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如图4所示,粗细均匀的玻璃细管上端封闭,下端开口,竖直插在大而深的水银槽中.管内封闭有一定质量的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玻璃细管足够长,管内气柱长4.0 cm.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为l0.0 cm,大气压强为76 cmHg。现将玻璃管沿竖直方向缓慢移动,当管内外水银面恰好相平时,管内气柱的长度约为( )。


A.2.0 am

B.3.5 am

C.4.0 cm

D.4.5 cm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设玻璃管的横截面为S,玻璃管向上移动为等温变化,初态:p1=66 cmHg,V1=4S,末态:p2=76 cmHg,V2=l2S,由玻意耳定律:p1V1=p2V2,得



cm≈3.5 cm。故选B。
更多 “如图4所示,粗细均匀的玻璃细管上端封闭,下端开口,竖直插在大而深的水银槽中.管内封闭有一定质量的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玻璃细管足够长,管内气柱长4.0 cm.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为l0.0 cm,大气压强为76 cmHg。现将玻璃管沿竖直方向缓慢移动,当管内外水银面恰好相平时,管内气柱的长度约为( )。 A.2.0 am B.3.5 am C.4.0 cm D.4.5 cm ” 相关考题
考题 当玻璃毛细管插入水银中时,若在管内液面处加热,则管内水银液面将下降。()

考题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大气压强”的内容要求为:“通过实 验,探索并了解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大气压强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材料二某物理教科书中关于“大气压强”部分内容如下: 演示(录像) 大气压的测量 如图9.3—3,在长约l 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用手指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手指,管内水银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时就不再下降,这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约760 mm。把玻璃管倾斜,竖直高度差不发生变化。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初中二年级学生,已学过压强、液体压强等知识。 任务: (1)简述大气压强的概念。 (2)说明本演示实验采用录像的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利用该实验录像完成“大气压强的大小”的一段教学设计。其中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不少于300字).

考题 如图4所示,玻璃管内封闭了一定质量的气体,气柱长度为Z,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为h。若温度保持不变,把玻璃管稍向下压一段距离,则( )。 A.h、ι均变大 B.h、ι均变小 C.h变大ι变小 D.h变小ι变大

考题 如图2所示,粗细均匀的玻璃管A和B由一橡皮管连接,一定质量的空气被水银柱封闭在A管内,初始时两管水银面等高,B管上方与大气相通。若固定A管,将B管沿竖直方向缓慢下移一小段距离H,A,A管内的水银面相应变化h,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考题 如图3所示,粗细均匀的玻璃细管上端封闭,下端开口,竖直插在大而深的水银槽中,管内封闭有一定质量的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玻璃细管足够长,管内气柱长4.0 cm,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为10.0 cm,大气压强为76 cmHg。现将玻璃管沿竖直方向缓慢移动,当管内外水银面恰好相平时,管内气柱的长度约为()。 A.2.0 cm B.3.5 cm C.4.0 cm D.4.5 cm

考题 如图所示为伽利略设计的一种测温装置示意图.玻璃管的上端与导热良好的玻璃泡连通,下端插入水中,玻璃泡中封闭有一定量的空气。若玻璃管内水柱上升,则外界大气的变化可能是( )。 A.温度升高,压强减小 B.温度升高,压强不变 C.温度降低,压强增大 D.温度不变,压强减小

考题 如图2所示,玻璃管内封闭了一段气体,气柱长度为L,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为h,若温度保持不变.把玻璃管稍向上提起一段距离,则( )。 A.h、L均变小 B.h、L均变大 C.h变大L变小 D.h变小L变大

考题 初中物理《大气压强》 一、考题回顾(来源学员分享)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从生活走向物理: 借助生活中的例子提出问题:“为什么塑料吸盘能吸在墙壁上还能挂重物?为什么能将玻璃杯里的饮料吸到嘴里?” 随后展示一段视频:在铁桶内放少量的水,用火加热,沸腾之后把口堵住,然后浇上冷水,看到了什么现象?借此提出问题:“在覆杯实验中大气压可以托住杯中的水,在这里大气压可以将铁桶压扁,那么大气压到底有多大呢?”引出课题——大气压强。 环节二:新课教学——大气压的测量 (由于水银有毒,所以该实验采用视频播放的形式进行。) 视频中展示:长约1m长的玻璃管内灌满水银,用手指将玻璃管的端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松开手指,管内的水银液面开始下降,下降到一定的高度就不再下降。这时,管内的水银高度差不多为760mm。如果将玻璃管处于倾斜状态,水银面也不会再下降,管内外水银柱液面的高度还是760mm,如下图所示: 环节三:巩固提高 (1)学生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测得大气压强76cm汞柱,他又向水银槽里注入水银,使槽内水银面上升了1cm,则竖直放置在槽里的玻璃管内的水银面上升了____1cm________,这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为_____76cm_______。 (2)测量大气压强可以采用一端封闭的玻璃管进行。如果测量时是通过在管中注入水进行的,则管的长度应是(D) A、1米左右 B、0.76米 C、与管的粗细无关,管长10米 D、大于10米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作业:思考:大气压强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规律是,大约每升高12米,大气压强降低1毫米汞柱高。某气压计在山脚下,测得大气压强为750毫米汞柱高,已知该山的高度为1236米,则在山顶上气压计的示数为多少?合多少帕斯卡? 【板书设计】 1.请简述钢笔吸墨水的原理。 2.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考题 玻璃细管插入水银 细管内水银面()。A、凹面升高B、凸面下降C、凸面升高D、凹面下降

