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一些小朋友排成一行,从左边第一个人开始每隔2人发一个苹果;从右边第一个人开始每隔4人发一个橘子,结果有10个小朋友拿到苹果和橘子,这些小朋友最少有多少人?

A.108
B.136
C.127
D.158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每3人发一个苹果,每5人发一个橘子,所以每15人中就有1人既拿到苹果又拿到橘子,有10个小朋友苹果和橘子都拿到,所以小朋友至少有15x(10-1) + l = 136人。
更多 “一些小朋友排成一行,从左边第一个人开始每隔2人发一个苹果;从右边第一个人开始每隔4人发一个橘子,结果有10个小朋友拿到苹果和橘子,这些小朋友最少有多少人? A.108 B.136 C.127 D.158 ” 相关考题
考题 如果巴西每个工人每小时可以生产6个橘子或2个苹果,而墨西哥每个工人每小时可以生产2个橘子或l个苹果,那么,巴西就应该出口橘子,而墨西哥应该出口苹果()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考题 一些小朋友排成一行,从左边第一个人开始每隔2人发一个苹果;从右边第一个人开始每隔4人发一个橘子,结果有10个小朋友拿到苹果和橘子,这些小朋友最少有多少人?A.108B.136C.127D.158

考题 假定对于苹果和橘子,甲更喜欢苹果,乙更喜欢橘子,水果的价格对于两个人是相同的,在效用最大化时( )。A、甲的苹果对橘子的边际替代率大于乙的B、甲将消费比他拥有的更多的橘子C、两人的边际替代率相等D、只有B和C正确

考题 张老师给幼儿园两个班的孩子分水果,大班每人分得5个橘子和2个苹果,小班每人分得3个橘子和2个苹果。张老师一共分发了135个橘子和70个苹果,那么小班共有多少个孩子?()A.20B.15C.18D.12

考题 二十几个小朋友围成一圈,按顺时针方向一圈一圈地从1开始连续报数。如果报2和报 200的是同一个人,那么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A.26B.25C.24D.22

考题 有苹果,桔子各一筐,苹果有240个,桔子有313个,把这两筐水果平均分给一些小朋友.已知苹果分到最后余2个,桔子分到最后还余7个,求最多有多少个小朋友参加分水果?

考题 有苹果,桔子各一筐,苹果有240个,桔子有313个,把这两筐水果平均分给一些小朋友,已知苹果分到最后余2个,桔子分到最后还余7个,求最多有多少个小朋友参加分水果?A.14B.17C.28D.34

考题 有三筐水果,一筐装的全是苹果,第二筐装的全是橘子,第三筐是橘子与苹果混在一起。筐上的标签都是骗人的,(比如,如果标签写的是橘子,那么可以肯定筐里不会只有橘子,可能还有苹果)你的任务是拿出其中一筐,从里面只拿一只水果,然后正确写出三筐水果的标签。

考题 橘子和苹果,橘子比苹果多30个,橘子的个数是苹果的4倍,问橘子有多少个?( ) A.10 B.20 C.30 D.40

考题 假定对于苹果和橘子,甲更喜欢苹果,乙更喜欢橘子,水果的价格对两人是相同的,在效用最大化时()A.甲的苹果对橘子的边际替代率大于乙B.甲将消费比他拥有的更多的橘子C.两人的边际替代率相等D.B和C都正确

考题 A、B、C、D、E、F六个小朋友做游戏,每轮游戏都按照下面的箭头方向把原来手里的玩具传给另外一个小朋友:A→F,B→D,C→E,D→B,E→A,F→C。开始时,A、B、C、D、E、F拿着各自的玩具,传递完10轮时,有几个小朋友又拿到了自己的玩具?( )A.2 B.3 C.4 D.5

考题 幼儿园将一筐苹果分给小朋友,如果分给大班的小朋友,每人5个,那么余10个苹果:如果分给小班的小朋友,每人8个,那么缺2个苹果。已知大班比小班多3个小朋友.问这筐苹果共有多少个?() A.60 B.70 C.80 D.90

考题 明明不与别的小朋友交流,喜欢一个人玩怎么办?

