、定型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经车间屋顶上6个呈矩形分布的排气口排放,距地面8m;项目所在地声环境属于3类功能区,南侧厂界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值昼间60.0 dB(A),夜间56.0 dB(A),经预测,项目对工厂南侧厂界的噪声贡献值为54.1 dB(A)。(注:《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3类区标准为:昼间65 dB(A),夜间55 dB(A))
【问题】
1.如果该项目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废水的CODCr限值为500 mg/L,方案1的CODCr去除率至少应达到多少?
2.按方案1确定的废水回用量,计算该项目生产用水重复利用率。
3.对适宜回用的生产废水,提出废水分质处理、回用方案(框架),并使项目能满足印染企业水重复利用率35%以上的要求。
4.给出定型车间计算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所需要的源参数。
5.按《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评价南侧厂界噪声达标情况,说明理由。
考题
3t/a,电解铜箔生产原料为高纯铜。生产工序包括硫酸溶铜、电解生箔、表面处理、裁剪收卷。其中表面处理工序工艺流程见图2-1。表面处理工序粗化固化工段水平衡见图2-2。工业园区建筑物高约10m~20m。
图2-1 表面处理工序工艺流程图
图2-2 粗化固化工段水平衡图
粗化固化工段废气经碱液喷淋洗涤后通过位于车间顶部的排气筒排放,排气筒距地面15m。
拟将表面处理工序产生的反渗透浓水和粗化固化工段废气治理废水,以及离子交换树脂再生产生的废水混合后处理。定期更换的粗化固化槽液、灰化槽液和钝化槽液委外处理。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指出本项目各种废水混合处理存在的问题,提出调整建议。 计算表面处理工序粗化固化工段水的重复利用率。 评价粗化固化工段废气排放,应调查哪些信息? 指出表面处理工序会产生哪些危险废物。
考题
电解铜箔项目
【素材】
某公司拟在工业园区建设电解箔项目,设计生产能力8.0*103 t/a,电解箔生产原料为高纯铜,生产工艺包括硫酸溶铜、电解生箔、表面处理、裁剪收卷。其中表面处理工艺流程见图1,表面处理工序粗化、固化工段水平衡见图2 。工业园区建筑物高度10~20 m。
粗化、固化工段废气经碱液喷淋洗涤后通过位于车间顶部的排气筒排放,排气筒距地面高1 5 m。拟将表面处理工序产生的反渗透浓水和粗化、固化工段的废气治理废水,以及离子交换树脂再生产生的废水混合后处理。定期更换的粗化固化槽液、灰化槽液和钝化槽液委外处理。
【问题】
1.指出本项目各种废水混合处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调整建议。
2.计算表面处理工序粗化、固化工段水的重复利用率。
3.评价粗化、固化工段废气排放,应调查哪些信息?
4.指出表面处理工序会产生哪些危险废物。
考题
第二题 纺织印染项目
某工业园区拟建生产能力3.0*107m/a的纺织印染项目。生产过程包括织造、染色、印花、后续工序,其中染色工序含碱减量处理单元,年生产300天,每天24小时连续生产。按工程方案,项目新鲜水用量1600t/d,染色工序重复用水量165 t/d,冷却水重复用水量240t/d,此外,生产工艺废水处理后部分回用生产工序。
项目主要生产工序产生的废水量、水质特点见表2 -1。拟定两个废水处理、回用方案。方案一拟将各工序废水混合处理,其中部分进行深度处理后回用(恰好满足项目用水需求),其余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流程见图2 -1。方案二拟对废水特性进行分质处理,部分废水深度处理后回用,难以回用的废水处理后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
纺织品定型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经车间屋顶上6个呈矩形分布排气口排放,距地面8m,项目所在地声环境属于3类功能区,南厂界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值昼间60.0dB(A),夜间56.0dB( A),经预测,项目对工厂南侧厂界噪声贡献值为54.1dB( A)。
[注:《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3类区标准为:昼间65dB(A),夜间55dB(A)。]
【问题】
1.如果该项目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废水COD限值为500mg/L,方案一的COD去除率至少应达到多少?