考题 玻璃细管插入水银槽内,细管内水银面呈()A、凹弯曲面,有一定爬高B、凸弯曲面,接触角大于90度C、凸弯曲面,低于管外液面D、凹弯曲面,接触角小于90度E、A和DF、b和c

考题 玻璃细管插入水银槽内,细管内的水银液面呈()。A、 凹弯曲面,有一定爬高B、 凸弯曲面,低于管外液面,接触角大于90°C、 凸弯曲面,接触角小于90°D、 B和C都是

考题 水银在玻璃毛细管内呈现凹面。

考题 玻璃细管插入水银槽内,细管内水银面呈()曲面,()于管外液面,接触角()90°

考题 玻璃细管插入水银槽内,细管内水银面呈()A、凹弯曲面,液面升高B、凸弯曲面,液面降低C、凸弯曲面,液面升高D、凹弯曲面,液面降低

考题 将以玻璃毛细管插入汞槽中,常温常压下液面呈()形(填凹或凸),管内水银面()管外水银面(填高于或低于),在常压下温度降低时液面将()(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考题 玻璃毛细管插入水中,管内水面()于水平面(高于,低于),管内水面呈()面(凹,凸,平),在细毛管中的高度()于粗毛细管中的高度,玻璃插入水银中,管内液面呈()面,管内液面()于平面。

考题 水银完全不润湿玻璃表面,若将半径为5×10-5m的玻璃毛细管插入水银中后(水银的密度ρ=13600kg·m-3,其表面张力γ=0.520N/m),管内水银面将:()A、上升0.15mB、下降0.15mC、上升0.015mD、下降0.015m

考题 水对玻璃润湿,汞对玻璃不润湿,将一玻璃毛细管分别插入水和汞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管内水面为凹球面B、管内汞面为凸球面C、管内水面高于水平面D、管内汞面与汞平面一致

考题 单选题玻璃细管插入水银槽内,细管内水银面呈()A 凹弯曲面,液面升高B 凸弯曲面,液面降低C 凸弯曲面,液面升高D 凹弯曲面,液面降低

考题 单选题玻璃细管插入水银槽内,细管内水银面呈()A 凹弯曲面,有一定爬高B 凸弯曲面,接触角大于90度C 凸弯曲面,低于管外液面D 凹弯曲面,接触角小于90度E A和DF b和c

考题 填空题玻璃细管插入水银槽内,细管内水银面呈()曲面,()于管外液面,接触角()90°

考题 单选题水对玻璃润湿,汞对玻璃不润湿,将一玻璃毛细管分别插入水和汞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管内水面为凹球面;B 管内汞面为凸球面;C 管内水面高于水平面;D 管内汞面与汞平面一致。

考题 判断题水银气压表是一根一端封闭并充满水银的玻璃管,将开口一端插入水银槽中,管内水银柱受重力作用而上升,当作用在水银槽面上的大气压力与管内水银柱重量产生的压强相平衡时,水银柱就稳定在某一高度上,在标准状态下,这个高度就可以用来表示气压。A 对B 错

考题 多选题提示水封瓶闭式引流通畅的指标是( )A长玻璃管的液柱升高B长玻璃管中的液柱上下波动C水封瓶液面较前上升D引流胶管内有渗出液存留E患者咳嗽时有气泡逸出

考题 单选题当大气压为76厘米汞柱时做托里拆利实验,托里拆利管内水银高出槽内水银面75厘米,其原因是(  ).A 托里拆利管的管径太粗B 托里拆利管不是直立的C 托里拆利管上端有空气D 由于水银槽内水银太少

考题 判断题水银在玻璃毛细管内呈现凹面。A 对B 错

考题 单选题伸入水银中的开口玻璃管由于表面张力作用,因而管内液面比管外液面()。A 高B 低C 水平一致D A或B