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某单层临街商铺,屋顶设置花园,荷载分布不均匀,砌体承重结构,采用墙下条形基础,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基础剖面、土层分布及部分土层参数如题图所示。
试问,建筑的场地类别为下列何项?( )

试问,建筑的场地类别为下列何项?( )
A.Ⅰ类场地
B.Ⅱ类场地
C.Ⅲ类场地
D.Ⅳ类场地
B.Ⅱ类场地
C.Ⅲ类场地
D.Ⅳ类场地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第4.1.4条规定:覆盖层的厚度=1+4+1+15=21m>20m
因此计算深度d0取20m,平均剪切波速为,
根据表4.1.6(见题解图),场地类别为Ⅱ类。
因此计算深度d0取20m,平均剪切波速为,

根据表4.1.6(见题解图),场地类别为Ⅱ类。

更多 “某单层临街商铺,屋顶设置花园,荷载分布不均匀,砌体承重结构,采用墙下条形基础,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基础剖面、土层分布及部分土层参数如题图所示。 试问,建筑的场地类别为下列何项?( ) A.Ⅰ类场地 B.Ⅱ类场地 C.Ⅲ类场地 D.Ⅳ类场地” 相关考题
考题
某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房屋高度56m,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建筑场地类别为Ⅳ类,在规定的水平力作用下结构底层框架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且小于80%。试问,设计计算分析时框架的抗震等级宜为下列何项?( )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考题
某单层临街商铺,屋顶设置花园,荷载分布不均匀,砌体承重结构,采用墙下条形基础,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基础剖面、土层分布及部分土层参数如题图所示。
假定,该项目采用预制管桩基础。试问,按照《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进行变形计算时,桩基变形指标由下列何项控制?( )
A.沉降量
B.沉降差
C.整体倾斜
D.局部倾斜
考题
某单层临街商铺,屋顶设置花园,荷载分布不均匀,砌体承重结构,采用墙下条形基础,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基础剖面、土层分布及部分土层参数如题图所示。
假定,该项目采用敞口管桩,桩长为10m,桩端进入持力层④层粉质黏土5.5m,桩外径500mm,壁厚1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C60。试问,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初步设计时,按土的承载力参数确定的单桩承载力特征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500
B.750
C.1000
D.1250
考题
某15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其平立面示意如题27~30图所示,质量和刚度沿竖向分布均匀,对风荷载不敏感,房屋高度58m,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丙类建筑,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Ⅱ类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假定,在规定的水平力作用下,该结构底层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为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60%,设计计算分析时框架的抗震等级及抗震构造措施等级应为下列何项( )A. 二级,一级
B. 二级,二级
C. 三级,二级
D. 三级,三级
考题
某15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其平立面示意如题27~30图所示,质量和刚度沿竖向分布均匀,对风荷载不敏感,房屋高度58m,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丙类建筑,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Ⅱ类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假定,该建筑物建设场地的地面粗糙度为B类,基本风压ω0=0.65kN/m2,屋顶处的风振系数βz=1.402。试问,计算主体结构的风荷载效应时,在题27~30图所示方向的风荷载作用下,屋顶A处垂直于建筑物外墙表面的风荷载标准值ωk(kN/m2),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提示:体型系数按《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取值。A. 1.9
B. 2.0
C. 2.1
D. 2.2
考题
在设防烈度为6度至9度地区内的乙类、丙类高层建筑,应进行抗震设计,其地震作用计算按下列哪种做法才符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JGJ3-2002、J186- 2002)的规定 ( )
A. 各抗震设防的高层建筑结构均应计算地震作用
B. 6度设防时,Ⅰ~Ⅲ类场地上的建筑不必计算,Ⅳ类场地上的较高建筑及7度至9度设防的建筑应按本地区设防烈度计算
C. 6度不必计算,7度至9度设防的建筑应按本地区设防烈度计算
D. 6度设防时Ⅰ、Ⅱ类场地上的建筑不必计算,Ⅲ类和Ⅳ类场地上建筑及7度至9度设防的建筑应按本地区设防烈度计算
考题
在抗震设防区内,某建筑工程场地的地基土层分布及其剪切波速us如下图所示。
试问,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2010),该建筑场地的类别应为下列何项?
A Ⅰ
B Ⅱ
C Ⅲ
D Ⅳ
考题
某单层临街商铺,屋顶设置花园,荷载分布不均匀,砌体承重结构,采用墙下条形基础,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基础剖面、土层分布及部分土层参数如题图所示。
初步设计时,商铺部位拟采用水泥搅拌桩地基处理方案,搅拌桩桩径600mm,面积置换率m=15%,桩端进入④层粉质黏土一定深度,综合考虑桩身强度和土层性质后,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取140kN,单桩承载力发挥系数λ=1.0,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为0.4,处理前后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不变。试问,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对处理后的地基进行变形计算时,②层粉质黏土复合土层的压缩模量(MPa)取值,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3.8
B.4.2
C.4.6
D.5.0
考题
在抗震设防地区,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勘察内容,除提供常规的土层名称、分布、物理力学性质、地下水位等以外,尚需提供分层土的剪切波速、场地覆盖层厚度、场地类别。根据上述内容,以下对场地的识别,( )是正确的。Ⅰ.分层土的剪切波速(单位为m/s)越小、说明土层越密实坚硬;Ⅱ,覆盖层越薄,震害效应越大;Ⅲ,场地类别为Ⅰ类,说明土层密实坚硬;Ⅳ.场地类别为Ⅳ类,场地震害效应大A.Ⅰ、Ⅱ
B.Ⅰ
C.Ⅲ、Ⅳ
D.Ⅱ
考题