考题 在玩跷跷板的时候,如果坐在左边的小朋友比坐在右边的小朋友轻,要想保持跷跷板平衡,应该()?A、左边的小朋友坐的更靠近支点B、右边的小朋友坐的更靠近支点C、左右两个小朋友互换位置D、右边的小朋友坐的更远离支点

考题 艾尔弗雷德只购买苹果和橘子。当苹果的价格上涨,苹果相对橘子变得更昂贵时,这种相对价格上涨的影响被称为()A、需求弹性B、替代效应C、收入效应D、价格效应

考题 某个班级的老师在某个小朋友提出创造性的解法时,就以他的姓氏命名为“××解法”,号召全班同学向他鼓掌,对他说:“你真棒!”又如,在低年级课堂上,这位教师常用一些彩色的纸,剪成苹果状,一个苹果上写一个算式,然后请孩子们来“摘苹果”,如果孩子答对了,全班小朋友就对他说:“对对对,这个苹果属于你。”如果答错了,就对他说:“错错错,请你继续努力。” 问题: 请对这位老师的做法进行评析。

考题 宴会摆台时,烟灰缸从()开始,每隔()座位摆放一个。

考题 一个小朋友打了另外一个小朋友,家长打了这个小朋友,你怎么办?

考题 如果西方是苹果,中国是橘子的话,那么苹果是解释不了橘子的。当然,橘子可以学习苹果,因为大家都是水果,但是必须明白,橘子学习苹果的目的不是自己变成苹果,而是把自己变成更好的橘子。这启示我们()A、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B、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二者相互连结C、在认识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要看到主要矛盾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考题 假定对于苹果和橘子,甲更喜欢苹果,乙更喜欢橘子,水果的价格对两人是相同的,在效用最大化时()A、甲的苹果对橘子的边际替代率大于乙B、甲将消费比他拥有的更多的橘子C、两人的边际替代率相等D、B和C都正确

考题 光头型操作:用剃刀从顶部()开始。A、左边B、右边C、前边D、发涡

考题 单选题假设对于苹果和橘子,甲更喜欢苹果,乙更喜欢橘子,水果的价格对两人相同,在效用最大化时(  )。A 甲的苹果对橘子的边际替代率大于乙的B 甲将消费比他拥有的更多的橘子C 两人的边际替代率相等D 乙的橘子对苹果的边际替代率大于甲的

考题 问答题一个小朋友打了另外一个小朋友,家长打了这个小朋友,你怎么办?

考题 问答题某个班级的老师在某个小朋友提出创造性的解法时,就以他的姓氏命名为“××解法”,号召全班同学向他鼓掌,对他说:“你真棒!”又如,在低年级课堂上,这位教师常用一些彩色的纸,剪成苹果状,一个苹果上写一个算式,然后请孩子们来“摘苹果”,如果孩子答对了,全班小朋友就对他说:“对对对,这个苹果属于你。”如果答错了,就对他说:“错错错,请你继续努力。” 问题: 请对这位老师的做法进行评析。

考题 单选题男:奶奶,您吃一个苹果吧。女:苹果太硬了,给奶奶拿一个橘子来吧。问:奶奶想吃什么水果?A 苹果B 橘子C 香蕉

考题 单选题假设对于苹果和橘子,甲更喜欢苹果,乙更喜欢橘子,水果的价格对两人相同,在效用最大化时(  )。A 甲的苹果对橘子的边际替代率大于乙的B 甲将消费比他拥有的更多的橘子C 两人的边际替代率相等D 乙的橘子对苹果的边际替代率大于甲的E 乙将消费比他拥有更多的苹果

考题 问答题老师让幼儿园的小朋友排成一行,然后开始发水果。老师分发水果的方法是这样的:从左面第一个人开始,每隔2人发一个梨;从右边第一个人开始,每隔4人发一个苹果。如果分发后的结果有10个小朋友既得到了梨,又得到了苹果,那么这个幼儿园有多少个小朋友?

考题 单选题在“8、7、6加几”这一知识点的教学导入中,老师说:春游时,老师和小朋友们坐着车来到公园门口,但却没有一个人进去,都堵在门口,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学生带着极大的兴趣,翻开教材,不由自主地讨论起来。一会儿,问题的答案就出来了:“小朋友们不知道要买多少张票。”那么到底是多少个小朋友参加春游了呢?左边一堆是5个小朋友,右边一堆是8个小朋友,合起来是多少个小朋友呢?请问这一教学案例使用了哪种教学导入法?()A 故事导入法B 情境导入法C 游戏导入法D 视频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