2.按方案一确定的废水回用量,计算该项目水重复利用率。
3.对适宜回用的生产废水,提出废水分质处理、回用方案(框架),并使项目能满足印染企业水重复利用率35%以上的要求。
4.给出定型车间计算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所需要的源参数。
5.按《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评价南侧厂界噪声达标情况,说明理由。
考题
某公司拟在工业园区建设电解街项目,设计生产能力8.0X 10`3 t/a,电解箱生产原料为高纯铜,生产工艺包括硫酸溶铜、电解生宿、表面处理、裁剪收卷。其中表面处理工艺流程见图1,表面处理工序粗化、固化工段水平衡见图2 。工业园区建筑物高度1O~20 m。
粗化、固化工段废气经碱液喷淋洗涤后通过位于车间顶部的排气筒排放, 排气间距地面高15 m。
拟将表面处理工序产生的反渗透浓水和粗化、固化工段的废气治理废水, 以及离子交换树脂再生产生的废水混合后处理。定期更换的粗化国化槽液、灰化槽液和钝化槽液委外处理。
【问题】
1. 指出该项目各种废水混合处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调整建议。
2. 计算表面处理工序粗化、固化工段水的重复利用率。
3. 评价粗化、固化工段废气排放, 应调查哪些信息
4. 指出表面处理工序会产生哪些危险废物
考题
根据《测绘技术设计规定》,项目设计书对项目进度安排的内容包括( )。
A.划分作业区的困难类别
B.项目工程价格
C.根据设计方案分别计算统计各工序的工作量
D.说明计划投入的生产实力
E.参照有关生产定额,分布列出年度进度计划和各工序衔接计划
考题
(2016年)根据《测绘技术设计规定》,项目设计书对项目进度安排的内容包括( )。A. 划分作业区的困难类别
B. 项目工程价格
C. 根据设计方案分别计算统计各工序的工作量
D. 说明计划投入的生产实力
E. 参照有关生产定额, 分布列出年度进度计划和各工序衔接计划
考题
某公路工程项目由路基、涵洞、锚杆、挡墙……组成。其中锚杆挡墙的锚杆设计长度为9m,承包人在施工完钻孔工序后向监理工程师提交了工序自检合格报告,而监理工程师在工序检查认可中发现有的钻孔长度仅为7m。
【问题】1、如你是监理工程师应对该起质量事故如何处理?
考题
在连续生产加工过程中,如果物料移动为顺序移动,系统的流程生产能力()A、等于系统流程中各工序生产能力之和B、等于系统流程中各工序生产能力中的最大值C、等于系统流程中各工序生产能力中的最小值D、等于系统流程中各工序生产能力中的平均值
考题
生产能力分为工序生产能力和流程生产能力()A、工序生产能力反映了工序生产效率的相对指标B、流程生产能力是系统单位时间的平均产出C、流程生产能力是反映了流程运行效率的相对指标D、在连续生产加工过程中流程生产能力等于最大工序生产能力
考题
单选题生产能力分为工序生产能力和流程生产能力()A
工序生产能力反映了工序生产效率的相对指标B
流程生产能力是系统单位时间的平均产出C
流程生产能力是反映了流程运行效率的相对指标D
在连续生产加工过程中流程生产能力等于最大工序生产能力
考题
单选题在连续生产加工过程中,如果物料移动为顺序移动,系统的流程生产能力()A
等于系统流程中各工序生产能力之和B
等于系统流程中各工序生产能力中的最大值C
等于系统流程中各工序生产能力中的最小值D
等于系统流程中各工序生产能力中的平均值
考题
判断题从理论上讲,各工序、工段设备额定生产能力应等于投资项目的设计生产能力,即各工序、工段设备在相同时间全负荷生产,前道工序的产出量刚好等于后道工序的投入量。A
对B
错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