在抗震设防地区,建筑物场地的工程地质勘察内容,对场地的识别,正确的是( )。Ⅰ.土越软、覆盖层越厚,震害越重Ⅱ.土越软、覆盖层越厚,震害越轻Ⅲ.场地类别为Ⅰ类的,说明土层密实坚硬Ⅳ,场地类别为Ⅰ类的,说明土层密实松软A.Ⅰ、Ⅳ
B.Ⅰ、Ⅲ
C.Ⅱ、Ⅳ
D.Ⅱ、Ⅲ
考题
某框架—剪力墙结构高40m,框架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5g,建筑场地类别为Ⅳ类。则框架的抗震等级为(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考题
在抗震设防区内,某建筑工程场地的地基土层分布及其剪切波速Vz。如图所示。[2012年真题]
1.试问,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该建筑场地的类别应为下列何项?( )
A.I
B.Ⅱ
C.Ⅲ
D.Ⅳ
考题
某多层砌体房屋,采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基础剖面及土层分布如题图所示。基础及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为20kN/m3。
假定,场地各土层的实测剪切波速vs,如题3~5图所示。试问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该建筑场地的类别应为下列何项( )
A. Ⅰ
B. Ⅱ
C. Ⅲ
D. Ⅳ
考题
某11层办公室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竖向刚度比较均匀,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丙类建筑,Ⅰ类场地。试问,确定该结构需采取何种抗震构造措施所用的抗震措施,应为下列何项?()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
考题
在抗震设防地区,建筑物场地的工程地质勘察内容,除提供常规的土层名称、分布、物理力学性质、地下水位等以外,尚提供分层土的剪切波速、场地覆盖层厚度、场地类别。根据上述内容,以下对场地的识别,何者是正确的?() I.分层土的剪切波速(单位为m/s)越小、说明土层越密实坚硬; Ⅱ.覆盖层越薄,震害效应越大; Ⅲ.场地类别为I类,说明土层密实坚硬; Ⅳ.场地类别为Ⅳ类,场地震害效应大。A、工、ⅡB、工C、Ⅲ、ⅣD、Ⅱ
考题
在设防烈度为6~9度地区内的乙类、丙类高层建筑,应进行抗震设计,其地震作用计算按下列()做法才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规定。A、各抗震设防的高层建筑结构均应计算地震作用B、6度设防时,Ⅰ~Ⅲ类场地上得建筑不必计算,Ⅳ类场地上得较高建筑及7~9度设防的建筑应按本地区设防烈度计算C、6度不必计算,7~9度设防的建筑应按本地区设防烈度计算D、6度设防时对Ⅰ、Ⅱ类场地上的建筑不必计算,Ⅲ类和Ⅳ类场地上建筑及7~9度设防的建筑应按本地区设防烈度计算
考题
下列()可允许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降低一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A、Ⅰ类建筑场地、甲类建筑,7度烈度B、Ⅰ类建筑场地、乙类建筑,7度烈度C、Ⅰ类建筑场地、丙类建筑,7度烈度D、Ⅰ类建筑场地、丙类建筑,6度烈度
考题
下列()情况应按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各类建筑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A、建筑场地为Ⅱ类,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0gB、建筑场地为Ⅲ类,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0gC、建筑场地为Ⅱ类,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D、建筑场地为Ⅲ类,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
考题
单选题某11层办公室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竖向刚度比较均匀,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丙类建筑,Ⅰ类场地。试问,确定该结构需采取何种抗震构造措施所用的抗震措施,应为下列何项?()A
一级B
二级C
三级D
四级
考题
单选题下列()可允许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降低一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A
Ⅰ类建筑场地、甲类建筑,7度烈度B
Ⅰ类建筑场地、乙类建筑,7度烈度C
Ⅰ类建筑场地、丙类建筑,7度烈度D
Ⅰ类建筑场地、丙类建筑,6度烈度
考题
单选题某框架—剪力墙结构高40m,框架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5g,建筑场地类别为Ⅳ类。则框架的抗震等级为( )。A
一级B
二级C
三级D
四级
考题
单选题在设防烈度为6~9度地区内的乙类、丙类高层建筑,应进行抗震设计,其地震作用计算按下列()做法才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规定。A
各抗震设防的高层建筑结构均应计算地震作用B
6度设防时,Ⅰ~Ⅲ类场地上得建筑不必计算,Ⅳ类场地上得较高建筑及7~9度设防的建筑应按本地区设防烈度计算C
6度不必计算,7~9度设防的建筑应按本地区设防烈度计算D
6度设防时对Ⅰ、Ⅱ类场地上的建筑不必计算,Ⅲ类和Ⅳ类场地上建筑及7~9度设防的建筑应按本地区设防烈度计算
考题
单选题某建筑场地为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场地类别为Ⅲ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在该场地上拟建10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为150000kN,结构基本自振周期为0.9s(已考虑周期折减系数),阻尼比为0.05。试问:当采用底部剪力法时,基础顶面处相应于多遇地震的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kN)最接近下列()项。()A
6450B
6650C
9550D
9650
考题
多选题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下述()不正确。()A建筑场地为Ⅰ类时,对8度烈度区甲类建筑宜按9度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B建筑场地为Ⅱ类时,9度烈度区乙类建筑宜按8度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C建筑场地为Ⅲ类时,对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g的地区宜按9度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D建筑场地为Ⅳ类时,对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的地区,宜按7度要求采取抗震措施
考题
单选题下列()情况应按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各类建筑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A
建筑场地为Ⅱ类,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0gB
建筑场地为Ⅲ类,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0gC
建筑场地为Ⅱ类,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D
建筑场地为Ⅲ类,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