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美国经济学家桑德伯格(L.G.Sandberg)曾经对经济增长与教育的关系进行跨国的动态比较。他以欧洲各国1850年的成人识字率表示人力资本存量,然后动态比较1913年和1970年人均国民收入的变化。其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1) 根据表中数据说明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特点。 (2) 运用相关原理分析产生这种教育影响及其特点的原因。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1) 表中数据所显示的教育影响经济发展的总趋势:成人识字率越高的国家,经济增长速度越快;成人识字率越低的国家,经济增长速度越慢a可见,欧洲各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人力资本差异所导致的结果。 1850年,有些成人识字率超过70%的国家(如瑞典、芬兰)收人位次很低,有些识字率约50%的国家(如英格兰和威尔士、比利时)收人位次颇髙,甚至有些识字率低于50%的国家(如西班牙)的收人位次不低。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成人识字率高的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逐渐超过识字率偏低的国家。这表明,教育对经济发展影响深远,其经济功能具有滞后性。 (2) 教育之所以具有上述经济发展功能,是因为教育能够提高劳动力的总体素质,具体表现为:提髙劳动的自觉性,缩短掌握新技术和转换工种的必要时间,形成解决复杂生产技术问题的能力,增强创造发明、参与生产管理、革新技术的意愿和能力。 教育的经济功能之所以具有上述滞后性特点,是因为:第一,一代人的教育水平影响下一代人的素质,从而间接地影响经济的发展;第二,教育水平起点高的国家,在国际劳动分工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时间越久远这种由教育带来的经济优势就越明显:第三,随着经济发展对科学技术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对教育发展的依赖性也会越来越强,教育水平起点越高的国家,其经济发展的速度就越来越快。
更多 “美国经济学家桑德伯格(L.G.Sandberg)曾经对经济增长与教育的关系进行跨国的动态比较。他以欧洲各国1850年的成人识字率表示人力资本存量,然后动态比较1913年和1970年人均国民收入的变化。其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1) 根据表中数据说明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特点。 (2) 运用相关原理分析产生这种教育影响及其特点的原因。” 相关考题
考题 对经济运行变动特点进行分析更偏重于对经济运行质量的研究,主要包括( ).A.经济增长的历史动态比较B.经济结构的动态比较C.产业结构的动态比较D.物价变动的动态比较E.失业率变动的动态比较

考题 哈罗德对经济增长的分析之所以是一种动态的分析,是因为他()。A.从连续的各个时期来分析经济增长B.根据投资和储蓄之间的关系来分析经济增长C.根据有效需求来分析经济增长D.在技术、人口、资本均可变化的时期内分析经济增长

考题 对经济运行变动特点进行分析更偏重于对经济运行质量的研究。主要包括( )。A.经济增长的历史动态比较B.经济结构的动态比较C.物价变动的动态比较D.国内生产总值

考题 提出比较优势论的经济学家是()。 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C、赫克歇尔和俄林D、海默和金德尔伯格

考题 以下属于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负面作用的是:()。 A、稀释了人均人力资本存量B、增加了人均物质资本存量C、增加了人均自然资源D、阻碍了技术进步

考题 对经济运行变动特点进行分析的内容包括( )。 A.经济增长的历史动态比较 B.经济结构的动态比较 C.物价变动的动态比较 D.国内生产总值

考题 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正面效果是()。 A、增加了人均物质资本存量B、增加了人均人力资本存量C、促进了技术进步D、没有影响

考题 美国经济学家桑德伯格(L.G.Sartdber。g)曾经对经济增长与教育的关系进行跨国的动态比较。他以欧洲各国1850年的成人识字率表示人力资本存量,然后动态比较1913年和1970年人均国民收入的变化。其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1)根据表中数据说明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特点。 (2)运用相关原理分析产生这种教育影响及其特点的原因。 表1欧洲国家识字率与收入水平 注:改编自《教育与收入分配》,赖德胜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第40页

考题 对经济运行变动特点进行分析的内容包括(  )。A:经济增长的历史动态比较 B:经济结构的动态比较 C:物价变动的动态比较 D:国内生产总值

考题 与对国内生产总值等总量指标的分析相比,对经济运行变动特点进行分析更偏重于对经济运行质量的研究,主要包括()。 A.一定时期经济发展水平变化程度的动态指标的测度,反映一个国家经济是否具有活力 B.经济增长的历史动态比较,说明增长波动的特征,即所处经济周期的阶段特征 C.经济结构的动态比较,说明经济结构的变化过程和趋势 D.物价变动的动态比较,说明物价总水平的波动与通货膨胀状况,并联系经济增长、 经济结构的发展变化等,说明物价变化的特点及其对经济运行主要方面的影响

考题 对经济运行变动特点进行分析更偏重于对经济运行质量的研究,主要包括()。A:经济增长的历史动态比较B:经济结构的动态比较C:产业结构的动态比较D:物价变动的动态比较

考题 与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等总量指标的分析相比,对经济运行变动特点进行分析更偏重 于对经济运行质量的研究,主要包括( )。 A.国民经济总体指标比较 B.经济增长的历史动?态比较 C.经济结构的动态比较 D.物价变动的动态比较

考题 对经济运行变动特点进行分析更偏重于对经济运行质量的研究,主要包括()。A:国民经济总体指标比较 B:经济增长的历史动态比较 C:经济结构的动态比较 D:物价变动的动态比较

考题 下列各项中,属于运用横向比较法的有( )。 Ⅰ.将甲公司去年与今年的销售额进行比较 Ⅱ.将美国和中国的医药行业进行比较 Ⅲ.将教育培训和图书行业进行比较 Ⅳ.将医药行业的增长情况与国民经济的增长进行比较A:Ⅰ.Ⅱ.Ⅲ B:Ⅱ.Ⅲ.Ⅳ C:Ⅰ.Ⅱ.Ⅲ.Ⅳ D:Ⅰ.Ⅱ

考题 明确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的经济学家是(),他根据人力资本理论,通过()的分析方法,推算出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

考题 18世纪末19世纪初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教育比较。法国的()在《对国外教育和教学的不同模式考察结果的利用》一文中,对欧洲各国的教育进行了比较研究。A、康德尔B、巴塞C、萨德勒D、阿尔特巴赫

考题 教育投资比例的动态指标主要有()。A、教育投资增长比例B、社会总产值增长比例C、教育投资增长比例与国民收入增长比例比较D、教育投资增长比例与财政总支出增长比例比较E、基本建设总投资增长的比例

考题 提出比较优势论的是经济学家()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C、赫克歇尔和俄林D、海默和金德尔伯格

考题 哈罗德对经济增长的分析之所以是一种动态的分析,是因为他()。A、从连续的各个时期来分析经济增长B、根据投资和储蓄之间的关系来分析经济增长C、根据有效需求来分析经济增长D、在技术、人口、资本均可变化的时期内分析经济增长

考题 根据人力资本理论观点,通过教育资本储量分析方法来推算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的经济学家是美国的舒尔茨。

考题 动态比较法是根据不同时期的资料,采用()揭示经济现象的依存关系和发展变化趋势的方法。A、动态方法B、动态分析C、动态数列D、动态结合

考题 单选题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运用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的方法来研究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根据他的研究,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  )。A 33%B 30%C 35%D 23%

考题 单选题18世纪末19世纪初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教育比较。法国的()在《对国外教育和教学的不同模式考察结果的利用》一文中,对欧洲各国的教育进行了比较研究。A 康德尔B 巴塞C 萨德勒D 阿尔特巴赫

考题 填空题明确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的经济学家是(),他根据人力资本理论,通过()的分析方法,推算出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

考题 单选题提出比较优势论的是经济学家()A 亚当·斯密B 大卫·李嘉图C 赫克歇尔和俄林D 海默和金德尔伯格

考题 单选题动态比较法是根据不同时期的资料,采用()揭示经济现象的依存关系和发展变化趋势的方法。A 动态方法B 动态分析C 动态数列D 动态结合

考题 多选题教育投资比例的动态指标主要有()。A教育投资增长比例B社会总产值增长比例C教育投资增长比例与国民收入增长比例比较D教育投资增长比例与财政总支出增长比例比较E基本建设总投资增长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